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脉管炎治疗

 神医图书馆318 2013-07-17
   1.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多发于四肢末梢,肤色紫黯,发凉疼痛,日轻夜重,甚则坏死溃烂,中医称为“脱疽”,治宜活血通脉。①单方:活WN30g,洗净,连壳捣为泥状,平敷于患处,以纱布包扎,1~2日换药1次,有活血通脉,消肿解毒,生肌敛疮之功;②蜂房炙研细末,以醋调搽,每日一换,并内服《石室秘录》之驱湿保脱汤(苡仁90g,茯苓60g,桂心3g,白术30g,车前子15g)每日一剂,连服10剂,可提高疗效。
      
       2.淋巴结核
      古称瘰疬,验方甚多,其中以消疬散之效最著。炙全蝎20只,炙蜈蚣10条,穿山甲20片(壁土炒),火硝1g,僵蚕、守宫各15g,制白附子10g,共研细末,0号胶囊装,每服2~3粒,一日3次,幼儿、体弱者酌减,黄酒送下。连服2周为一疗程。不论瘰疬病已溃末溃均能见效。一般1疗程即可见效,以后改为间日服,直至痊愈。以上诸药均有消肿、散瘀、抗结核之功。
      
       3.骨与关节结核
      下列数种虫类药,均有消肿、散瘀、排脓、敛疮及抗结核之功,故骨结核、关节结核均有著效。①蝎蚣鳖散(全蝎、蜈蚣各40g,地鳖虫60g,共研细木)每服3g,1日2次,服时以药末混入鸡蛋内,蒸熟食之。儿童每日用1枚鸡蛋,分2次食之:②守宫研末,每服1.5g,1日3次,坚持服用,多可收效;③四味解毒丸(蜂房、地鳖虫、全蝎、蜈蚣各等分,研极细末,水泛为丸如绿豆大,每服3g,一日二次)对骨结核、骨髓炎有解毒疗疮、散肿定痛及抗结核之功,故收效满意。
      
       4.慢性骨髓炎
      发热、局部红肿、疼痛,久则溃破流脓,形成瘘管,久治不愈者,治宜化瘀解毒、祛腐生肌。①蜈蚣参花散(蜈蚣80g,参三七40g,金银花60g共研细末)每服3.5g,
      日2次;②复方守宫散(守宫60g,丹参、丹皮、蒲公英、紫花地丁各30g,人工牛黄1.5g,共研细末,装入0.3g胶囊)每服4~6粒,日2次
      
       5.腱鞘囊肿
      多发生于关节或肌腱附近,以腕关节为多见,压之酸胀、疼痛,单方:蛇蜕6g,洗净,切成细丝,取鸡蛋1枚搅匀,用油料炒熟食之,每早晚各食一次,有止痛消肿作用,坚持服之,可以消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