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细胞,以及被妖魔化的胆固醇

 健康生活管理馆 2013-07-20

细胞,以及被妖魔化的胆固醇

提起胆固醇,十个人有八个人唯恐避之不及,可又有几人知道,胆固醇的最大生产商就是我们自己的肝脏呢。这就有点奇怪了,这么不好的东西,我们竟然还要大量生产它,我们进化得也太不靠谱了。如果一个物种进化了半天,连这个坎儿都绕不过去,那我们也白进化了几百万年了。显然,我们得重新来认识认识它了。

或许,有些事情得从原理讲起,这就需要我们慢慢道来。

首先来认识一下这个东西:

细胞,以及被妖魔化的胆固醇

不认识吧,这个就是大名鼎鼎的甘油三酯,它经常出现在你的化验单上,当然了,更经常出现在你的餐桌上,它就是传说中的脂肪。假使我们用胰液中的脂肪酶把它消化一下,它就变成了这种东西:

细胞,以及被妖魔化的胆固醇&细胞,以及被妖魔化的胆固醇


细胞,以及被妖魔化的胆固醇就是甘油,上个世纪爱美女士的个人护理品,用来护手的。
细胞,以及被妖魔化的胆固醇就是脂肪酸,分饱和的和不饱和的,其中的区别后面会提到。

甘油三酯被吃到肚子里之后,在十二指肠那里被胰液中的脂肪酶消化成甘油和脂肪酸,然后被小肠吸收进肠系膜的淋巴管里,送到肝脏作为加工气血的原材料。肝脏将其中一部分重新合成为你自身的脂肪,另一部分还另有贵干。

比方说,肝脏将一个甘油分子和两个脂肪酸结合了起来,余下一边又跟磷酸和胆碱结合,这样就形成了一种新东西。这个东西的两个脂肪酸这端是脂溶性的,而胆碱那端是水溶性的,根据相似相溶的原则,胆碱那端就会扭到另一边去。于是这个东西就变成现在这个怪样子:

细胞,以及被妖魔化的胆固醇

它就是传说中的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卵磷脂。因为它看起来有点像两个脂肪酸的长腿顶着个胆碱大脑袋,所以接下来我把它简化成如此示意图:

细胞,以及被妖魔化的胆固醇

脂肪酸那端是亲油的,胆碱那端是亲水的。我们又把亲油的那端叫做没有极性,亲水的那端叫有极性。

结构决定功能。正是因为卵磷脂这种奇妙的结构,导致它具有了一种对生物来讲绝对重要的功能,流行的说法就是:必须的。

设想一下,现在我们拿来一杯水,然后把卵磷脂分子丢了进去,那么,根据相似相溶的原则,它就会倒立着漂浮于水面:

细胞,以及被妖魔化的胆固醇

如果我们把一个薄膜用针扎个小洞,洞里充满卵磷脂分子,然后把薄膜竖于水中,它们的分布就会变成这个样子:

细胞,以及被妖魔化的胆固醇

很有规律是不是。这些卵磷脂分子自动腿对腿肩并肩列队了。那么,我们把这个膜想象成一个球面,上面布满了卵磷脂分子,它们也就自动变成了一个球面,而球里和球外都充满了水:

细胞,以及被妖魔化的胆固醇

请问,你现在认出来它是什么了吗?还没有?那么如果我告诉你球里可以放进去一些叫细胞器的物质,比如细胞核、线粒体、高尔基体一类的东西,你可能就恍然大悟了:哈,想起来了,是细胞。

且慢,它现在还不是一个完整的细胞,因为它还不能进行新陈代谢。如果它想新陈代谢,就得将有用的原材料运送进来,将代谢的垃圾废物排出去。

可是,问题来了。

原材料(以后我们称之为营养素)分两大类,一类是水溶性的,一类是脂溶性的。这个细胞膜的里外两侧都是亲水的,假如营养素是水溶性的,好吧,它可以到达胆碱那个大脑袋的边缘,但是,它想穿过这个膜就休想了。因为,脂肪酸那两条憎水的长腿不会让它穿过。而假如营养素是脂溶性的,那它连胆碱的那个大脑袋的边都甭想碰。

现在我们明白了,原来这个边界不是那么好越境的,这说明什么?对了,细胞膜的第一个功能就是自我保护,不会轻易让那个随便谁谁谁都能穿过来穿过去的。

同理,里面的代谢废物,也不是随便想出去就出得去的。

那么,细胞是如何解决这个难题的呢?

此时,蛋白质登场了。

蛋白质是由氨基酸组成的,它们是这个样子:

细胞,以及被妖魔化的胆固醇

氨基酸的两臂一个叫氨基一个叫羧基,每个氨基酸的氨基都可以和另一个氨基酸的羧基手拉手,这时它们叫多肽:

细胞,以及被妖魔化的胆固醇

几个多肽凑到一起就叫蛋白质。

可别忘了氨基酸除了两臂还有一个小脑袋叫侧链,正是由于侧链的不同结构,才出现了不同的氨基酸。前面我们说过结构决定功能,不同的氨基酸因侧链不同,决定了它们可以和不同的物质结合。有些氨基酸可以与水溶性的东西结合,而有些可以和脂溶性的东西结合。也就是说,一个长长的蛋白质链上,有些地方是亲水的,而有些地方是憎水的。如果我们把这个蛋白质刚好横穿过细胞膜,那么这个蛋白质靠近卵磷脂头的地方无疑是亲水的氨基酸组成的,而中间靠近脂肪酸长腿的地方则是憎水的氨基酸组成的,这个蛋白质的中间不是完全封闭的,可以在某些能量的作用下打开,那么,它就变成了营养物质的通道:

细胞,以及被妖魔化的胆固醇

显然,不同的营养物质,可以对应着打开并穿过不同的蛋白质通道。当然了,某些物质不借助能量,也可以打开某些特定的蛋白质通道。

同理,细胞里面的代谢废物也可以这样排出去。

问题是营养素不一定都哭着喊着要进入细胞的,如果细胞在那里坐等食物自投罗网,那它多半会饿死。它要主动出击,于是,它又长出来海葵触手般的东西,伸到体液当中去捕获营养素颗粒:

细胞,以及被妖魔化的胆固醇

这些触手是由多糖构成的,长在蛋白质上面,在体液中摆来摆去,遇到刚好能通过这个蛋白质的营养素,就抓过来,“吞”到蛋白质里送进细胞当中。这种蛋白质与多糖触手的结合体,就叫糖蛋白。当然了,这些触手并不是每时每刻都在工作的,有时也会休息。如果要想让它们卖力地捕捉营养颗粒,就要激发它们的活性,这时还要用到荷尔蒙。比如,捕捉糖类就要让胰岛素去激活这些触手,专业一点的词汇就叫激活胰岛素受体。

那么,为什么有时这些“海葵”不工作了呢?比如,它不捕捉糖类,那么就造成糖类积存于细胞之外,导致血糖上升,这就是传说中的二型糖尿病。其实原因很简单,细胞外的环境很差,酸性毒素太多(中医称之为湿邪),造成糖蛋白关门闭户(你家外边一化工厂,天天冒黑烟,你也会关窗户吧)。血糖升高了人受不,于是我们开始想办法降血糖了,各种降糖药应运而生。乖乖,把血糖在细胞外分解掉,万事大吉。这时医生会得意地告诉你说:老兄,你的血糖指标正常了。问题是血糖进不来细胞,里面的线粒体锅炉少了燃料,细胞就开不了工。所以,这样的降糖实际上降的是指标,不是真正治病,所谓治标不治本。因此,医生又一脸无奈地告诉你:兄弟,糖尿病是治不好的。

如果我们换个思路呢,把酸性毒素排掉,把受体激活,这样不就把糖再次弄到细胞里面了吗。具体方法,以前的几篇关于糖尿病的博文有介绍,感兴趣的话可以翻看。

不止是糖,其它物质不能进入的原因,大抵如此。

好了,到此为止,我们已经大概明白了细胞的工作原理了。这时可以回过头来看看胆固醇了。

卵磷脂的两条腿如果都是饱和脂肪酸,那么这两条腿就会直溜溜地并在一起,形成立正的姿态,所有的卵磷脂都这个样子,这个细胞的膜就会“板结”起来,丧失功能。于是,卵磷脂们会把一条腿伸开,采取“稍息”的姿势,这样,大家的间距会大一些。而这条能伸出去的腿非不饱和脂肪酸不成。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强调要摄入不饱和脂肪酸的原因。

可是,问题又来了,大家间距加大了,整体性降低,这个细胞的外形就会随着外界环境变来变去,像一滩流动的液体。而由这些细胞组成的那个东西,就不太可能保持某种形状。

为此,不同的生物采取了不同的解决方案。植物利用纤维素打造了一层坚固的细胞壁,为细胞搭了一个不变形的房子。动物是无法利用纤维素的(人吃纤维素是为了清理肠道,但不能吸收构成自身成分),没有房子,动物细胞组成的器官仍然可以固定成某个形状,而没有瘫成一堆,这不是很神奇吗?想象一下心肝脾肺肾都瘫成一堆该是何等恐怖。

那么,动物细胞是如何解决这个难题的呢?对了,胆固醇。

于是动物细胞膜成了这个样子:

细胞,以及被妖魔化的胆固醇

(图中画成黄色的东西就是胆固醇)

胆固醇就是动物细胞膜的支架,有了它们,细胞就成形了,于是器官也就成形了。瘫成一堆的情况最终没有发生。所以,越是那些没有骨骼支撑的内脏,就越需要胆固醇的支撑,它们细胞膜上卵磷脂与胆固醇二者大概的比例接近11,这就是为什么你吃内脏时医生会提醒你胆固醇高的原因。

当然了,胆固醇除了支撑细胞膜之外,还有别的用途,比如形成性荷尔蒙和维生素D什么的。

因此,胆固醇绝不是你想的那么坏。如果血液中胆固醇超标,那就要想想为什么会这个样子,是不是我没有利用好它们呢?(惨了,说不定我的细胞膜上胆固醇比例下降了)

除了食物中摄入的胆固醇,其它的是经本人的肝脏合成的。前者叫外源性胆固醇,后者叫内源性胆固醇。有些人听说胆固醇不好,于是素食,过了一段时间去医院检查,发现胆固醇一点没减少,有些人甚至增加了。原因就是你的身体发现摄入不足时,会下达指令让肝脏开足马力合成更多(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胆固醇不是坏东西,否则只能说你进化成了一种自己找死的生物)。现在有些养生大师会推荐你去洗血,把血液抽出来分离一下,然后再输回去。一开始你神清气爽,得意了一阵子,可是肝脏会误以为自己的产量不足,于是又开足马力。结果你知道的。

胆固醇是脂类,不能简单地在以水为主的血液中运输,它一定得想什么办法让自己与水结合起来,这时我们就想起来那个谁了,对了,既能与水结合又能与油结合的蛋白质。这时我们管这个东西叫载脂蛋白。中医把运输各种物质称之为运化,水可以运输那些水溶性的东西,而载脂蛋白就可以运输那些脂溶性的东西。

你可以把载脂蛋白想象成一艘艘的潜水艇,拉着油在由水组成的血液海洋中穿行。胆固醇是脂类,比重比水小,如果没有东西运载它,它会从你的血液中飘起来(乖乖,岂不都飘到脑袋里去),有了载脂蛋白,这个担心就是多余的啦。因为从肝脏中出发的潜水艇拉的胆固醇多,所以整体比重小,叫做低密度胆固醇。这些东西是要送到你的五脏六腑去组成细胞膜、合成荷尔蒙等等的,因此这些东西是原材料,是有用的。可是你的五脏六腑这些工厂们现在产能下降,用不了,这些多出来的原材料堆积在血液中,你的化验指标中低密度胆固醇就超标了。

如果仅仅是超标了也还凑合,怕的就是这时你体内还窜出来许多自由基,这些家伙是一些携带单数电子的物质,有些来自于外界,如空气污染、抽烟、药物等等,有些来自自身细胞的代谢废物(看来是避免不了的了,新陈代谢是不会停止的嘛)。如果是成对的电子,围着原子核转,一左一右一上一下,比较对称,就会比较稳定。如果电子是单数的,上下左右都不平衡,就不稳定了。这时它就会想办法去抢别的物质的电子。好像一个流浪汉,总憋着劲抢别人的老婆。假使刚好有一些自由基抢了载脂蛋白中蛋白质与胆固醇之间化学键上的电子,那么这个键就会断掉,胆固醇就会从蛋白质上掉下来,沉积到血管内壁上,形成动脉粥样硬化。你可以想象潜艇发生了泄漏。这个抢的过程叫做氧化,这种抢电子的生化反应叫做氧化反应。

如果想要避免这种情况出现,就要抗氧化,这时大家会想到维生素E。是的,维生素E可以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它可以把自己的一个电子给那个自由基,这个过程叫还原,这种提供电子的生化反应叫还原反应。维生素E提供出电子之后自己就失效了,一部分要排出体外,另一部分经肝脏回炉后又会具有活性。

具有抗氧化功能的东西不少,比如维生素A、维生素C、花青素、胡萝卜素什么的,它们的抗氧化战场各自不同而已。

由于我们的任何一个细胞任何一个器官都没有百分之百的工作效率,因此那些载脂蛋白运载的胆固醇也不会被完全利用,余下的那些下脚料又经载脂蛋白这艘潜艇运载着回到肝脏去再加工。这时的胆固醇少了,潜艇比重增加,我们称之为高密度胆固醇。由于它携带的胆固醇少了,被氧化的几率自然会降低。

这时你会发现一个令人纠结的现象:低密度胆固醇是原材料,是有用的,但它们被叫做“坏胆固醇”;而高密度胆固醇是用完的下脚料,要二次加工的,可它们被叫做“好胆固醇”。我勒个去,还有没有天理啊?

为什么会这样呢?看问题的角度!

当你的信息量不够,只是凭着好恶去评判别人时,很容易得出错误的答案。那个干了很多活的人一旦出事会被人骂个要死。而那个什么都不干的人基本也不会出事。

好了,明白了细胞的工作原理,接下来你要做的就是选择了。对抗还是疏导?治标还是治本?这都是你自己的事了。但可以肯定的是,对抗和治标一定来得快,疏导和治本一定来得慢。还不止于此,前者花费少,后者成本高。

往往是,很多人都是很有耐心地花了几年十几年的时间把自己弄病了,却绝没耐心去治本。于是乎,尽快地把症状弄没,就成了医患之间少有的能达成共识的地方。

最后,再看看这个立体的效果图(网上下载的,版权不是我的):

细胞,以及被妖魔化的胆固醇

糖蛋白、多糖触手、双层卵磷脂膜、胆固醇支架等都有了。如果还没有感性认识,再看看下面这个图(同上):

细胞,以及被妖魔化的胆固醇

这回比较形象了吧,那些海葵们在细胞外液的海洋中,伸着触手捕捉营养颗粒,然后吞到细胞内。而细胞内的各种废物,会被吐到外面。

顺便提一下,那些多糖触手会被酸性毒素(湿邪)破坏,从而失去活性。没活性了,再好的营养素也不能被捕捉送进细胞去利用,中医称之为阴虚(六腑无法把营养素从食物里提炼出来叫阳虚,提炼出来五脏却用不了叫阴虚,它们是不同的阶段)。触手被破坏的同时,糖蛋白通道也被关闭了,外面的营养进不来,里面的代谢废物也排不出去,这其中就有自由基。假使这些自由基抢了细胞核中DNA上的电子,玩笑就开大了,我们把这种氧化叫做癌变。所以这里要明确一下,氧化不一定是癌变(比如氧化了关节润滑液这种碳水化合物叫关节炎,氧化了晶状体里的碳水化合物叫白内障,氧化了载脂蛋白上的胆固醇叫动脉硬化),但癌变肯定是被氧化了。因此抗氧化和抗癌不是一个对等的概念,有很多不明就里的人会弄混,更有一些明白人会浑水摸鱼。

多糖触手被破坏了糖蛋白通道就会关闭,所以这时候得想办法修补多糖触手。有些物质里的多糖成分与这些细胞上的某些多糖结构类似,可以被用来修补或再生那些触手,因此那种东西理论上具有修补破损糖蛋白的可能,比如人参、灵芝里的多糖。只是要想让它们参与人体的生化反应,不是一个想当然的简单的过程。因此你最好不要以为它们包治百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