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哲学思想在太极拳形体动作中的体认

 太极宇宙 2013-07-23

       太极拳是中华有文化底蕴和思想的武术瑰宝。从它的名字由来、拳架名目以及其对眼神、腿劲等基本要领的要求,均展示了它耐人寻味的哲学内涵。

  太极拳是蕴涵丰富儒道哲学思想的哲拳,在快节奏的热兵器时代,它的发展前途令人迷茫,如何突破其生存和发展的瓶颈?是一个值得深思的课题。文试从哲学角度阐述太极拳的文化内涵,抛砖引玉,让国人重新审视自身的优秀文化,更好更稳地让太极拳走向世界。
  太极与太极拳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太极是汇聚中华文化精髓的形而上的精神层面,将该精神运用到武术上,即称太极拳。两者虽不可等同,但太极拳是太极之道的表现途径,所以,太极拳蕴涵了太极的精神内涵。
   “太极”最早出处于《庄子·内篇·大宗师第六》和《周易·系辞上》,距今已有两千余年,但作为拳名,则始见于王宗岳的《太极拳论》。据王子和先生在其《太极拳涵化文集·太极拳书及其它》中考据,该拳论的创作时间是于清乾隆六十年间(1795年),距今仅两百一十余年。然而,“依据种种迹象,可以相信在最早时不叫太极拳,也不是某一人创始的,乃经长时期我文化与武艺,相互冲击融汇而成的一种具代表中华民族性的武艺”。
  太极拳是哲拳,是由无极而太极的道化所形化生成的一种道体,它实现为人体活动则是八门五步十三势的现象。也就是说,“太极拳虽根源于道法自然,但其本体实现的现象需要有人体生命上三种高品质的灵根(生魂、觉魂、心魂)作为支持”。通俗言之,即以习练太极拳的肢体动作来表现太极拳的哲学内涵。太极拳中的哲学思想,尤以儒家和道家思想为重。太极拳讲究静柔阴阳虚实的这个总要领,源自道家哲学;而太极拳中的具体动作,我们又可以以儒家哲学的眼光来品味它。儒道二家的哲学精神在太极拳中合而为一。
  “无为”是道家哲学中很重要的一个思想理论,将“无为”实践于太极套拳,触目皆是。需要澄清的是,“无为”不是无所作为,从老庄著作的研读中可知,无为是不违背自然和事物的生长规律,任其自行发展,物我合一,顺势而为。顺势而为,落实到太极拳具体动作架子当中处处可见,如动作转化要顺关节、顺地心引力,推手对待等要顺对手的劲力而化之等等,体现在具体的动作名称中有顺履、顺转履合等。此外,在其它的动作名目中,亦可对传统文化中物我合一的处世态度窥视一番。以杨式太极拳动作名称为例,以动物命名耳熟能详的就有:揽雀尾、白鹤亮翅、抱虎归山、打虎、挽弓射虎、跨虎、倒撵猴、蛇身下式、白蛇吐信、高探马、野马分鬃、金鸡独立。这些架子都是先人感悟动物的形体动作将其融入太极套拳中,体现古人对动物的关注和观察学习的虚心,古人对自然界的友好和谐亦昭然可见。除这些架子外,太极拳中还有不以动物命名,却极富动物运动姿态的动作,如斜飞,犹如《庄子·逍遥游》中振翼冲向天际的大鹏;单鞭,则犹如驾驭多套马匹之大车,挥动着丈二长鞭。
  下面再试着从太极拳的具体动作及其要领来谈谈太极拳里包涵的儒家哲学。
  尽管太极拳门派有别,具体动作架式也有出入,但基本要领是大同小异的,如眼神、腿劲、动作转换、协调等,都闪耀着夺目的哲学光芒。
  
  一、眼神
  眼,是灵魂之窗,是练武术者神情流露之门,一个人的功夫多少,往往可以从他练武时,甚至在平时的眼神中便可以看得出来。眼规矩的状是“平正远视”。
  平正,即收下巴眼睛平视前方,不斜瞟不下视不上瞧。斜瞟,或乱心智,或鄙视对方;下视,或自卑或自信不足;上瞧,或气傲或心不平。视线保持水平线,是坚定心智平和心态的表现;不上看下看,是不卑不亢的表现;视线不受左右事物牵引,是自主自制的表现。太极拳视线的基本要求是儒家中庸立场的文化底蕴在太极拳动作中的体现。远视,即要求眼神具有透视物体的视线感受,要做到这点,目光则必须是内敛的。内敛,可让心情平静,关注自我心灵,从而做到《论语》中的“日三省吾身”;才可静观对手变化,做到《孙子兵法》中的“知己知彼”;才可与大自然通畅沟通,天人合一,感悟出诸多哲理。太极拳的目光内敛折射出中国人平和的心态,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天人合一心态在太极拳一个小小动作要领中的浓缩。目光内敛,并不是一种消极的收敛,而是一种爆发力极强的警惕性内敛,因为它要求习练者用眼睛余光去留意180度视力范围内的边缘地带以待应对危险的人或物对自己的突然性不利行为,这种静态的警惕,是为了静观其变,保存自我的精力与实力,以使自己的有限精力与实力用在对手最薄弱的进攻环节上,做到后发制人。所谓后发制人,实际上就是以后天得来的敏感,敏捷地感应对手的劲道走向,然后待对手劲未爆发之时遏制它;若对手劲已发出,然未及己身时,则化解它。
  
  二、腿劲
  要练好太极拳和其它武艺一样,对腿劲的要求是严格的,腿劲强,下盘则扎实,下盘扎实上身才能真正的松柔,才能进一步练习推手发劲等。为此,站桩是必须的,高中低桩均有。站桩是太极拳的一项基本功,是太极拳的根基。国人常讲“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展现的是一种意志和基础积累的精神。站桩需每天习练,一步一脚印,没有投机取巧,不能自欺欺人,这种积累除了对习练者毅力的考验外,亦是对习练者踏实稳健作风的培养。这个作风的磨砺,就是通过太极拳将中国哲学思想涵化到习练者“血液”中的一个过程,使该作风成为真正太极人的一个共性。下盘扎实稳健,劲才可始于足下,继续腰间,最后送至待搏击的肢体,这是一个迅雷不及掩耳的过程。要使这个过程顺利完成,腰跨的作用不容忽视,因为腰跨是上盘和下盘身体的中间连接枢纽,它们必须保持在与地面平行的水平线上,而欲保持在水平线上,上身必须中正。其实上身中正与下盘的腿劲是分不开的。腿劲不足,习练者会将上身倾斜以转移足部重心的承受点,或顶跨翘臀来分散足部对身体重量的承受力。习练者在腿劲不足时若仍能坚持正确的动作要领,宁愿让自己的腿发胀、接着发热、发酸、发抖、发痛,也始终不渝,则足可锤炼习练者直面困难时的勇气、信心和坚韧意志,这也是中国儒家对历经“劳其筋骨”等磨难而培养出的人才的品质要求。只有腿劲足、下盘稳健,上盘身体才会自觉中正、才能逐步松柔,这充分说明腿部基础的重要性。此外,还留给我们一个启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任何辉煌成就的背后均有其殷实的后盾。这个后盾或为学识、或为物质、或为精神动力、或为团队的智慧,等等。没有这些基础,要取得任何成就均不过是海市蜃楼的幻象而已!
  
  三、动作转换
  任何武术套路都是由一个个单式动作连缀而成的,而如何转换连缀,观察之,亦可发现期间所蕴含的许多哲学道理。以单鞭动作为例,动作定式后前进不得后退不了,如何摆脱困境?此时,可进身跟步以膝攻击对方,也可内转提手上式既而手挥琵琶,甚至可以稍微变换一下手势,外转履合然后直上步撇身捶。真乃“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太极拳单式动作的连接让我们的思维不断地与智慧撞击火花,它让体悟者相信:在逆境时不可丧失自信,暂时偏离目标的迂回也是可以达到目的的;若只想勇往直前直指目标的话,将死胡同凿了一个洞却也能豁然开朗,跨进另一个洞天!这种体悟就是太极拳“由妙阶及神明”的境界!
  习练太极拳欲转入下一个动作时,往往需要转换重心,转移重心前有时是先迈出一腿探脚步,脚步为虚步,即这条腿不承担体重。此要领就拳理而言,是对习拳者敏感度的培养,微小颗粒于足下均可被觉察出来;而对品拳者来说,这个举动体现出了儒家“入世”的精神,即重心岿然不动守住根本,然后积极试探欲入世的环境,态度是积极的、谨慎的。探脚步蕴涵了“战略重心转移前必须对未来的发展方向探究虚实,做好充分的前期调研工作”这个道理,而这个道路尤其在经济领域被大量地运用。当然,探脚步时,腿要避免绷直,这样做,一是让腿部肌肉放松,二是保护膝盖。为什么能保护膝盖呢?从技击的层面来说,主要是为了对待对手的反关节攻击,当遭受攻击时,膝盖还有一定的伸缩空间予以应对。对膝关节的要求其实和肘关节的要求是一样的,均保留一定的弯曲度,避免受攻击时遭折断。保留一定的弯曲度,是拳本身技击功能的要求和保持敏感度的要求,但也给习练者一个为人处世的启示:灵活地待人接物,保持弹性,保留游刃有余的周转空间,而这不就是儒家“和为贵”的圆融的为人处世原则的体现吗?
  
  四、协调性
  练好太极拳要求习练者有相当娴熟的协调性,以沉身采手为例,完成这个动作其实有四个小动作要同时完成,即沉身、采手、落步、转腰。它们同时启动,虽然所运行的路线长短是完全不同的,却要在相同的时间内完成,即四个小动作同时到位。四个小动作各安本份,和谐相处,协调发展,最终合作完成了一个更大的动作。太极拳以人体的灵活沉稳动作给世人以儒家中庸和谐的哲理启迪,在当今快节奏的生活中仍焕发着它独特的智慧光芒!当然,太极拳动作的严谨和协调,它所展示出的和谐之美也给世人以无穷的审美享受。
  太极是中国的基础哲学,也是中华文化的根源。太极拳是阴阳虚实的身体力行和实践哲学。一个小小的太极拳动作蕴涵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习练者是通过身体力行来学习中华文化,来感悟其中的哲理与美感,它可以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习练者某些不良的行为动作,甚至改变气质。习练者在渐知渐行中,将太极精神涵化于自身灵魂深处,而这就是我中华太极武艺能够代代传承的原因所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