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难经发挥

 循天园 2013-07-24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在多年教学、研究和临床实践的基础上,借助前贤的校勘、疏注成果,对该书内容着重从学术层面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梳理,对一些临证实用的学术观点的应用发挥方面作了重点探讨,力求准确反映原文旨意,充分展示《难经》理论的科学性及其对临床的指导价值。
 
目录

上篇 《难经》校注译析

第一章 脉学篇

第一难 论诊脉独取寸口的原理

第二难 论寸口分部及其阴阳属性

第三难 论寸脉、尺脉太过与不及的异常脉象

第四难 论脉象阴阳

第五难 论切脉指力

第六难 论脉的阴阳虚实

第七难 论六气旺脉

第八难 论寸口“脉平而死”的原理

第九难 论脉象迟数与脏腑病性

第十难 论一脏十脉

第十一难 论脉律不齐与脏气的关系

第十二难 论五脏脉绝的虚实误治

第十三难 论色脉尺肤诸诊合参

第十四难 论脉率损至的主病和治疗

第十五难 论四时五脏的平脉、病脉、死脉

第十六难 论五脏病脉及主病

第十七难 论脉证顺逆与疾病预后

第十八难 论寸口三部与脏腑经络的配属关系和主病

第十九难 论男女脉象之别

第二十难 论阴阳伏匿之脉及癫狂病的脉象鉴别

第二十一难 论形病与脉病的关系

第二章 经络篇

第二十二难 论“是动”、“所生”病的含义及其与气血的关系

第二十三难 论经脉的长度及流注

第二十四难 论阴经阳经气绝的临床表现及其预后

第二十五难 论十二经脉之数

第二十六难 论十五别络

第二十七难 论奇经八脉的名称及其功能

第二十八难 论奇经八脉的循行及起止点

第二十九难 论奇经八脉的病证

第三章 藏象篇

第三十难 论营卫的生成与循行

第三十一难 论三焦的部位及功能

第三十二难 论心肺的部位及与营卫的关系

第三十三难 论肝肺之浮沉

第三十四难 论五脏与声色臭味液的配属及其与七神的关系

第三十五难 论六腑功能及脏腑表里关系

第三十六难 论肾与命门

第三十七难 论五脏与七窍的关系及阴阳气血的生理病理

第三十八难 论脏五腑六以及三焦“无形”

第三十九难 论脏六腑五

第四十难 论耳目的嗅闻功能

第四十一难 论肝有两叶

第四十二难 论脏腑形态

第四十三难 论不食七日死的道理

第四十四难 论七冲门

第四十五难 论八会

第四十六难 论老少寤寐有别的机理

第四十七难 论面部耐寒的机理

第四章 疾病篇

第四十八难 论三虚三实

第四十九难 论五脏发病

第五十难 论五邪病传

第五十一难 论喜恶症状在脏腑定位诊断中的意义

第五十二难 论脏腑发病本根有别

第五十三难 论病传规律及预后

第五十四难 论脏腑病证治疗的难易

第五十五难 论积聚

第五十六难 论五脏积病

第五十七难 论五泄病

第五十八难 论伤寒病

第五十九难 论癫狂病

第六十难 论头痛、心痛病

第六十一难 论四诊

第五章 腧穴篇

第六十二难 论五输穴中阳经多一原穴的理由

第六十三难 论井穴为始

第六十四难 论五输穴的属性

第六十五难 论井穴合穴的出人

第六十六难 论原穴

第六十七难 论五脏的俞穴和募穴

第六十八难 论五输穴的命名及主治病证

第六章 针法篇

第六十九难 论补母泻子法

第七十难 论因时而刺针法

第七十一难 论针刺营卫法

第七十二难 论迎随补泻针法

第七十三难 论补井泻荥针法

第七十四难 论四时五脏的针刺方法

第七十五难 论泻南补北法

第七十六难 论针刺补泻

第七十七难 论治未病与治已病

第七十八难 论施针手法

第七十九难 论迎随补泻法

第八十难 论进针出针方法

第八十一难 论虚证误泻、实证误补

下篇 《难经》学术思想研究

一、《难经》释名

二、《难经》的成书与作者

三、《难经》的基本内容

四、《难经》的学术思想特征

五、《难经》的注家与注本

六、《难经》的历代研究概况

七、《难经》的学术贡献

八、《难经》学术思想研究论文题录(1980~2006)

附:主要参考书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