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粮票的故事

 中思网祥哥 2013-07-22

 中国人有一句话叫“民以食为天”,可以说人们将“食”作为生活的最低标准,同时人们也将“食”作为生活的最高追求和享受。记得在一个小品里,一位老爷爷向他的孙子讲述粮票的故事。粮票是中国20世纪后半叶计划经济、商品短缺的见证,但粮票是当时解决温饱的重要物品。
 
我家的粮票,老是在奶的衣柜底部挤压着,大约有100余斤。打开来看,有各式各样的——包括全国通用粮票、1972年广州地方粮票等。大部分是1966年发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部全国通用粮票,相当于1角纸币大小,面额一市斤,背面印有使用规章,十分简洁。全国通用粮票较大,地方粮票较小,面值有15市斤不等。我记得,当时每月限量发票,购买时不仅要钱,还要缴纳粮票。这是当时粮票的诞生,在新中国成立后,为什么要使用粮票呢?这还得从1955年说起。 那时的中国,因为生产力水平不高,物质供应紧张,需要用票证限制人们的购买力,以保证每个人的生活需要。 50年代初,我国粮食短缺。三年自然灾害时期(60年代初期),粮食、蔬菜紧缺,在吃不饱的情况下,人们往往以胡萝卜充饥。由于缺乏最基本的营养,人们都有些浮肿。 因此,1955825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17次会议通过《市镇粮食定量供应凭证印制暂行办法》,中国粮票由此诞生。粮票的发展, 从此以后,粮票日益发展,从全国通用粮票发展至省级、地级乃至县级粮票,甚至衍生出肉票、布票、商品购买证等。总而言之,各地的商品票证通常分为“吃、穿、用”这三大类。粮票的尺寸也各不相同,有的像一本书一样大,有的刚好盖住手心,甚至有的只有指甲大小,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

粮票是特殊经济条件下的历史产物,票面题材广泛,印制精细,具有时间性、地域性的特点。经年累月的岁月侵蚀,更使这种具有不可复制性的票证文物日渐稀少,珍品迭出,长期为海内外收藏爱好者所瞩目。

另外,有些发行于解放战争时期的公粮票,是解放战争时期革命军队在人民群众支持下浴血奋战的历史见证,具有重要的纪念意义和收藏价值。

中国的粮票种类数量有“世界之最”之称,全国2500多个市县,还有一些镇、乡都分别发放和使用了各种粮票,进行计划供应,还有一些大企业、厂矿、农场、学校、政府、机关等单位。

粮票是特殊经济条件下的历史产物,票面题材广泛,印制精细,具有时间性、地域性的特点。经年累月的岁月侵蚀,更使这种具有不可复制性的票证文物日渐稀少,珍品迭出,长期为海内外收藏爱好者所瞩目。

另外,有些发行于解放战争时期的公粮票,是解放战争时期革命军队在人民群众支持下浴血奋战的历史见证,具有重要的纪念意义和收藏价值。

1989年,粮票被取消了。

1993年,新旧时代交替的痕迹特别明显。 当年2月,全国两会召开,代表委员们就餐第一次不再需要缴纳粮票。510,北京市政府正式宣布,从这一天起,取消粮票。告别粮票,从199241日就开始了,当时国家同时提高粮食的定购价格和销售价格,基本上实现了购销同价,在此基础上,各地陆续开始放开粮价、取消粮票。1955年出现的粮票,终于完成了其历史使命,悄然退出了历史舞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