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课堂观察的意义

 学习快乐 2013-07-20

指向教师专业发展的课堂观察与传统意义上的听评课有着很大的不同:在合作共同体中,听课者(评课者)与授课教师间的关系由对立、孤立的关系转变为相互帮助、共同提高的合作关系,目标直接指向促进教师课堂教学的改进和完善。它有四个重要特征:

1.主体协商参与

开展合作型课堂观察的动力源自每个参与主体的主动与自愿,是一种发自内心的专业追求和向往,它不受外在力量,如学校领导、教研部门的支配和干预,目的直接指向专业发展而非教学任务。因为合作首要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合作,而不是某个个体孤立的行动,它至少是两个及以上的主体在认可彼此社会身份基础、背景文化基础上的社会行为。如果参与主体之间在合作上的情感态度、心理相容度与认同感等方面无法取得一致,并非出于主体的意愿,那这样的合作肯定是无效的。

2.任务分解落实

纷繁复杂的课堂教学活动犹如一个多面体,进行合作型课堂观察时必须本着可观察、可记录、可解释的原则对这项整体任务进行合理分解,使每个个体观课者所分配到的内容具体细致、具有操作性。其实分解就是对任务的分配与落实,要使合作有效就必须要明晰成员分工与彼此的责任,因此每个合作者都要具备相应的独立做事、处事的能力以及相关的合作技能,否则合作会失去方向,陷入低效或无效运作。

3. 规则能共享

共享的规则是有效合作的重要保障。开展合作型课堂观察应具备一定的合作研究规则,包括合作的时间、地点、技术、程序、沟通、文化、组织形式、利益分配等方面的规则,而且这些规则是所有主体都平等享有的。它是由主体间经民主协商而达成的共识,是对合作各方的规定与约束。

4. 效益可互惠

合作型课堂观察的效益是双赢甚至多赢的,合作共同体中的每一个成员都能从中获益。因为合作就意味着一个团队按照既定的方法朝着一个目标在努力,每个人的成功都有助于自己和其他人的成长。这种合作不仅强调彼此的相互依存,还关注彼此的进步。进一步说,合作研究要产出效益而且是双向的效益,这些效益或显性或隐性,或近期或远期,或物质或精神。

从上述特征来看,这四个要素缺一不可,只有满足了这四个要素的课堂观察才是真正具备合作意义的课堂观察。为了增加听评课的专业性,改善课堂教学的效果,采用合作型课堂观察模式,是非常有必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