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府井大街趣闻(一)

 LuXin4164 2013-07-09
东安市场西门的“缺角楼”

王府井大街趣闻(一)

上图是东风市场西门的照片,看横幅“東風市塲”四个字虽然是繁体字,显然是用白报纸临时书写的,字体稚嫩,草率而书。据悉,“文化大革命”初期的八月份,在“红八月”和“红海洋”的浪潮中,东安市场革命群众把“东安市场”改名为“东风市场”。请看照片左下角原来西门北侧一层北京市丝绸进出口公司玻璃橱窗上还有张贴的大字报,群众还在围观看大字报。说明这张照片的拍摄时间应该是1966年8月份。
说起东安市场西门北侧二间门脸房的北京市丝绸进出口公司,这里面还有一段趣闻。
民国初期,北京的金融业以前大都集中在西交民巷,由于二三十年代王府井地区商业的迅速崛起,各大银行纷纷来这里开设办事处,如中国农工商银行、金城银行、大陆银行、中国银行、大泉银号、中国实业银行、交通银行、新华信托储蓄银行、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大中银行、冀东银行、华北储蓄银行等大多于三十年代在王府井地区开设办事处,这对于商业的繁荣和发展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此时,王府井日臻完善,日臻成熟,今非昔比,现已是高楼林立、寸土寸金之地了。
三十年代初期,总部在上海的金城银行也在王府井大街东安市场的西门口选址设立办事处。解放前买卖房屋往往通过“拉房纤儿的”(相当于现在的房屋中介公司)在买卖双方中间撮合。特别是有油水的大交易,不是一个拉房纤儿的所能办好的,需要几个搭帮分头奔走才行。一旦成交按“成三破二”索取好处费。他们有时为从中渔利两头瞒价,而使交易告吹。
当时金城银行盖的营业楼需要购买东安市场西门临北一处平房若干间。拉房纤儿的向对方压价,向买方抬价。经过几个月的周折不能成交。金城银行知道了此事的内幕后,放弃了购买最北头儿的二间房,盖起了一栋少了一层二间房的“缺角楼”,成为老北京人的笑谈。人们在进东安市场西门时,总对“缺角的”金城银行营业楼指指点点。
解放后,“缺角的”金城银行营业楼成为北京市工商银行东安市场营业部,二间平房是北京市丝绸进出口公司的商店。1995年这两家门脸房全部被拆。1997年工商银行东安市场营业部在还建的新东安市场首层重新开张营业。
王府井大街趣闻(一)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北京新东安支行其前身为王府井储蓄所,始建于1949年,与共和国同龄,系北京市最早开办的银行储蓄网点之一,2006年升格为网点支行。该单位集多种荣誉于一身,获得的荣誉称号包括:全国级“文明单位”、全国级“青年文明号”单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总工会“模范职工小家”和“女职工建功立业示范岗”、“全国金融系统先进单位”、“全国金融五一劳动奖状”、“首都文明单位”、“首都奥运微笑服务示范岗”等。该单位培养了一批先进个人,获得的荣誉称号包括“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金融系统劳动模范”等。
新东安市场支行现有职工46人,大专以上学历占比90%。作为工商银行首批“核心理财竞争力”网点,共有对外营业窗口21个,营业场所分为现金区、非现金区、个人理财服务区、外汇买卖交易大厅和24小时自助区。网点日均受理流动客户2100人,月均业务量16万笔,近29万客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