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温柔的惩罚 >>论文交流>>教师园地>>磐安教育

 昵称13266666 2013-07-23

作者:磐安县尚湖镇中心小学 袁金兰


 


教育还要不要惩罚?


中国的教育历来是推崇惩罚的。自古以来,违而惩之,背而罚之,天经地义。古代《易经》就认为适度的“小惩”即可“大戒”。禅宗中的“当头棒喝”是说明惩罚的惊醒作用。可如今,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尊重学生,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的贯彻,“赏识教育、体验教育、快乐教育、阳光教育”主旋律的奏响,在我们这个信奉了几千年棒下出孝子”“严师出高徒的国度,居然也出现了教师不敢批评学生,更不敢惩罚学生,甚至谈“罚”色变的现象。


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惩罚是必须的,学校没有惩罚犹如磨盘没有水。犯了过错的人应该受到惩罚。他们之所以应受到惩罚,不是由于他们犯了过错,而是使他们日后不再犯。”斯宾塞、卢梭都主张自然惩罚,让孩子为自己犯的错误承担责任。苏联教育家马柯连卡更加明确地指出:合理的惩罚制度有助于学生形成坚强的性格,能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能培养学生抵抗诱惑和战胜诱惑的能力。


因此,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大声呼吁: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一种虚弱的教育、脆弱的教育、不负责任的教育。


音乐课上怎样惩罚?


我教过语文课和音乐课,也曾经教过同一个班级的语文课和音乐课,我有一种很深刻的体会:学生都懂得选择和控制自己的纪律行为。在语文、数学课上可以端端正正地坐着听课,即便老师的课听起来有些枯燥,但还是坚持着;可在音乐课等所谓的副课上就大不同了,随意高声交谈,投掷物品,开小差,偷看课外书,上课睡觉,搞恶作剧,心不在焉……学生随心所欲。是什么原因让音乐课堂成为学生违纪的“大本营”呢?因为音乐课不是考试科目,是学生眼中的“放松课”。所以,音乐课教师就不能借助于学科的重要地位来轻松管理学生的课堂纪律行为,而只能靠自身的教学水平和人格魅力去吸引学生了。


对于各种各样的违纪行为,不管吧,学生会变本加厉,以至于让你无法上课。如何管理课堂纪律呢?我自以为妙且常用的一招是——温柔的惩罚。


案例1?看漫画书


三(4)班的语文课,全班同学正在有感情地朗读着《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我聆听着孩子们对秋天亲切地呼唤,在这阳光明媚的秋日里,心里暖暖的。当我环视了一下教室,发现郏利同学正低着头,搞着“地下工作”。我淡淡地笑着并看着他,想暗示他马上“改邪归正”。足有一分钟,他终于抬起头警觉地瞥了我一眼,发现我正在注视着他,匆忙放下了手里的书本,拿起了语文课本。我接着上课,指出同学们刚才有个地方念错了:同学们纷纷纠正着自己的错误,并相互听辨是否唱正确了。这时,我有意识地再次看了看郏利,让人恼火的是,他又“继续工作了”。 为了“杀鸡敬猴”,我立马来个下马威,没收没商量。见他一脸的委屈、一脸的不甘,我问同学们:“大家说说这本书能否还给他?”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喊:“不能还给他!”我猜这书一定是他向别人借的,并且很喜欢看。如果我强行没收会适得其反,更不用说有教育效果了。我于是就对郏利说:“听见了吧!上课看课外书这种行为是没人支持的。你一定是读腻了才看上了连环画,对吗?那么好,你发挥高水平,有感情地读一遍这首诗好吗,读好了,老师就把书还给你。”全班同学鼓起掌来。他红着脸站了起来,……可怜啊!读书像唱歌一样,全班学生哄堂大笑。我说:“我以为你是读好了,要不同学们在读的时候,唯独你在看漫画书呢?刚才老师把你的书拿过来的时候,你可是像一头倔驴一样直着脖子,撅着嘴,眼神里流露出不服气啊!”郏利听得脸更红了,头更低了,双手不好意思地捏着衣角。我想了想说:“那这样吧,你什么时候读好了,就到老师这里来读了,老师就把书还你!”接下来的整堂课,他坐得端端正正,读得认认真真。对于他来说,这真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一放学,他就找我听他读诗歌,虽然水平不高,但进步很大。当他从我手里把心爱的书拿回去时,笑眯眯地说:“老师,谢谢你!”听得出来,这是肺腑之言。


——温柔的惩罚是激励,我是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了。


 















关键字TAGs: 温柔 教育 学生 惩罚 诱惑 袁金兰  


   

       
       
       
       
        更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