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圣语台“仁德”文化解读

 天高云淡988 2013-07-07

圣语台“仁德”文化解读

---“仁德”文化映射下的圣语台

岐山县第三初级中学

阿里巴巴

20121017县委举办“大力弘扬周文化、建设和谐新岐山”主题报告会,县委书记张海建介绍了周文化的内涵:以“德”为价值,以“和”为准则,凝结着周文化精髓的“厚德、仁爱、包容、求实”岐山精神成为岐山人的精神家园。在岐山精神的引领下,岐山县第三初级中学以圣语台为载体,以《论语》中的“仁德”文化为核心,打造“三中校园文化”和“三中精神”。

古圣贤之警语,于历史银河中,星光朗耀,亘古长明;驱世间之阴霾,洗心培德;扬天地之正气,移风化俗。县三中的圣语台造型似古代竹简,建构在校园“升旗台”上,升旗台是学校德育教育的主阵地,“古圣语”与“升旗台”相结合,代表古文化与现代文明一脉相承,由19根石板铸成,型为竹牍,烫金文字雕刻其上,代表万物生长都有规律,终而复始。(19谓阳数始于一,而极于九。极则复于一,终而复始,故用以喻循环之理。)

圣语台的“德”文化折射出做人应有的品质与人格,“圣语台”的“仁”文化折射出人要以一颗纯良的心去看待这个世界。他虽是静物,却似圣人伫立校园,在默默的教化。

圣语台的“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的仁德文化对老师而言,在生活中,我们为人父母,为人子女,为人朋友,需要“仁德”;在工作中,我们为人下属,为人上司,为人同事,需要“仁德”。家庭讲“仁德”,才能和睦相处,朋友之间讲“仁德”,才会亲如手足。“仁德”是我们每个教师应该具备的优良品质,是一种无形的动力。它体现为一种情感,就是对本职工作的热爱,没有平凡的爱岗敬业,就没有伟大的仁德奉献。

圣语台的“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的仁德文化对学生而言,是求学之道。在物质生活丰富的今天,因为生活节奏快、学习压力大、竞争激烈等问题,带给学生的越来越多浮躁,精神世界十分空虚,他教育学生,要做到:精神富足、心理健康、积极生活、和他人和睦相处,奉献社会。“君子不重则不威”、“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的仁德文化对学生而言是理想之道。学生应该有理想,中国传统的道德理想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做好一切事情的根本是修身,修身是放在第一位,因为只有内心修为提升了,自身能力提高了才能更好地去处事。“与朋友交,言而有信”的仁德文化对学生而言是处世之道。在社会交往中,无论是学习还是处世,既对自己负责任,又要对他人负责任。“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的仁德文化对学生而言是交友之道。教育学生对待朋友要有一定的尺度,要保持一定的距离,要保留一条界限,这样朋友也才能够交往得长久。

在“仁德文化”的精神指引下,在校园基础建设中,三中人奋斗拼搏,与人为善,能够以公正、正直和与人为善的态度来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三中人践行着“仁德”文化;在校园文化的发展历史中,三中人能够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三中人正发展着、凝结着“三中精神”。

如果说学生的青春如同一曲悠扬的乐曲,那么圣语台的“德文化”便如同永不停息的音符,在学生最美好的年华里,是他的跳动指引着学生去追求梦想。如果把老师的青春比作一段曼妙的舞蹈,那么圣语台的“仁文化”就好像永不歇脚的节拍,在老师漫漫的教书旅途中,是他的律动激励着老师迈开永不放弃的脚步。三中圣语台的“仁德”文化,这些凝聚了人性中最真实的东西、最可贵的品质,随着岁月的流逝它将会更弥足可贵。春华秋实,沧海桑田。我们坚信三中的高远目标,永恒的“仁德”文化终将铸就三中人无悔的人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