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安全心理学在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习惯性违章

 新用户8843J5E5 2021-12-19
          习惯性违章已成为安全生产管理中的一个顽疾,也成为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将从安全心理学的角度对习惯性违章进行剖析,并提出相关避免习惯性违章的建议。
      我们都知道凡事靠人去做,产品开发、项目设施、设备制造安装、规章制度制订、技术改造、岗位作业等等的安全因素都要人去把关。人开发产品、制造机器、操纵机器,人与机器的能量有序配合就不会发生事故,但人如果发生不安全行为(三违现象),就会引起系统的能量逸散,再好的设备、再完善可靠的安全装置也可能会造成事故的发生。据统计,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所造成的事故,约占事故总数的85%以上。

       人的不安全行为主要表现有:
       1)忽视安全操作规程。如无操作规程,操作无依据,或没有安全指令,有规不依,有章不循。
      2)违反劳动纪律。岗位职工自律意识差,安全意识淡薄,如在岗位上开开玩笑、打闹、看小说、玩手机、玩电脑游戏、精神溜号、滥用机电设备或车辆,窜岗、离岗、睡岗,禁烟区吸烟,班前班上喝酒,未经批准违规动火、入槽锅作业等等,酿成事故。
    3)误操作和误处理。如在运输、起重、修理、生产时,作业信号不清、警报警示不明;对重物、高温、高压、易燃、易爆物品等作了错误处理;误用了有缺陷的工具、器具等。
     4)未做好个人防护。在作业中未使用或未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用具,未按要求穿戴劳动防护用品上岗作业;如未戴安全帽、护目镜、口罩面具、胶鞋、防腐手套、防护服(工作服)等造成伤害。
     5)物体(物料)摆放不合理。随意乱放或放置无序,堆垛过高不实、排列不当,物料在储运、使用过程中倾倒、坠落。
6)工艺规范不成熟。未经试制就盲目组织生产,或试制不到位,虽经小试、但未进行中试就组织大批量生产,或明知留有缺陷,利益所趋冒险作业,结果导致事故的发生。
         这些人的不安全行为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违章行为,而当这种违章行为经常出现时,就成为了我们常说的“习惯性违章”。
         1.习惯性违章及其形成原因
        1.1习惯性违章的含义及其特点
        顾名思义,所谓习惯性违章,是指那些固守旧有的不良作业传统和工作习惯,违反安全工作规程的行为。习惯性违章大多属行为性违章的范畴。习惯性违章是长期逐渐养成的、经常发生的、违反规章制度或操作规程的作业行为,是人为失误造成的。这是一种长期传下来的违章行为,不是在一代人身上偶尔出现,而是几代人身上反复发生,经常出现的违章行为。
习惯性违章通常是:经常地、反复地发生;涉及面广,有操作者 、指挥者和管理者;可能不导致严严重后果,容易被人忽视,成为一种普遍倾向。习惯性违章的三大特征是具有普遍性、反复性、顽固性。 
      习惯性违章的特点是:
     1)习惯性违章具有较强的顽固性,已成为一种操作习惯; 
     2)因为已经成为一种习惯,所以习惯性违章容易使人丧失应有的警惕性。  
     3)习惯性违章具有一定的生存土壤和环境。   
    4)习惯性违章是引发事故的必然因素。   
 


     1.2常见的习惯性违章
 习惯性违章的表现形式有多种,按照违章的性质来划分,可分为以下三种:习惯性违章指挥、习惯性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
   1.3形成习惯性违章的原因分析
 习惯性违章之所以广泛存在,肯定有它存在的原因,以下从历史原因、社会原因和心理原因来分析。
    1)历史原因:
可追溯到50年代末期,特别是大跃进和文革期间,企业各项安全规章制度遭到严重破坏,违章违纪现象滋生蔓延,很多已成为不良的习惯性行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党和国家拨乱反正,恢复和健全了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创造了安全生产的有利条件,然而时至今日,仍有人把规章制度视为“条条框框”,甚至以为“执行不执行无所谓”,仍然坚持违反安全规程的不良习惯做法。 
    2)社会原因:
   一些职工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养成的不良习惯,也是产生习惯性违章的一个因素。同时具体的习惯性违章的做法,也有一定的消极影响,如前所述,一些习惯性违章现象之所以在几代人身上反复出现,正是上行下效或师授徒仿的结果。  
        3)心理原因:
       旧技能的干扰是形成习惯性违章的重要原因,从新中国建国之初到现在,我国工业发展很快,新的生产工具和工作方式不断地更新。然而有些工人习惯了以前的做法,总觉得新做法不如以前的做法得心应手。因为这些老做法经过长期的劳作已操作自如,从信息输入、判断到输出的全过程已渗透入脑以达四肢,因而要掌握新的操作方法和工艺流程,就必须排除老做法和老流程的干扰,而在这新旧交替过程中,很容易使人离开新的轨道而步入旧辙,即导致习惯性违章行为。麻痹大意、侥幸心理、自以为是、求快图省事等是支配习惯性违章行为的思想因素。
        1.4习惯性违章的危害
        对安全工作来说,可以认为“习惯性违章作业无异于自杀”,“习惯性违章指挥等于杀人”。有人认为这一提法言过其实,但仔细分析不难看出是很有道理的。习惯性违章危害性突出在一个“习惯”上,人们对偶然发生的违章行为看得较清楚,纠正也较容易,对习惯性的违章行为,由于见得多了,反而认为是正常行为,因而对事故失去了应有的警惕性,给安全生产留下了事故隐患。
        在实际工作中,并不是每起习惯性违章都能引发事故,所以有些人员对这种行为满不在乎。习惯性违章不但发生在现在的某些人身上,而且还将影响到几代人。因此,习惯性违章的危害性比偶发性违章的危害更大。习惯性违章就某次具体的行为,可能未引发事故,但这只能是侥幸而已,而确实是一种潜在的险情,一旦这种险情与环境或某种因素结合,就会变为现实的事故。俗话说“撒什么种子结什么果”,如果撒下“习惯性违章”这粒种子,得到的必然是发生事故的“苦果”每次违章不是事故的必然结果,一百次违章可能都不会发生一次事故,但发生事故是必然的,一次违章造的事故就能使人终身遗憾,。
 


         2.习惯性违章的安全心理学分析
        安全心理学是以解释、预测和调控人的行为为目的,通过研究、分析人的行为,揭示人的心理活动规律,最终达到减少或消除事故的一门应用科学。
在安全生产中,常常存在一些与安全密切相关的心理状态,习惯性违章就是在某种心理状态产生的,一般来说,产生习惯性违章一般有下面几种心理:
        2.1 省能心理
       人类在同大自然的长期斗争中和生活中养成了一种心理习惯,总是希望以最小的能量(或者说付出)获得最大的效果。当然这有其积极的方面,鼓励人们在生产、生活各方面如何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收获,如经济学中的“投资-效益最大化原理”。这里的关键是如何把握“最小的”尺度,如果这个“最小的”超出了可能的范围,目标将发生偏离和变化,就会差生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省能心理还表现在嫌麻烦、怕费劲、图方便、得过且过的惰性心理。
         有些习惯性违章就是在这种心理状态下产生的,总想最小的付出而得到最大的效果,从而忽略了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节省了操作步骤,一次次违章,从而形成了习惯性违章。
         2.2侥幸心理
        侥幸心理也是产生习惯性违章的一种常见的心理状态。侥幸心理,就是无视事物本身的性质,违背事物发展的本质规律,违反那些为了维护事物发展而制定的规则,想根据自己的需要或者好恶来行事就能使事物按着自己的愿望发展,直至取得自己希望的结果。侥幸心理就是妄图通过偶然的原因去取得成功或避免灾害。
   侥幸心理几乎人人都有的一种心态,这种心态会使人相信通过某种偶然的不确定事件的发生 而是自己获得意外的收益或者躲过某种确定可以出现的灾难,是一种与事情的常态发展向违背的心理预期。在特定的条件之下,这种心理预期会为人带来一定的乐观态度,在人失败条件下的悲观时,会起到一定的心理支撑作用,使人不至于为了当前事情的发生而心情沉重以至于精神崩溃,这是侥幸心理存在的积极意义。在大多数条件之下,人们是不会在意这种侥幸心理的,因为他的发生或者存在是基于偶然,存在的概率很低,但对于一些懒散之人,或者说惰于踏实努力,而总寄希望于一夜暴富,一劳永逸的人来说,这种仅存的侥幸心理便成了自己生存的支柱,成为了生活的依赖。人一旦无法控制自己的对这种侥幸心理的依赖,变会产生一种严重依赖侥幸心理的冲动。

        2.3群体心理
       群体心理是群体成员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下形成的心理活动。所有复杂的管理活动都涉及群体,没有群体成员的协同努力,组织的目标就难以实现。群体心理的显著特征是共有性、界限性和动态性。  
        群体心理分为小群体心理和大众心理。作为社会的人,彼此之间必然要发生一定的关系,进行社会交往,从而产生交往心理。交往心理既存在于个人与他人之间,也存在于群体之间,群体心理包括三大类型,即交往心理、小群体心理、大众心理。
        工厂、车间、班组也是一个个微观群体,无论群体的大小,都有自己的群体规范,这个规范有正式规定的,如小组安全检查制度等,也有不成文的、没有明确规定的标准,人们通过模仿、暗示、服从等心理因素相互制约。有人违反了这个标准,就会受到群体的压力和“制裁”。群体中往往有非正式的“领袖”,他的言行常常别别人模仿,因而有号召力和影响力,如果群体规范和“领袖”是符合目标期望的,就会产生积极的效果,反之则会产生消极的效果。
           多数习惯性违章就是在“领袖”的号召和影响下形成的,违反操作规程在这个群体中已经形成一种群体行为,遵守操作规程反而会被排挤和“制裁”,甚至无法在这个群体中生存。
        2.4麻痹心理
       麻痹心理的形成往往与经验有直接的关系。作业者由于从事的是经常干的工作,以为工况熟、作业程序熟、作业环境熟,导致思想上麻痹,对作业中出现的新情况熟视无睹;或虽然引起注意,但行动上不能引起足够重视,仍以习惯的经验方式从事作业,结果发生事故。
习惯性违章就是过于依靠经验,慢慢产生了麻痹心理。
        2.5习惯的力量
        亚里士多德说:“人的行为总是一再重复。因此,卓越不是单一的举动,而是习惯。”一个人一天的行为中,大约只有5%是属于非习惯性的,而剩下的95%的行为都是习惯性的。即便是打破常规的创新,最终可以演变成为习惯性的创新。
         根据行为心理学的研究结果:3周以上的重复会形成习惯;3个月以上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即同一个动作,重复3周就会变成习惯性动作,形成稳定的习惯。因此,一旦某种操作一旦形成了违章操作,变成了一种习惯,那么就会一直这么操作,很多人认为事故时偶然的,但习惯性违章造成的事故则是必然的。

          3.如何从心理上杜绝习惯性违章
如何实现杜绝习惯性违章现象?杜绝违章行为的关键在于遵章守纪,而遵章守纪的关键是全体员工对遵章守纪的正确认识,只有科学的认识,才会有科学的态度,才能克服各种不利心理,才能自觉的约束自己遵章守纪。
        3.1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是遵章守纪系统工程中的“硬件”部分,企业必须建立起严明的、可操作性的安全作业规章及劳动安全纪律的实施组织体制。也就是不仅要建立完善工人遵章守纪的管理制度。更重要的是建立完善管理干部遵章守纪的管理制度,确保各项规章制度能落在实处。
       企业内部建立安全生产激励机制,建议按照职工生产责任的轻重,企业奖励向生产一线倾斜、向高风险工种倾斜,使其责、权、利实现统一,从而激发职工热爱生产岗位。与此同时应建立完善企业风险抵押制度,通过实行严格的奖惩,把“遵章守纪”的安全生产原则强化成工人和干部的行为准则和自觉行为。
        3.2营造企业安全生产氛围
       反习惯性违章需要企业营造一个良好的企业安全生产氛围,企业要充分运用多种宣传手段构筑起企业的安全第一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强化全体员工对安全生产的认识,使每名工人和干部都能自觉的用安全第一的生产思想、安全第一的技术能力、安全第一的生产指挥原则、安全第一的协作精神规范自己的行为。
        建立班组、车间以及企业内部的对作业现场违章违纪进行检查、评比、公布制度,设立违章违纪曝光栏,定期公布违章行为,在企业内部制造一种遵章守纪光荣,违章违纪可耻的环境,形成强有力的群众监督机制。
         3.3加强班组安全管理
         企业组织中班组是企业活动的基础单元,现代工业生产及管理本身就是集体配合作业的过程,每一个人都是集体中的一员,作业的内容又是与大生产系统紧密相关的,是大系统中的一部分,每个人的成败,每一道工序的成败,都将干扰集体的作业安全,他的不安全行为暴露在集体面前,自然会引起集体的反对和劝阻。这种反对和劝阻既是一种控制力,又是一种自觉性的推动力。为了充分发挥这种自发的班组监控力量,在生产中可以有组织的建立起明确的互控机制,以提高这种互控效果。下面将通过调研收集到的,认为有借鉴意义的一些管理方法提出供探讨。
         3.4加强车间安全管理
        车间是企业生产中具有独立生产功能的系统,也是企业安全管理中具有独立功能的系统,工人及干部遵章守纪是车间安全功能的重要保障。因此,在车间管理工作中,对工人及干部遵章守纪是车间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如何加强车间安全管理工作,建议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考虑。
         3.5开展心理减负活动。一是开展生理预警活动。有条件的单位要与科研单位安全管理专家合作,开发出适合本单位实际的人体生物节律育安全生产预警系统,对职工进行生物节律测试,测出每月相对低潮期,进行温馨提示,要求职工主动调整自己的状态。同时,依据测评结果科学安排任务、合理排休、避开生理低潮期从事高危工作,为职工安全作业提供保证。二是开通“心理咨询热线”。为了减轻职工在工作、生活中产生的各种压力,给职工一个述说空间,一个发泄的机会,把闷在心理的事说出来。有条件的单位要成立“安全心理咨询室”,配置“哈哈镜、橡皮人”等设施,制定减负的流程,减负职工面对面进行交流,给职工提供一个释放心理压力的良好空间。
 


        4.小结
       习惯性违章的重点在“习惯”,它是在一种特定的心理和环境下产生的,因此要掌握违章者的心理,对症下药,才是杜绝习惯性违章,习惯性违章不是一天养成的,故也不是一天改掉的,需要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只要解决了违章的心理问题,才能真正杜绝习惯性违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