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新吃法 专家帮您辨真假大洋新闻 时间: 2013-07-17
又到水果大量上市季节了,网络上出现了不少关于水果的新吃法,真真假假,令人难以分辨。在此,专家对以下三种新吃法进行分析点评,供广大读者参考。 荔枝蘸酱油能降火? ——不可能的 荔枝是温性水果,小部分人吃后可能会上火,而对于胃寒的人是很适宜的。荔枝的甜主要来自于果糖,由于缺少了葡萄糖,包括大脑在内的零件自然无法正常运转。再加上夏季人们进食量变小,更加剧了葡萄糖供给不足,从而出现头晕、面色苍白、乏力等低血糖症状,也就是大家常说的“上火”。因此,要吃荔枝不上火,最关键的是保证体内的血糖浓度。酱油、盐水等,并不会对荔枝的成分有影响,更不会提高体内的血糖浓度,所以不可能降火。正确的做法是,限制每次吃荔枝的量。在吃荔枝的同时,要吃一些面包、饼干等淀粉类食物,这样能保证血液中的血糖浓度,避免上火。 杨梅用苏打水洗更卫生? ——确实如此 现在规定农民在杨梅成熟前一个月就不能喷洒农药,并且有关部门还会经常抽取部分杨梅进行农药残留检测,如有违规现象会采取曝光措施。所以,杨梅可以放心食用。很多人在食用杨梅前喜欢用盐水泡一下,说更卫生,还可以中和酸性,让味道更好。其实苏打水泡杨梅更好,可消毒杀菌,具有净化作用,不过苏打水浸泡杨梅的时间不需要太长,3分钟即可。 枇杷能做成止咳汤? ——效果微弱 止咳糖浆中用的是枇杷叶,而不是枇杷,前者清肺止咳的效果明显优于后者。如果用枇杷煲止咳汤,虽然有一定的润肺功效,但止咳力度不强,可作为燥咳的调养食品。枇杷膏甜度较高,不适合痰湿壅盛的咳嗽患者。另外,咳嗽患者所服用的枇杷止咳糖浆,还含有其他中药,如强力枇杷露,就是用枇杷叶、百部、白前、桑白皮、桔梗、薄荷脑等制成的。 (李艳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