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 爷

 高华文苑 2013-07-16

四 爷

 

                                                           作者:高华

 

我爷爷姊妹五个、兄弟四个,他是老大。四爷排行第四,是最小的,孩子们都亲切的叫他四爷。

老奶奶去世得早,我爷爷和二爷爷又英年早逝,三爷去城里发展,四爷独自一人过活,挺孤单的,近四十岁了还没成个家。

母亲给他介绍过几个,他相不中。他说:“不行的,豁上不娶,也不能哝哄。” 

四爷在外乡开饭店,回家后,就在我家吃饭。奶奶勤劳、善良又疼人,是他心理上的依靠。一次,四爷不小心打破一个碗,不懂事的我一个劲儿地吵着让他赔。真是的!到现在还悔之不该 

我小时候调皮,经常闹乱子,四爷就说:“再闹把她扔井里去!”我想:一个人在井里,多可怕啊!”立马乖巧听话了。

四爷少白头,他年轻时的模样,在我的印象里,和现在相差无几。

那几年,四爷开饭店,奶奶开了个代销点。饭店里有蒸包等叉样好吃的东西,四爷都想着先拿给奶奶尝尝。

四爷攒够了钱,把老房翻盖成新房。盖房那天,我们这群孩子们没去上学,请假帮忙搬砖 ,尽点微薄之力。

新房盖上不久,丈夫病故的“四奶奶”,带着几个孩子,走进了他的生活。四奶奶精明又利索,两个人齐心协力,把小饭店经营得红红火火。四爷熏的烧鸡味道好,十里八乡的都喜欢吃,整天供不应求。他经常不到四点就起床,冬天也是如此。辛苦劳作,无怨无悔。对待几个孩子,疼爱有加,不是亲生,胜似亲生。

我们这群孩子们去他的饭店吃饭,他从不要钱。而且他心底特善良。
    
有一次,在四爷的家里,我和他们一家人一起看电视,演的是《姊妹行》。女主角受了打击,打算喝药自杀。她把农药倒入杯子,去另一边写遗书。这时,一个口渴的小女孩跑进来,端起盛满农药的杯子就喝;四爷大喊:“唉!孩子,别喝!孩子,别喝!”把在一旁看电视的我乐得捧腹大笑——他还真把剧情当实事了。由此可见,四爷有颗多么善良的心。

我们村以前村名不叫高庄,叫三十六郎庄。说起村名的来历,还有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呢。
    
我们高庄曾有位漂亮姑娘,是后来庄里高姓人的姑奶奶。她的哥哥嫂子去世得早,撇下六个儿子。为了照顾六个侄子,那位老姑奶奶终生未嫁。
    
她含辛茹苦,把六个侄子抚养成人,打发他们都结了婚。各自婚后,这六个侄子又分别添了六个儿子。六六三十六嘛,所以把村名叫做“三十六郎庄”。为了祭奠这位了不起的高家姑奶奶,后辈为她修了坟墓。现在我家地头上还有一片小林子,人们都叫它“姑奶奶林子”。
    
一次,大队干部倡议为祖姑奶奶重新修墓,每家敛三十元钱,四爷却一下拿出好几百元。虽然平时对自己很节俭,但他高兴为村里做点事情。
   
四爷,朴实善良、老实忠厚,一提起他的名字,村里人都会竖起大拇指。
   
现在,孩子们都大了,四爷也老了,辛苦一生也该享享清福了。
   
大女儿是大学生,二女儿也有一份自己的事业,小儿子盖上了宽敞明亮的新房子。四爷、四奶种种地、养些花草、看看电视啥的,这日子应该说是很幸福的。然而,四爷却得了心脏病,进了好几次医院,做了三个支架儿,精神头比以前差多了。
   
“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这是对他一生最好的形容。
   
现在,四爷还经常到小河边的树林里去遛弯儿,和村里其他老人们一起回忆过去,谈论现在,诉说岁月的沧桑,憧憬孩子们美好的未来……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四爷期盼着子孙们幸福安康,子孙们也祝福四爷寿比南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