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记得,这里没有别人,只有自己

 南极绅士 2013-07-21

        记得,每个发生在妳身上的事件都是一个礼物,只是有的礼物包装得很难看,让我们心怀怨怼或是心存恐惧。所以,它可以是一个灾难,也可以是一个礼物。如果妳能带着信心,给它一点时间,耐心、细心地拆开这个惨不忍睹的外壳包装,妳会享受到它内在蕴含着丰盛美好、而且是精心为妳量身打造的礼物。

——摘自 张德芬《遇见未知的自己》 
 
 
        难得有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下午,我告诉自己,是时候认认真真地整理一下很久以来没有理清的思绪了。

        前天,舍友给我推荐了一本书,类似于心灵鸡汤。我们现在所处的心境相似,而且挺喜欢这个书名,《遇见未知的自己》,于是就找来看看。

       书很薄,也不见得组织得有多么严密或者语言有多么精湛,因此读得也很轻松,只是一边读一边联想的感觉实在是有点久违了。如果有什么特别打动我的话,可能就是上面的这一小段,以及在书的一开始就点出的一种心态:世界上只有三种事,“老天的事”“他人的事”“自己的事”。“老天的事”人力无法改变;“他人的事”与自己无关,而“自己的事”,只要不违心,那么就没有什么可以烦恼的了。

       这样一看,人的烦恼就来自于操心了不该操心的事儿,以及做了违背自己心意的事儿了。在豆瓣和人人上也常常看到这样的分享,一张心理分析图上,以“我所关心的事”为出发点,分出几条不同的路径,最终殊途同归,都指向了“瞎操心”或者“那你焦虑个p啊”之类的终点。

        看完会笑,但想来其实也不是没有道理。有的时候烦恼多就是因为想得太多,想得太多是因为想要的太多,希望什么都能做到最好,因为习惯了被赞扬的感觉,或者是惧怕平庸和失败。看过J.K. Rowling的Harvard Commencement Adress,讲的就是不惧失败。罗琳说,没有人喜欢失败,失去婚姻,失去工作,一个单身母亲带着年幼的孩子,领着社会救济住在爱丁堡狭小的公寓里。那段时光是她人生中最黑暗的日子,一无所有,一切都跌到了谷底,挫败感充斥着整个世界,自己就是自己所认识的最大的失败。那种绝望和冰冷就像哈利波特里吸走你所有喜悦和温度的摄魂怪,所到之处没有了色彩,没有了声音,只有无助和恐惧挥之不去。在看HP的时候我会惊叹于她描写这种感觉的精准,但除了她高超的驾驭文字的能力以外却没有意识到到能把一种体会写得这么生动的人必须经历过什么样的波折才能把这种情感体验的如此刻骨铭心。在挫折的低谷中人很可能自暴自弃,但也有可能向死而生。幸运的是,她是后者。

       改变命运的是她自由驰骋的想象,但让她的想象自由地张开翅膀的是彻头彻尾失败以后的无所畏惧。当你一无所有的时候,你还有什么理由不卸下伪装,真实地面对你自己呢?

       其实就算一个人没有经历大风大浪,没有跌落在谷底,也没有理由不真实地面对自己。你可能会很在意别人的评价,外界的期许和标准往往会掩盖你自己内心的声音,绑架了你自己最真实的愿望。

       马哲毛概成绩出来,我并不惊讶,因为我不曾喜欢过它们,所以也并不指望它们能喜欢我。可是为什么会担心、会懊恼呢?在应试教育荼毒了十四年以后,我还是会看重这种数字的游戏吗?束缚我的不过是被人为绑定在这些数字背后的我所期望的“机会”。虽然这样的担心在现实当中不无道理,这样的束缚让人痛恨,但是,即使如此,我要因为失去这些机会而抱憾终生吗?这可能只是我漫漫人生旅程当中很小很小的一步啊,我的人生并不会就此暗淡无光,我还会有很多很多机会,还会遇到很多有意思的人,还能找到很多办法能让我的人生活的很精彩。那这样想来,我又何必愁眉不展呢?
       和最亲近的人聊起自己曾经的错过的时候仍然会流露出后悔和失望,看到曾经的同学人人、微博上多彩的生活的时候羡慕之余会有黯然神伤,觉得“一着不慎,满盘皆输”,自己已经离曾经预想当中光芒万丈的生活越来越远了。但是,你想过吗,我问自己,也许你曾经的憧憬就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你所预设的轨迹本来就不是你要走的路?而你现在走的路才真正是属于你的命途?

       失望到极致的时候有时候会自怨自艾,也曾经想,还不如一开始就表现地资质平平,这样别人和自己就都不会有太大的期望;没有太大的期望自然也就无所谓太大的失望,年龄到了就找份工作,陪在父母身边,安安稳稳的生活。再过几年嫁人生子,柴米油盐,有一个温暖的小家庭,这不就是很多女人所追求的幸福么。也曾经听到过,最聪明的人未必最幸福,女人犹是,所以就想,是不是自己傻一点笨一点,就会有人爱,或者眼光低一点也许就能更容易地爱上别人呢。但很快自己就会否定这么一种愚蠢的假设。

      首先,人的视野的形成是一种不可逆的过程,所以无论你怎么想,也不可能回到原先懵懂无知的状态。其次,视野开阔远好于其狭隘,活得明白总比因为无知而困惑来的好吧。再次,单纯善良的人是很惹人怜爱,但单纯善良并不等同于浅薄无知。两个人的之所以能产生相互吸引是因为彼此符合了对方心目中对另一半的预期(起码是部分符合吧)。老杜就说,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情,世界上除了父母对孩子的爱是处于天然的本能以外,没有什么情感是无缘无故的。一个人之所以吸引你的眼球,不管你承不承认或者是否意识到,他(她)一定是满足了你对理想伴侣的部分想象。至于两个人是否能走到一起,走到一起后是否能长时间地维持下去,那要看对方与自己的标准匹配度的高低,以及是否能够时时紧跟对方不断在不断变换更替的标准了。深以为然。所以,没有必要因为现在没有找到“甚合我意”的人而着急或者因此降低标准,要相信,这个人绝对存在,只不过你尚未遇到罢了,老天没有让你们相遇或者发现彼此一定是因为他认为你们还没有准备好。所以不要心急,慢慢来,一切都来得及。
 
      近来越来越发现自己曾经所在意的、所相信的、一直以来被教育的观念是那么的不堪一击,经不起追问和推敲。于是,原有的这些所谓信条也好,圭臬也罢,被推倒,被摧毁,要开始重建的就是属于我自己的价值体系了。于是开始寻找,和形形色色的价值观进行碰撞、思考,认同的就纳入,成为自己的一部分,就好比装修房子,在建材市场不停地逛,最后挑选到的东西单个儿来看并不一定是量身定做独一无二的,甚至大部分是批量生产的,但是所有这些汇总到你这儿,按照你自己的方式摆放、组合、使用,于是你的家就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属于你的空间了。

      我忽然意识到这就是成长中很重要的一步:从被动地被灌输、接受到主动地去质疑、去寻找、去构建,从被动到主动,这是一种跨越,一种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如果现在的这种体悟没有错,那么我希望自己的这种觉醒来得并不算太晚,我也庆幸自己有了这样一种新的认识。读到一篇课文,叫Groundless Beliefs.文章提到,可怕的不是那些荒谬的beliefs本身,而是人往往有这样的惯性,毫无保留地接受,从来不曾萌生质疑的想法,而这这种想法也会被贴上“狂妄自大”“大逆不道”之类的标签,被无情打压,这其实就是我们所批判的“盲目”和“迷信”,这就是阻碍人,乃至人类进步的东西。想想自己生活当中还有多少这样的想法,想想有多少曾经微弱、最后被掩埋的声音。我感到心痛,因为这其中就有被我们自己埋葬的自己.。
 
      美国的大学毕业演讲叫commencement address,今天查单词的时候才发现commencement又有“开始”的意思,因此,所谓的毕业演讲并不是对大学四年的总结,更准确的说是对即将走入社会的年轻人的忠告,基调不仅仅是对他们一个阶段所取得的学业成就的祝贺,更多的是他们即将对自己、对社会、对世界所要承担其的责任的期望,因为这才是他们人生真正的开始。这样的理念和我们曾经想得是不是又形成了很大的反差呢?不管怎么样,我更倾向于认同commencement这一用词的准确。
近来又看到一些人、一些事,更加体会到很多时候,人缺乏的是一种经得起等待的淡然和耐心,充斥的是一种急躁。
急躁,小时候学画学字坐不住老师就常常这么对我说,你太急躁。“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老师您看得真准,二十岁的我今天看自己仍然会得出这样的结论。

       但急什么呢?我告诉自己,慢慢来,一切都来得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