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许多症状都是在一次偶然的恐惧经验中,我们的“小我”头脑由于不了解一些心智运作的规律,不了解一切精神经验现象内在的无我、无住本性。当时出于内心安全感的不足,心智系统并处于紧张状态下,“某内在小孩”无意识

 中外比上 2013-07-19
许多症状都是在一次偶然的恐惧经验中,我们的“小我”头脑由于不了解一些心智运作的规律,不了解一切精神经验现象内在的无我、无住本性。当时出于内心安全感的不足,心智系统并处于紧张状态下,“某内在小孩”无意识的抓取了那一束电光火石般的瞬间意念错觉,就在当时,第七无明识深深把其定义为是一种“病”,而后潜意识中的某个尚未成长的内在小孩并把这个“妄相”当成了内在力量不足的替罪羊与借口,并十分满意自己的创作, 结果居然被这个“相”反催眠。也就是说原先仅仅是一股纯净的恐惧能量被某极度缺失安全感的“内在小孩”从汹涌的经验之流中切割出来,然后将之概念化成独立,持久不变的能量实体,也就是所谓的“病灶”。 

 

 而后当事人的小我表层意识由于长久以来,理不通,法不明,默默的采取极端的抗拒与忍受,结果把这个原本虚幻不实的精神现象固化成一个条件反射的无形病气场。于是,我们开始了长达多年的自我折磨,俨然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欲罢不能,欲死还休。 ---- 这就是症状固着的一个缘起。(简述)

 

                                                                                  

 

 而这些身心情结的背后亦有一段辛劳的心路历程,非一朝一夕形成,我认为一个人之所以10年来还没有走出强迫与恐惧的怪圈,它有很多的因素都要追溯于我们孩提时期不恰当的恐惧性教育模式以及充满不安的成长环境所造就的充满理想主义,完美主义的自我防御机制;同时和我们的一些先天业习、后天创伤印痕导致的吞忍性人格、植物神经能量场失衡、被无明症状反催眠、以及小我持续不断的患得患失,灾难性联想,条件反射式的预期恐惧都有一定的关系。
 

诚然,当下我们随着无明与恐惧不断的起习性反应,因为看不清自身内在这片大自然的实相,不知道自己在做些什么。在陷入恶性循环时,我们通常已经并不知道自己生起习性反应的这个事实,我们对恐惧背后的真相完全无知;我们也同样不知道自身的纯真本质,我们的小我现在只知道盲目地起反应,持续地盲目反应下去,并且任由它们愈演愈烈。因此,我们的这颗心已经成为自己习性反应的“阶下囚”。

 

因此,当下大部分时间,心都是在胡思乱想,它活在过去的记忆里,忽喜忽悲;它热切地幻想着未来,或恐惧着未来。如果我们对自己当下的所作所为一无所知,不仅注定要重复过去的错误,同时也绝不可能完成未来的理想。相反地,如果在某种契机下,在自己所信任的指导师的帮助下开始培养出“了悟”恐惧实相的能力,并踏上科学系统的疗愈与自我认识之路,就能以过去为殷鉴,来指引未来的方向,如此才能够达成所愿。 

 

补充 :
大部分病友平常总是在尘劳里,在喜怒里,在得失里,在五欲里,在一切炽盛五蕴里,“真我”已经完全不能显露。  如果我们在师承中能够通过科学的步骤与长远的疗愈心态,不断的拭去条件反射的病气场、与修复自我价值感与吞忍型人格,并且深入定境,我们就会逐步达到生命的源泉,并逐步发生真正的顺其自然。。。。。。 

诚然,我们可以抱着对美好境观的渴望,但是渴望中要扔掉急躁。渴望与急躁是两个概念,渴望中有向往,而没有斗争;急躁中有斗争,而没有向往;渴望中有沉默的泪,急躁中有无休止的斗争。真理不可能被急躁侵入,它只能通过巨服来达到,它是通过大道无为的智慧来征服的。另外,我们的头脑总是渴望结果,头脑从来不对行动本身感兴趣,它总是问:“我会从中得到什么呢?” “万一徒劳怎么办呢” 但这就是障碍,事实上,“假设万一成功了怎么办呢”。。。。。。

蜕变只发生在享受过程,勇敢面对的人身上,蜕变也没有时间表,它总是在心智系统的小我与大我进入“二合一”的时候出现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