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阿炳传奇

 白术散 2013-07-08

阿炳传奇

发布日期:[2006-02-04]

 

 

  中国盲人音乐家阿炳,在颠沛流离的痛苦生活中,创作了三百多首辉煌的乐章,《二泉映月》成为华夏音乐宝库中与世长存的经典。今年12月12日是他辞世55周年忌日,我们撰写这篇文章,以缅怀这位天才的盲人音乐家。

  阿炳,杰出的盲人音乐家,3岁丧母,23岁丧父,35岁失明,流落街头,靠卖艺为生,在贫病交加的重重磨难中度过了痛苦的一生。他以惊人的毅力和非凡的艺术才华,创作了不朽的艺术精品,为我国民族音乐宝库增光添彩。

    一
   阿炳生于公元1893年8月20日(农历七月初九),江苏无锡东庭人,是雷尊店当家道士华冰河的独养子。按照五行学术说法,他的生辰八字缺“火”,其父在甲乙丙丁的丙字上加上火字旁,故名阿炳。
  阿炳的父亲华冰河,擅长音乐,吹拉弹唱样样都会,尤精于琵琶弹奏,号称“铁手琵琶”。其母吴氏,原系寡母,以帮佣为生,由于劳累过度,再加上封建家族的歧视,整天郁郁寡欢,在阿炳3岁时便抑郁而死。就在那一年,阿炳正式成为一名小道士,失去母爱的阿炳由华冰河一手培养成人。每当他嗷嗷待哺的时候,父亲就弹奏琵琶哄他入睡。因为家境贫寒,华冰河决定带他到无锡东庭抚养。
  东庭一带的农民,除务农外,常以道士为辅业,叫做“在家道士”。“在家道士”接触到不少民间音乐,他们在做法事时演奏的音乐,实际上是源于苏南民间吹拉乐或江南民间丝竹,这些音乐久而久之就成了道教音乐。阿炳因为从小就在这样一个“音乐世乡”的环境中生长,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培养了他酷爱音乐的情趣。而阿炳生来就聪慧伶俐,对音乐有着特殊的天赋。山涧百鸟啾啾,百果树上的蝉鸣,二泉流水的淙淙声,都给他带来音乐的灵感,他从小就热爱大自然的音乐。
  华冰河对儿子教学很严,阿炳学艺刻苦勤奋。冬天,他用冰块摩擦双手,苦练弹奏琵琶的功夫;夏天,他一边躲避蚊虫叮咬,一边用心拉二胡;吹笛子时,为了练腕力,常在笛尾上挂一个称砣……由于他勤学苦练,加上父亲严格指导,13岁时,阿炳就学会了许多乐曲,掌握了多种乐器演奏的技巧。到了十七八岁,他已成了一位风华正茂的翩翩青年、一个闻名全省的“小天师”了。他除了跟父亲演奏道教法事外,并能凭自己的技艺谋生了。他伶牙俐齿,聪明过人,每当演奏时,学啥像啥,人们常为他娴熟的技巧和天资喝彩,称他是“巧嘴八哥”。

    二
  阿炳20岁的时候,厄运临头。含辛茹苦培养他的父亲离他而去了。阿炳悲痛欲绝,恸哭不止,患上的眼疾,没有及时治疗,不到半年,一只眼睛失明了。
  随后一连串的失意接踵而来。
  阿炳爱好音乐,有时偷偷摸出山门,悄悄地去惠山街上倾听婚丧喜事乐队的演奏。他最初是站在远处听,后来,他也拿起二胡加入了乐队。从此,只要惠山街上传来婚丧喜事的锣鼓声,他便悄悄地跑去拉二胡。乐队中有一位老乐师很赏识阿炳,愿收他为徒,阿炳欣然应允了。于是,师傅尽心传艺,阿炳勤学苦练,胳膊肿得彻夜难眠,手指磨破了,鲜血把琴弦染成了紫黑色,十指连心,疼得他揪心地流泪,他还是咬紧牙关,尽心学习师傅传授的乐曲。功夫不负有心人,有一天,师傅激动地说,“阿炳,我把全部技术传给你了。”
  阿炳拉二胡多么尽心啊!他拉的二胡曲调昂扬低回,如泣如诉,哀歌当哭,弹奏时,他的眼神沉慧,眼里噙着两颗泪珠。
  有个道士发现阿炳给婚丧人家奏乐,便向当家老道士告了一状,于是老道士气急败坏拿了铁戒尺,守在山门口,阿炳回来时,恶狠狠地训斥道:“你竟敢败坏门规,从今天起,你要是进山门一步,我就打断你的腿。”就这样,阿炳被赶出了庙门。
  阿炳参加了吹鼓手组织,但由于他常为世人拉奏民乐,违背了吹鼓手的习俗,再次被逐出吹鼓手的班子。如此灾难频频,生活越来越贫困潦倒,连他父亲留下的三间房子,也卖掉了两间。
  1927年,阿炳35岁,双目失明了,他遭到了最严重的打击。生活来源都断绝了,能卖的东西都卖光了。困窘破壁,痛苦万分,他曾多次想悬梁自尽,都被好心人救了下来,这时,好心的亲友们劝慰他说:“你的音乐大家都爱听,他们都在惦记着你呢。为什么你不上街去卖艺呢?”阿炳觉得这个主意很好,他既不骗人,又不祈求人,凭自己的技艺可以做到自食其力。从此,阿炳便独自背着琵琶,手持二胡,成了一个颠沛流离的流浪艺人,生活在社会最底层,和劳苦大众心连心。

    三
  阿炳,尽管他双目失明,流落街头卖艺,但他的性格刚毅,爱憎分明,要饭不求富贵家,和穷苦的老百姓有着深厚的感情。
  阿炳卖艺,拉二胡一丝不苟,非常认真,他的眉毛微微颤动,神情庄严端庄。他不满足于当年师傅对他传授的技艺,对演奏每首乐曲富于想象,做到精益求精。二胡成了他的化身,他的情思,他的理想,他的希望,他的二胡和他和谐一致,都流淌在他的手指间,流淌在琴弦上,流淌在人们的心田里。阿炳成了无锡城里有名的乐师。每当夜幕降临,每当节假日,人们聚集在惠山脚下,有的蹲在石头上,有的坐在树根上,有的站立着,里三层外三层地把阿炳围在中间,静听他的演奏。每到一个适当的空旷场地,总有些大人和孩子,维持秩序,让他在中间演奏和说唱。演出中途,有人自愿为他向周围的人收取报酬。由于他演奏技艺精湛,为人耿直和蔼,他受到了人民群众深深的爱戴和尊敬,大家亲切地叫他“瞎子阿炳”。
  正因为阿炳成了名师,住在无锡城里的地主豪绅,每遇堂会或举办婚嫁喜宴,就派人去请阿炳拉二胡,供他们取乐,但都遭到阿炳的拒绝。有一次,一家富豪特地派人送来一套新衣裳,新鞋帽,外加一个沉甸甸的大红纸包,请阿炳去给老岳母祝寿,阿炳在二胡上弹指说道:“要饭不登高门,拉琴不登高堂。” 那天夜里, 当阿炳坐在小溪边倾听潺潺的流水和鱼儿们低语的时候, 忽然有人用棍棒打他的头, 把他打昏在地, 路人见状把他背回了家。

    四
  阿炳生于外患频繁,政治腐败的晚清时代,他的一生正是中国人民灾难深重,受尽帝国主义和军阀、官僚欺凌压迫的年代。如果说民间音乐是他创作的艺术源泉,那么,苦难的生活,严酷的现实,以及他与广大劳苦大众的联系,使他有了朴素的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的思想,这就是他创作的思想基础。
  十年内战期间,除了雨天或有病,阿炳几乎每天都去崇安寺“三万昌”茶馆前设场“说唱新闻”。他以音乐和说唱为武器,揭露社会黑暗,痛斥反动派的残暴,尽情抒发爱国热情。“说唱新闻”是阿炳这一时期创作的重要内容。
  当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不断激化时,阿炳自发地站在广大群众一边,用它的歌喉无畏地大声揭露反动统治阶级的滔天罪行,热情歌颂抗日爱国将士。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他歌颂风云一世的抗日英雄马占山。1932年,东北三省沦陷,此年爆发了上海“一二八”事件,十九路军在上海闸北孤军奋战,英雄事迹传遍全国,阿炳编了《十九路军英勇抗击敌寇》的唱词。
  1935年全国学生运动风起云涌,各地学生纷纷到南京请愿,要求对日宣战。上海学生乘坐的火车到无锡便遭到国民党装甲车的撞击,几百人受伤。阿炳以这件事为题材,揭露国民党不抵抗的阴谋,支持学生的爱国主义的斗争。阿炳经常借下乡的机会,收集游击健儿们英勇杀敌的事迹,编成唱辞到处传唱,敌人曾多次想下手迫害他,但一时又抓不到他的把柄,于是便指使一个音乐流氓上门百般利诱他,阿炳言辞拒绝,把他骂出了门。
  在这期间,有个名叫董彩娣的寡妇爱上了阿炳,不久他们便结为伉俪。彩娣对他疼爱备至,每次上街卖艺,她在旁边耐心地搀扶,照顾他的生活,阿炳总算尝到了一丝家庭的温暖。
  1947年,阿炳已经50多岁了,他身体一天比一天差,而物价一天比一天上涨,下午卖唱得来的钱,到晚上连一碗白开水都买不起。由于他痛恨国民党反动统治,崇安寺的镇长对他肆意迫害,不准他去崇安寺镇上卖唱和“说唱新闻”。无奈它只能停止卖艺生涯,在家里靠出售点中草药或给别人修补乐器,以微薄的收入维持生活。

    五
  在无锡惠山公园里有一处名胜古迹叫“听松亭”,亭的四周古松环绕,亭内有一块褐色的卧石,一端刻有“听松”,是唐代书法家李福勇所书。听松亭几百年来是文人墨客舞文赋诗、养生修性的好地方。
  关于这座古亭还有一段趣闻故事:
  南宋时,金将金兀术被宋代名将岳飞追逐,逃到惠山。当他躺在这块卧石上休息的时候,睡梦中忽然听到松针北风吹得沙沙作响,金兀术猛然惊醒,以为是岳飞大军向他袭来,吓得胆战心惊。
  阿炳常去惠山的这座公园休息。时值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他听说了上面这段故事,有感而发,写下了“听松”这支曲子。由于“松”和“宋”两字发音相近,只是声调不同,又由于上面这个故事,所以这支曲子又叫《听宋》,借用金兀术被岳家军追得失魂落魄的故事,寓意日本侵略者也像金兀术一样,必定会被同仇敌忾的中国人民打败。
  《听松》这支曲子是阿炳在30年代末创作的。这支曲子音调高亢,节奏铿锵有力,用接连发出的松涛般的怒吼,好似雄壮的号角寄托了作者对抗日战争抱有必胜的信心。

    六
  在尚未解放的南京城里,黎松寿经二胡演奏家杨印流举荐,拜在国立音乐院教授褚师竹门下。
  一天,黎松寿先拉了一两段与政客无关的曲调,一边活动手指关节,无意中拉出了《二泉映月》的主旋律,顺势拉了下去。
  “停一下,这是什么曲子?作者是谁?”褚教授惊奇地问道。“这是我们无锡民间艺术家瞎子阿炳上街卖艺时拉的,没有曲名。”
  “咱们先专门聊聊这个阿炳吧。”褚教授说。
  黎松寿简明扼要地讲述了阿炳的家庭身世直到沦为街头卖艺的坎坷经历,并说:“除了这首曲子,我还听他拉过好几首,但都记不完整。”谈话间,在本校任教的杨印流进来了,他说:“你们说的这个阿炳,我11岁时跟他学弹琵琶,那时他只有十七八岁,已是方圆几百里驰名的道士。此人确实有才华,双目失明后,我还向他讨教过道教音乐。要尽快把这支曲子记录整理,再耽误,一旦失传,会遗憾终生的。”
  清明节,黎松寿回家,看到阿炳脸色黄里泛黑,比以前更消瘦,但精神还好。寒暄过后,他告诉阿炳南京的杨印流要他捎带问候之事。随即话题一转,黎松寿向阿炳提出要听他弹奏那首曲子。阿炳几番婉辞,经不住他一再央求,终于笑道:“拿二胡来。”
  阿炳调好琴弦,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一挥弓便拉了起来。拉完后黎松寿要求他再慢慢地拉几遍,以便他纪录。阿炳满足了他的要求,从头到尾拉了两遍。这首日后名扬中外的二胡独奏曲的初稿便形成了。
  黎松寿回南京后,拿曲谱请两位老师审阅,他还向老师们详细介绍了阿炳的演奏方法,以及其采用的与众不同的弦质、定音等。
  没过几天,南京和无锡先后解放了,半个多世纪坎坷岁月的阿炳,从此结束了流浪艺人的生涯,获得了新生。然而,这时他已重病在身,患了严重的肺结核病,经常咳血卧床不起。
  1950年,原国立音乐院正式定名为中央音乐学院,国家还配备了一台进口的钢丝录音机。就在这时,杨印流接到黎松寿的来信,反映阿炳危在旦夕,建议速去录音。
  8月下旬,杨印流、曹安和两位教授来到无锡,要黎松寿马上与阿炳约定录音日期。这时的阿炳已两年多没摸乐器了,加上烟瘾犯时四肢无力。为了确保录音效果,他们只好给他买些鸦片提神,还安排了练习时间。
  1950年9月2日晚上7时30分,在老伴搀扶下,阿炳穿戴整齐、容光焕发、熟悉地手执二胡步入了无锡市佛教协会说书的三圣阁。杨印流闻声出迎,手挽手地把阿炳引入大门,带他放好乐器,请他入座。
  “怎么录法?”阿炳问道。
  “我喊一二三后,你就像平时那样拉,从头至尾一气拉完,中间不要讲话。”
  录音机启动,钢丝带缓缓地转动着,大约5分钟,曲调在慢声中结束。
  阿炳在最后一个“唢”音上习惯地用手指从高音区滑向琴筒处,全曲结束。
  “啪”,曹安和停止了录音钢丝运转,继而把开关向左一拧,钢丝飞快地倒转……
  杨印流询问曲名叫什么,阿炳思忖良久,喃喃地说:“就叫《二潭映月》吧。”
  站在一旁的黎松寿把杨印流拉到一边说:“阿炳曾学过《三潭映月》,可能受其影响,是否因此得名?”
  杨印流走到阿炳身边,征求意见地说道:“二泉明月交相辉映,月映泉,泉映月,令人神往,多典雅的名字,就叫《二泉映月》,可好?”
  “你是有大学问的人,就听你的。”
  这时录音钢丝倒好,扬声器响起了《二泉映月》的曲调,坐在一旁的阿炳激动不已,抱着机身大声叫道:“拆笛,松管,听到没有?一点没错,这是我拉的。这东西像有灵气似的,不然,哪能和我拉的一模一样!”
  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是阿炳的代表作,据说这首曲调30年代就在他的创作中不断酝酿,直至作品问世,先后经历了十多个春秋。他痛恨旧社会的黑暗,感叹自己生活的悲怆,寄托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错综复杂的思想感情交织,凝聚在他的琴弦上,灌注在他的乐曲中,表现了他饱经风霜、漂泊坎坷的一生,揭示了他辛酸、哀伤、愤懑的内心情感,表现出他坚定自信、刚直不阿的倔强气质。虽然从标题上看是写景的乐曲,但更重要的是借景抒情,寓景于情,好似阿炳的内心独白。
  那次录音,还录下了二胡曲《听松》、《汉春风曲》、《琵琶曲》、《昭君出塞》、《大浪淘沙》和《龙船》。阿炳答应过上一段时间,继续录上二三百首乐曲。可不久,由于他积劳成疾,于当年12月12日猝然吐血辞世,享年58岁。
  盲人音乐家阿炳离开我们55年了,他的爱国热情和艺术造诣,仍为我们所传颂,他那动人的乐曲永远在全球辽阔的天空中回荡。

    来源:《挚友》杂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