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部六病临证实践

 shanlieng 2013-07-08
  • 三部六病临证实践

三部六病临证实践


患者男性,年龄81周岁,2008年8月12日初诊
患者主诉:患高血压病50年余,脑梗塞七年余,慢性肾功能衰竭一年余,现主要症状为腹痛(上下左右痛无定处),脚踝浮肿(旦重暮轻)。
查腹:无压痛,闻及肠中有阵阵流水声(肠鸣音)
查足:足胫轻度浮肿,足踝部肿甚按之凹陷不起。
查舌脉:舌质淡红苔黄厚腻,脉略紧节律不齐(早搏每分钟5-7次)
查血压为185/95mmHg。
患者面容始终郁闷(愁苦面容)。

辨治:
辨部证为半表半里部趋里
辨病证为少阳病
治法:舒肝潜阳清热利尿活络止痛
方药:降压汤加川楝子白芍柴胡
处方:黄芪、苏子、茺蔚子、夏枯草、黄芩、红花、槐花、车前子、牡蛎、川椒、川楝子、白芍、柴胡
三剂水煎服日服一剂,每剂药煎煮两次合并药液分二次温服。

简析:
半表半里部有少阳和少阴二病。心率不齐属少阴,为何辨为少阳病?
辨析,少阴阴虚当脉细、少阴阳虚当背恶寒。此患者脉紧,当为阳郁而非阳虚,早搏为郁证所致而非虚证反应,所以断为少阳病。经曰“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在临证中体会到,只要查明反映病机的一证,即可定病性(抓主证,不必全部症状面面俱到)不会有闪失。此案,患者苔黄厚腻,脉似紧,即断为少阳病无疑。


2008年8月15日二诊
患者自诉:腹不痛了,脚肿消了。
查血压165/85mmHg,足胫肿消,足踝部略肿,按之浅凹抬手即起,舌苔浅黄厚腻,脉缓律齐。
患者面容平淡偶有微笑。
上方续十剂。

2008-8-25
三诊:患者自诉:遇热头胀疼,余无明显变化。
测血压:160/80mmHg
查舌脉:舌淡红偏淡苔厚腻黄,脉紧律齐
查足:足胫微肿,足踝部浮肿按之凹陷
原方去川楝子、白芍,加大黄
十剂水煎服

首先感谢关注此帖!由于涉及到《三部六病》的具体内容,所以没有标注药物的用量。在《三部六病》一书中,每个方剂都有药物的剂量、用法及方解。此帖没有标注剂量,是尽量避免侵权,请谅解。若想多一些了解,不妨翻看原著。可以说明一点,《三部六病》中各方剂的药物用量,没有超出《伤寒论》的用量范围,也基本符合《中国药典》的常规剂量,如半表半里部热证主方黄芩甘草汤,黄芩15g甘草10g;半表半里部实证主方柴胡甘草汤,柴胡15g甘草10g;半表半里部寒证主方独附汤,附子15g;半表半里部虚证主方独参汤,人参10g。


患者女,年龄50岁,2008-8-12初诊
主诉:腹痛四五天,胃及小腹痛,每天7点半左右和14点半左右阵发腹痛,胃痛轻,小腹痛甚,痛即大便,大便时痛甚,便后痛消。
查腹,上腹部较软,左少腹腹壁较紧张拒按,轻按即痛。
查舌脉,舌略淡苔白润、舌前侧有散在浅红点,舌边有轻浅牙痕,脉沉弱。
辨病证:少阳太阴合病
辨病性:肝郁脾虚
治法:清肝运脾,和中止痛
处方:黄芩苍术汤
方药:黄芩15g、苍术30g、柴胡15g、炮姜5g、赤芍30g、甘草10g、茯苓20g、大枣10枚,一剂
煎服法:上药八味,以水1000毫升,煮取300ml,将药汁倒出,再加水500ml,煮取200ml,将两次药液合并,煮沸,分温三服,以空腹服为宜,忌食生冷、辛辣。

服上药一日愈

简析:此案脉沉弱为热郁,少腹痛为脾络不通,少阳太阴合病,以芍药甘草活络止痛,黄芩柴胡清解肝胆郁热,苍术炮姜大枣温运脾阳,茯苓利心下水结。八药合用,共奏清肝散郁,温运脾阳,和络止痛之能。

患者女,年龄50岁,2008-8-12初诊
主诉:腹痛四五天,胃及小腹痛,每天7点半左右和14点半左右阵发腹痛,胃痛轻,小腹痛甚,痛即大便,大便时痛甚,便后痛消。
查腹,上腹部较软,左少腹腹壁较紧张拒按,轻按即痛。
查舌脉,舌略淡苔白润、舌前侧有散在浅红点,舌边有轻浅牙痕,脉沉弱。
辨病证:少阳太阴合病
辨病性:肝郁脾虚
治法:清肝运脾,和中止痛
处方:黄芩苍术汤
方药:黄芩15g、苍术30g、柴胡15g、炮姜5g、赤芍30g、甘草10g、茯苓20g、大枣10枚,一剂
煎服法:上药八味,以水1000毫升,煮取300ml,将药汁倒出,再加水500ml,煮取200ml,将两次药液合并,煮沸,分温三服,以空腹服为宜,忌食生冷、辛辣。

服上药一日愈

简析:此案脉沉弱为热郁,少腹痛为脾络不通,少阳太阴合病,以芍药甘草活络止痛,黄芩柴胡清解肝胆郁热,苍术炮姜大枣温运脾阳,茯苓利心下水结。八药合用,共奏清肝散郁,温运脾阳,和络止痛之能。

患者女,年龄50岁,2008-8-12初诊
主诉:腹痛四五天,胃及小腹痛,每天7点半左右和14点半左右阵发腹痛,胃痛轻,小腹痛甚,痛即大便,大便时痛甚,便后痛消。
查腹,上腹部较软,左少腹腹壁较紧张拒按,轻按即痛。
查舌脉,舌略淡苔白润、舌前侧有散在浅红点,舌边有轻浅牙痕,脉沉弱。
辨病证:少阳太阴合病
辨病性:肝郁脾虚
治法:清肝运脾,和中止痛
处方:黄芩苍术汤
方药:黄芩15g、苍术30g、柴胡15g、炮姜5g、赤芍30g、甘草10g、茯苓20g、大枣10枚,一剂
煎服法:上药八味,以水1000毫升,煮取300ml,将药汁倒出,再加水500ml,煮取200ml,将两次药液合并,煮沸,分温三服,以空腹服为宜,忌食生冷、辛辣。

服上药一日愈

简析:此案脉沉弱为热郁,少腹痛为脾络不通,少阳太阴合病,以芍药甘草活络止痛,黄芩柴胡清解肝胆郁热,苍术炮姜大枣温运脾阳,茯苓利心下水结。八药合用,共奏清肝散郁,温运脾阳,和络止痛之能。

患者女,25岁,2008年8月12日初诊
主诉:两胁下胀痛,痛甚时彻背,有压痛,每天或轻或重都时有疼痛,此症状持续一年余,检验B超及肝功能,肝脾均无异常。按胃病治疗中西药都无显效。

查舌脉:舌略胖淡红、苔薄白,脉略硬似弦。
辨病证:少阳太阴合病
辨病性:肝失疏泄,中虚气逆,气滞血瘀
治法:疏肝降气,温中通阳,活血止痛
处方:旋复花汤方
方药:旋复花(包煎)20g  葱白60g  茜草6g
取二剂。
煎服法:上三味,以水500毫升,煮取150毫升,去滓顿服。
日服一剂。

患者昨天反馈“自服药后两胁不疼了,摁着也不疼了。”

简析:旋复升降俱能,因升得降,以降为功,主散胁下结气;葱白温中通阳;茜草活血通经;三药合用,使肝气得疏,胃气得降,经脉得通,则胁痛得解。

多临证发热病是较快掌握《伤寒论》精义的最有效的方法。
在治疗发热病的临证中,方剂的效果如何会清晰的摆在眼前。有效则热退,无效则热不退甚至反升。效与不效都在眼下发生。
那么要使治疗发热病卓然有效,指导临证的可靠的思想武器是什么呢?当然是《伤寒论》。用方剂治疗发热病,没有比《伤寒论》更可靠的思想武器了。
用《伤寒论》“无证不信、辨证施治”的思想武器,来运用方剂治疗发热病,要点在于对“方剂”特性的掌握,即“方剂”施用的病位、病性和病机的了解。
临证若遇病性简明的证候,治法是简明有效的。但临证却经常遇到证候繁杂,病性不清楚的疾病。这类疾病主证不明,证候虚实错杂,阴阳难辨。对此类证候,用单方常常无效,复方也效果不佳。
此类繁杂的证候多是合病或合证,这就要用
“有是证用是药,合病、合证用合方”的方法辨证施治,即“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合病、合证用合方,往往疗效满意。

合证用合方实践:
患儿男8岁,初诊日期,2008-8-28上午。
患儿母亲述:患儿昨天(8月27日)下午五点发冷发烧,服用胺苄青霉素、板蓝根冲剂、尼美舒利等。
诊察:患儿面色苍黄,胃脘痛拒按,恶寒、寒战(全身紧裹双层毛巾被,仅露头部)、手厥冷无血色,渴欲饮水
查体温:39.2℃
查舌脉:舌绛苔薄白,脉数弦
诊断:厥阴病发热腹痛
治法:散寒解热,活络止痛
处方:桂枝加芍药汤
方药:桂枝7g、白芍14、炙甘草5、生姜7g、大枣3枚
上五味,以水800毫升,煮取150毫升,去渣,分二次温服。

二诊:2008-8-28下午
患儿母亲述:患儿服药后不恶寒而恶热,不叫盖衣被,体温不降。
诊察:患儿面色苍,精神尚可,胸腹上盖着毛巾被,身热微有汗出,四肢裸露,手指凉,胃脘痛缓解,渴欲饮水,有点恶心(微呕),舌绛苔白,脉数略弦。
诊断:少阳病
处方:白虎合柴胡加葛根汤
治法:清热生津,和解退热
方药:葛根12g、生石膏30g、知母10g、柴胡15g、黄芩10g、白芍6g、甘草6g、大枣3枚
煎服法:上八味,以水800毫升,煮取200毫升,分温三服。 

三诊:2008-8-29下午
患儿母亲说“二诊服药后至夜热退,到现在没有再发烧。这孩子平时饭量不大。有两天会胃口好,吃的多些。一吃多点就发烧,几乎每月都要发烧一次。”
诊察:患儿活泼好动,热退身凉,面色苍黄无血色,手指凉,舌淡苔薄白,脉缓略弦
诊断:厥阴病气血不和
治法:温通血脉,调和气血
处方:桂枝加芍药汤
方药:白芍15g、肉桂3g、炙甘草5g、生姜7g、大枣三枚
取三剂日服一剂。
煎服法:每剂药以水800毫升,煮取150毫升,分温二服。

四诊:2008-9-1下午
患者母亲说三诊服药后,患儿挺能吃饭,但是服三诊第一剂药后,患儿流鼻血,后二剂药服后没有再流鼻血,患儿以前也有流鼻血的情况。
观患儿脸色苍黄,细看面颊有虫斑、下嘴唇内也有虫斑。
查舌脉:舌降红苔少,脉沉迟细滑
诊断:少阳病阴虚火旺
处方:黄连阿胶汤
方药:黄芩7黄连7白芍5知母5阿胶6(烊化)
二剂,每剂药以水500毫升,煮取200毫升,去滓,纳阿胶更上微火烊化,分二次温服。
另嘱患儿家人择日查一下虫卵。

总结:
①二诊,患儿汗出、口渴而不恶寒,似为少阳邪热白虎汤证;微呕似为少阳郁热柴胡汤证;综合辨证为半表半里部少阳病。微呕、汗出,似是少阳邪热欲出表之势,处方以白虎合柴胡加葛根汤,清少阳,解表热,顺病势使少阳瘀热透发而解。

②一诊,当为蛔厥,《伤寒论》326条“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现在很少能看到蛔厥之证,我也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证候。

③三诊,断为厥阴气血不和,仍然是忽视了虫病,经验缺乏,以致不当使用桂枝加芍药汤,促进少阳火亢。

三部六病之少阳病主方治疗痔疮出血一案
上周遇到一位以痔疮出血为主诉来求医的女病人,该病人前年曾因痔疮出血给本人用泻心汤治愈,现又因食辛辣复发,特来求治,经询问除痔疮出血外尚有口苦、咽干、胸中烦、小便黄的症状,当时的第一反应是三部六病之少阳病主方黄芩柴胡汤证,但从没见黄芩柴胡汤用于痔疮的案例,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用了,不过加了仙鹤草30克,处方如下:黄芩30柴胡15生姜10大枣15白芍15甘草10竹叶10知母30生石膏30仙鹤草30,五服。今天遇见病人,说是第三服已经风平浪静,甚至意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