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禪詩意境 五》

 銀花 2013-07-18
《禪詩意境 五》


宋.張載名言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
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日本.狂雲懶衲宗純

囊無省數半文錢,定上座參臨濟禪,
頭髮鬅鬙耳卓朔,破鞋來往玉門前。


《裁縫詩
元.石屋清珙

手攜刀尺走諸方,線去針來日日忙,
量盡前人長與短,自家長短幾時量?


明.紫柏大師語錄

水在釜中,非火不能熱也;種在土中,非春不能生也;
愚在心中,非學不能破也。


明.蕅益大師警訓

小人以己之過為人之過,每怨天而尤人;
君子以人之過為己之過,每反躬而責己。


清.玉林通琇禪師語

省虛文,務誠敬,是禮貌真實;
誡浮華,崇節儉,是日用真實;
遠奸佞,近仁厚,是交接真實;
甘淡泊,恥謀求,是家風真實。


清.雲閒沈荃

勿謂一念可欺也,須知有天地鬼神之鑑察;
勿謂一言可輕也,須知有前後左右之竊聽;
勿謂一事可忽也,須知有身家性命之關係;
勿謂一時可逞也,須知有禍福子孫之報應。


清.板橋鄭燮

滿者損之機,虧者盈之漸。
損于己,則益於彼,
外得人情之平,內得我心之安
既平且安,福即在是矣。


《富貴貧賤論
清.梁巘書

富以能施為德,貧以無求為德,
貴以下人為德,賤以忘勢為德。


清.林則徐

念非善莫舉,人非善莫與,事非見莫說,
物非義莫取。健時作病時想,可以保身;
裕時作乏時想,可以守家。


清.朱柏廬治家格言

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


清.陶廷杰書

人之論我也,與其能辯,不如能容;
人之侮我也,與其能防,不如能化。
攻人之惡,毋太嚴,要思其堪受;
教人之善,毋過高,當使其可從。

民國.印光大師語錄

縱人負我德,亦當作我負人德想;
覺自己對一切人皆有愧怍,歉無憾已,

則暴戾之氣,便無由生矣。


民國.弘一大師語

我不識何等為君子,但看每事肯吃虧的便是;
我不識何等為小人,但看每事好便宜的便是。


民國.太虛大師書

學貴知要,不在貪多;用貴適時,不專泥古。


民國.大千張爰

說法青蓮九品臺,天知病榻亦低徊;
偶逢一笑禪心定,那有阿難著體來。


民國.斌宗大師法語

讀書世受平和福,學佛人多歡喜緣。


《憫農
唐?李紳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


《垂訓詩
唐?元真禪師

行藏虛實自家知,禍福因由更問誰?
善惡到頭終有報,只爭來早與來遲。
閑中檢點平生事,靜坐思量日所為,
常把一心行正道,自然天地不相虧。


《道不在語言文字
宋?羅大經

繪雪者不能繪其清,繪月者不能繪其明,
繪花者不能繪其馨,繪泉者不能繪其聲,
繪人者不能繪其情,然則言語文字固不足以盡道也。


《門銘
宋?呂夷簡

古者盤盂几杖,規戒存焉!今為門銘,竊類於此。
忠以事君,孝以養親。寬以容眾,謹以修身。
清以軌俗,誠以教民。謙以處貴,樂以安貧。
勤以積學,靜以澂神。敏以給用,直以全真。
約以奉己,廣以施人。重以臨下,恭以待賓。
貫之以道,總之以仁。在家為子,在邦為臣。

斯言必踐,盛德聿新。勒銘於門,永代書紳。


《一世歌
明?唐寅

人生七十古來稀,前除幼年後除老,
中間光景不多時,又有炎霜與煩惱。
過了中秋月不明,過了清明花不好。
花前月下且高歌,急須滿把金樽倒。
世上錢多賺不盡,朝裡官多做不了。
官大錢多心轉憂,落得自家頭白早。
春夏秋冬撚指間,鐘送黃昏雞報曉。
請君細點眼前人,一年一度埋荒草。
草裡高低多少墳,一年一半無人掃。


《本箴
明?王錫爵

孝弟為立身之本,忠恕為存心之本,
立志為進修之本,讀書為起家之本,
嚴肅為正家之本,勤儉為保家之本,
寡慾為養身之本,慎言為遠害之本,
節欲為卻病之本,清謹為當官之本,
謹厚為待人之本,擇友為取益之本,
虛心為受教之本,自修為止謗之本,
凝重為受福之本,一經為教子之本,
積善為裕後之本,方便為處事之本,
權宜為應變之本,膽略為任事之本,
實勝為得名之本,聖賢以心地為本,
君子專力於務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