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训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人生的港湾,理想从这里孕育,成功从这里扬帆。但是,现实与理想往往差距很大,失败与成功常常只有一步之遥,究竟是什么力量促使人们生生不息、拼搏进取呢?我认为,这是一种基于家庭又不限于家庭的由使命感、责任感、危机感融合而成的道德精神,我把它概括为十六个字:“牢记家史,自强不息;精诚合作,福泽后代”,做为家训。 家训——我的家庭道德观,源于我的家庭背景,育于工作之中,成于结婚前后。 我的老家在农村,兄弟三人,靠父母种地养活。作为家庭长子的我,早早尝噬了生活的酸甜苦辣。好在母亲给了我一个健康的身体和勤劳的习惯,同时自己又受父亲“革命斗志”的影响,埋头耕耘、越挫越勇逐渐成为本能。尽管自己的成长与有条件人家的孩子相比起步晚、起点低,但是凭着“不忘本、要争气”的想法,考上了中专。毕业时,我在就业推荐信上写道:学习模具专业,追求模范人生。后来参加工作了,赢得了很多锻炼的机会,取得一定成果。珍惜、感激之余,把“求真务实,敬业奉献,以质取胜,止于至善”当作了工作的座右铭。 时间是伟大的导师,不知不觉人生脱离了混沌状态,工作也循序渐进,水到渠成地结婚了,弟弟们也慢慢长大了、成家了。这时候,作为大哥的我有一种说不出的喜悦,因为他们像我一样践行着“牢记家史,自强不息;精诚合作,福泽后代”的信条。 我的家训就是这样形成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