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重磅消息: 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3年7月20日起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
1、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0.7倍的下限,由金融机构根据商业原则自主确定贷款利率水平。
2、取消票据贴现利率管制,改变贴现利率在再贴现利率基础上加点确定的方式,由金融机构自主确定。
3、对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不再设立上限。
4、为继续严格执行差别化的住房信贷政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浮动区间暂不作调整。 指南针的解读: 1. “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0.7倍的下限”的政策对银行本身是重大利空:中国的银行,赚钱的模式完全是黄世仁式的,通过政策性的优势地位来压榨以杨白劳为代表的中国人(含自然人与法人)的血汗钱。如今,国家将这个优势政策放开了,意味着本地的“杨白劳们”不仅可以租黄世仁的地,也允许到外乡租别的地主的地了。这样,你黄世仁如果要的租金太高,我们就可到其他乡里种地了。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0.7倍的下限,各银行间将有手足相残,竞相降低利率来争取生存空间。这种竞争格局一旦产生,就会带来部分银行的生死恶战,集体性垄断被打破,个体的生存就面临史无前例的压力。 2. 市场化议价利率的政策对普通企业构成中长期利好:银行的利润全部、百分之百地来自企业和自然人,银行的收入少了,企业和自然人的利润就多了。此前我国的类似改革也早已有过,比如电信领域,如今就很惠民,如果今天电信还没打破垄断,那么你今天拿在手里的还是那个笨重的“大哥大”,而不是今天物美价廉的智能手机。 3. 有关方面对这次政策改革的解读之一:“全面放开贷款利率管制后,金融机构与客户协商定价的空间将进一步扩大,有利于促进金融机构采取差异化的定价策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但我们注意到:宣布取消“下限”却没有明确是否取消“上限”,银行在与客户议价时,如果没有贷款利率上限的限制,在可以人为制造“银行闹钱荒”的背景下,议价的结果只能是贷款利率是越议越高。所以,周末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0.7倍的下限”的大前提是“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 这更似文字游戏,“取消下限”却又“全面放开”,政策的目的到底是为了“取消下限”惠民,还是为了“放开上限”收刮民脂民膏?如果是前者,周一金融板块将大跌,如果是后者,周一金融股之外的所有其他板块都将下跌。 4. 有关方面对这次政策改革的解读之二:“有利于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更好地发挥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作用,更有力地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这是刻意的误导。既然是放开管制,为了自身的利益,银行还会承担政治任务低利率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吗? 5. 该政策对股市到底是利空还是利好?本周市场三根中阴线的走势已经给出了答案,有人提前知道了消息,提前开溜了。 6. 该政策对国家经济到底是利空还是利好?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任何重大政策对股市和国家经济的影响是同方向的。是不是英明决策,周一股市的走势就会给出答案。 7. 水皮:“没有牛市的经济体是没有大出息的”。指南针:“没有大出息的经济体是没有大牛市的” 8. “由金融机构根据商业原则自主确定贷款利率水平”将使银行又回到90年代前的中国,银行职员和银行行长又变成了香饽饽。90年以前,年末企业给银行送挂历,2000年以后,银行给企业送挂历,如今,怕是企业又要向银行送“挂历”了。山不转水转,两座山走不到一起,两个人总会走到一起的,正可谓十年河东,十年河西啊! 9. 执行“由金融机构根据商业原则自主确定贷款利率水平”,银行行长的权利更大了,必须加大反腐力度。无政府注意必然导致混乱,甚至引发金融危机。 10. 人,是最可恶的动物。憋足的“新股发行市场化”导致了中国股市熊霸全球,“有计划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全面放开利率管制”的后果是什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