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神奇的货币》最好的备课资料

 收藏秋天 2013-07-22
神奇的货币》最好的备课资料  

来源:《货币银行学》节选

2.1 货币的本质

2.1.1 货币的起源

    1、从商品交换发展的历史进程看货币的起源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都明白货币的重要性,但它的起源和本质是一种极为复杂的经济现象。

    人类社会一开始并没有货币存在。从起源上看,货币是随着商品经济的产生而产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的一个经济范畴,至今已延续了几千年的时间。

    马克思说,“货币的根源在于商品本身”,可以说是一语中的。我们要想弄清货币的起源和本质,就必须弄清商品和货币的关系。具体地说,就是商品为什么成为货币、商品通过什么成为货币、商品怎样成为货币这三个问题。

    商品的内在矛盾使商品成为货币。人类要生存就要消费,要消费就要劳动。人类社会的劳动首先是一种生产劳动。不劳动,任何社会都无法生存。人类社会的劳动,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特点。在原始社会,人们的劳动具有共同生产、共同消费的特点,这时既不存在商品,也不存在货币。随着社会分工和私有制的出现,情况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这时逐渐出现了商品、价值、等价交换、货币等基本范畴。

    在社会分工的条件下,每个人只生产整个社会分工体系中的一种或少数几种产品,而整个社会的需求却要靠所有生产者提供的多种多样的产品来满足。因此,社会分工条件下生产者的劳动具有社会劳动的性质。但是,由于私有制的存在,使得每个人生产什么、生产多少、怎样生产、何时生产,都由他自己来决定,生产出来的产品也归他自己支配,因此,劳动并不直接表现为对社会、对大家有意义,而是直接表现为对个人有意义,也就是说具有私人劳动的性质。这样,就产生了社会劳动和私人劳动的矛盾。劳动的私人性质决定产品归私人所有,可是产品又不是或者说不是供私人消费的,而是供其他社会成员消费的,于是私人劳动如何转化为社会劳动就成了关键问题,这就是商品的内在矛盾。

    要解决这样的矛盾,惟一的途径就是交换。这时的生产就是为交换而进行的生产,这种为交换而生产的劳动产品构成了政治经济学中的商品。为了解决商品的内在矛盾,商品的价值应以货币来表现。

    根据史料记载,世界各地的交换都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物物直接交换和通过媒介的交换。如在世界上,牲畜曾在很多地区充当这种媒介。在中国比较定型的媒介最早是“贝”,这种出现在交换之中的媒介就是货币。

    商品通过等价交换成为货币。商品生产者之间的交换采取什么形式呢 ? 当然应该是互不吃亏的形式。但各种不同商品是由各种具体劳动生产出来的,且有不同的使用价值,大米是吃的,衣服是穿的,斧头是用的等等,它们千差万别,无法比较,要比较只能根据各种商品全都具有的共同性的东西。那么,什么是各种商品全都具有的共同性的东西呢 ? 那就是不管是什么样的具体劳动形式,它们都是人类体力和脑力的耗费。因此,可以说一切商品都是耗费了一般人类劳动或抽象劳动的产物。这种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的、抽象的劳动,就是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中所说的价值。

    各种商品的价值在质上是同一的、在量上是能够比较的。经过比较,价值相等的商品相交换,这就是等价交换原则。

    但是,商品的价值从它本身来看,既看不见也摸不着,无法表现其价值,只有在交换中才能得以体现。比如, 1 只羊 =2 把石斧,这时羊的价值通过石斧表现出来,石斧成为表现、衡量羊的价值的材料,成为羊的等价物。这意味着生产羊的私人劳动被斧头的所有者证明是社会必要劳动。所以价值表现的过程即是私人劳动转化为社会劳动的过程,而起等价物作用的商品(石斧)则成为社会劳动的具体体现者,也可以看作是货币的最原始形态。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交换不断发展,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也在不断发展,在此过程中货币应运而生。所以货币是商品交换的必然产物。

    商品成为货币是商品价值表现形式的演变。在历史上,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的演变过程。这个过程大致包括了以下四个阶段:简单的、偶然的价值形式,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的价值形式和货币的价值形式。

    ( 1 )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在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低下,人们往往结成共同体来共同生产和消费,共同体之间自给自足,相互隔绝,几乎没有经济交换活动发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产品逐渐有了剩余,羊换石斧,玉米换土豆,木材换皮货,刀枪换烟草的简单的物物交换偶然地出现了。

    在这种偶然的交换中,商品价值的表现也是简单的,即一种商品的价值由另外一种商品来表现。因此,一种商品的价值简单地或偶然地由另一种商品来表现的价值形式,就是简单的、偶然的价值形式。这种交换看似简单和偶然,不过只要发生了,就有价值表现问题。如:

    1 只羊 =2 把石斧

    这个式子看似简单,但它反映的内容却并不简单。通过这个式子至少反映两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羊和石斧这两种商品处于不同的地位。起着不同的作用。等式左边的羊的所有者通过与石斧的交换,把自己的价值表现出来,起着主动的作用,所以处于相对价值形式的地位;而等式右边的石斧在交换中用其本身的使用价值充当羊的价值的表现材料,用来衡量、表现羊的价值,在价值表现中起着被动的作用,所以把等式右边的石斧叫做等价物。

    第二,这一式子还反映了这两种商品的价值量的对比关系。这时,作为等价物的石斧具有同处于相对价值形式的羊直接交换的能力,从而使等式右边的石斧具有了三个特征:

    ( 1 )使用价值成为价值的表现形式;

    ( 2 )具体劳动成为抽象劳动的表现形式;

    ( 3 )私人劳动成为社会劳动的表现形式。

    进一步推而广之,凡是处于等价物的商品都具有这些特征。

    概括起来,在简单的、偶然的价值形式中,商品的内在矛盾获得了外在的表现,即羊的价值与使用价值、抽象劳动与具体劳动、社会劳动与私人劳动的矛盾表现为羊和石斧的外部对立;相对价值形式的商品 ( 羊 ) 表现为使用价值、具体劳动和私人劳动的产物;而等价形式的商品 ( 石斧 ) 直接表现为价值、抽象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结晶。由于商品的内在矛盾获得了外在的表现,商品的矛盾才得以最终解决。

    简单的、偶然的价值形式虽然反映的只是产品转化为商品的萌芽状态,商品价值的表现无论从质上、量上都是不充分的,但它却包含着一切价值形态以及货币的秘密。因此,它是我们理解货币起源的前提和起点。

    ( 2 )扩大的价值形式。 随着农业和畜牧业的分离以及私有制的出现,共同生产逐渐变成个人生产,共同体之间的交换也被个人之间的交换所代替,偶然的交换变成了经常的交换。这时一种物品不只是偶然地才和另外一种物品发生交换,而是经常性地与另外多种物品交换。如:

    《神奇的货币》最好的备课资料 - 林老师 - 林老师高中政治教学博客

    这样,一种商品的价值由多种商品表现的价值形式就是扩大的价值形式。在这种价值表现中,等式右边处于等价物形式的商品不再是一种,而是许多种,但每次发挥等价物作用的,只是一种商品。

    在简单价值形式和扩大价值形式阶段,虽然都是物物直接交换,但交换能否成功对他们来说具有不同的意义。对于前者,物物交换成功与否对他的所有者来说无关紧要;对于后者来说则非常重要,因为他们生产的产品是商品,是整个社会分工体系中的一部分,经常的交换已日益成为他们生活的必要环节,一旦交换不成功,其生产生活就会遇到困难。而随着交换的发展,物物直接交换的局限性就越来越明显了。如石斧的所有者需要羊,羊的所有者也刚好需要石斧,交易能够成立,羊和石斧的价值都能得到社会承认。但经常可能的情况是:羊的所有者需要石斧时,石斧的所有者并不需要羊,而需要粮食,粮食的所有者又需要棉花……于是,一个非常繁琐的简单实物交换链就形成了。

    客观上存在可以最终解开的需求链锁,但要真正实现,需有赖于以下三个必要条件:

    第一,需求的双重巧合,即你需要我的商品,我需要你的商品;

    第二,时间、空间的双重巧合。如果你在甲地需要羊,我在乙地需要石斧,或者是你在夏天需要羊,我在冬天需要石斧,交易都是不能成立的;

    第三,买卖双方必须就交换比率、数量达成一致。你愿意两把石斧换一只羊,可我愿意一只羊换 3 把石斧,交易同样不能成立。用于交换的商品,只有在品种、数量、质量等各方面都符合双方的需要时,交易才能成立。形象地说,一个需要农具的农民,只有在当地市场上恰巧遇到一个饿着肚子的工匠,粮食和农具的交换才得以成立。为了克服这个困难,往往需要进行若干次迂回曲折的交易,才能换到所需要的商品。因此,物物直接交换是一种成本高昂、效率低下的交换方式,而且随着交易规模的扩大,这种矛盾越来越突出。

    扩大的价值形式虽然比简单的偶然的价值形式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但这种进步仅仅是规模和数量上的进步,并没有形成质的飞跃,这种价值表现形式仍是不充分的。

    ( 3 )一般价值形式。马克思指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手段同时产生。”在商品交换的发展过程中,人们为了克服物物直接交换的局限性,逐渐自发地出现了这样一种倾向:大家习惯地把自己的商品先和某种人们普遍需要的商品相交换,然后再以这种商品去交换自己所实际需要的商品。假如说,一段时间内人们普遍需要的是羊,那么就有可能出现下列交换关系:

    《神奇的货币》最好的备课资料 - 林老师 - 林老师高中政治教学博客

    当所有商品都用一种商品表现自己的价值时,价值表现形式就过渡到一般价值形式阶段。

    这种价值形式与前一式子相比,似乎只是一个形式上的颠倒,但它实际上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在这种时候,商品交换已经不是物物直接交换,而是通过一般等价物的间接交换。所以,只要交换成一般等价物,人们的生产劳动就已经得到社会承认。这时,作为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已经不是普通商品,而是起着货币作用的商品,是货币的原始形态。

    ( 4 )货币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大大促进了商品交换的发展。不过,在一般价值形式下,一般等价物还没有最后固定在一种商品上,而是随着商品生产的继续发展,从交替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几种商品中必然会分离出一种商品,固定地经常性地起着一般等价物的作用,这种商品就是货币。如:

    《神奇的货币》最好的备课资料 - 林老师 - 林老师高中政治教学博客

    当商品的价值都用货币来表现时,就过渡到货币形式。

    货币产生以后,以物物直接交换为特征的商品交换就转变为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流通。货币的产生,大大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并由此把整个经济中的所有商品与货币对应起来,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发展到一定程度,人们还把货币的发展水平和流通状况,作为衡量商品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此外,货币的产生也使得商品货币关系更加神秘、更加复杂,促使人们去研究货币现象、规律、机制等,形成了一门独立的货币银行学。

    2、货币起源的经济模型

    ( 1 )不对称信息与货币的起源。对于不断发展的交换来说,物物的直接交换日益暴露出它的局限性。比如,当羊要被用来交换粮食时,粮食的所有者在此时此地并不需要羊,而是需要其他东西,如烟草。如果烟草所有者正需要羊,那么羊的所有者先用羊交换烟草,即把羊的价值先用烟草表现出来,然后再用烟草换粮食,即用粮食表现烟草的价值。这样,三种物品的价值才得以表现,生产它们所耗费的社会劳动才得到社会承认。但是,纵然客观存在可以最终解开需求的锁链,而要现实地把它一步一步地解开则是要花费极大精力的,更何况在一个限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这样的锁链并非必然存在。

    在从事商品和劳务的交易上所花的时间叫交易成本,在物物交换经济中,交易成本很高,因为人们必须满足“需求的双重巧合”,即必须找到某个人,他拥有自己所需要的商品和劳务,而且恰好需要自己所能提供的商品和劳务。

    当日益增多的物品进入频繁交易的过程中时,必然会有某种物品进入交换的次数较多,其使用价值较多地为进入市场的人们所需要。当各种物品都频繁地要求用这种物品表现自身价值时,这种物品就成为所有其他物品价值的表现材料,成为所有物品的等价物;而这种物品一旦成为所有其他物品用来表现价值的等价物,那么它就具有了可以与所有物品直接交换的能力。这样,直接的物物交换就让位于通过媒介的间接交换。

    而随着商品生产的继续发展,从交替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几种商品中必然会分离出一种商品经常起着一般等价物的作用。“等价形式同这种特殊商品的自然形式社会地结合在一起,这种特殊商品成了货币商品。

    通过节约大量花在商品和劳务交易上的时间,货币提高了经济效率。效率的提高,还因为人们得以专门从事其最擅长的工作。由此我们看到,在一个经济社会中,货币是十分重要的东西,它降低了交易成本,像润滑剂一样,能使经济更为迅捷地运行,并由此鼓励了专业化和劳动分工。

    社会对货币的需要是如此殷切,以致除了最原始的社会之外,几乎每一个社会都发明了货币。作为一种有效发挥货币功能的商品,货币必须满足些要求:

    ① 它必须易于标准化,使得人们能很简单地确认其价值;

    ② 它必须被广泛接受;

    ③ 它必须是能够被分割的,使得“找零”比较容易;

    ④ 它必须易于携带;

    ⑤ 它不会很快变质。

    在人类的历史上,满足上述要求的货币曾采取过很多奇特的形式,从美洲印第安人使用的贝壳串珠,到早期美洲殖民者使用的烟草和威士忌,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俘营中以及近来俄罗斯的香烟。随着岁月推演而发展起来的形式不同的货币,如同工具语言一样,是人类创造力的试验。

    ( 2 )计价物起源的经济模型。经济行为的演化与交易成本有紧密的联系:演化的方向总是从交易成本较高的趋向交易成本较低的。换一种表述方法,节约是经济生活中最基本的规律,经济制度、经济结构、经济活动方式,之所以这样演化而不是那样演化,最终都可以从社会费用、社会成本的节约找到解答。就像水总是从高往下流那样。人们不论怎样按照自己的思路去营造一个经济理想国,其成败利钝最终取决于是否合乎这样的规律。通过货币的交易取代物物交易也同样是如此。

    论证这一观点,有个纯抽象的理论模型。这个模型首先定义:物物交易的经济是任何一种商品都可以与另外任何一种商品相交换的经济;货币经济是只有一种特定的商品——货币——可以与另外任何一种商品相交换,货币之外的任何一种商品也均可以与货币相交换但彼此之间却不能交换的经济。从“交换”的概念自然引申:同一种商品之间,包括货币与货币之间,不存在交换的必要。同时设定:任何两种商品,在货币经济下则是货币与任一种非货币商品,均有一个交易网点,这些交易网点要付出一定的交易成本来实现交换。在这样的定义和设定之下,很容易算出不同经济所需要的交易网点数量:

    如以 C 1 , C 2 , C 3 ,…, C n 表示经济中存在的 n 种商品,在物物交易的经济中所需要的交易网点相当于任两种商品组合的数量,即《神奇的货币》最好的备课资料 - 林老师 - 林老师高中政治教学博客n(n - 1)。 在货币经济中 , 由于定义只有货币与非货币商品的交换而无非货币商品之间的交换,所以所需要的交易网点数量是:(n - 1)。比较 《神奇的货币》最好的备课资料 - 林老师 - 林老师高中政治教学博客n(n - 1) 与( n -1), 只有 n 为 2 时,即经济中只有两种商品时,两者的值相等。但只有两种商品,就不可能存在物物交易与通过货币交易的区分。如果 n 为 3 ,物物交易所需的交易网点是 3 ,通过货币交易所需的交易网点是 2 ,即前者为后者的 1.5 倍;如果 n 为 10 000 ,物物交易所需的交易网点是 49 995 000 ,通过货币交易所需的交易网点是 9 999 ,即前者为后者的 5 000 倍。 n 越大,倍数越大,两者之间的交易社会成本有极大差距显然可见。

2. 1. 2 货币的本质

    1、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货币首先是商品,它同其他商品一样,都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否则,就不能同其他商品相交换,也不可能在交换的发展过程中分离出来成为货币。历史上各种材料的货币,如贝壳、铜、银、金等,都是花费人类劳动得来的,同时也都具有不同的使用价值。

    但是,货币不是普通商品,而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就具有两个特征:一是货币成为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表现材料;二是它具有与其他一切商品直接相交换的能力。在商品世界中,普通商品都各有其特殊的使用价值,即商品的自然属性,如粮食可以充饥,衣服可以御寒等。而货币商品的使用价值则具有二重性,即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比如金银这种货币商品的自然属性是可以作为工业原材料以及装饰品等,而社会属性则是金银作为其他商品价值的表现材料,是价值实体,是价值的象征,是等价物。在商品交换当中,人们注重的是货币的社会属性,把它当作一般等价物来接受。

    关于货币是一般等价物的概念,马克思的解释最深刻,其基础是他对价值本质的透彻论证。在马克思的理论中,一般等价物的论断不是孤立的,货币的各个职能也就是货币本质的具体体现。但是现在的实际情况发生了变化,在世界范围内最后一个起一般等价物作用的货币商品——黄金,已经完全地退出流通领域,货币与黄金已割断了联系。因此,对一般等价物这个定义是否应该有更深刻的理解,这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2、货币是自发核算社会劳动的工具

    由于货币是一般等价物,是价值的象征,其他商品都要通过与货币的交换来实现其价值,所以货币就成为自发地核算商品生产者社会劳动的工具。

    由于社会分工的发展,每个生产者只能生产一种或几种产品,所有生产者的生产构成整个社会生产劳动的整体,而每一个商品生产者的这种或那种劳动都应该是社会总劳动的构成部分。但是生产资料私有制又使商品生产者彼此隔离开来,商品生产者的劳动直接表现为私人劳动,而不能直接采取社会劳动的形式,即不能直接表现为社会总劳动的有机构成。

    因此,商品生产者的劳动要得到社会的承认,就要实现商品向货币的转化。如果实现了这种转化,就说明商品生产者的私人劳动是社会总劳动的有机构成部分,是社会所必需的,他就可以获得其他商品生产者的劳动产品;反之,就不能取得其他商品生产者的劳动产品。不仅如此,通过货币还可以证明某种商品生产者的私人劳动有多少为社会所需要。如果商品高价出售,转化为货币的数量多,就说明该项生产劳动不仅是整个社会劳动的有机构成部分,而且不足以满足社会的需要,在市场上供不应求;反之,则说明该项生产劳动超过了自发的社会分工的必要,在市场上已供过于求。最后,货币还能反映出商品生产者生产商品的个人劳动耗费是多于还是少于社会必要劳动耗费。如果个人劳动耗费少于社会必要劳动耗费,他的商品出售以后就能获得较多的货币,反之则只能获得较少数量的货币。货币的这种作用,自发地调整了生产结构,调节着社会劳动分配比例,同时也促使了劳动生产力的提高。

    按照类似的角度,在现代经济学中,人们把货币说成是一种“选票”。一个社会生产什么,要取决于货币选票。消费者对每一件商品是否购买,这是投不投票;是愿意出较高的价格还是只愿意出较低的价格,这是投多少票。投票是在市场上进行的,生产者正是根据消费者在市场上的投票情况来组织生产。这就是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对经济进行调节,它引导着生产要素的配置。

    3、货币体现着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

    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反映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交换关系,即体现着产品为不同所有者生产、占有,并通过等价交换来实现人与人之间的社会联系的生产关系。

    在商品经济的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通过商品与货币交换体现出来的。而商品交换的一条根本的原则是等价交换。如果取消了这条原则,商品就不成为商品,价值也就不成为价值。同样,货币也相应地具有一个特点,即无论在什么人的手里,也无论是由于出售了什么样的商品而取得的,它都作为价值的独立体现者,具备着转化为任何商品的能力。否则货币也不成其为货币。

    不过,在价值面前的一律平等却是以客观经济条件的不平等或差异为前提的,因为商品经济并不能脱离周围的经济条件而独立存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都是以生产资料占有的不平等为前提的。在奴隶社会,货币是购买奴隶的工具,反映了奴隶主对奴隶的剥削关系。在封建社会,封建主通过货币地租的形式来剥削农民,货币体现着封建主对农民的剥削关系。在资本主义社会,货币可以转化成资本,便成为资本家剥削雇佣劳动者的工具。但是,这些不同性质的生产关系并不是货币本身所固有的属性,也不是由于货币的存在产生的。相反,正是由于这些关系的存在,货币才反映这些关系。

2. 1. 3 货币形态

    大体说来,历史上货币形态可分为实物货币、金属货币、信用货币、电子货币四种。

    1、实物货币

    如前所述,在一般价值形式阶段,作为一般等价物的商品(羊),之所以被人们广泛接受和使用,从一个人手中转到另一个人手中,是因为人们建立了这样一种信心,即用这种商品可以交换任何别的商品。这种商品在交换中使用得越多,人们对它就越有信心;而人们对这种商品越有信心,在交换中就会越来越多地使用这种商品。这是一个不断自我强化的过程。可以这样说,一种商品在广泛的范围内得到认可,实际上已经具备了交换中介或媒介地位。这种商品,就是实物货币。

    实物货币,是指金属货币出现前,曾充当过交易媒介的那些特殊商品。如在美国,金子、烟草、大米、家畜、威士忌等都充当过货币。在中国,金、银、铜、贝壳、丝绸也充当过货币,其中以贝最为流行,这可以从我国的文字中得以印证,如象货、财、贫、赋等与财富有关的汉字,其共同的特点是都带有“贝”。

    早期的实物货币,是从商品交换过程中从普通商品中脱胎出来,在充当货币时,基本上保持原来的自然形态,其典型特征是能代表财富,是普通的供求对象,而并非理想的货币币材。如羊在充当货币时,必须是活羊,一旦羊死了或被分割了,其价值便大大降低。

    因此,实物货币的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这些实物货币体积笨重,不能分割,或是质量不一,容易磨损,不适合充当理想的交易媒介和价值尺度。随着经济的发展,实物货币逐渐被金属货币所取代。

    2、金属货币。金属货币,就是以金、银、铜、铁作为币材的货币。我国很长时间内以银作为币材,沿用至今,仍有“银行”、“银钱”的称谓。

    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一般地说,要求作为货币的商品应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 1 )容易鉴定。在交换中,一种商品货币如果常常需要鉴别其体积、重量、成色,就会影响交换效率。

    ( 2 )价值较高。商品货币的使用价值较高,会强化这种商品货币作为交换媒介的地位,还可以用较少的媒介完成较大交易。

    ( 3 )易于分割。如果商品货币易于分割,便可以同价值高低不等的商品交换,提高交换的效率。不容易分割的商品货币,或者在分割时失去自身价值的商品货币,都是很麻烦的。尽管延期付款的方式可以暂时解决这个问题,但毕竟很不方便。

    ( 4 )便于携带。在广阔的空间和地理范围内进行交换活动,必然要求商品货币便于携带,安全可靠。

    ( 5 )易于保存。作为商品货币,必然要求它不易腐烂变质。

    而随着交换的发展,金银铜铁都在不同程度上具备了上述特征,如金属可多次分割、能冶炼还原、易于保存、不易腐蚀等。因此,世界各地都先后走上了用金属充当货币的道路。由此引出了马克思的一句名言:“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金属货币虽有很多优点,但它也有不少缺点,如称量和鉴别成色十分麻烦,金属数量有限,不能满足商品流通对币材的需要,流通费用较高等。于是金属货币就逐渐被其他货币形式所取代。

    3、信用货币

    信用货币产生的机理就在于对其的信心和信用。如石头货币之所以被人们所接受,依靠的是信心而不是别的,那么,进一步推理,有些东西即使没有任何价值(石头总还有些价值),但由于法律和传统方面的原因,而被人们所接受作为交换媒介,则这类东西就是信用货币或叫法定货币。今天各国普遍使用的美元、日元、德国马克、中国的人民币等都是信用货币。各国在印制这些货币时的成本相对于票面价值来说实在是微不足道,但是各国政府都认定本国所发行的货币是本国的法定货币,可以用来付账、纳税。对于个人来说,人们之所以广泛接受和认定这些货币,是因为法律和传统的缘故,并且人们都深信这些货币能用来交换有用的商品和服务。加上多少年来的生活经验。对于一个社会来说,法定货币之所以有价值,是因为它成功地充当了一般等价物,从而避免了物物直接交换的局限性。

    从历史观点看,信用货币是金属货币制度崩溃的直接后果。最初,兑现的信用货币有两种,一种是政府发行的纸币,另一种是银行发行的银行券,两者并行流通,两者的分工是在面额上,银行券多是大面额钞票,政府发行的纸币则都是小面额的。开始的时候,政府发行的纸币严格控制数量,维持兑现。但后来为了弥补国库亏空,发行数额越来越大,以致严重贬值,有时甚至兑现不了金银。特别是在战争期间,银行券也变为不可兑现,战后才恢复兑现。这种战争时期银行券的不可兑现性的事实,为银行券和纸币走向完全不可兑现提供了可能。在 20 世纪 30 年代的世界性的经济金融大危机中,各主要国家先后被迫脱离金本位、银本位,所发行的银行券和纸币不再能兑换贵金属,货币商品退出历史舞台,这时银行券与政府纸币合二为一,并由中央银行垄断纸币发行,成为完全的信用货币。

    此外,信用货币的产生也有其经济发展的内在根源。政府和金融机构根据经验发现,只要纸币发行量控制适当,社会大众对纸币和政府保持信心,则法定货币并不需要十足准备。即有 100 个单位的金银铸币,完全可以发行 120 个纸币,金属货币与纸币之间不再是完全的一一对应关系了。当然,并不是说,政府可以随心所欲地想发行多少就发行多少,而是强调法定纸币并不需要十足的金银准备。事实上,在当今大多数信用制度发达的国家,在发行钞票时均有相当数量的黄金、外汇、有价证券等资产作为保证,只不过他们不再受十足准备的束缚。在银行业方面,他们也从经验中发现,只要社会大众对银行信誉具有信心,则在一定时期内,存款者很少可能要求将存款全部兑现。因此,银行体系只要保留部分现金准备即可,其余部分可用于贷款、投资等盈利途径上,这也是近代的“部分准备金制”的开始。

    信用货币可分为以下几种形态:

    ( 1 )钞票或纸币。即通常说的现金钞票,主要职能是作为人们日常用品的购买手段,其发行权目前基本上由各国的中央银行所垄断。

    ( 2 )辅币。其主要职能是担任小额或零星交易的媒介或支付手段。多以贱金属铸造,如铜、镍、铅等。辅币大多是以铸币的形式出现,但有时也以纸币作为辅币。辅币的基本特征是:辅币本身所含的金属价值低于名义价值。目前,辅币的铸造权有些国家由政府垄断,有些国家则是由中央银行来垄断。

    钞票和辅币,共同构成了我们通常所说的通货,或者说现金或现金货币。这部分货币是社会大众手中流通的交易媒介,多用于日常生活的小额交易或支付。

    ( 3 )银行存款。特别是能使用支票的活期存款,能代替货币执行交易媒介、支付手段等职能,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所以银行存款有时也称为支票存款、银行货币、存款货币、支票货币等。

    在银行及信用制度发达的国家,代表存款货币的支票,成为流通中最重要的工具,其流通数量多占一国货币量的 3/4 ,因此,存款货币特别是支票存款或活期存款,成为经济社会中货币供应量的主要部分。那么,支票存款为什么这么流行呢?因为支票相对于现金,具有明显的优点:

    ( 1 )支票的使用可减少使用现金而遭受损失的风险;

    ( 2 )由于传输便利,减少交易成本,能按交易实数收付,实收实支,免去找零的麻烦;

    ( 3 )支票经收票人背书后,在一定范围内可辗转流通。

    但是用支票也有一定的缺点,那就是对每个开支票的个人、企业单位的信誉要做一番调查,特别是对于个人的信誉调查需要耗费很多精力和时间。我国的个人信用制度尚未建立起来,使得支票很难进入家庭。在西方,各方面的信用制度都很健全,这些技术困难已被种种信用工具所克服。当今社会的大额支付,多以支票从事划拨、提现、转账等,使得交易得以顺利进行与扩大。

    4、电子货币

    由于电脑和网络技术的发展,金融机构在经营业务中广泛使用电子计算机,他们便开发出一种新的支付工具——电子货币,这种货币表现为很多种类的价值贮藏卡,也叫“电子钱包”。这种电子货币,与过去的信用卡相比,完全是一个开放式系统。对于消费者来说,可以用个人电脑或电话从他们的支票账户把资金转到卡里,在购买商品时,他们通过售货点终端机刷卡,不用信用验证也不用签字,资金就会从卡中直接扣除再转到卖方的电脑终端,商家可以选择在任何时候用电话通知把资金转入他们的银行账户里。

    电子货币在西方呈现出蓬勃的发展势头,成为流通中广泛运用的支付工具,能带给消费者、商家和卡的发行人极大的好处。对于消费者来说,一些小额交易中使用卡而不使用支票的好处首先是方便,其次是减少被盗的损失,再次就是自动售货机对卡的接受性。对于商家来说,可以从减少现金管理和付款保证上受益。对于卡的发行人来说,可以通过减少现金持有的需要和减少所需出纳员的数量来得到好处,并且获得一项新的收益。正是由于电子货币能带来这些好处和效率,甚至有人预测,它们将可能减少甚至取代硬币、现金、支票和信用卡,这样就会出现无现金社会。

    虽然电子货币是一幅美丽的前景,但并不是没有任何问题。可能产生的问题有:

    ( 1 )电子货币不能为人们提供有用的收据和支付记录;

    ( 2 )如果人们的银行账户资金短缺时,它不会提供延期支付的机会;

    ( 3 )电子犯罪的法律和安全问题如何解决,也是一个很大的难题等。

    因此,电子货币目前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将来能否完全取代现金和支票,还有待于探讨。

 

2. 2 货币的职能

2. 2. 1 价值尺度

    这是货币最重要、最基本的职能,是货币在表现商品的价值并测量商品价值量大小时所发挥的一种功能。

    作为价值尺度职能的货币,有以下两个特点:

    ( 1 )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只是观念上想象的货币,不一定要现实的货币。各种货币符号如“ ¥ ”(人民币元)、“£”(英镑)、 US $( 美元)等就是这一特点的形象反映。

    ( 2 )执行价值尺度职能的货币本身须具有价值。货币发挥价值尺度职能有两个作用:一是通过货币与商品的对等关系,使商品生产者的私人劳动获得社会的表现;二是通过货币的价值尺度职能来测量商品的价值量大小。

    货币在发挥价值尺度职能时,又产生了两个派生职能:一是价格,二是价格标准。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商品价值是内在属性,商品价格是外在属性。价格标准是国家通过法律规定含有一定的金属重量的货币单位及其等分,是计量商品价格的标准。在金属货币制度下,价格标准即货币含金量。在纸币制度下,价格标准主要通过规定购买力表现出来。

    货币的价值尺度职能和价格标准之间的关系,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认识:首先,货币的价值尺度职能是通过价格标准来实现的。其次,货币的价值尺度职能和价格标准是不同的概念,二者有两个区别:一是货币发挥价值尺度职能是自发的,不依赖于人们的主观意志,而价格标准是国家用法律规定的,是相对稳定的;二是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反映商品价值与货币价值之间的对等关系,而价格标准用于反映货币与货币之间的关系。

2. 2. 2 流通手段

    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是指货币在商品流通过程中起媒介作用时所发挥的职能。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但不一定是足值的货币,因为在这里货币仅仅是交换手段,而不是交换的目的,其本身有无十足的价值准备并不重要。

    货币在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解决了物物直接交换的局限性的矛盾,克服了交易双方在需求、空间上不一致以及在时间上不一致的矛盾,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但是由于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把商品交换分为卖和买两个独立的行为,这就孕育了商品买卖可能脱节的矛盾。当整个社会出现买卖脱节时,就会产生不良后果。当买入小于卖出,必然使一部分商品积压,严重时造成过剩危机;当买入大于卖出,又会加大物价上升的压力,容易引起通货膨胀。产生这两种结果的原因是复杂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货币的数量不能适应商品流通的需要。这种现象的发生,向人们提出了一个问题: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的货币流通量应当怎样确定 ? 这就需要我们研究货币流通规律。

    货币流通规律即货币流通必须适应商品流通的规律。这一规律可用公式来反映:

    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必须的货币量 = 《神奇的货币》最好的备课资料 - 林老师 - 林老师高中政治教学博客= 《神奇的货币》最好的备课资料 - 林老师 - 林老师高中政治教学博客

    从这一公式中我们可以看出,商品流通是第一性的,货币流通是第二性的,商品流通决定货币流通,货币流通数量必须适应商品流通的规模。一定时间内所必需的货币量变化取决于商品价格、商品流通量和单位货币流通速度。货币数量与商品价格、商品流通量成正比,与单位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

2. 2. 3 贮藏手段

    货币的贮藏手段职能是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处于静止状态时执行的一种职能。作为贮藏手段的货币,必须具有价值,并且必须是现实的货币。这是因为人们贮藏货币的目的是贮藏财富,实现保值,这就决定了作为财富代表的货币不能是虚幻的和无价值的。执行贮藏手段职能的货币主要是金属货币。

    货币发挥贮藏手段职能时可起到自发地调节货币流通量的作用。

    当流通规模扩大时,贮藏的货币会进入流通;当货币需要量减少时,货币又会退出流通,进入贮藏。当然,这一自发地调节货币流通量的作用也只有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才能形成。

    纸币本身没有价值,不能执行贮藏手段职能,但纸币可以积累和储蓄,通过储蓄,也能起到调节社会购买力的作用。

2. 2. 4 支付手段

    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是指货币被用来清偿债务、缴纳税款、支付租金、发放工资等所具有的社会功能。它是在商品赊销的基础上产生,作为价值的独立存在而使流通过程结束,起着支付手段的职能。

    由于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时间长短不一致,或者商品生产的季节性原因,使商品让渡在时间上和货币的支付相分离,出现商品让渡在先,货币支付在后,这就产生了货币单方面转移的需要。

    货币作为支付手段,能发挥两个作用:一是扩大商品流通。在商品交易中,人们可以先购买商品,后支付货币,使商品生产和流通突破现货交易的限制,促进商品经济发展。二是节约现金流通。借助于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信用关系得以形成。债权、债务到期可以相互抵消和清算,债务人只需支付债务余额,这样可大大减少现金需要量。

    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必需的货币量 =

《神奇的货币》最好的备课资料 - 林老师 - 林老师高中政治教学博客

    但是当商品生产者不能如期出售商品时,他就无法清偿对别人的债务,从而

    可能使社会上错综复杂的债权债务链中断,严重的话还会引起支付危机和信用危机。

2. 2. 5 世界货币

    随着对外经济往来和国际贸易的发展,货币越出国界,在世界市场上发挥着一般等价物的作用,就充当世界货币的职能。

    货币在世界范围内发挥职能的形式有一个发展过程。最初,货币不采取铸币的形式,而直接以金属的本来面目黄金和白银出现,而且是以重量作为计量单位;后来,随着不兑现信用货币制度的普遍推行以及世界货币体系和信用关系的形成,一些主要国家的货币如美元、法国法郎、日元等在国际间充当了世界货币的角色。另外,欧元的出现,它不仅具有货币的全部职能,而且具有超国家性质的特点。

 


2. 3 货币的定义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天天使用现金、钞票、支票等货币。然而,货币使用虽然已有四、五千年的历史,但它的定义仍然是经济学家现在经常争论的问题之一。

2.3.1 马克思的货币定义

    马克思认为: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该定义强调了货币的基本职能:即价值尺度和交易媒介。所谓“一般等价物”,意味着可以用它测量一切商品和劳务的价值大小,并且可以和任何商品相交换。

    但是这一定义的局限性也很明显。马克思分析的是金属本位制及其以前的货币,那时的货币是实实在在的商品货币,是一种“特殊商品”。金本位制崩溃后的不兑现信用货币制度下,货币早已不是特殊商品,货币与存款货币都是信用货币,在这种情况下,一般等价物这个定义是否需要有更深一步的理解,这是需要继续认真研究的问题。

2.3.2 西方经济学中的各种货币定义

    1、货币与法律

    该观点认为:货币乃是法律规定的具有无限偿付能力或无限法偿的事物,所谓无限法偿,即无限制偿付能力,法律保护取得这种能力的货币,无论每次支付数额如何大,无论属于何种性质的支付 ( 如支付货币、工资、税赋、租金等 ) ,支付的对方均不得拒绝接受。按照这一定义,显然只有大面额的纸币现钞才是货币。

    这一定义显然也是片面的。如在现代经济生活中,可签发支票的活期存款,法律并没有规定它具有法定偿付能力,即它不是法偿货币,但现在已无人不承认它们是货币。

    更重要是,国家法定的货币商品,如能真正起到货币作用,那是因为它们在经济生活中已经是作为货币商品在起作用。否则的话,国家法定也行不通。比如,现在国家法律强行让羊或贝壳作为货币,显然是不可能的。而且即便是国家发行的不兑现的钞票,其流通虽然受法律的支持和保护,但这种钞票流通的基础如不具备,法律的强制也不能被人们所接受。如在恶性通货膨胀的时期,人们宁肯退回到以货易货的物物交换时代,也不愿用货币作为交易的媒介。因此,法律规定并不是货币的本质特征。

    2、货币是购买力的暂栖所

    这一观点是现代货币数量学派的代表人物弗里德曼提出的。所谓购买力,意思即是能买到商品和劳务的能力,这是强调货币的交易媒介职能。

    这一定义的不严谨之处在于,暂栖所强调的是潜在的购买力,这实际上就是价值贮藏职能。如前所述,不只是货币具有这一功能,象各种存款、有价证券、房屋等也具有一定的价值贮藏职能,它们的区别仅在于流动性的大小而已。

2.3.3 货币定义的范围与度量

    在现代经济生活中,宏观经济政策和宏观经济调控的实质就是对货币的调控。其思路是:货币当局或中央银行对经济生活到底需要多少货币量、现在的货币供应量或货币存量是多少、两者还有多大差距等问题作出思考,然后通过政策工具或手段对货币进行调控;最后实现对整个经济体系的干预和调节。在这一过程中,就有个货币统计的问题,有货币政策操作的目标问题。而要处理这些问题,定性的泛泛而谈的货币理论定义是不够的,需要的是非常具体的分界线:哪些是毫无疑问的货币,哪些一时分不清是否应该算作货币,哪些可以明确虽有类似货币的性质但不能算作货币等等。

    当然,无论要求如何具体化,也要有一个划分的标准。这个标准通常指的是流动性的大小,也即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方便程度。所谓流动性,是指迅速转换成现实购买力或现款而不致遭受名义价值损失的能力。其大小取决于:第一,变现所需的时间或转换的难易程度;第二,交易成本、机会成本的大小;第三,价格的稳定性或可预计性。价格越不可预计,流动性越小。按流动性大小定义货币供应量,实质上强调的仍然是货币的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职能。

    按照这一标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粗线条地将货币供应量划分为两个层次:狭义货币和广义货币。各国在此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国情对货币供应量的层次作了具体划分。

    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货币划分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货币划分为两个口径:货币和准货币。

    ( 1 )货币,又称狭义货币,是指立即可以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货币,它强调的是货币的流通媒介或支付职能。用公式表示如下:M 1 =C+ D

    其中: M 1 ——狭义货币

    C ——银行系统以外的通货 ( 现金钞票 ) 的数量

    D ——活期存款余额 ( 西方叫支票存款 )

    各国经济学家的实证分析表明, M 1 与经济活动之间的相关关系非常密切,所以从制定政策的角度来看, M 1 现在是被各国货币当局或中央银行普遍接受并严格控制的货币量。

    ( 2 )准货币,相当于定期存款、储蓄存款之和。在狭义货币基础上加上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就是广义货币。它强调的则是货币的价值贮藏功能。用公式表示为:M 2 = M 1 +T=C+D+T

    其中: T ——定期存款与储蓄存款之和

    事实上随着世界范围内金融创新和金融管制解除的冲击,货币与准货币之间的界限越来越不清晰。在 80 年代以前,美国银行通常禁止向支票账户支付利息。在 70 年代由于通货膨胀率不断提高致使市场利率水平不断攀升,从而使银行的支票存款越来越没有吸引力。在这种情形下,美国的商业银行开办了自动转账服务账户 ATS 。存户在银行开两个账户,一个活期账户,一个储蓄账户。前者无利息,但可以开支票;后者有利息,但不能开支票。于是,活期账户上可以只保留必要的余额,需要开支票时银行自动将金额从储蓄账户上转移到活期账户,这样既有利息收入,又能开支票。美国的储蓄银行开办的可转让提款单账户( NOW 账户),也是一种可以签发限额支票的计息存款账户。显然,这两类存款都应归入货币 M 1 的范围。

    2、我国货币层次的划分

    中国人民银行是从 1994 年开始,正式把货币供应量作为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并确定按季度公布货币供应量指标。具体的划分层次为:

    M 0 ——流通中现金

    M 1 —— M 0 + 企业活期存款 + 机关团体部队存款 + 农村存款 + 个人信用卡存款

    M 2 = M 1 + 居民储蓄存款 + 单位定期存款 + 信托类存款 + 其他存款

    M 3 = M 2 + 金融债券 + 商业票据 + 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等

    ( 1 )把现金单独列为一个层次,是因为现金在全部货币流通中最为活跃,并且和生活资料息息相关,是反应消费品市场供求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我国现金在 M 1 中所占比重较高,说明银行调节现金流通对于生活资料供求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 2 ) M 1 作为狭义货币供应量,它构成了短期的消费资料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的全部现实的商品需求。 M 1 的变动关系着国民经济的总供求状况,通常我们所说的市场供求均衡,也主要是指这部分现实的社会购买力与社会商品可供量的平衡。在我国, M 1 是宏观调控的重点。

    ( 3 ) M 2 作为广义货币供应量,主要用于反映一定时期内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特别在我国金融债券、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的定期存单数量不大的情况下, M 2 对于宏观经济的总量平衡具有重大参考价值。

    1994 年后,随着我国股票市场的迅速发展,其新股申购资金对货币供应量统计产生了显著影响。 2001 年 6 月份,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对货币供应量统计进行了第一次修订,将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计入 M 2 。

    2002 年初,随着我国金融统计机构范围的拓展,中国人民银行对货币供应量统计进行了第二次修订。按照目前我国各层次货币供应量的统计原则,将在中国的外资银行、合资银行、外国银行分行、外资财务公司以及外资企业集团财务公司有关的人民币存款业务,分别计入到不同层次的货币供应量。

    3、美国的货币供应量及其层次划分

    美国的联邦储备系统现在公布四个层次的货币供应量,其基本内容为:

    M 1 = 流通中现金 + 旅行支票 + 活期存款 + 其他支票存款(如 NOW 账户, ATS 账户等)

    M 2 =M 1 储蓄存款(含货币市场存款账户) + 小额定期存款( 10 万美元以下,含零售回购协议) + 零售货币市场共同基金余额(最低初始投资在 5 万美元以下) + 调整项

    M 3 =M 2 + 大额定期存款( 10 万美元以上) + 机构持有的货币市场共同基金余额(最低初始投资在 5 万美元以上) + 所有存款机构发行的回购负债(隔夜的和定期的) + 欧洲美元(隔夜的和定期的) + 调整项

    L=M 3 + 其他短期流动资产 ( 如储蓄债券、商业票据、银行承兑票据、短期政府债券等 ) 。

 

2. 4 货币制度

2. 4. 1 货币制度的形成

    货币制度,简称“币制”,是指国家以法律规定的货币流通结构和组织形式。

    据文字记载,古代国家就在货币方面制定种种法令,以便对货币流通进行控制。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全国推行铜币——半两钱就是一例,但是由于社会制度的缺陷,封建社会并未建立统一、稳定和规范的货币制度,正规的货币制度是资本主义制度建立以后才有的。

    前资本主义货币流通的特点是分散和紊乱。首先,铸币的铸造权分散。这是由封建社会经济与政治的割据决定的,各个地方诸侯都有权铸造自己的铸币。比如中世纪的德国,仅隶属于各封建主的造币局就有 600 多所,而且还有许多独立的城邦有造币权。再如中国清朝,政治上是统一,白银的铸造却极其分散,清末各省都有自己独立的银元局,可以独立铸造银元。铸造权分散,使得各地铸币的重量、成色甚至形状都不一致,这样就阻碍了商品流通的发展和统一的民族市场的形成。其次,铸币不断变质,即铸币的实际重量减轻,成色下降。比如英国 1290 年用 1 英镑白银铸造 240 个便士,而到了 1616 年则铸成 792 个便士。中国秦 代的“秦半两”原重半两,等于 12 铢,汉高祖改铸为重 3 铢的荚钱。不断变质的铸币,不利于企业正确的计算成本、价格和利润,不利于建立广泛而稳定的信用关系。

    由此可见,货币流通的分散和紊乱状况极不利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所以当资产阶级建立起自己的统治之后,就着手整顿货币流通中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混乱现象。各国先后以法令的形式对货币流通做出种种规定,通过这些法令的实施,逐步建立了统一的、定型的货币制度。

2. 4. 2 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

    一般而言,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有四个:

    1、货币材料

    这就是规定一种货币用什么材料制成。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本位货币材料来区分不同的货币制度。如果用黄金作为本位货币材料,那就是金本位制度;如果用白银作为本位货币材料,那就是银本位制度;如果同时用黄金和白银作为本位货币材料,那就是金银复本位制度;如果不用金属而是用纸作为主要货币材料,那就是纸币制度。使用哪种材料制作本位币,不是任意规定的,而是由客观经济条件所决定的。在资本主义初期,商品经济还不发达,商品交易规模也不大,用白银作为货币材料已能满足流通的需要。而当商品经济发展了,商品交易规模扩大以后,白银因其价值含量较低并且价值不够稳定而不再能适应流通需要了,此时黄金开始进入流通,成为本位币材料。到 20 世纪初,由于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商品交易的规模已远远超过了黄金存量规模,如果再坚持用黄金作为货币材料,必然会阻碍商品经济发展,所以黄金不再流通,取而代之的是纸币制度。因此,规定货币材料是构成一种货币制度的基本要素。

    2、货币单位

    这包括两个内容:一是规定货币的名称是什么。目前世界上的货币名称有一百多种,其中用元、镑、法郎作为货币名称的较多。据统计,用“元”作货币名称的国家有 52 个,如人民币元、美元、日元等;用“镑”作货币名称的国家有 12 个,如英镑、苏丹镑等;用“法郎”作货币名称的国家有 32 个,如法国法郎、瑞士法郎、马里法郎等。二是规定单位货币的价值。在 1973 年之前是通过规定单位货币含金量来表示该货币的价值, 1973 年以后各国都相继取消了货币含金量。

    3、各种货币的铸造、发行和流通程序

    要对这些通货的铸造、发行和流通作出具体的规定。在金属货币制度下,金属货币可分为本位币和辅币。

    本位币又叫主币,是一个国家的基本通货。所谓基本通货,是指一个国家的计价标准单位,如美元、马克、英镑等。本位币是一国的主币,是用货币金属按规定的货币单位铸成的铸币。本位币的名义价值和实际价值基本一致,这是本位币的基本特征。与这一特征相适应,关于本位币有三个规定:

    第一,本位币可以在国家集中铸造的前提下自由铸造。这种自由铸造是指公民有权把货币金属送到国家造币厂铸成本位币,不受数量限制。造币厂代铸货币,不收或只收取少量的铸造费。本位币实行自由铸造的经济意义在于:可以保证本位币金属无限制地成为价值尺度,无限制地执行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可以保持本位币的名义价值和实际价值基本一致,可以保证本位币自发地适应客观流通的需要。

    第二,本位币可以无限清偿。即每次用本位币支付的数额不受限制,每次无论支付的金额如何巨大,对方都不得拒绝接受。这是因为本位币是一国的基本通货。

    第三,规定本位币有磨损公差。为了保证本位币的名义价值和实际价值一致,防止磨损过大而实际价值减少的货币充斥流通领域,国家规定当本位币流通一段时间后允许磨损的最大限度,超过这一限度,公民可以持币去向政府换取新的铸币。例如,英国在 1870 年规定 1 镑金币的标准重量是 123 . 274 47 格令,磨损后的铸币重量不得低于 122 . 5 格令。

    辅币是本位币单位以下的小额通货,主要供小额周转使用。辅币与主币有固定的兑换比例。目前各国货币大都采用 1 元币等于 100 辅币的兑换比例,例如, 1 美元= 100 美分, 1 人民币元= 100 分。英国在 1971 年以前规定 1 英镑= 20 先令, 1 先令= 12 便士, 1971 年 2 月以后统一定为 1 英镑= 100 便士。

    铸造辅币一般用铜、镍、铝等贱金属,这是因为贵金属价值含量大,不容易铸成小额零钱,而且辅币流通频繁,磨损厉害,如果用贵金属铸造,会使社会财富有较大的损失。

    辅币是按照其名义价值而不是实际价值流通的。因为辅币是本位币固定的一个可分的部分(如十分之一、百分之一等),是本位币的符号,如果按其实际价值流通的话,那么,当辅币金属与本位币金属两者的价值比发生变化时,这种固定的比例就会无法维持。而这种固定的比例正是频繁交易过程中所必需的。所以,辅币本身的特征就排除了其名义价值对其实际价值的依属性。此外,如果辅币按实际价值与名义价值一致的原则流通的话,当辅币金属价值上升时,辅币就会显得不足,而不利于流通。

    关于辅币的铸造和流通也有三个规定:

    第一,规定辅币限制铸造。即公民不能自由地请求政府代铸辅币,辅币的铸造权完全由政府控制。这样做可以保证辅币铸造收入归国家所有,也可以保证辅币与本位币的固定比例不被破坏。

    第二,规定辅币有限清偿。即规定辅币只具有有限的支付能力。在商品交易中,在一定的金额内,买方可以用辅币支付,一旦超过这一规定的金额,对方可以拒绝接受。例如,美国曾经规定:用 10 美分以上的辅币支付,一次支付限额为 10 美元。规定辅币的有限清偿力是为了更好地发挥货币在商品交易中的作用,而不是给商品交易带来不便。

    第三,规定辅币可以与本位币自由兑换,使辅币可按照固定的比例兑换成本位币,提高货币流通的效率。

    在纸币制度下,本位币的自由铸造被取消了,本位币的磨损公差规定在许多国家都改为规定纸币的流通年限。如新加坡规定,新发行的货币流通 3 年必须收回销毁。本位币的无限清偿规定被保留下来,依然有效,而关于辅币的规定则依然可行。

    4、金准备制度

    这一制度就是国家规定把贵金属集中到国库和中央银行。其主要的目的是将贵金属作为世界货币的准备金,作为国内金属货币流通的准备基金,作为支付存款和银行券兑现的准备基金。在纸币制度下,准备金制度的主要作用只是作为世界货币的准备金,其他两个作用已消失了。

2. 4. 3 货币制度的演变

    在货币制度发展史上曾存在四种不同的货币制度,依次为银单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金单本位制 ( 包括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 ) 、纸币制度。

    1、银本位制

    银本位制是历史上最早出现,也是实施时间最长的一种货币制度。它是以白银为货币金属,以银币为本位币的一种货币制度。在这种货币制度下,白银可以流通,黄金不是货币金属,不进入流通。这种货币制度适应了当时商品经济并不很发达的社会需要;但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城乡商品交易规模日益扩大,特别是在大工业和批发商业产生以后,大宗商品交易不断增加,这时,银本位制的缺点便显露出来了。

    银本位制最大的缺点是白银价值不稳定。由于白银储藏量相对丰富,白银的开采技术提高较快,使得白银的产量较多,导致白银价值不断下降。而作为一种货币金属,只有当其价值能保持相对稳定,才适合于做货币材料,才能保证货币价值的稳定性。用白银这种价值相对较低的货币进行支付,有许多不便。一笔大宗交易往往需要支付大量的白银,对交易商来说,在参与交易时,就要携带大量的白银。在交通不发达、信用制度比较落后的条件下,携带大量白银既不方便,也不安全。商品经济的发展需要价值含量更高、更稳定、携带更方便的货币,一些国家开始采用黄金作为货币材料。到 20 世纪初,除了中国、印度、墨西哥等少数国家仍实行银本位制外,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已放弃了这种货币制度。

    2、金银复本位制

    随着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在商品交易中,对金银两种贵金属的需求都增加了,白银主要用于小额交易,黄金则用于大宗买卖,这样就形成了白银与黄金都作为主币流通的局面,客观上产生了建立金银复本位制的要求。 16 世纪,随着新大陆的发现,墨西哥和秘鲁丰富的银矿和巴西丰富的金矿先后被开采出来。大量的金银从美洲流入欧洲,促进了金银复本位制的实行。 16-18 世纪,欧洲国家纷纷建立金银复本位制度。

    在金银复本位制度下,法律规定金、银两种贵金属都是铸造本位币的材料,可以自由地输出、输入,金币和银币可同时流通,都可以自由铸造,都具有无限清偿力。

    金银复本位制前后经历过三种形态。

    ( 1 )平行本位制。平行本位制即金币和银币是按照它们所包含的金银实际价值进行流通的,即金币和银币是按市场比价进行交换的。例如,英国 1663 年铸造的金基尼和原来流通的银先令并用,两者按它们所含有的生金、生银的市场比价进行交换。这种货币制度的缺点是显而易见的。因为在金银复本位制下,商品具有金币和银币表示的双重价格,金银市场比价波动必然引起商品双重价格比例波动,给商品交易带来很多麻烦。

    ( 2 )双本位制。为了克服平行本位制带来的问题和困难,国家便以法律规定金币和银币之间的固定比价,即金币和银币是按法定比价进行流通和交换的。例如,法国规定 1 金法郎= 15.5 银法郎。这样做虽然可以避免金银实际价值波动带来的金币和银币交换比例波动的情况,能克服平行本位制下“双重价格”所产生的弊病,但这种做法又违背了价值规律。

    当金银的法定比价与市场比价不一致时,就产生了“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由于这一现象是由 16 世纪英国财政大臣托马斯·格雷欣 (Thomas Gresham) 发现并提出的,所以又将这一现象发生的规律称为“格雷欣法则”。

    “格雷欣法则”即“劣币驱逐良币”规律,是指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当一个国家同时流通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法定比价不变的货币时,实际价值高的货币 ( 亦称良币 ) 必然被人熔化、收藏或输出而退出流通,而实际价值低的货币 ( 亦称劣币 ) 反而充斥市场。例如,当国家规定 1 金币= 15 银币的法定比价,而市场价为 1 金币= 16 银币时,人们就会先按市场比价用 1 个金币换 16 个银币,然后按法定比价用 15 个银币换 1 个金币,其结果可多得一个银币。当人们用 15 个金币按市场比价换取银币,然后再按法定比价换回金币时 ( 不考虑兑换费用 ) ,就会多得 1 个金币,人们就会将多得的金币收藏,或熔化成金块,或输出国外。如此循环往复,必然使流通中的价值含量相对高的金币越来越少,价值含量相对低的银币则充斥市场。这一规律的发现告诉我们:一个国家在同一时期内只能流通一种货币。如果同时使用两种货币,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就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 3 )跛行本位制。为了解决“劣币驱逐良币”现象,资本主义国家又采用跛行本位制度,即金币和银币都是本位币,但国家规定金币能自由铸造,而银币不能自由铸造,并限制每次支付银币的最高额度,金币和银币按法定比价交换。这种货币制度中的银币实际上已成了辅币。这种跛行本位制度是金银复本位制向金单本位制过渡的形式。

    3、金本位制

    金本位制包括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三种。

    ( 1 )金币本位制。由于金银复本位制是一种不稳定的货币制度,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起了阻碍作用,甚至导致货币制度事实上的倒退。为了保证货币制度的稳定性,更好地发挥货币制度对商品货币经济的促进作用,英国率先实行金单本位制度。

    当时的英国经济力量强大,在国际贸易中占据优势,需要有一种稳定的、价值较高的货币行使流通手段职能。 1816 年,英国颁布法令,宣布实行金单本位制。之后,德国、法国、比利时等欧洲国家相继实行金单本位制。 1897 年,俄国和日本也宣布实行金单本位制。 1900 年,美国也宣布黄金为唯一的本位币金属。至此,资本主义国家差不多都实行了金单本位制。中国、印度等国仍实行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取消了。

    金币本位制有以下三个特征:

    第一,金币可以自由铸造,而其他金属货币 ( 包括银币 ) 则限制铸造;

    第二,金币可以自由流通,价值符号(辅币和银行券)可以自由兑换为金币。规定各种价值符号能够按其面额价值兑换成金币。这就使价值符号能稳定地代表一定数量的黄金流通,从而保证货币价值稳定。

    第三,黄金在各国之间可以自由地输出、输入。由于黄金在国际上可以自由流动,就可以充分发挥黄金的世界货币职能,又有利于保持各国货币汇率的稳定,从而促进国际贸易发展。

    金币本位制是一种相对稳定的货币制度,这种相对稳定性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

    一是在实行金单本位制的国家内,货币数量适当。由于金币可以自由铸造,就保证了货币数量与商品流通需要相一致。当货币数超过需要时,货币可退出流通,被贮藏或熔化;当货币数量不足时,被贮藏的金币又可返回流通,金块又可被铸成金币投入流通使用。由于货币数量能自发地适应商品流通需要,所以货币一般不会发生贬值。

    二是在实行金币本位制的国家,其货币的对外汇率相对稳定。在金币本位制下,黄金可以自由输出、输入,金币又都有含金量,因此,各国货币之间的汇率是由铸币平价决定的。铸币平价就是两种货币的含金量之比。当外汇汇率高于铸币平价加黄金运输费时,会导致黄金输出;当外币汇率低于铸币平价减黄金运输费时,会导致黄金输入。黄金的输出、输入会影响一国货币准备金及货币数量,进而引起价格变动,影响进出口状况,起到调节国际收支和汇率的作用,使汇率保持相对稳定。

    由于金币本位制是相对稳定的货币制度,所以在实行金币本位制一百多年的时间里,资本主义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首先,稳定的币值保证了商品流通顺利扩展,也有助于厂商准确地核算成本、价格和利润,有利于生产的发展;其次,稳定的币值使债权、债务的契约关系保持正常,促进了信用关系的发展,进而促进了信用制度的发展;再次,相对稳定的汇率有利于发展国际贸易,也有利于资本输出,使国际经济关系相对稳定。

    但是,到了 20 世纪,由于商品经济规模日益扩大,而黄金存量有限,各国拥有的黄金也不均衡,大多数国家因黄金短缺而使价值符号无法兑现,这样,实行金本位的黄金基础被削弱了。为了维持金本位的黄金准备要求,很多国家限制黄金输出,并开始发行无法兑现的货币符号,从而使金币本位制度难以维持下去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许多国家放弃了金币本位制,战后只有美国恢复了金本位制,其他国家则开始实行没有金币流通的变相的金本位制度。

    ( 2 )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又称生金本位制,是没有金币流通的金本位制度。它废除了金币可以自由铸造、自由流通的规定。在这种本位制下,银行券代替金币流通。虽然在金块本位制下规定了银行券的含金量,银行券可以兑换为金块,但这种兑换的起点都很高。例如,英国在 1925 年实行金块本位制时宣布,居民若用银行券兑换黄金,其最低起点是 1 , 700 英镑。法国在 1928 年实行金块本位制时规定,用银行券兑现黄金的起点是 21 , 500 法郎。这么高的兑换起点,等于剥夺了绝大多数人兑换的权利。

    实行金块本位制节省了黄金使用量,减少了对黄金的发行准备的要求,暂时缓解了黄金短缺与商品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但并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金汇兑本位制又称虚金本位制。在这种货币制度下,规定银行券不能直接兑换为黄金,银行券只能与外汇兑换,然后用外汇在外国兑换黄金。实行这种制度的国家的货币同另一个实行金本位制国家的货币保持固定比价,并在国内保持大量的外汇,以备随时出售外汇。实行这种制度的国家,在对外贸易和财政金融上必然受到与其相联系的国家的控制。所以金汇兑本位制度实质上是一种附庸的货币制度,一般为殖民地和附属国所采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殖民地国家如印度、菲律宾等实行这种制度。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德国、意大利、奥地利、中国、波兰等实行这种制度。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夕,在美国的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召开的国际货币会议上确立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实际上是一种全球范围的金汇兑本位制度。这一体系规定的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与黄金挂钩、以美元为中心的货币制度,把各国货币都变成了美国货币的依附。直到 1973 年,由于美国宣布美元与黄金脱钩,金汇兑本位制才正式停止。

    无论是金块本位制还是金汇兑本位制,都是很不稳定的货币制度,由于没有足够的货币发行准备,货币的价值经常波动。但是由于这两种货币制度都节省了黄金的使用,因而使经济发展摆脱于黄金数量的限制。

    金币本位、金块本位和金汇兑本位都属于金本位,但金块本位和金汇兑本位是残缺的金本位。为了能进一步摆脱黄金对商品经济的束缚,各国在 20 世纪 30 年代经济大危机以后实行了不兑现的纸币制度。

    4、纸币制度

    纸币制度是以不兑现的纸币为主币的货币制度。自 20 世纪 30 年代以来,各国普遍实行这种货币制度。

    ( 1 )实行纸币制度的原因。各国选择放弃金属货币制度,实行不兑现的纸币制度,有其深刻的原因。

    ① 金属货币制度本身具有难以克服的缺陷。金属货币制度,特别是金单本位制度,虽然具有币值相对稳定的优点,但其缺陷也是明显而且难以消除的。

    首先,金属货币制度需要足够的贵金属作为货币发行准备和货币流通基础。随着经济的发展,贵金属贮藏量和产量的有限性与商品生产和流通规模不断扩大的矛盾日益尖锐。尽管实行部分准备制度可在一定程度上缓和这一矛盾,但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这一矛盾。人类社会的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规模远远大于贵金属的存量总和。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在客观上要求有一种不受自然资源限制,并可以调节其数量的货币。纸币因其材料来源充足而成为人们选择的对象。

    其次,在金属货币制度下,一国经济受国外影响太大。在金银可以自由输出、输入的时候,各国经济紧密相关。在实行金汇兑本位制时,各国为了维持汇率稳定,须被迫调整其国内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目标。这些都不利于一国实行独立的经济政策,这也是各国放弃金属货币制度的重要原因。

    ② 纸币制度有其天然的优势。纸币是以国家信用为担保而发行和流通的,它除了可以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由政府或中央银行加以规模调节以适应经济发展要求外,还可以执行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等多项货币职能。

    纸币是用纸作为货币材料。纸的价值含量很低,即使有了磨损,也不会造成社会财富的巨大浪费。而贵金属则不然,在金属货币流通过程中自然损耗的贵金属是难以收回的,这种损耗是社会财富的浪费。

    纸币还具有易于携带、保管、计价和支付准确等好处,这些都是金属货币所不及的。

    ( 2 )纸币制度的内容与纸币流通规律。纸币制度的主要内容如下:

    ① 规定纸币发行权由国家垄断,一般由国家授权中央银行发行,以保证发行纸币的收入归国家所有。

    ② 规定中央银行发行的纸币是法定货币,在一国范围内具有无限清偿能力。

    ③ 规定纸币不能兑现。 1973 年以前,资本主义国家都规定纸币的含金量。 1973 年以后,各国都不再规定纸币的含金量,纸币也不能和黄金进行兑换。

    ④ 在纸币制度下,广泛实行非现金结算方法,以提高结算和支付的准确性,并节约现金流通费用。

    由于纸币是货币金属的价值符号,不同于金属货币,所以纸币有其特殊的流通规律,这一规律体现的是纸币和货币金属之间的比例关系,用公式表示如下:

    单位纸币所代表的货币金属量 = 《神奇的货币》最好的备课资料 - 林老师 - 林老师高中政治教学博客

    从以上公式可知,当一个时期社会所需要的货币金属量确定之后,单位纸币所代表的货币金属量 ( 即单位纸币的购买力水平 ) 就取决于纸币的流通量了。而纸币的流通量又取决于纸币的发行量。因为纸币是没有内在价值的,它是因为流通才体现出价值,所以纸币不能退出流通。纸币的流通量就可看作纸币的发行量。如果流通中所必需的货币金属量总值为 100 亿元,而流通的纸币总量是 200 亿元,那么单位纸币所代表的货币金属量价值就是 0.50 元。由此可见,国家有任意发行纸币的权力,但无法改变纸币流通规律,发行过多,必然导致币值下跌,甚至使货币制度崩溃。

    纸币流通规律和货币流通规律既相互联系,又有区别。

    它们的相互联系主要表现在:它们都要受到商品流通的制约。从这两个规律可以看出,商品流通是第一性的,而货币 ( 包括纸币 ) 流通是第二性的,货币 ( 纸币 ) 流通都要适应商品流通需要。

    它们的区别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这两个规律适应商品流通的方式不同。在货币流通规律中,通过货币数量变化来适应商品流通变化;而在纸币流通规律中,通过单位纸币交换价值变化来适应商品流通变化。

    二是这两个规律和商品价格总额的关系不同。货币流通规律反映的是商品价格总额决定货币数量这一关系;而纸币流通规律反映的则是纸币的名义价值总额决定商品价格总额这一关系。

    三是这两个规律发挥作用的条件不同。货币流通规律在任何货币制度下都能发挥作用,它是适应一切货币流通的总规律;而纸币流通规律是一种特殊的货币流通规律,它只是在纸币流通违反了货币流通规律要求时才发挥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