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童话和寓言的区别

 老马识途128 2013-07-19

童话和寓言的区别

 



童话和寓言的区别
    童话更多偏向于故事情节,童指儿童,面向的是更多的儿童能够听得懂故事内容,喜欢或讨厌故事的人物,培训儿童的基本正义观、是非观。具有较强的娱乐性。寓言和童话一样都是虚构的,但寓言更通的是通过故事告诉世人一些道理,对今后的生活有一定的指导意义。面向的读者应该是比童话的读者要略为大些的。比如《白雪公主》可能2岁左右的孩子就能听懂;而《狐狸和葡萄》可能就要5岁左右的孩子才能听懂。童话:儿童文学的一种体裁,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编写合适于儿童欣赏的故事。
    寓言:1。有所寄托的话 2。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常带有讽刺或劝诫的性质。
    寓言,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寓言一般比较短小,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动植物或其他事物。阅读寓言,要注意领会故事所蕴含的道理。
   童话,儿童文学的一种,通过丰富的想像力,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教育儿童的一种文学形式。

    一、从概念上看

    童话是一种带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幻想是童话的基本特征,是童话的核心,也是童话的灵魂。如《田螺姑娘》、《神笔马良》等。

    寓言,就是含有劝喻和讽刺意味的故事。寓,就是寄托,即借助于某种故事形式来表达作者的创作意图。如《汉书·叙传上》里的“邯郸学步”:“昔有学步于邯郸者,曾未得其仿佛,又复失其故步,遂匍匐而归耳。”尽管文字简洁,但已形成有相对完整情节的简短故事,而故事本身又寓含某种深刻的道理,故堪为一篇典型的寓言。

    二、从篇幅上看:

    童话,故事完整,篇幅较长,情节神奇曲折。如《皇帝的新装》、《蚕和蚂蚁》等。

    寓言,结构简单,篇幅短小,情节单纯有趣。如《塞翁失马》、《黔驴技穷》等。

    三、从题材上看:

    童话多表现幻想世界,充满幻想色彩。从风霜雨雪到星辰日月,从花木草石到鱼鸟虫兽,对大自然的一切事物都可加以人格化,以物拟人,妙趣横生。如《渔夫的故事》。

    寓言多来自现实生活,内容多以反映人们对生活的看法,或对某种社会现象的批评,或对某种人的有所讽刺和箴戒。虽然具有虚构的成份,但却是社会现象的高度提炼和概括,更容易为人所接受。如《孟子》“揠苗助长”。

    四、从体裁特点看:

    童话,表现为形式多样,除用散文形式写的童话外,还有童话诗和童话剧。想象丰富,幻想奇特,抒情说理,寓教于乐,突出形象性,注重趣味性,讲究可读性,如《宝葫芦的秘密》、《卖火柴的小女孩》等。

    寓言,表现为借题发挥,由此及彼,托古讽今,小中见大,突出讽刺性,注重实用性,讲究哲理性善于启发性。如《自相矛盾》。《刻舟求剑》。

    由于在表现手法上极为相似,寓言和童话之间的界限很难划分。但是从严格的科学意义上来说,它们是两种不同的文学样式,我们有必要对这两者的不同之处作一辨析:

 

     一、内容详简不同。童话一般都有人物形象、情节变化、场景转换的描述,而寓言在这方面则没有太多的要求。它往往是点到为止,不求完整。

 

    二、手法运用的强弱程度不同。同是拟人手法和夸张手法的应用,童话讲究“人性”与“物性”的统一,而寓言则要求有利于寓意表达,有只顾一点不及其余的特点。比如涉及到老虎的寓言,有的写它是威风凛凛,不可一世;有的则又把它写得愚蠢无比受人摆布。一切都是以表达寓意为转移的。

 

    三、寓言和童话的结构方式不同。寓言一般由“身体”(故事)和“灵魂”(教训)两部分组成。所谓“点题话”的形式可谓是寓言最外在的一个特点。童话则不能它基本上是通过形象、通过情节来表情达意。虽然有些寓言也将“灵魂”渗透于“身体”之中,不特地点明“灵魂”。但是与童话相比寓言的题旨是以一目了然、鲜明突出见长的;而童话,则更注重“让形象说话”,把作者的思想感情隐、埋于形象刻画和情节描写之中。

 

     四、读者对象不同。童话,专门是为儿童创作的,它的读者是儿童。因此,它专属于儿童文学。当然有些成人喜爱看童话,这是由于童心未泯,就又当别论。而寓言的创作主要并非为了孩子,只是寓言中有一部分篇幅短小而寓意浅显的可以视作儿童文学。

 

     五、篇幅长短不同。寓言的篇幅都很短。童话在篇幅上则自由得多,短则百把字,长的可达几万字。
童话


    童话是一种比较适合成人阅读的文学体裁,它按照儿童的心理特点和需要,通过丰富的幻想,想象和夸张来塑造鲜明的形象,用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和浅显易懂的语言文字反映现实生活,抑恶扬善,起到教育人的目的。

    童话一般有四种:“拟人体”童话代表作《木偶奇遇记》、“超人体”童话代表作《巨人的花园》、“常人体”童话代表作《皇帝的新装》、“知识体”童话等等。阅读时,要深入作者幻想的世界,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有的童话在文章中借主人公之口或用总结性语言把要说的道理直接说出来了,有的则须认真阅读理解,深入分析文章,才能悟出其中的道理。因此阅读童话时,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领悟生活真谛。

    而且童话表现出了我们对美好的向往和追求,因此那往往与生活的现实是相违背的。

    另外,童话能让人长知识,让人快乐,人类就是在童话的指导下长大的!

    寓言

    文学体裁的一种。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训意义的故事。它的结构简短。主人公可以是人,可以是动物,也可以是无生物。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

    寓言原是民间口头创作。中国春秋战国时代已相当盛行。在先秦诸子百家的著作中,有许多当时流行的优秀寓言,如:《亡鈇》、《攘鸡》、《宋人揠苗》、《矛盾》、《郑人买履》、《守株待兔》、《刻舟求剑》、《画蛇添足》等。汉魏以后, 在一些作家的创作中,也常常运用寓言讽刺现实。唐代柳宗元就利用寓言形式进行散文创作,他在《三戒》中,以麋、驴、鼠3种动物的故事,讽刺那些恃宠而骄、盲目自大、得意忘形之徒,达到寓意深刻的效果。中国近代作家也用寓言形式创作,特别是儿童文学作品更为多见。

    中国民间寓言极为丰富。除汉族外,还有各少数民族寓言。各族人民创作的寓言,多以动物为主人公,利用它们的活动及相互关系投进一种教训或喻意,达到讽喻的目的。反映了劳动人民健康、朴实的思想,闪耀着人民无穷的智慧和高尚的道德光芒。
世界最早的寓言集是《伊索寓言》。

    寓言和童话是比较相近的。它们有相同之处,比如都有故事情节,都常常采用拟人化的表现手法等。

    但是,他们也有许多不同的地方。比如,寓言多富于讽刺性,而童话多富于幻想。寓言的故事情节单纯。正如前面说过的,它一般都比较短小精悍,长的几百字,少的几十字,最长的千余字。它用简洁的语言,通过一个简单·具体的时间把作者要说明的一个道理·一种思想或一个教训说出来就行了。当一个动物·一种植物或是一种没有生命的东西,在童话里出现时,一方面又保持着这一事物本身的某些特征。这样,通话就要通过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塑造特定完整环境中的各种形象,因此,童话不但在故事结构上比寓言完整,而且在形象的所造和人物性格的刻画上也都比寓言有更多的要求。另外,寓言有明显的寓意,说明一定的道理,而童话虽然也包含一定的道理,但不及寓言那样明显,更需要我们去体会·去理解。

    寓言和童话既有相似之处,又有区别。它们的相似之处是:它们的故事情节都是虚构的;故事中的主人公既可以是人,也可以是人格化的动物、植物或自然界中的其他物体和现象;此外,他们还都具有教育意义。它们的不同之处是:寓言一般比较短小,且语言简练朴素,常用讽喻的方式使深奥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表现出来;童话则是一种富有幻想色彩的故事(有幻想,才有童话),有诗一般优美的意境和语言,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它常以儿童认识或可以理解的人或物为描写对象,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夸张塑造艺术形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