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三违”现象的认识与治理“三违”是指“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的简称。 违章指挥主要是指生产经营单位的生产经营者违反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条例、规程、制度和有关规定指挥生产的行为。违章指挥具体包括:不遵守安全生产规程、制度和安全技术措施或擅自变更安全工艺和操作程序,指挥者未经培训上岗,使用未经安全培训的劳动者或无专门资质认证的人员;指挥工人在安全防护设施或设备有缺陷、隐患未解决的条件下冒险作业;违章不制止等。 “三违”行为是可以纠正的,就是要严格管理、严格训练。因不规范、不熟悉而出现的“三违”行为,随技能、素质的提高,可逐步纠正。 反“三违”应以事前控制为主,对员工可能出现的“三违”行为、情绪变化、生理节律的变化,应在事前采取措施加以控制,要改变把反“三违”工作重心放在事后再抓的做法。 一、 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是减少“三违”现象的有效手段。针对各种“三违”行为,各部门要对下属加强班前、班中提醒,组织专人督查,节假日加班,部门必须有值班人员到岗,适时、适度地对本部门工种进行抽查;公司总值班负责全公司检查。 二、 公司要将每月的“三违”人员名单、违章经过、处理结果变成反“三违”简报,作为每月安全生产活动的学习内容,以警醒所有员工。 反“三违”其实也是目前各企业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是安全工作的当务之急,是遏制事故的强有力措施之一,同时是安全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下面是简要提出反“三违”的十项对策,以供参考: 1、舆论宣传为先导。 首先要充分发挥舆论工具的作用,广泛开展反“三违”宣传。利用各种宣传工具、方法,大力宣传遵章守纪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违章违纪的危害性;表彰安全生产中遵章守纪的好人好事;谴责那些违章违纪给人民生命和国家财产造成严重损害的恶劣行为,并结合典型的事故案例进行法制宣传。形成视“三违”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局面。通过宣传,使员工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勿忘安全,珍惜生命,自觉遵章守纪。由“要我反‘三违’”变成“我要反‘三违’”。实现自我约束、自我防范、自觉搞好安全生产的目标。 2、教育培训为基础 教育培训是安全工作的重头戏。员工的安全意识、技术素质的高低、防范“三违”的自觉程度和应变能力莫不与其密切相关。安全教育培训要采取多种形式,除经常性的思想政治、形势任务、安全方针、法制法规、组织纪律、安全知识、安全规程、工艺规程教育外,应重点抓好法制教育、主人翁思想教育,特别要注意抓好新干部上岗前、员工转换工种(岗位)时的安全规程再教育。做到教育培训、考核管理工作制度化、经常化,以提高全公司干部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操作技能,增强防范事故的能力,为反“三违”打下坚实的基础。 3、企业领导是关键 “安全好不好,关键在领导”,“‘三违’除不除,关键在干部”。所以开展反“三违”要以领导为龙头,从各级领导抓起。 (1) (2) 4、安监队伍是主力军 安监队伍是公司(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主力军,不但是领导的助手和参谋,而且是公司(企业)内的“警察和裁判”,为公司(企业)的一方平安起着十分重要的监督和管理作用。各级领导要积极配合、支持安监工作,并把安监队伍建设成一支责任心强素质高、经验丰富懂技术、作风扎实制度熟、任劳任怨敢管理的队伍,赢得安全管理的权威性,促进公司(企业)生产的安稳长、满、优。 5、班组是主阵地 班组是公司(企业)的“细胞”,活动在生产第一线,既是安全管理的重点,也是反“三违”的主要阵地,要真正使“三违”销声匿迹,抓好对班组的管理无疑是重中之重。 (1) (2) 6、三种人是重点 (1)班组长。他们既是公司(企业)生产一线的指挥员,又是班组的领头羊。班组安全工作的好坏主要取决于这些人。班组长敢于抓“三违”,就能带动一批人,管好一个班。 (2)特殊工种。他们都在关键岗位,或者从事危险性较大的职业和作业,随时有危及个人和他人安全的可能,是事故多发之源。 (3)青年员工。多为新工人,往往安全意识较差,技术素质较低,好奇心切,好胜心强。在这个群体中极易发生违章违纪现象。 把这三种人作为反“三违”的重点,进行重点教育、培训、管理,并分别针对其重点加以引导和采取相应的措施,就可有效控制“三违”行为,降低事故发生率。 7、现场管理最重要 现场即生产场所,是员工生产活动与安全活动交织的地方,也是发生“三违”,出现伤亡事故的源地,狠抓现场安全管理尤为重要。 要抓好现场管理,就要建立一支素质高、懂技术、制度熟、敢管理的安监队伍,经常深入现场,盯在第一线上,查“三违”疏而不漏,纠违章铁面无私,抓防范举一反三,搞管理新招迭出,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把各类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确保安全生产顺利进行。 8、良好习惯要养成 人们在工作、生活中,某些行为、举止或做法,一旦养成就很难改变。俗话说:习惯成自然。在实际工作中,养成了违章违纪恶习势必酿成事故,后患无穷,严重威胁着安全生产。 要改变这种局面,除了需要对不安全行为乃至养成习惯的主观因素进行认真分析,有针对性地采取矫正措施,克服不良习惯外,还要利用班会、班组学习来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开展技术问答、技术练兵,提高安全操作技能;严格标准、强调纪律、规范操作行为;实行“末位淘汰制”,促使员工养成遵章守纪、规范操作的良好习惯。 9、教罚并举是武器 要实现安全生产,不仅靠思想教育,还需搞好法制教育。运用法律武器和法制手段教罚并举,反“三违”、除隐患、灭事故。公司(企业)必须对国家、各级政府和本企业(公司)颁布实施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制度进行宣传教育并自觉执行。 凡是“三违”都要按照“三不放过”的原则,认真追查分析,根据情节轻重和造成危害的程度给予帮教处罚。对导致发生伤亡事故的责任者,依据规定,严肃查处,如有触犯法律的移交司法部门处理。要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干部员工一视同仁,实现从“人治到法治”的转变。 10、群防群治作保证 在企业(公司)工作中,“企业(公司)负责,群众监督”是两项同抓并举的任务。“群众监督”是实现“企业(公司)负责”搞好安全生产的可靠保证,也是搞好反“三违”工作的可靠保证。要搞好群众监督,就应发挥好工会对安全生产的监督作用,不断提高员工代表的安全监督能力,广泛发动员工依法进行监督,开展以“群防、群查、群治”反“三违”的监督检查活动,确保员工的安全和健康。 生命是宝贵的,它属于我们只有一次。同时人也是脆弱的,我们应该把安全和健康放在第一位。但是,人们往往到生病时才知道健康的重要;到发生事故时才知道违章的可怕;受到伤害后才知道安全的可贵……。员工们,行动起来吧!为了你,为了她,为了家庭的幸福,为了全社会的安定,请坚决对各类违章尤其是习惯性违章说“不”。做到“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真正实现“本身无违章”和“身边无事故”。 杭州高新绝缘材料有限公司 |
|
来自: tangjunlin > 《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