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这个词来自于中医。现代中医认为: 感冒是由于“六淫”入侵“肺卫”或“时行病毒”感染。 懵了吧?中医理论唬人吧?其实只要搞清楚上面那句话里加引号的几个词是什么意思,你就明白现代中医说的是怎么回事了。 一.神秘的“肺卫” 中医认为人身上有正气和邪气,邪气战胜了正气就会得病。“卫气”就是抵抗邪气的正气。“卫气”存在于脉络之外,充实于身体之中。我们吃下的食物经肠胃转化,其精华可运送到肺,肺可以把食物精华“气化”成“卫气”,所以才把“肺卫”放到一起说。但中医不会告诉你的是:我们怎么检测“卫气”?它为什么可以抵抗邪气?食物中的哪一种精华转化成了“卫气”?肺的那个结构可以把食物精华转化成“卫气”?是通过什么方式转化的?其实中医压根就没想过证明“卫气”存在!但这并不妨碍中医利用这个理论来解释疾病。解释发烧:卫气和邪气战斗的结果导致发烧。解释头疼:邪气伤了卫气,卫气属于阳,头部有许多阳脉交汇,所以会头疼。最经典的是解释咳嗽:邪气伤害了卫气,卫气憋在肺里出不来,所以会咳嗽。 受到现代医学的启发,也有人试图把卫气和免疫系统拉上关系。但这完全是两码事,免疫系统里,几乎所有免疫细胞都来自骨髓造血干细胞,这些细胞最终分散到血 液、淋巴结等等部位,在这些部位分泌免疫物质,执行相关免疫功能,和肺毫无关系。免疫物质和免疫细胞都遍布全身,并非只分布在脉络(血管)之外。头疼、发烧是人体免疫过程中神经和激素调节的结果。咳嗽就是一个神经系统的反射活动:咽喉受到刺激后,神经兴奋传导到咳嗽中枢,通过相关神经的支配,导致的一系列肌肉收缩,最终吸气并让气流从喉咙里快速的冲出。现代科学也罢,中医自身也罢,至今都找不到任何“卫气”存在的证据。 二.古老的“六淫” 作为经验医学,我们的祖先当然也认识到四季更替和某些疾病的发生有关,对此,老祖宗们总结出六种邪气:风、寒、暑、湿、燥和火(温、热)。这些邪气又称作“六淫”——“淫”就是“太过”的意思。“六淫”入侵人体,伤及神秘的“肺卫”,就形成感冒了。这“六淫”除了“风”以外,全都是温度和湿度的体现。大家最感兴趣的可能是“暑”和“火”到底有什么区别。这就涉及到中医最常见的思维方式:“取象比类”、“天人合一”。中医认为既然外界有这些,人体中也就有。所以我们体内能产生“内风”、“内寒”、“内湿”、“内燥”和“内火”。炎热夏季高温胁迫下引发的症状基本上不会发生在其他环境。此时,中医就单独把“暑”作为“外淫”,而不再使用“天人合一”的理念。在温暖的环境中,谈不上“外淫”,所以只好诉诸“内邪”,这个内邪就是“火”,因而中医常常说“内热”、“内火”。中医怎么会想到体内有“火”呢?因为很多疾病都会有局部或者全身发热。为什么不把“火”作为“暑”的“内邪”呢?因为两者导致的症状差别太大了。最有创意的是,中医认为“风”为六淫之首,认为不管是寒、热、暑、湿还是燥都与“风邪”有关,因此区分感冒为风热感冒、风寒感冒和暑湿感冒。为什么这些都和风有关呢?因为中医发现,感冒的人都“恶风”,讨厌风,当然是被风伤了。更何况,自然状态下,谁可能在得病之前没有吹过风呢?谁也无法根据常识否定“风”会带来疾病。所以,老祖宗早就认识到了外界环境中的温度和湿度变化对疾病的影响,由此而想象出极端温度和极端湿度下存在着所谓的“外淫”。并且推测这种“外淫”会入侵人体,干扰人的正气。进一步推测出人体内部也会自发的产生“内邪”。至于这些入侵的“外淫”和内生的“内邪”能不能在体内检测到,老祖宗可没那条件去思考。 有人可能觉得我上面一段话对中医和祖宗充满讽刺,没有认识到中医的科学性,实际上我讽刺的是将中医神秘化的盲目支持者。祖宗们科技不发达,只好猜测发病机制,如果他们也有解剖学、病理学等理论可用,怎么可能理睬臆想出的理论?下面就说说“六淫”理 论的科学性。现代医学也发现,过凉和过热可能导致疾病,而寒风或热风可以增加寒热刺激的强度。即使这些极端环境没有直接导致身体损伤,也可以导致感染性疾 病发病率增加。其实一切外界或内部的不良刺激若过于强烈或持续时间过长,都会引起患传染病的概率增加。所有不良刺激都可以引起脑部一个称之为蓝斑的部位兴 奋,进而导致以下三方面的变化:第一,蓝斑的许多神经细胞发出大量细长的分支,分布到大脑和脊髓的特定部位,在这些部位分泌一种称之为去甲肾上腺素的物 质,导致这些部位的神经细胞兴奋性增强;第二,通过蓝斑-下丘脑-垂体-肾上腺髓质之间的联系使一系列肾上腺髓质激素分泌增加;第三,通过蓝斑-下丘脑-垂体-肾 上腺皮质的联系提高糖皮质激素的分泌。在这一系列的神经和激素的调节作用下,肠胃和皮下供血减少,心、脑等器官供血增加,血压升高,血糖升高,精神紧张, 呼吸增强。这些应对不良刺激的反应被称为应激反应。应激反应有利于应对外来刺激,渡过危险期。但是,对一个不良刺激的应激反应过强会导致对其他不良刺激的 反应下降,过高的应激反应会使免疫功能紊乱,导致免疫受到抑制,增加感染的风险,使潜在的病原发作,已有的疾病恶化。所以,虽然一切传染病(如中医所谓的感冒)的元凶都是细菌、病毒等病原体,但是过于强烈的应激反应会导致感染机会增加。这个解释一点神秘性都没有,所有的结论都可以通过仪器来检测,没有丝毫悬念,完全不给医生和研究者留下想象的余地。相比之下,中医的“淫”“邪”说就要玄幻的多,极富文学色彩。 三.中西合璧的“时行病毒” 现代中医还认为“时行病毒”也会引起感冒(称为“时行感冒”)。咋一看,这好像和现代医学的结论一致。且慢,神秘的中医岂是现代医学可以理解的?首先论及“时行感冒”的是隋朝巢元方的《诸病源侯论·时气诸病侯》。他认为:不分季节,某时期无论男女老幼都得一样的病,那是因为一个季节里出现了反常的气候,这种“时行之气”导致了相似的病症。明朝吴有性(字:又可)的《温病论》中指出温病(不是感冒)不是由“六淫”引起的,而是由一种特殊的“疠气”或者“杂气”所致。这个特立独行的解释在后世也没有怎么引起重视,清朝温病四大家在论述温病时,依旧用的是更加古老,更加神秘的“六淫”学说,丝毫不给吴有性面子。现代医学证明,用病毒感染健康人,即使没有任何“外淫”“内邪”这 个人也会得病(已获得免疫的除外),还拍摄了病毒的照片。所以,现代中医实在不好意思说病毒入侵是不存在的,只好半推半就的承认了这个国外的发现。当然, 中医是爱国的,即使承认了,也绝不能照搬照套,必须用中医的言语进行包装,到古代浩如烟海的中医著作中去搜寻曾经有过的表述。这不,我国古代早就有人想到 还有“六淫”之外的引起疾病的外因。外国人经过了很长时间的研究才证明了细菌可以导致疾病,而后通过无数代研究才终于发现还有比细菌更小的致病微生物——病毒。科技发展到电子显微镜时代,西医才能把病毒的尊容拍摄出来。当西医登上山顶时,却发现吴有性早就在山顶等着他们。但老祖宗们为什么不重视吴有性的观点呢?这就要怪中医的博大精深了。现代医学只知道研究人类可以感知的东西,观点非常单一,所以只留下了一些被充分证明的结论。在现代医学看来,若人类可感知的事物无法证明那个理论,就不能认同;若新发现否定了某个先贤的理论,就会毫不犹豫的放弃或修改原有理论;所以关于同一事物同一侧面的解释是唯一的。现代科学萌芽于亚里士多德。他可谓最伟大的先贤。但是他的很多理论都被否定了。对了,亚里士多德说:吾爱吾师,更爱真理。其继承者在这一点上绝对是变本加厉。中医则不同,中医兼容并包,尊重先贤,流传时间越长的理论就越有价值,所以,明代才产生的理论虽也正确,却不如古老《内经》的理论更有价值。正因为如此,中医可以有不同的流派,中医们一代代总结后,对于同一疾病的病因可以做出n+m个解释,中医并不认为有什么不妥,中医会认为它们都有道理。即使理论相互矛盾,中医也会辨证的看问题,根据需要选择对自己有利的理论。所以,你放心,西医的任何发现,中医肯定都曾经有过类似的想法,当然这种想法在浩瀚的中医理论里不过沧海一粟,很难引起中医们重视。找到“病毒”的中医根源后, “时行病毒”就诞生了。现代中医不敢说两个病毒意思不同,但很显然是想搭售“时行之气”和“疠气”这两个玄而又玄的病因。 总而言之,现代中医依然在以一系列神秘的不可捉摸的存在来解释感冒的发生。充分体现了中医的神奇和博大精深。由此而得出的治疗方案当然也很神奇。这个问题我们在下一篇文章中再谈论。
(作者:冬之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