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徽宗朝的八道科举考试题------回首千年看两宋

 紫曦唯幂1 2013-07-19

徽宗朝的八道科举考试题------回首千年看两宋                                                                                            宋代是读书人的天堂,北宋的文化就是一曲回荡在十一世纪的田园牧歌。自宋太祖以来的右文政策,使北宋社会在哲学、文学、史学、科技等方面的发展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大宋朝的科举制度,在程序上,在透明程度上,都比大唐帝国更为公正,譬如唐朝时主考官基本是固定的,而宋太祖将其改为临时差遣的------“权知贡举”,不仅每年的主考官不相同,而且还增加了副职,使录取与否不能够一个人说了算。宋太祖还规定,及第举人不得称知举官为师门,也不得自称门生,违者由御史台弹劾,这也比明清的科举多了一份阳光和公正。为了防止官宦子弟利用不公正手段混入,大宋朝规定这些人初试即使合格也必须复试。由于复试也有作弊的可能,太祖又借鉴中央集权的作法,召对合格的进士及各科举人亲自确定录取与否、等第名次,然后下诏放榜。“殿试”作为常制始自宋太祖。

 

  但是把绘画列入科举制度与学校制度之内,则是徽宗的一个创举。1104年,徽宗为奖励书画,设立官职,招收生员,以米元章(米芾)为书画两学博士。后来徽宗“始建五岳观,大集天下名手,应诏者数百人。”自此之后,“如进士科,下题取士,复立博士,考其异能”(《画继》)。以笔墨妙出一时的宋子房(字汉杰,郑州荥阳人)为主考官。所试之题多采自古人诗句,谁能准确地画出诗句的意境,即可中选。试题如下

 

                 1 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

    这是寇准的《春日登楼怀归》。多数考生画一空舟系于岸侧,一鹭鸶立于船舷间,或者画一乌鸦栖息于船篷背面,皆因意境不佳,未能入选。只有一人画一船夫卧于船尾,手中擎横笛一只,仪态悠闲,这表示“并非没有撑船之人,只是没有买舟行人而已”。由于此画与诗句的意思吻合,于是中选。

 

                        2 乱山藏古寺

    多数人画乱山之中露出一塔尖,或者露出一鸱吻(宫殿屋角上像鸟一样的装饰物),有的考生甚至画出了殿堂的一角,都未体现出“藏”的意境。只有一人画出了荒山满幅,上边露出幡竿。既有幡竿,必有庙宇,于是中试为第一。也有说中选者不画古寺,只在山溪下画一和尚汲水,以示古寺隐藏其中 

 

               3 嫩绿枝头一点红,动人春色不须多

    多数画工构思平庸,着意在花卉上装点春色,皆不中考官之意。独有一人在高楼矗立、绿杨隐映之处,画一美人凭栏而立,准确地体现出了闺中少妇因春色撩人而思春的意境,令其他画工大为叹服,中为魁首。

 

                         4, 竹锁桥边卖酒家

    多数画家从“卖酒家”三字着眼,去刻画酒家的摆设,而以小桥、流水、竹林作为陪衬。尽管这些画画得维妙维肖,但却没有表现出“锁”字的意境,因而未能入选。而画家李唐的构思则与众不同:他在画面上巧妙地画出一湾潺潺流水,一座小桥横跨于流水之上,桥畔岸边是一片生机勃勃的竹林,在竹梢上斜挑出一副迎风招展的酒帘!画面上虽未出现酒家,但通过酒帘使人联想到了卖酒人家的存在,从而准确地体现了“锁”字的意境,结果他独占鳌头,以第一名的成绩录入图画院。

 

                       5, 踏花归来马蹄香

    一般说来都公认这句诗意境幽邃,不易入画。多数人只画落花,另一名画家别出心裁,画几只蝴蝶飞逐马后,体现出马蹄因踏花而带香味,也被选中。

 

                  6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

    一个名字叫做王道亨的生员,画苏武牧羊于北海,披毡持节而卧,一双蝴蝶飞舞其上,表现出苏武在沙漠风雪中的羁旅愁苦之状。又画林木扶疏,上有子规(杜鹃),月正当午,木影在地,亭榭楼观皆隐约可辨,准确地体现了诗句的意境。“明日进呈,徽宗奇之,擢为画学录(《夷坚乙志》)。”

 

             7六月杖藜来石路,午阴多处听潺湲(cháyuán ,水流动的样子)

    多数人画茂树临溪,一客人对水而坐。由于没能体现出在树荫深处听潺湲流水声的意境而不能入选。独有一人画林木茂密,浓荫遍地,山径崎岖,乱石铺道,一人于树荫深处倾耳以听,但水在山下,目未尝见,“雅得潺湲之意,亦占优列”。

 

                    8,  万年枝上太平雀

    这是徽宗亲自考试时出的题目,因考生不解其意,无人中选。后来内侍解释说:“万年枝,冬青木也,太平雀,频伽鸟(梵语妙音鸟)也。”

“齐桓公好服紫,一国尽服紫”。由于“凡取画院人,不专以笔法,往往以人物为先”,那些不长于人物而擅长其他体裁者,往往被排斥与画院外。也有一些颇有成就而又不愿受羁绊的画家,也不想进入画院。这样画院内外互相竞争,取长补短,使宋代绘画艺术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其境界从以上试题可见一斑。

 

徽宗本人的人物画有很高水平,山水画也气势不凡,而最受后人称道的则是他的花鸟画。据载:徽宗曾往宣和殿看荔枝结实,发现孔雀立于其下,便召画工描绘。画工各展技艺,妙趣纷呈,但画孔雀飞往藤墩时,徽宗说“画得不对。”众画工愕然,数日后,徽宗询问,画工们仍然不知所以,此时徽宗才说,“孔雀升高,必先举左足”,验之,果然,众画工叹服不已。

 

     徽宗是造诣精深的画家,他的画路宽广,画技精妙,“丹青卷轴,具天纵之妙,有晋唐风韵。”由于他的嗜好与内行,宋代的画登峰造极,难以超越,但是作为最高统治者,他能够知道孔雀高飞时先迈哪只脚,他也能知道春天正午时分的月季花是怎样一种状态,但是他唯独不知道作为一个君王的根本责任,终至于祸国殃民,亡国破家,因此可以说,这空前绝后的成就是用大宋江山换来的,所以才难以超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