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14经穴中的

 1327346038 2013-07-11

    14经穴中的

362个穴位——胰俞

 

作者:vic 来源:世界针联秘书处 点击:  804次 更新:2011-8-31

赫增才

(巨鹿县盲人按摩门诊,中国·河北 055250

腧穴,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逐渐发现的。14经脉中的361个穴位也一样,是历代医学家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不断增补和完善的。
   
晋代皇甫谧《针灸甲乙经》是我国最早记载14经穴的书籍。全书列载正中单穴49个,两侧双穴300个,合计经穴总数为349个。

公元1026年,宋代王惟一《铜人腧穴图经》在《甲乙经》的基础上,增加了5穴,使经穴总数成为354个。

公元1220年,宋代王执中《针灸资生经》,又增加了5穴,使经穴总数达到359个。

公元1815年,清代李学川《针灸逢源》,又增加了2穴,才使经穴总数上升到361个,一直沿用至今,该数字是举世公认的标准经穴。
    
在阅读《常见病针灸治疗》一书时,笔者惊喜的发现:书中有关胰俞穴的解释。该书明确地将足太阳膀胱经上第8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的部位称之为胰俞。”     


胰俞穴存在的合理性:

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胰腺是人体的一个重要器官,称为胰脏,旧称膵脏。但在中医脏腑学说中,它既未被列入脏,也未被列入腑。故而,在人体上没有胰腺的背俞穴。归根到底,是因为中西医古今名词含义、内容大不相同的缘故所致。随着中医走向现代化不断加快的步伐,中西医之间的代沟必将被填平。只有在理论上统一起来,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中西医结合。就目前来说,既然肝脏和脾脏都有一个背俞穴,胰(膵)脏为什么就不能有一个背俞穴呢?所以,增加一个胰腺的背俞穴,从医学理论上来分析,应该讲得通。

胰俞穴存在的科学性:

    新版的《针灸穴位挂图说明书》前言中说:本挂图共标示和介绍了人体430个腧穴,其中包括全部14经穴361个。该挂图区别于其它挂图的特点是:在第8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的足太阳膀胱经原来的空缺部位,用红色的小字体标注了一个胃脘下俞字样的穴位名称。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胃脘下俞穴主要有胸8神经分布,而支配胰腺的传入神经主要是胸8,传出神经为胸8至胸10,说明胃脘下俞与胰腺的神经分布相对应。所以临床上胰腺患者该穴处都有明显的压痛点。又据动物实验表明:针刺胃脘下俞能显著降低家兔的血糖,能够有效地改善胰岛的功能。从而证明了胃脘下俞穴就是胰腺生理、病理状态在背部的反应点,更确切地说,胃脘下俞就是胰腺的背俞穴。
   
所以,无论从古代医学家的观点,还是现代医学的研究成果,我们都有理由说:将胃脘下俞这个经外奇穴改称14经脉上的胰俞穴,是十分恰当和贴切的。
   

   京ICP备09037703
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cn 世界针联.cn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