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宫建于1754—1762年间,是圣彼得堡最著名的古典建筑之一,是18世纪中叶巴洛克建筑风格的的杰出建筑的典范。坐落在圣彼得堡宫殿广场上面向涅瓦河,是一座巴罗克式的3层楼建筑。 ![]() ![]() ![]() ![]() ![]() 冬宫原是彼得大帝的冬季官邸,现为俄罗斯国立埃尔米塔日博物馆的一部分。埃尔米塔日博物馆与法国的卢浮宫美术馆、英国的大英博物馆、美国的大都会博物馆齐名,并称为世界四大博物馆。该博物馆共由五座建筑物组成:沙皇及皇室成员居住的冬宫(1754-1762年建成)、保存皇家珍贵文物与艺术品的小埃尔米塔日宫(1764-1767年建成)、后(旧)埃尔米塔日宫(1771-1787年建成)、埃尔米塔日皇家剧院(1783-1787年建成)和新埃尔米塔日宫(1839-1852年建成)。 冬宫能渐渐成为艺术品收藏馆,最初始于彼得大帝女儿伊丽莎白女皇执政时期(1741-1761年)。其后的叶卡捷琳娜二世(1729-1796年)上台执政,开始实施在冬宫旁建造一座专门存放艺术品的宫殿的设想。1775年,由俄国建筑师尤里·费尔腾和在俄国工作的法国建筑师瓦兰·德拉莫特共同设计的新宫殿建成,取名小埃尔米塔日宫。埃尔米塔日源于法语,意思是幽静的地方。 叶卡捷琳娜二世喜好搜集和占有艺术品,幻想有朝一日成为与欧洲列强君主齐名的大收藏家。无论国事多么繁忙,她也要定期地经过连接冬宫与小埃尔米塔日宫的全封闭石桥,来到新建成的小埃尔米塔日宫,欣赏摆放在那里的艺术品。在法国启蒙运动代表人物狄德罗等人的帮助下,她仅从西欧就购买过40000余幅绘画作品。 随着艺术藏品日益增多,小埃尔米塔日宫的空间已无法满足实际需要了。于是,1771-1787年,按照尤里·费尔腾的设计方案在小埃尔米塔日宫的旁边、沿涅瓦河兴建了第三座宫殿,因建于小埃尔米塔日宫之后,故取名后(旧)埃尔米塔日宫。1783年,俄国建筑师夸伦吉开始建造埃尔米塔日剧院。1851年,斯塔索夫和尼古拉·叶菲莫夫按照擅长设计古希腊建筑样式的德国建筑师克伦采的设计方案建成了第五座宫殿--新埃尔米塔日宫。 到1859年,由五座宫殿构成的大型建筑群全部完工。这座大型建筑群后来被统称为国立埃尔米塔日博物馆。但因冬宫悠久而又闻名的历史和超群的艺术魅力,国立埃尔米塔日博物馆至今往往被人们统称为冬宫。 1852年2月7日,埃尔米塔日博物馆首次对外开放了56个厅,展品主要为意大利、佛拉芒(今荷兰、比利时)和俄罗斯的室内装饰艺术品。最初几年,皇室每年只发放300张许可证,参观者要受到皇室严格的审查。到1863年,所有限制都被取消。 时至今日,对外一致的说法是博物馆内共有270多万件藏品,它们主要由写生画、雕塑、工艺家具、瓷器、金银饰品、水晶制品、纺织品、中世纪武器、宝石与象牙制品等稀世珍品构成。但供游人参观的展品只是藏品中的一部分。分三层展出:一楼为原始艺术与文化展厅,展品主要为古希腊、古罗马和古埃及艺术品;二楼展出的主要为荷兰、比利时、意大利、西班牙、英国、法国和德国13-18世纪的绘画雕塑艺术品及部分俄国的宫廷装饰物品;三楼展出的是东方艺术品与欧洲现代艺术品。 冬宫长约230米,宽140米,高22米,呈封闭式长方形。占地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超过4.6万平方米。如今作为国立艾尔米塔什博物馆的一部分 ![]() 从面向涅瓦河的大门进入冬宫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宽敞华丽的前厅,前厅的尽头耸立着伸向二楼的“约旦楼梯”。起初,“约旦楼梯”被称为“使节楼梯”,因为各国使节都要经此楼梯登上二楼等候沙皇的召见。白色的大理石楼梯庄严、肃穆。宽敞的台阶、浮雕式的护栏、墙壁上镶嵌的镜子与二楼天花板上由意大利画家绘制的油画交相辉映,更加唤起了来宾上楼拜见沙皇、浏览冬宫宝藏的急迫心情。后因每年的1月9日沙皇一家都由此楼梯下到一楼,参加在涅瓦河上为皇室准备的耶稣受洗节活动(传说耶稣降生后在约旦河受洗)。因此,18世纪以后,“使节楼梯”改名为“约旦楼梯”。 ![]() ![]() 经“约旦楼梯”登上二楼,首先来到宽大的元帅厅 ![]() ![]() ![]() 墙上挂着俄罗斯著名将帅画像 这幅画描述彼得大帝在波尔塔瓦会战中接受瑞典败军投降。 ![]() 元帅厅摆放的大花瓶 ![]() 穿过元帅厅,即看到为纪念彼得大帝而专门修建的庄严的彼得厅,也称“小金銮殿”。彼得厅由设计伊萨克大教堂的俄国建筑师孟菲兰于1833年建成。大厅中央摆放着由浸染过的柞木制成的沙皇镀银宝座,该宝座是在彼得死后向英国订制并于1731年完成的。宝座后面的墙上悬挂着威尼斯画家于1734年完成的彼得大帝全身油画像。值得一提的是,画面上站在彼得身旁的女性并非彼得的妻子,而是古希腊神话中的荣誉女神。画家借用这名虚构的女性,同时把北方战争时期彼得率领俄军战胜瑞典军队的波尔塔瓦战役作为画面背景,表明荣誉和胜利永远与彼得相伴。 ![]() ![]() 紧邻彼得厅的是由斯塔索夫设计的面积为1000平方米的徽章大厅。青铜大吊灯悬挂于大厅正中央,上面镶嵌着当时俄国各省的省徽。 ![]() ![]() ![]() ![]() 大厅一旁的大高脚杯 ![]() 走出徽章大厅,就来到了1826年建成的军事画廊。这是一条狭长的油画走廊,两侧的墙面上挂有332幅著名统帅和将领画像,这些人物都是1812年战争和远征法国(1813-1814年)的参加者。著名的英国画家道(1781-1829年)与其助手、年轻的俄国画家亚历山大·波利亚科夫(1801-1835年)一起用了十年时间创作了其中的绝大部分作品。诗人普希金生前多次来到这里参观,并把感想写进了自己的著名爱国诗篇《统帅》中。 ![]() 位于走廊尽头身跨战马的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像由擅长画理想主义作品的德国画家弗兰茨·克留格尔创作。 ![]() 亚历山大一世的另一位盟友、同样身跨战马的奥地利皇帝弗兰茨二世像由德国画家克拉夫特完成。 ![]() 被称为大金銮殿的格奥尔基厅面积为800平方米,以其精美的、与天花板装饰图案相一致的木地板拼花图案而闻名。格奥尔基厅的两侧都有窗户,四周排列着一圈大理石柱,天花板上整齐的吊着两排铜质吊灯,脚下是由各种名贵木材拼接的地板,图案精美、无限奢华。 ![]() ![]() ![]() ![]() 皇帝宝座后的墙上是一幅浅浮雕,上面描述的是常胜将军格奥尔基的故事。 ![]() 由各种名贵木材拼接的地板 ![]() 出大金銮殿宝座后面的小门,穿过罗曼诺夫斯基长廊,这里陈列着西欧中世纪装饰工艺美术品。 精美挂毯 ![]() 精美木雕厨 ![]() 精美马赛克 ![]() 这里是小埃尔米塔日宫最漂亮的阁楼厅,该厅由俄国建筑师安德烈·施塔肯施奈德设计建造。考虑到该厅的功能,建筑师把明亮定为主色调。两排对称排列的白色大理石柱将大厅分为内外两区。天花板上悬吊着巨大的水晶吊灯,使整座大厅的色调更加明快。 ![]() ![]() 内区的地面上镶嵌着精细的马赛克瓷砖,图案取自古罗马的绘画艺术品,反映出当时的俄国工匠已经掌握了难度极大的马赛克制画工艺。 ![]() 半圆形小客厅的拱顶 ![]() ![]() 阁楼厅内精美的茶几,水晶玻璃上的镶嵌着栩栩如生的花鸟图案,由各种名贵石材拼成 ![]() 位于大厅一角的四级滴水计时器由白色大理石雕刻而成,而那洁白的喷泉造型使人联想起普希金在诗中歌颂的位于克里米亚的“巴赫奇萨拉伊”喷泉,故取名为“巴赫奇萨拉伊”喷泉。 ![]() 大厅的两侧设有窗户。一面窗户朝向涅瓦河,可尽情地观赏那潺湲的河水。窗前还摆放着由18世纪英国机械师制造的、集艺术性和实用性于一身的“孔雀”机械座钟。美丽的孔雀、公鸡、松鼠和猫头鹰站立在一棵枝繁叶茂的橡树旁。“孔雀”机械座钟是叶卡捷琳娜二世的宠臣格里戈里·波将金于1780年从英国购买并送给叶卡捷琳娜二世的礼物。1795年叶卡捷琳娜二世病逝,1796年“孔雀”机械座钟成为博物馆的藏品 ![]() ![]() 美丽的孔雀、公鸡、松鼠和猫头鹰站立在一棵枝繁叶茂的橡树旁。每逢整点时刻,孔雀开屏、猫头鹰眨眼、公鸡开始打鸣报时,时间以罗马数字在橡树下的蘑菇冠上显示。 ![]() ![]() 阁楼厅的墙上挂着一幅叶卡捷琳娜二世的半身像,由细小的马赛克拼接镶嵌而成,工艺精巧至极。 ![]() 走出小埃尔米塔日宫,穿过一道回廊。 ![]() ![]() ![]() ![]() ![]() ![]() ![]() ![]() ![]() 孔雀石大花瓶 ![]() 旧埃尔米塔日里摆放着从西欧各国购买来的绘画艺术品。1764年,为了抵债,德国商人从柏林运来了225幅绘画作品。所以,这一年被认为是埃尔米塔日博物馆的奠基年。随后,成批购买艺术品的活动逐渐开展起来。到1785年,收藏的绘画作品达到2658幅。随着艺术品的增多,1895年博物馆将藏品进行了分类,将其中的俄罗斯绘画艺术品划归亚历山大三世博物馆,也就是今天的俄罗斯博物馆收藏。 绘画及雕塑艺术品,尤其是西欧的绘画及雕塑艺术品既是二楼展品中的极品,也是埃尔米塔日博物馆中最早的藏品。目前,这里共收藏了7800余幅油画和2100余尊雕塑。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显然占有重要地位。 ![]() 意大利画家的五圣像 ![]() 意大利画家保罗·迪乔万尼飞的《圣母子和圣徒》,14世纪末 ![]() 意大利画家圣贝纳迪诺FUNGAI的《西皮奥的克制》,约1500年 ![]()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彩瓷釉面陶器《圣母子与天使》,1511年,德拉Robbia ![]() 意大利雕塑家安东尼奥Rossellino的《圣母子》 ![]() ![]() ![]()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画家之一柯勒乔作品《淑女画像》,作于1518年。 ![]() 世界留传至今的达芬奇的油画总计不过十多幅,而其中的《贝诺亚的圣母》和《利塔的圣母》就陈列在旧艾尔米塔日,当时的沙皇高价购得这两幅画,视如珍宝,立即下令修建达芬奇大厅以展示两幅珍品。如今这两幅画已成为冬宫镇馆之宝。 ![]() 从这道门进入达芬奇厅 ![]() ![]() ![]() 《贝诺亚的圣母》,约画于1478年,又名《持花圣母》,被视为达芬奇创作道路上的一个里程碑。画上的圣母玛丽亚怀抱圣婴,面带幸福的微笑,白胖可爱的耶稣坐在她的膝上,玛丽亚手拈鲜花与婴儿逗乐。这里的圣母不再是呆板的中世纪圣母了,她流露出世俗母亲的母性。她的微笑高度概括了现实中年轻少妇面对自己孩子的幸福感,以更多的“人性”取代了“神性”。 ![]() 《利塔的圣母》体现出达芬奇创作技法质的飞跃,画于1490年,又名《哺乳圣母》,这是一幅尺幅不大的作品,整齐对称的两扇窗户与窗户中间的圣母使画面达到了和谐的统一。画中的圣母娴静美丽,正在为圣婴哺乳。她的神情安然恬淡,低垂的眼睑和微抿的嘴唇使其表情相当沉静,仿佛沉浸在幻想中,更为这典雅秀丽的面庞增加了一份特殊的感染力。圣婴的小手放在母亲的乳房上,但是眼睛却透出看清世间百态的犀利目光。 ![]() 达芬奇厅墙壁上挂毯 ![]() 屋顶绘画 ![]() 叶卡捷琳娜二世厅 ![]() ![]() ![]() 顶板绘画 ![]() 在新艾尔米塔什中,影响最大的当属建于1783—1792年的拉斐尔长廊。叶卡捷琳娜大帝在1775年参观过梵帝冈的拉斐尔作品后,便兴起复制念头,派画师前往复制。原想设计一个环形的展示厅,后来索性将整个走廊都复制了下来。1792年这座浩大的工程终于在新艾尔米塔什重现。虽然拉斐尔及其学生创作的梵蒂冈壁画早已几乎全部遗失,但由现代画家们花了近十年的时间临摹的复制品,在新艾尔米塔什的内部装饰中也找到了最恰当的位置,而重新再现,并显示出极高的艺术价值。 艾尔米塔什博物馆藏品共有270万件 ,主要是绘画、雕塑、版画、素描、出土文物、实用艺术品、钱币和奖牌。 ![]() ![]() ![]() ![]() ![]() ![]() ![]() ![]() ![]() ![]() 在走廊的拱门上共有54幅圣经题材的绘画作品 ![]() 黄金大厅曾经是叶卡捷琳娜女皇的黄金会客厅,米开朗基罗的《卷缩身体的男孩》在该厅展示,这是整个艾尔米塔什博物馆内唯一的一件米开朗基罗的雕塑真品。表面粗糙不平的大理石雕琢出低着头的男孩强健的肌肉 ![]() 《海豚与孩子》是米开朗基罗学生的作品 ![]() 彩陶瓶 ![]() 骑士大厅展示了很多冷兵器时代的武器和盔甲。其中最主要的是骑兵战刀和盔甲。这些马匹都是真马做成的标本。大厅装饰相对简单。地面木地板拼花,墙面挂着战争题材的挂毯,顶面是方圆交错的图案。整个大厅采用的色系与马匹,盔甲同属一个色系,沉稳,强硬,很好地营造了一种肃穆的气氛。 ![]() ![]() 骑士装备 ![]() 墙上悬挂的意大利多梅尼科Beccafumi的画作《圣凯瑟琳的神秘婚姻》,1542年。 ![]() 新埃尔米塔日意大利透光厅,色彩非常漂亮的一座大厅,四周立面为红色,墙上挂满意大利名家画作,屋顶为蓝白色调并辅以金色纹饰,顶开天窗,光线直入其内,整个大厅明亮而又华丽。 冬宫内以各色大理石、孔雀石、石青石、斑石、碧玉镶嵌;以包金、镀铜装璜;以各种质地的雕塑、壁画、绣帷装饰;色彩缤纷,气派堂皇。 ![]() 在冬宫宽敞明亮的展厅里,共有各类文物270万件,其中绘画约1.5万幅,雕塑约1.2万件,版画和素描约62万幅,出土文物约60万件,实用艺术品26万件,钱币和纪念章约100万枚。 ![]() ![]() ![]() 艾尔米塔什博物馆350个展厅展示了占艾尔米塔什全部珍宝百分之五的收藏品。虽然只有百分之五,一分钟看一件,不眠不休也得花上一个季度才能看完。 ![]() ![]() ![]() ![]() ![]() ![]() ![]() ![]() ![]() ![]() ![]() 孔雀石方桌 ![]() 颇像吊灯的巨大台灯 ![]() 意大利画家安东尼·奥卡那里《法国大使在威尼斯的接见》1726-1727年。这幅画随着观众的左右移动,呈现明显的透视变化。 ![]() 意大利画家卡拉瓦乔《弹琵琶者》,1595年。 ![]() 意大利画家圭多雷尼《处女教育》,1640或1642年 ![]() ![]() 孔雀石瓶 ![]() 看了很多孔雀石瓶,终于有机会仔细观看细部。发现这些精美的大花瓶并非整块石头雕成,而是工匠们将小块碎石尽可能依照原石的自然纹理拼对而后打磨而成,整体视觉非常和谐统一,几乎乱真。 ![]() 尼德兰艺术大厅。这个大厅主要展览历史上著名的小荷兰画派的肖像,静物,风景,风俗画。展品都是小幅的精品。 艾尔米塔什博物馆以其丰富华丽的收藏闻名于世,成为世界著名的美术、历史、文化相结合的综合性大型博物馆,成为国内外游客留连忘返的地方。 ![]() ![]() ![]() ![]() 冬宫藏品分原始文化史、古希腊罗马文化与艺术、东方民族文化与艺术、俄罗斯文化、西欧艺术史、钱币、工艺7个部分,并按地域、年代顺序陈列在350多间展厅里,展览线路加起来有30公里长,因而有世界最长艺廊之称。 ![]() ![]() ![]() ![]() ![]() ![]() ![]() ![]() 荷兰画家尼古拉斯.梅斯《青年女子肖像》,1687年 ![]() 博物馆共展出了24幅伦勃朗的作品。伦勃朗的油画一贯采用“光暗”处理手法,即采用黑褐色或浅橄榄棕色为背景,将光线概括为一束束电筒光似的集中线,着重在画的主要部分。这种视觉效果,就好像画中人物是站在黑色舞台上,一束强光打在他的脸上。法国19世纪画家兼批评家弗罗芒坦称伦勃朗为'夜光虫’,还有人说他用黑暗绘就光明。 伦勃朗《学者画像》,1631年 ![]() 伦勃朗对光的使用令人印象深刻,他独到地运用明暗,他灵活地处理复杂画面中的明暗光线,用光线强化画中的主要部分,也让暗部去弱化和消融次要因素。他这种魔术般的明暗处理构成了他的画风中强烈的戏剧性色彩,也形成了伦勃朗绘画的重要特色。 伦勃朗《老犹太人画像》,1654年 ![]() 伦勃朗最有名的画是其晚年(1668-1669年)创作的巨幅油画《浪子回头》。这幅画以没有外部动作、人物处于静止状态、深黄色的背景和概括性的写生手法而与众不同。除了深刻地反映出人间的真情以外,作品还仿佛向人们讲述着当时许多画家的共同遭遇,那就是生活的艰难、破产与衰败以及渴望得到亲人的理解与同情。 ![]() 伦勃朗的作品《放下十字架》 ,1634年 ![]() 博物馆三楼主要展览东方艺术和近现代的绘画作品。 法国列努阿尔《执扇的姑娘》,1881 ![]() 莫奈,《日韦尔尼的干草垛》,1886 ![]() 毕加索《拿扇的女人》,1908 ![]() 梵高,《灌木丛》,1889 ![]() 结束三楼参观后,沿固定游览线路直接下到一楼,开始参观原始文化与艺术品。这里展出的11.3万多件古希腊、古罗马和古埃及文化艺术品,举世闻名,更是博物馆最为珍贵的财富。 首先来到罗马艺术大厅。这个展厅主要展览古罗马 2-3 世纪的雕塑和陶瓶。 ![]() 大彩陶瓶 ![]() 大彩陶瓶 ![]() 金饰品 ![]() 著名的“科雷万大花盘”,也摆放在新埃尔米塔日宫的一层,它巨大的椭圆形,重达19吨、高2.5米、长宽直径分别为4.5米和3米。它由阿尔泰边疆区的科雷万工厂用一整块乌拉尔碧玉打磨而成(耗时12年)。由于它的体积和重量,人们先用160匹马拉的车将它从阿尔泰地区运到乌拉尔,再用平底大驳船沿水路运抵圣彼得堡。毋庸置疑,它确是俄罗斯装饰艺术品中的佼佼者。 ![]() 神像大厅,主要展览古希腊古罗马的雕塑。制作于公元一世纪末的大理石制品,加铜装饰的宙斯坐像。用整块大理石雕琢而成,约有5米高。一手执着代表胜利的女神雕像尼卡(万神殿中的维克多利亚),另一手拿着它的王权杖,旁边还有一只昂首的雄鹰陪伴。这是一件大理石临摹复制品,原件为希腊最伟大的雕刻家菲迪亚斯,于公元前五世纪创作的黄金装饰木雕,宇宙神坐像被认为是古希腊罗马雕刻最伟大的杰作之一。 ![]() 这里还展出了120件大理石半身雕像,人物有古罗马皇帝、军事统帅、社会活动家和普通平民,这些雕塑仿佛在向世人讲述着罗马从形成到衰败的整个过程。值得一提的是,所有这些传世杰作都没有署名,以至于这些罗马雕塑家名字至今无人知晓。 ![]() 古罗马石棺 ![]() 古罗马石棺 ![]() 从古罗马展馆出来,有一个很长的通道,在这里贴着很多儿童画。很多作品很有大家风范。将这些画贴在世界级的博物馆,对孩子们是个极大的鼓励,能很好的激发他们的艺术热情。这些做法无不体现俄罗斯对教育的重视。 ![]() 古埃及展厅,彩绘木质木乃伊棺 ![]() 古埃及石棺,上面刻着一圈象形文字 ![]() 走出东宫,细看宫殿根基,很厚重、很历史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