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云霄县归侨侨眷分布

 昵称11567645 2013-07-12
    云霄早期侨眷宗亲多分布在沿海的陈岱、峛屿和漳江畔及山区。
  据《何氏族谱》等记载,何地、罗地于清康熙和乾隆年间就有许多侨眷。又据杨氏乾隆年间族谱和陈氏碑记记载,18世纪50年代杨姓归侨返云霄城北门时,侨亲众多。18世纪60年代有“城内陈”侨属,传数代百口。在嘉庆十三年(1808年)与同治元年(1862年)至宣统三年(1911年),火田、陈岱、峛屿、云霄城、东厦、莆美、下河等村侨眷甚多。清末民国初,陈岱、峛屿均为侨眷密集地区。至民国20~30年间(1931~1941年),全县各乡镇都有归侨、侨眷。马山村老归侨张栋才、莆美村张运亨、城关归侨汤清本等也是此时返回故乡过晚年。民国23年,云霄籍泰国华侨方增明将其儿子方云送回故乡船场上小学,而后再上云霄初中。此时,还有回乡的旅泰华侨方加赐也送儿子方生财到云霄上中学。民国29年日军南侵时,泰国华侨吴拔翠带吴顺达、吴顺和、吴顺汉三兄弟回下河曲溪上小学,他和其他归侨避难于故乡。在此期间,云陵镇有新加坡归侨施阳露、石盈科、沈来安、汤旺春、张梅友,泰国吴耀南,越南戴国梁等归侨及其家眷也回国定居。民国30年初,陈亚掷后裔孙新加坡华人陈福安等15位华侨青年工人,因向英殖民者要求按最低生活水平领取报酬,却被当局列为政治犯拘留关押。经罢食斗争,不得不将他们释放,但必须出境。是年8月福安回国投住峛屿舅父汤氏门下,属汤姓。抗日战争胜利后至民国38年初又有几批归侨:峛屿林坪村有马来西亚归侨汤仙炉和汤水林兄弟;山前村有新加坡归侨汤希钊、汤希烈兄弟和张闽、汤裕福、汤福安;城内村有汤神送;城外村有汤亚龙兄弟;顶城村有汤福安和人家林宝枞等;陈岱镇所在地有陈建和等;江头村、下曾村也有一批归侨。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排华事发,东南亚归侨都安置在常山华侨农场。1952年12月25日,第一批马来西亚归侨147人,安置于大水崛;1953年2月至4月2批难侨350人,分住于场部中心区“鼎盖埔”东西距5里、南北距9里的13万多平方米的荒草埔上,搭盖简易房舍,分4个生产区居住。1960年3月,安置印尼首批难侨577人,分别居住于场东北部和东南部9个村,编入8个农业生产专业队(后调整为12个管理区及生产队)和1个垦荒专业队,分居在15平方公里以上地域。70年代先后接待安置印支难侨4批1342人,遍布场里各角落。至1980年,全场共有归侨7200多人。这些归侨80年代以后一直分布于16个管理区(村委会),即溪墘、大水崛、常山、双山、吉仔、东升6个归侨管理区,石牌、梧园、海峰、新寮、下云、柘林6个归侨与当地农民合并的管理区,以及观阳、坪岭、白竹、埔仔4个村委会。其余归侨、侨眷散居于云陵各街道;陈岱圩所在地和董塘、下曾、礁美、竹港等村;峛屿的山前、城内、顶城和林坪等村;莆美的莆东、马山等村;东厦的船场、浯田等村;火田的溪口、东车等村;下河的曲溪、下洞、下河等村;和平的后畓等村;马舖的罗地、何地等村。
  据1987年初调查统计,全县归侨、侨眷有1.3万多人。分布在常山华侨农场1000多户,7000多人;陈岱镇288户,2292人(归侨3户,12人,侨眷285户,2280人);峛屿294户,1861人(归侨71人,侨眷223户,1784人);云陵镇104户,668人(归侨57户,342人,侨眷47户,376人);莆美、东厦、火田、下河、和平等乡镇场600多人。
  1996年,对全县归侨、侨眷再进行普查统计,共有2289户,13951人,其中归侨3220人,侨眷10689人。另有港澳同胞眷属18195人(其中港胞眷属17559人,澳门同胞眷属636人)。归侨侨眷分布:常山华侨农场1535户,8453人,其中归侨3016人,侨眷5437人;陈岱镇71户,500人,其中归侨56人,侨眷444人;峛屿乡319户,3262人,其中归侨75人,侨眷3187人;云陵镇182户,1149人,其中归侨60人,侨眷1089人;火田镇全部侨眷3户,47人;和平乡3户,30人,其中归侨1人,侨眷29人;东厦镇33户,131人,其中归侨7人,侨眷124人;下河乡33户,197人,其中归侨3人,侨眷194人。莆美镇15户,140人,其中归侨2人,侨眷138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