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州:千年府学种下崇文基因

 苏迷 2013-07-12

苏州:千年府学种下崇文基因

   丁云衍:苏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市学科带头人,1991年起先后任市区中学校长、党委书记等职。2007年8月任江苏省苏州中学校副校长,2011年8月任正校级督导员。
  □施晓平

  “崇文”是苏州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过,苏州也曾有过漫长的尚武时期。最近出版的《苏州府学志》,不但让苏州中学的历史更清晰,也为苏州的崇文重教传统探明了源头。本期文化访谈专门就此直面从事校史研究和编撰 《苏州府学志》的苏州中学丁云衍、杨镜如、朱九如三位老师,以期弄清苏州府学—苏州中学的变迁,揭开尚武转向崇文的原因所在。

  编志为摸清苏州的文脉所在

  苏周刊:苏州中学作为一所现代学校,为什么要编写以古代内容为主的《苏州府学志》?
  丁云衍:了解苏州中学的人就知道,苏州中学所在地,历史上是1035年创办的苏州府学的一部分,所以,苏州中学不但是一所有先进办学理念、过硬教学质量、优美校园环境的名校,也是一所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有着千年办学渊源的老校。我们研究其沿革和编写《苏州府学志》,初衷就是摸清苏州中学的历史,找到苏州中学的文脉。
  苏周刊:关于苏州中学历史的志书,你们已经编过几种?
  丁云衍:在张昕等校长的统领下,我们先后编过四种。如果把苏州中学的历史分为古代史、现代史、当代史的话,那么杨镜如老师的《苏州府学志》(1035—1904年)和《紫阳书院志》(1713—1904年)是古代史,金德门老师的《苏州中学校史》(1904—1949年)是现代史,蔡大镛老师的《苏州中学校史》(1949—1999年)是当代史。
  当然,编写的时候我们并没有按上面的顺序编,而是先易后难,先编了现代史,再编了当代史,最后才是古代史。古代史又先编了《紫阳书院志》,再编了《苏州府学志》,其中《紫阳书院志》是2003年启动编撰的,2006年出版;此后编撰《苏州府学志》,一直弄到今年。
  苏周刊:通过这些志书可以发现,从苏州府学到苏州中学的变迁情况很复杂,能否简要介绍一下这些变迁?
  杨镜如:主要有三方面。一是随地方建制称呼的改变而改变:刚开始叫“苏州州学”,北宋末年改称“平江府学”,元代称“平江路学”,明清两代称“苏州府学”;
  二是内设机构的变迁:先是纯粹的府学,到1713年增设了紫阳书院;
  三是性质的变迁:先是古代的官办学校和书院,1904年办起江苏师范学堂,这就是新学了,不久又变成江苏两级师范学堂,辛亥革命后改办省立第一师范,1927年6月为第四中山大学区立苏州中学。以后又几经变迁,1952年称为江苏省苏州高级中学,到1970年8月更名为苏州市第九中学,1978年正式定名为江苏省苏州中学。
  苏周刊:摸清这些历史,对苏州这座古城来说有什么意义?
  丁云衍:探究这段历史,其实也是在摸清苏州的文脉。文化是苏州的靓丽名片,“崇文”被放在了苏州精神的首位。而苏州的崇文传统,不妨可以认为兴办苏州府学即为其滥觞。

  苏州曾经尚武

  苏周刊:各位老师研究下来,早期的苏州人也崇尚文化吗?
  杨镜如:有足够的资料表明,在宋朝之前,苏州一带是十分崇尚武力的。《汉书·地理志》说:“吴、粤(越)之君皆好勇,故其民至今好用剑,轻死易发。”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这里出现过专诸、要离等刺客,以及大批勇敢作战的士兵;秦朝末年,这里又走出了跟随项羽作战的八千江东子弟;隋朝开科取士后,苏州也走出了一批武举人、武进士,有人甚至夺取了武状元……这些都是很好的证据。
  苏周刊:这是否意味着,兴办苏州府学之前,苏州的文化是贫瘠的?
  丁云衍:不能这么说。古代苏州尚武,但也不可能完全忽视文化。形成于吴地的《孙子兵法》的传播靠文化,西汉苏州人朱买臣做太守也是靠了文化。还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苏州的朱、张、顾、陆四大氏族许多成员在朝廷做官,需要写奏折、断案子,也要文化。唐朝起,苏州的文化得到进一步发展。只能说,兴办苏州府学前,武还占据着一定的地位。
  苏周刊:苏州早期的文化主要通过什么途径传播呢?
  朱九如:主要是私学。苏州的私学由来已久,一般以为开端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孔子的高徒、常熟人言子擅长文学,深得儒家学说的真谛,曾在中原等地讲学,晚年回到家乡从事教学活动,传播了中原文化。
  根据史料记载,孔子的另一名学生澹台灭明也曾来苏州城南,在尹山一带讲学。在编志中我们发现,言子晚年的时候,澹台灭明早已去世,所以如果记载确切的话,澹台灭明来苏州讲学的时间应该在言子之前。
  除面向大众的私学外,苏州还有一种传播文化的方式是家传,也就是祖辈教父辈,父辈教子辈……

  办府学开启崇文之风

  苏周刊:上面提到,苏州崇文传统从宋代兴办府学开始,为什么这么说?
  丁云衍:私学和家传对传播文化虽起过一定作用,但毕竟影响力不大、覆盖面不广。直到兴办官办性质的府学,才彻底扭转乾坤,让苏州一带的风气从尚武转向崇文,这从后来苏州出了众多状元、藏书家、书画家、院士,成为著名的“状元之府”、“院士之乡”等都可以看出来。
  苏周刊:宋代之前苏州官方是否办过其他学校?
  杨镜如:我们在编志中发现,唐朝的苏州刺史李栖筠曾经在苏州“增学庐”,也就是增设了办学机构。但这个“学庐”到底是哪一年兴办的?地点在哪里?是凭空增出来的呢,还是在原有基础上扩大一点?面积有多大?学生多少名……这些问题史料中都语焉不详,尚不能作为“正史”来记录,所以目前公认,苏州的官办学校就是从苏州府学开始的。
  苏周刊:能否介绍介绍兴办苏州府学的经过?
  朱九如:先是宋仁宗景祐元年(1034年)夏,范仲淹来苏州做知州。第二年,他应乡绅朱公绰的请求,上奏皇上,请求批准创办州学。结果皇帝不但同意,还赏赐了五顷学田,当时的一顷是现在的一百亩。学田租米后来成为州学、府学的主要经济来源。
  创办府学的时候还传出了这样一个故事:范仲淹买下南园东南角这一地块后,阴阳先生说,这是块风水宝地,建造私宅的话,你的子孙将不断出公卿高官。范仲淹觉得,一个家族的子孙世代做官,怎么比得上天下读书人都在这里受教育、成为栋梁之才?于是他把这块地捐出来办了州学。
  苏周刊:以前一直有一种说法,叫“天下之有学自吴郡始”,为什么这么说?
  丁云衍:苏州州学兴办后第三年,朝廷发现这一做法效果不错,就下令天下州县都开办学校,经过几十年推广,到崇宁年间(1102—1106年),全国已普及州学、县学。可见,创建苏州州学开启了宋代普及地方学校的先河,功不可没。

  苏州府学与文庙究竟是啥关系

  苏周刊:苏州府学影响深远,历史上它的规模有多大?
  丁云衍:这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的。按现在的地名看,最盛的时候东到人民路,南到新市路,西到东大街,北到书院巷,很大的一片,那时候是明清时期。
  苏周刊:上面的范围把苏州文庙也包括进去了。苏州文庙和府学是什么关系?
  杨镜如:自范仲淹创办始,就将文庙作为府学的一个部分,进行整体设计建造。文庙在府学中的作用即为学校礼堂,当时它是专门祭祀孔子的。孔子被后世奉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地位非常高,结果就形成了文庙建筑高于府学其他建筑的现象。
  苏周刊:对于府学的建筑,历史上有“左庙右学”的说法,这怎么理解?
  朱九如:古代是尚左的,左边是尊位,祭祀孔子的文庙当然应该建在左边。我国古代的大型建筑基本都是坐北朝南的,按朝南看,左边就是东面,跟现在的地图“上北下南”正好倒过来。现在有人提出“东庙西学”,这个说法更客观。
  苏周刊:如今文庙怎么会从府学里“独立”出去了呢?
  丁云衍:近千年来,文庙始终与府学为一整体。解放后,文庙仍是苏州中学的一部分,我校健在的百岁老教工濮全福,原为文庙的看庙人,解放后进入学校编制,为学校工作。直到1986年3月,市府才将文庙部分划出苏州中学(由市文化部门管理),这才形成了今天的格局———东南角是苏州文庙,西北面是苏州中学。

  紫阳书院是苏州府学“校中校”

  苏周刊:前面已经提到,苏州府学里后来还办了个紫阳书院。这个书院和苏州府学是什么关系?
  丁云衍:苏州府学和紫阳书院都是官办的,紫阳书院是校中校,在尊经阁后面,也就是今天的苏州中学科学楼一带。可惜紫阳书院的古建筑现在都没了,只留了些碑,现在放在重建的尊经阁的东墙上。
  苏周刊:府学和书院的负责人分别称什么?
  杨镜如:府学的负责人叫教授,管教学管行政的,跟现在的教授不是同一个概念,当时是个正七品的官员,级别跟县令一样。教授下面还有学录、学直等助理,参加教学工作。
  书院的负责人叫山长。因为过去书院大多办在山里,跟佛教的寺院差不多,所以院长一般称山长。后来江苏师范学堂的负责人称监督,到了第一师范学校就称校长了。不同时期学校一把手负责人的称呼是不一样的。苏周刊:如果套现在的模式,府学和紫阳书院分别相当于什么样的学校?
  杨镜如:府学类似于市里的省重点中学。学生先在私塾里启蒙,学到一定程度,就去参加县学考试,在县学里读到一定程度(水准),就参加府学考试,考取了到府学读书。府学生在明伦堂两侧斋舍学习,以自学为主,老师巡视、点拨,过一定时间集中在明伦堂论辩、点评。
  在府学学到一定程度,就参加学政(也称学台)主持的“院试”,院试考取了,就是秀才。院试分岁考、科考二次,“岁考”成绩分六等,前三等的可以参加“科考”,科考前二等的才取得到省里参加乡试的资格,乡试被录取就是举人。举人再去参加京城的会试,考取了经殿试排出名次,成为进士,其中一甲第一名就是状元,一甲第二、第三名分别是榜眼、探花。
  书院是除培训秀才参加科考外,还专门研究经学的地方。正因为如此,山长的“格子”很高,紫阳书院28位山长中,彭启丰、石韫玉是状元,沈德潜、钱大昕等都是一流的文人。

  苏州府学培养的不单单是“考试机器”

  苏周刊:封建时期以八股文取士,苏州府学和紫阳书院的教学方法和理念,在当时是否比较领先?
  杨镜如:苏州府学创办时聘请名师胡瑗为教授,他的教法被后世誉为“安定教法”。这种教法培养人才的目的在于治理天下,教育以德育为先;教学分“经义”、“治事”两斋,分斋授课,其中经义斋主要学四书五经,治事斋主要学如何处理政事。教学中,教授以身作则、因势利导、联系实际、以德服人、全面衡量、赏罚分明,注重持之以恒,学生学习张弛有致,因此效果很好。后来苏州府学一直继承分斋教育的传统,只是所分斋数有所变化,有时分四斋,有时分六斋、八斋等,类别包括敏行、立武(教武举人)、养正(教童子)等。紫阳书院在当时全国读书人都想走“学而优则仕”这条路的背景下,提出千万不要“吊死在一棵树”上。比如沈德潜、钱大昕等就提出,紫阳书院不以科考为务,不能专门为写八股文而学八股文,而是要培养一流经学人才。府学也不单单是培养到省里参加乡试的“考试机器”,还为紫阳书院输送人才,清末状元、同治和光绪皇帝的师傅翁同龢就是从紫阳书院走出的。
  苏周刊:当时科举考八股文,书院却要研究经学,还有人愿意去书院求学吗?
  朱九如:科举考试也是考四书五经,书院的经学也是研究这些,但落脚点不同,书院主要是把经学里的微言大义整理出来、阐发出来,让更多的人去接纳它。这种做法反而让学习的人更容易弄懂经义,所以紫阳书院191年间不但培养了大量人才,还走出了吴钟骏等6名状元。

  编志中最难的是找资料线索

  苏周刊:上面提到的情况,志书中是否都有反映?两部志书分别有多少字?
  杨镜如:都有直接或间接的反映。《紫阳书院志》涉及的时间短,碑刻也少、人物也少,概述也简单,全书也就80余万字;到了《苏州府学志》就全部多了,编了上中下三册,一共360余万字,光概述就写了6万多字。
  苏周刊:编志中是先搜集紫阳书院资料,再搜集苏州府学资料的吗?
  丁云衍:这两本志书的编纂是杨镜如老师花了近十年时间,不断积累、分析、整理而成。其实两书的编纂是同时开展的,也就是在搜集《紫阳书院志》的同时,看到《苏州府学志》的线索就搜集起来了,该复印的就复印下来。
  苏周刊:编志中碰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杨镜如:那要数寻找线索。有了线索去找相关书籍就比较容易,可如何找到那些线索,这是最难的事,大量时间都花在这上面。有时候往往一天两天在那里翻,就是翻不到。
  苏周刊:以前有没有谁编过《苏州府学志》?
  丁云衍:清代有1种;明朝曾编过5种,其中4种也已散失了,现在能看到的是王穀祥的,但也只剩残本8卷,藏在国家图书馆,另外4卷找不到了。杨老师托同学去打听,对方说是善本,不出借,要翻阅也得出什么什么证明,后来费了一番周折才弄到了缩微胶卷,再打印出来看。很可惜王穀祥的第一卷没有了,不知道目录,否则可以推测大致内容。
  苏周刊:除了借鉴王穀祥的《苏州府学志》,你们的资料还来自哪里?
  杨镜如:主要来自各种书籍、碑刻。我们北上南下,去了许多图书馆,根据线索去找。苏州图书馆应该说是京沪线上古籍收藏比较丰富的图书馆,但也不可能什么资料都有,有的资料要到上海、南京等地图书馆去找,或去常熟、吴江等地。如清朝苏州府学教授程翼苍的诗集苏州图书馆只有残本,我要看全本,就通过各大图书馆联合书录查找,发现上海图书馆有,就专门去那里全部复印回来。

  编图录帮人们更好触摸苏州文脉

  苏周刊:你们有没有统计过,为了编苏州中学的古代史,大约查阅了多少卷资料?
  丁云衍:种类就要上千,有的只是翻一翻,有的是翻来覆去翻。平均十卷一种的话,那就要上万卷。仅在苏州图书馆查书,杨老师手上的索书单就装了厚厚一袋子。其间也得到了苏州图书馆等的大力支持。像《苏州府学志》里的生员名字不少是该馆退休职工叶瑞宝先生提供的,他看到了就抄下来给我们。
  苏周刊:这两部古代志书应该怎么读?
  朱九如:建议一般读者先看概述,再选择性地看看后面感兴趣的内容深化下去。搞研究的应该沉下心尽量全部看,再选择恰当的专题深入研究。
  杨镜如:我这两本书,主要是文言文的,虽作了注解、翻译,还是较难懂。因此其受众面可能较小,它是给专业研究者一个平台,作为深入研究的基础。我倒觉得,不妨把这两本书当作工具书来查阅,这样更能发挥它们的作用。在此,我也衷心地希望专家、学者提出宝贵意见,使这两本书更加完善。
  苏周刊:《苏州府学志》编成后,各位老师有何感受?接下来是否还有什么打算?
  丁云衍:苏州中学“新学百年”人物比较多,内容比较丰富,叫这个口号大家心里都比较踏实,但要讲到“府学千年”,以前大家心里都有点“虚”。《苏州府学志》编出来后,我们就定心了,因为我们不但有古建筑,还有这么多内容可以支撑“府学千年”的观点了。
  现在应该说重头戏都已唱完,但张昕校长提出,还要编一本校史图录,有关的照片、线刻、书影,等等,都要放进去,一直要编到现代。我们特别要感谢金德门、蔡大镛、杨镜如等等老师,一如既往地满怀对苏州文化教育、苏州中学的关心和热爱,视校史研究为己任,刻苦钻研,不断总结,为我们收集、整理了许多史料。这不仅可以帮助人们更好了解苏州中学的历史,也可以更好地帮人们触摸苏州的文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