分享

大盘反弹背后暗藏三大隐患

 啤酒亲亲杯子 2013-07-06

大盘反弹背后暗藏三大隐患

  自1849点反弹以来,股指连续九个交易日呈现小幅上行格局,从其走势上看,似乎反弹在望,而且盘中不时出现的护盘资金以及热点迸发的场面,更是让人小有激动。

  面对此情此景,似乎反弹行情呼之欲出,随时都有进场交易的机会,但是,巨丰投顾郭一鸣认为,目前反弹趋势初显,但反弹过程中呈现出多种隐患,在大盘走势没有明确之前,建议投资者谨慎为主。

  具体来说,反弹的隐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无量反弹。除1849点当天沪指量能超过千亿外,近期没有一个交易日成交量上千亿。众所周知,没有量能支持的反弹往往半途而废,并且多数只是一种简单的反抽行为。而从近期大盘反弹的情况看,量能显然没有释放,甚至多次出现分时量价背离的走势。因此,如果后期量能不能有效释放,反弹恐怕不会长久。

  其次,护盘苍白无力。从近期大盘表现看,每每临近收盘,都会有中国石油601857以及银行股的护盘行为出现,而这种行为多次被理解为利好,但真正的表现确实市场的连续颓势。因此,这种护盘,只能说明市场弱势,否则,根本没有护盘必要。而一旦护盘不起效果,后市将令人担忧。

  第三,权重拖累,热点难延续,此次反弹,权重板块鲜有表现,多是小盘个股的独角戏,而周四出现的锂电池等热点的集体涨停,也并未得以延续,大多也是冲高回落居多。因此,没有“大象股”的相助,热点又未能持续,反弹之势,令人堪忧。

  所以,目前的反弹看似平稳,实则暗藏隐患,如果这种隐患不及时排除,也就是说股指不能快速放量拉起,那么,短期不排除出现急跌的可能。

  ————————————

  大盘见底了?叶荣添说还有新低

  老股民空仓等“最后一跌”;历史数据显示,在股市真正见底前均出现过神秘资金护盘

  沪综指日K线图

  知名财经博主叶荣添

  当A股市场运行到今天的点位时,那些对股市还有一点热情的股民最关心的无疑是:市场是否见底了?这个问题自A股市场出现以来,就曾千百次地被问起过。今日今时,当我们再面对这个问题时,心里可谓五味杂陈。如果说这里所称的“见底”是指“创出下一轮大反弹前的最低点位”,那么来自市场方面的信息或许并不乐观。

  A股市场在6月25日出现的盘中逆转,让被熊市折磨多时的股民稍获喘息机会,不过,当股指反弹到2000点上方后,上涨明显乏力,而股民对于“大盘是否已经见底”的担心也再度发酿。对此,常常语出惊人的知名财经博主叶荣添昨天在其微博中表示:“二次暴跌将至。”他提醒股民称,大盘还将创出新低,跌破前期低点1849点,应注意提防风险。

  老股民空仓欲等最后一跌

  重庆晨报记者注意到,在叶荣添的博文中,7月15日左右是他预计大盘“真正见底”的时间。对于为何认为股指还将创出新低,叶荣添表示,诱因有可能是国债期货,也有可能是IPO重启预期;而对于如何判断大盘“真正见底”?叶荣添给出了三个判断标准:一是大盘跌破1849点;二是单日暴跌后不反弹;三是银行股在暴跌的第二天又放量暴涨。

  对于叶荣添的言论,重庆资深投资者李先生表示认同,他说:“虽然感觉叶荣添这个人常常有故意制造轰动效应之嫌,但这次还是比较支持他对市场的基本看法。”

  “像2008年那次,大盘触及(阶段性)低点之前,市场都在短时间内出现泥沙俱下般的大跌。”李先生称,他现在就是在空仓等待“最后一跌” 。不过,让李先生有些失望的是,在近期股市下跌的过程中,以创业板股票为代表的不少概念股却在逆势上涨,这与李先生在2005年和2008年经历的两次见底前的状况有所不同。

  申银万国投资顾问谭飞对此分析称,从历史走势来看,股市的长期底部大多是在绝大多数股票普跌完成最后一跌之后形成的,“目前权重股板块的估值已经处在低位,但创业板的不少股票,市盈率还依然高企,周五,创业板指数的调整之势或许显示其估值风险正在从积累转向释放。换言之也就是说,现在的市场,估值差距明显比前两次要大得多,因此,当前仍不能判断大盘已经见底。”

  神秘资金护盘时多近底部

  采访中,李先生还告诉重庆晨报记者说,2005年和2008年两次见底之前,他曾多次观察到市场中有神秘资金在护盘银行、石化等权重股的现象,“而最近,这样的情况又出现了,这或许也可以说明大盘距离真正的低部区域并不太遥远。”

  通过媒体报道,记者发现,在2005年3月底和2008年10月初市场见底前,确实都曾出现过“神秘资金护盘”的报道。李先生认为,这些“神秘资金”其实都来自于以汇金公司和公募机构为代表的“国家队”。

  不过,神秘资金的护盘并不意味着股市马上就会调头向上,虽然在这些神秘资金护盘之后,大盘短期内都会出现反弹,但在一段时间以后,大盘又会再次触及甚至跌破神秘资金护盘时的低点,出现所谓“最后一跌”。

  “例如2005年和2008年股市处于底部区域时,股指都是在跌破神秘资金护盘后的低点时才凿出真正的底部的。如果后市再出现普跌,大盘再创出新低,我肯定会找机会买入一些股票。”李先生说。

  对于李先生的判断,国元证券000728投资顾问赖艺棠表示,这样的历史经验具有很好的参考性,但他也提醒像李先生这样的老股民,股市很多现象确实有着内在联系,但却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重庆晨报记者 刘洋

  超六成投资者认为7月市场继续寻底

  市场经过6月份13.97%的大跌,且创下1849点新低之后,7月份的市场将如何演绎,会出现红七月吗?

  截至记者发稿时,共有29412人参与了第一财经日报《财商》联合腾讯财经发起的第171期调查——“市场经过6月份13.97%的大跌,且创下1849点新低之后,7月份的市场将如何演绎,会出现红七月吗?”调查结果显示,66.67%的投资者认为7月市场将继续寻底;28.88%的投资者认为目前影响市场走势的主因是投资者的信心;31.79%的投资者表示目前的投资策略是持币继续观望;47.69%的投资者表示目前空仓。

  “钱荒”过后博弈反弹 业绩成长性为抓手

  6月末是银行半年考核时点,投资者根据历史经验,对流动性暂时收紧其实早有预期,这在端午节前后回购利率已有所走高可以看出端倪,但是这一次,投资者没有预料到的是,“钱荒”竟对股市造成如此大的冲击,短短一个月,沪指连破2300、2200、2100、2000点甚至1900点五道整数关。其实在6月20日前后,已有“四大行高管呼吁央行降准”的报道出台,当时只要释放一定流动性,银行间拆借利率不至于走高到如此离谱,而股市也不至于付出如此惨痛的代价。

  目前的经济数据已一再提示,在结构转型的大背景下,经济弱复苏甚至是弱平衡都是客观现实,而上半年A股市场之所以还能表现出一定的赚钱机会,创业板指数还创出新高,这一切都与流动性的宽松支持密切相关,而“钱荒”打乱了做多者的计划,也使得行情急剧恶化之后,IPO重启的大环境趋于不利。当然,就现在的解释看,“钱荒”是一次“压力测试”,是高层意图在金融领域“去杠杆化”,有阵痛但更多还是给商业银行一次教训,是一次未雨绸缪的行为。

  进入7月份,半年末因素过去,流动性缓和毋庸置疑,虽然第一周还有诸如准备金上缴的问题,但近来回购利率大幅回落到2%左右的年息水平,说明“钱荒”基本已过。就沪指探低1849点以来的市场情绪和行情走向来看,博弈性体现得非常充分:本次A股重挫,去杠杆化迹象也很明显,特别是6月24日、25日两天盘中各有百点的杀跌,融资融券业务端,达到维持担保比率线而被要求追加担保品或平仓的客户不在少数,再加上一些机构做的股权质押项目的股价跌至警戒线,当时被迫平仓的情况已有发生。恐慌加被动止损杀跌出来的低点,短期内应该就是支撑,太多的人在割肉之后,思维意识上希望继续创新低,但正如刚买进之后暴跌不可能让人很快解套一样,刚杀跌出来的低点,很难让你以更低的价格去买回来。因此,7月流动性缓和、IPO重启对大环境的客观需求,以及资金进退的博弈性,决定了短期市场可以有反弹的时间和空间。

  7月份还是半年报公布的前半段,以往看报表期是机会和风险分化的阶段,既要提防业绩“地雷”,又可以从中挖掘出机会,而较早公布报表的常会有不错的成绩单或是分配方案,这一点已在最近的个股行情中得到演绎,高送转股、产品提价公司,近来涨势不错。当然,鉴于经济依然弱势,缺乏需求,中游工业品价格持续下滑,煤炭、铜等主要工业品价格也连锁下调。对大多数公司来说,特别是上游周期品,半年报的“中考”恐怕日子并不好过。所以在博弈7月超跌反弹行情过程中,业绩和成长性才是选股的抓手,关注中报增长良好以及三季报业绩预增品种,而要回避业绩被证伪的“伪成长股”。

  最后,投资者可能比较关心近来盘面变化如何去解读:一是创业板指数创新高后怎么看?二是煤炭有色等周期股突然出现绝地反击,是否会再现当年QE出台时的“煤飞色舞”盛宴?对于创业板,有统计显示其中分化也是不小,上半年创指上涨42.96%,而真正跑赢这个指数涨幅的,355家创业板公司只有不到80家,并且是强者恒强的局面,正是这批符合转型调结构方向的环保、消费电子、传媒类的公司,一再被资金集中持有并持续拉高,略有透支成长性之嫌。而超过三分之一的创业板公司,上半年涨幅为负。所以,创指新高只是表象,更重要的是,在IPO将至、业绩大考来临的时候,过度集中于创业板强势品种中的资金会不会分流?而在暂时获利减持后,后面还会不会重新杀回来?对于投资者来言,创业板指潜在的回调要客观看待,真正的好公司,回调反而是再次提供低吸的机会。

  而对于周期股的反弹,我们要看到大方向是高层不再轻言刺激,那种以重复投资拉动经济的方式将一去不返,大宗原材料价格的走势仍会受制于美元指数的高企。而多数周期品的PB还是比日本甚至香港地区等可比市场要高。周期品可以因为一时的超跌而暂时“复辟”,但很难再成为主流机构资金配置的主角。建议利用此次超跌反弹做仓位结构调整果断减持。未来的投资标的,仍应从弱周期、受益于经济转型的消费电子、环保、传媒,以及仍具政策红利的军工、医药等行业中去选择。(作者为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市场研究部分析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