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住的卧室窗前有几株翠竹,刚搬到这个小区居住的时候,还只是一米多高的几株小竹,就像清秀的少年模样,转眼间三年过去了,现在已经成长为玉竹临风的青年,经常在朗月的微风里摇曳。“春雷殷岩际,幽草齐发生,我种南窗竹,戢戢已抽萌,坐获幽林赏,端居无俗情。”竹兰之好,君子之风。我知道,自己也是一直深喜着这清风飒爽的竹子的。

在文人眼里,竹是高雅和清幽的象征。“未出土时先有节,到凌云处总虚心。竹子刚劲、清新,生机盎然,蓬勃向上。当春风还没有融尽残冬的余寒,新笋就悄悄在地上萌发了,一场春雨过后,竹笋破土而出,直指云天,所谓“清明一尺,谷雨一丈”,便是对他青春活力和勃勃生机的写照。当春风拂去层层笋衣,他便象个活泼的少年,芊芊沐浴在明媚的春光里。到了盛夏,他舒展长臂,抖起一片浓郁的青纱,临风起舞,飒爽英姿。暑尽寒来, 他仍绿荫葱葱,笑迎风霜雪雨。难怪白居易在《题窗竹》中留下这样的佳句:“千花百草凋零尽,留向纷纷雪里看。”竹, 拥有永不消失的春天。

椰树,使人想起志士;芭蕉,使人想起美人;高大的大王棕,使人想起了将军;而修竹呢,它使人想起了隐者。竹轻盈细巧、 四季常青,尽管有百般柔情,但从不哗众取宠,更不盛气凌人,虚心劲节,朴实无华才是它的品格。竹不开花,清淡高雅,一尘 不染,他不图华丽,不求虚名的自然天性为世人所倾倒。清代诗人郑燮这样赞美道:“一节复一节,千校攒万叶;我自不开花, 免撩蜂与蝶。”竹子心无杂念,甘于孤寂,她不求闻达于莽林,不慕热闹于山岭,千百年过去了,却终成这瀚海般的大气候。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竹,是谓“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竹,在坚石中砥砺性格,在冰霜中磨炼意志。风,摧不垮他挺拔的身姿;雾,锁不住他苍劲的脚步;火,烧不尽她浓郁的生命。“休嫌雪压低头,红日归时,即冲霄汉;莫道土埋节短,青尖露后,立刺苍穹!” 人们爱竹,爱他洒脱的风姿;人们叹竹,叹他恢宏的气势;人们敬竹,敬他节外无枝的操守;人们尊竹,尊他刚柔相济的品德!

竹,他长在哪里,便给那里带来超凡的风韵;他生在哪里,便给那里染上脱俗的情趣。竹是美丽的,凌洁婆娑,婀娜多姿;竹是团结的,抱成一片,根脉相连;竹是奉献的,“出世予人惠,捐躯亦自豪”。 竹,不愧为绿色世界的无冕之王。世界因你而摇曳生姿,三月,你是欲滴的清露;七月,你是流泻的浓荫;腊月,你是骨立的清魂;非木,却是林中伟丈夫,非花,却是花中俏女子。有哪一种草木有你这么情深义长,有哪一种花卉象你这般外秀内慧?

竹韵悠悠,叫我一言难尽,一生难忘。曾闻东坡先生发出过“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感怀,其实像东坡先生这种铮铮傲骨、潇洒豪放的通才、大才,也只有竹才是他感悟生命的一种菩提。至于那位难得糊涂的郑板桥,其画出的竹却无一片糊涂叶,而是叶叶俊朗,枝枝豪迈,阵阵清风。 芊芊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突然,就想起了这句佛语,我却无法深解。

谁人,能够深谙它的禅意?人生际遇,风云变幻。俗世红尘本为净,质本洁来还洁去。生活在这个世上,会为多少功名利禄所羁绊。春风得意之时,不喜;穷困窘迫之时,不忧。这是人生的大境界! 遐思自此,我将目光投向窗外。如水的月光下,那几株竹子,清华自适,安宁而静谧。

竹下窗凉,一夜好梦。次日醒来,窗外竟已是细雨蒙蒙,就忆起了“南窗轻睡起,萧飒风雨声”的诗句。再看窗外,那几株翠竹,在烟雨笼罩的清凉里,却是绿得翠色正滴,绿得沁人心脾。一只雨燕,恰登枝而去,一杆翠竹,便在碎雨的扑打和莹润里独自摇曳逍遥. 我愿为竹,植根在人们心中......

码

鳕鯡鮩鲒博客欢迎您
http://xuefeibingjie.blog.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