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教版必修五 综合测试卷

 龙溪舟子 2013-07-24

必修五 综合测试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龟裂(jūn)  胚胎(pēi)  星宿(sù)  一丘之貉(hé)

B.栖息(qī)  贻误(yí)  筵席(yán)  三缄其口(jiān)

C.媲美(pì)  慰藉(jiè)  纤维(qiān)  风姿绰约(chuò)

D.墙垣(yuán)  模样(mó)  濒临(bīn)  长歌当哭(dànɡ)

解析:选BA项,星宿宿xiùC项,纤维xiānD项,模样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今年1月中旬,熊猫烧香病毒的制作者李俊被湖北警方逮捕,成为我国破获的国内首例制作计算机病毒大案。

B.要从根本上解决水资源利用效率低和严重的用水浪费,必须大力提倡节约用水,建设节水型社会,这是保障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C.深圳到底有多少土地在出让后一直未能有效利用,恐怕深圳市政府的官员们也未必清楚,一位政协委员如是说。

D.据调查分析,山西5·18特大透水事故的原因极有可能是该矿在煤层作业时放炮震动破坏了与附近废井采空区的隔离带导致采空区积水涌入造成的。

解析:选CA项搭配不当(主宾不当),句子主干成了李俊被逮捕成为大案B项成分残缺,在用水浪费后添加上的问题D项句式杂糅,删掉的原因

3.把下列带序号的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并填入横线处。(只填序号)

老艺人说书,开头常是这么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于是听书的众人喊起来,老的要听董永卖身葬父,小的要听武二郎夜走蜈蚣岭,女人们想听秦香莲。

慢慢稍停把歌论 轻轻弹响三弦琴 无道君王害黎民

歌有三千七百本 三皇五帝到如今 不知哪本动人心

自从盘古开天地 有道君王安天下

答案:⑦⑤⑧③②①④⑥

4.贴吧是网络中就某个感兴趣的话题进行交流的地方。网友可以对相关话题进行回复,发表自己的看法。下面是某贴吧有关刘翔该不该退赛的主题贴,请你用简洁而有说服力的话在回复中表达你的观点和理由。

主题:刘翔该不该退赛

北京奥运会110米栏预赛中。上届奥运冠军刘翔因脚伤退出比赛。这一举动,引起极大反响,引发了人们对于刘翔该不该退赛的争论。

回复(你的观点和理由) (不超过60个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1:我认为应该退赛。因为体育竞赛也应以人为本,保护运动员的身体健康。体育不是面子工程,理应拒绝矫揉造作的做法。

示例2:我认为不应该退赛。要有国家荣誉感,要有体育精神。重在参与、美在过程。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王懿,字仲德,太原祁人。自言汉司徒允弟、幽州刺史懋七世孙也。祖宏,仕石季龙;父苗,仕苻坚,皆至州刺史。

仲德少沉审,有意略,事母甚谨,学通阴阳,精解声律。苻氏之败,仲德年十七及兄睿同起义兵,与慕容垂战。败,仲德被重创走,与家属相失。路经大泽,困未能去,卧林中。有一小儿青衣,年可七八岁,骑牛行,见仲德惊曰:汉已食未?仲德言饥,小儿去,须臾复来,得饭与之。食毕欲行,而暴雨莫知津径。有一白狼至前,仰天而号,号讫衔仲德衣,因渡水,仲德随后得济,与睿相及。度河至滑台,复为翟辽所留,使为将帅。积年,仲德欲南归,乃弃辽奔泰山。辽追骑急,夜行忽见前有猛炬导之,乘火行百许里以免。

因至姑孰投桓玄。值玄篡,见辅国将军张畅,言及世事。仲德曰:今之起者恐不足以济大事。元德果劲有计略,宋武帝甚知之,告以义举,使于都下袭玄。仲德闻其谋,谓元德曰:玄无远虑,好冒夜出入,今取之正须一夫力耳。事泄,元德为玄诛,仲德窜走。会义军克建邺,仲德抱元德子方回出候武帝。帝于马上抱方回,与仲德相对号恸。追赠元德给事中,封安复县侯,以仲德为镇军中兵参军。

武帝欲迁都洛阳,众议咸以为宜,唯仲德曰:今暴师经载,士有归心,故当以建邺为王基。帝深纳之。元嘉中,到彦之北侵,仲德同行。魏弃河南,司、兖三州平定,三军咸喜,而仲德有忧色,曰:诸贤不谙北土情伪,必堕其计。诸军进屯灵昌,魏军于委粟津渡河,虎牢、洛阳并不守。彦之闻二城并没,欲焚舟步走。仲德曰:今贼去我犹自千里,滑台尚有强兵。若便舍舟,士卒必散。乃回军沿济南历城步上,焚舟弃甲,还至彭城。仲德坐免官。寻与檀道济救滑台,粮尽乃归。自是复失河南。

九年,又为徐州刺史。仲德三临徐州,威德著于彭城。立佛寺,作白狼、童子像于塔中,以在河北所遇也。进号镇北大将军。卒,谥曰桓侯。亦于庙立白狼、童子坛,每祭必祠之。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仲德被重创走       被:遭受

B.乘火行百许里以免  乘:趁着

C.元德为玄诛,仲德窜走  诛:斥责

D.以在河北所遇也  遇:遇到

解析:选C。诛:诛杀,处死。

6.以下六句话编为四组,全都体现仲德有谋略的一组是(  )

因渡水,仲德随后得济 诸贤不谙北土情伪,必堕其计

学通阴阳,精解声律 士有归心,故当以建邺为王基

告以义举,使于都下袭玄 若便舍舟,士卒必散

A②⑤⑥                                              B②④⑥

C①③⑤                                              D①③④

解析:选B指脱险有白狼相助,学识渊博,非仲德所为。

7.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仲德年轻时就很慎重并且有谋略,侍奉母亲很是恭敬,学识上精通阴阳学,并深通声律。

B.仲德17岁时与王睿发起义兵,同慕容垂协同作战,王懿身负重伤。仲德被困泽中,幸得童子、白狼相助,才得以脱险。

C.仲德反对武帝迁都洛阳的想法,认为军队在外多年,士兵思乡,认为应该以建邺为都城。

D.仲德随到彦之作战,在敌军丢弃了河南,司、兖三州平定的情况下却面带忧容,认为必中对方圈套。

解析:选BB项,同慕容垂协同作战错,慕容垂是作战对象。

8.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食毕欲行,而暴雨莫知津径。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玄无远虑,好冒夜出入,今取之正须一夫力耳。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诸贤不谙北土情伪,必堕其计。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仲德)吃完想要走,但下了一场暴雨,不知道通向渡口的路在哪里。

(2)桓玄考虑事情不长远,喜欢夜间出营,现在俘获他只需一个人的力量就够了。

(3)众人都不熟悉北方人情善于诡诈,必定会陷入敌人圈套。

参考译文:

王懿字仲德,太原祁县人。()说自己是东汉末年司徒王允之弟、幽州刺史王懋的七世孙。其祖父王宏,在石季龙时为官;父亲王苗,在苻坚时为官,都官至州刺史。

仲德年轻时就很慎重并且有谋略,侍奉母亲很是恭敬,学识上精通阴阳学,并深通声律。苻坚战败时,年仅17岁的王懿与其兄王睿一同发起义兵,与慕容垂作战。前秦军队很快溃败,王懿身负重伤,败逃后与家人失去联系。路经大泽,被困住,无法离开,趴在树林里。有一个穿青衣的小男孩,年龄大约七八岁,骑着牛经过这里,看见仲德吃惊地问:你吃饭了没有?仲德说自己很饿,小孩走了,一会儿又回来了,拿来饭给仲德吃。(仲德)吃完想要走,但下了一场暴雨,不知道通向渡口的路在哪里。有一只白狼走到他面前,仰天长叫,叫完衔住仲德的衣服,接着就渡河,仲德随之而过,与兄长王睿相会合。渡河之后到了滑台,又被翟辽留下,让他做将帅。几年后,仲德想南归,于是离开翟辽奔往泰山。翟辽追兵紧急追赶,夜间行路,忽然看见前方有极亮的火炬为他引路,趁着亮光奔走了百十里路,才得以逃脱。

仲德到姑孰投奔桓玄门下。赶上桓玄篡夺政权,仲德拜见辅国将军张畅,谈到国家大事。仲德说:现在起事,恐怕不足以成就大事。元德果敢刚毅有计谋,宋武帝很是了解他,把准备推翻桓玄的事告诉了他,派他袭击桓玄。仲德听了他的想法,对元德说:桓玄考虑事情不长远,喜欢夜间出营,现在俘获他只需一个人的力量就够了。事情败露后,元德被桓玄杀了,仲德逃跑了。正值义军攻克建邺,仲德抱着元德的儿子方回等武帝。武帝在马上抱着方回,和仲德相对而恸哭。武帝追赠元德为给事中,封为安复县侯,让仲德做镇军中兵参军。

武帝想把都城迁到洛阳,朝中大臣纷纷附和,唯有仲德提出异议:现在军队在外多年,士兵有归乡之心,所以应当以建邺为都城。武帝赞赏并采纳了他的意见。元嘉年间,到彦之北侵,仲德同行。魏军丢弃了河南,司、兖三州平定了,三军都非常高兴,而仲德面带忧色,说:众人都不熟悉北方人情善于诡诈,必定会陷入敌人圈套。各路军队进驻灵昌,魏军在委粟渡口渡河,虎牢、洛阳都失守了。彦之听说二城都陷落了,想烧掉船只逃跑。仲德说:现在贼兵离我们还有千里之远,滑台还有强壮的军队。如果这时丢弃船只,士卒必会失散。于是,回军从济南历城步行进发,然后焚掉船只扔了武器,回到彭城。仲德受到牵连被免官。不久和檀道济去营救滑台的守军,直到粮草用尽才回去。自此又丢掉了河南。

元嘉九年,仲德又做了徐州刺史。仲德多次到徐州为官,他的威德在彭城很出名。他建立佛寺,塑成白狼、童子的像供在塔中,这也是由于在河北所遇到的白狼、童子的缘故。封号为镇北大将军。他死后,谥号桓侯。人们也在他庙里立了白狼、童子的像,每逢祭祀时,也一定祭祀白狼、童子。

三、古诗词鉴赏

9.阅读下面这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过华清宫(其二)

杜 牧

过华清宫

崔 橹

(1)有人认为杜诗中的字用得极为传神,试作简要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首诗题目相同,但切入的角度不同:杜诗从________角度切入,崔诗从________角度切入。

(3)两首诗中,你偏爱哪一首?为什么?请从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两个方面简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字把唐玄宗耽于享乐、沉湎声色的情状刻画得淋漓尽致。

(2)安史之乱 眼前之景。

(3)第一首。思想内容:鞭挞了统治者骄奢淫逸的生活。艺术手法:诗人从安史之乱的纷繁复杂的史事中,只摄取渔阳探使回的一个场景,颇具匠心。前两句所表现的内容本来各自独立,经诗人巧妙剪接便具有互为因果的关系,衔接自然,构思精巧。后两句不着一字议论,便将玄宗的耽于享乐,执迷不悟,刻画得淋漓尽致。将强烈的讽刺意义以含蓄出之,余味无穷。后两句运用夸张手法写出歌舞之盛、醉生梦死程度之深,以致造成国破家亡的严重后果。

第二首。思想内容:描写安史之乱后华清宫的荒凉景色,感叹现时的衰败,有很浓重的感伤情绪。艺术手法:全诗纯属描写,绘声绘色,极为逼真,不着议论而情感尽含于诗中,显于诗外。

四、名句名篇默写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杜牧《过华清宫三首(之一)]

(2)屈原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以见放。(屈原《渔父》)

(3)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答案:(1)长安回望绣成堆 山顶千门次第开   

(2)举世皆浊我独清 众人皆醉我独醒

(3)来洗涤旧迹 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在风中长大

朱以撒

说风,可以从我小时候居住的环境追溯过来。这个滨海小城,走几步就可以看到逐排推动的雪浪花;而城市的另一面,则是终年绿意披拂的高山。这个小城的古典气味,就在海风和山风的冲兑下回旋,漾来漾去。

小城人家安然地度着夏日,每人一把蒲扇,指掌轻轻收住扇把,左右摇动。一个没有任何降温设备的居家生活,从夏日里探到了它的朴素和简单,同时充满了对气候轮转的乐于接受,还有婉约的调整,调整到稍稍适应即可,用一把充满草香的蒲扇。这与如今终日在写字楼内,空调的制动使整座大楼冷飕飕不同,白领可以在夏日穿着笔挺的西服,却不知,一个人不感受夏日之炎热,是辜负了这个时节固有的赏赐。

总是在晚饭的时候,借助夕阳的余晖品尝,每一口饭和菜,都充满芳香。一盏忽忽悠悠的煤油灯摆上了桌,火舌温柔、委婉,昏黄暗淡,却可以照见一家老小。在摇曳的火舌下,厨房里是母亲熟练运动着的双手,碗碟正在被涮洗,暗中反射着寒光。没有电灯通明的老宅,简陋中透着温馨,是一种干稻草堆那般的温暖。

有一些人注定要背井离乡,到更广阔的空间接受风雨的洗礼。我从风中的山野来到这个省会城市,已经二十六岁,又高又瘦如风中之丝。城市是乡村的怪胎,许多的空旷越来越紧密地被高层建筑挤占,似乎不占尽空间就不足以称城市。一座高大的建筑就是一面挡风的盾牌,盾牌多了,激荡的风难以穿越。城市闷热起来,蒲扇已经消失,电器降温设备在炎炎夏日的居室里制造着非自然的情调。有时也能巧遇故旧,当我放弃大路钻入小巷,风突然旋转而至,皮肤准确地判断它来自高空或者原野。即使在城市生活久了,皮肤的感觉依旧,像一小节细微的芒刺拂动,有一点幸福的异样。

台风是这个城市最大的威胁。当我们看到台风时,已经是这股力量穿行过后留下的破坏痕迹了——楼房倒塌,桥梁倾圮,林木拔起,船只颠覆。装点城市的无数大型广告,妖冶的美女花容失色,断成几节,只余一只煽情的眼。每一次台风过去,城市惊魂甫定。对于大自然而言,只不过是它一次急促的呼吸罢了。

曾经有一出戏代表了一个时代对于风的强硬态度,它的名字叫《战台风》。当几百万知青躬耕于田野,对于自然的力量不寒而栗时,这出戏的出现,增添了人们不自量力的胆魄,面对台风、暴雨、山洪、泥石流,以血肉之躯去抵挡的人不在少数。

然而,自然界永远是一幅广阔高迥的相貌,深含超人的力量。人类无法拒绝风,无法改变风的走向,人的自尊自信受到了风的挑战。人在长大,除了肉身的伸张之外,更重要的标志是人的思维摆脱了愚昧,走上了正常的轨迹。我注意到,面对破坏力强大的风,人们已经从迎战转为躲避,避其锋芒、尖锐,不再侈谈人定胜天这类空话。渔船靠港、学校放假,举村迁移,这些都是认识上的觉醒和进步——没有什么比人的生命更加重要,人在大自然面前低头,并不是人类的羞耻。

在风中,我们长大。(选自《十月》,有删节)

11.文章第三节描写了家庭生活温馨的一幕,请简说其表达特色。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选取具有典型意义的场景,采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运用细节,从视觉、味觉等多方面描写,使人身临其境。

12.文章第六节写《战台风》这出戏有何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写出了一个时代对于风的强硬态度,表现了人们对于自然的不自量力;(2)结构上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承接上文写到的台风肆虐,开启下文对于人在大自然面前低头的评述;和下文人对风、对自然态度的转变形成鲜明对比,揭示了在风中长大的主题。

13.文章题目在风中长大长大的内涵有哪些?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身体的成长(肉身的伸张)(2)摆脱了愚昧思维(认识上获得了觉醒和进步)

14.本文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感,请予以探究。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对朴素、简单的生活方式的留恋;(2)对温馨的童年生活的怀念;(3)对非自然的城市生活的排斥;(4)对大自然力量的敬畏;(5)对人类改造自然不自量力的批评;(6)对人类摆脱愚昧思维、认识上获得进步的欣慰。

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

儿童的我向思维与作家的移情

童庆炳

儿童的我向思维与作家的移情作用是相通或相似的。儿童早期的思维方式与原始人的思维方式十分相似,被称为我向思维我向思维的主要特点是以为中心,一切都等同于有生命的,把整个世界(无论是物还是人)都作为有生命的和有情感的对象来加以对待。

在他们稚气的眼里,月亮是人的脸,或者是星星的保卫者,而星星则眨着眼睛,向所有的人问好……儿童的我向思维使他们分不清物理世界和心理世界,分不清知觉到的和想象到的。在这天真的混沌中,世界上所有的东西无不充满生命的活力。18世纪意大利著名学者维柯在《新科学》中对原始诗性思维的分析,同样也适用于儿童:最初的诗人都按照诗的形而上学,把有生命的事物的生命移交给无生命的物体,是人由于不理解事物,就变成一切事物。儿童的我向思维与原始人的原始思维的这种相似性,使儿童的心中物我交融,物我化一,使儿童的眼中万物都流动着生命的活力,颤动着生命的琴弦,展现为一个生机勃勃的诗意的世界。

在作家这里,特别是创作过程中,将无生命的事物生命化,是其诗意感受的一个重要来源,而且与儿童的我向思维极为相似。按德国的学者立普斯创立的移情说和英国学者冈布里奇提出的投射说,作家和艺术家在进行审美创造的时候,其对象不是与主体相对立的单纯的实体的存在,而是受到主体的生命灌注的活动而有力的、自我对象化的形象。真正的作家、艺术家都有一种伟大的同情感,他们会把亲身经历的东西,我们的力量感觉,我们的努力,超意志,主动或被动的感觉,移置到外在于我们的事物里面去,移置到在这种事物身上发生的或和它一起发生的事件里去。对此,我们的古人也早有说法,如刘勰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就是指作家心中充满情感,在观照自然之际,就会将自己的情感和幻想移置或投射到外在的无生命的事物上面,使无生命的事物生命化,达到物我沟通、物我同一、物我两忘的境界。

李白:绿水解人意,为余西北流。杜甫:感时花溅泪,恨别乌惊心。这类移情投射的诗句比比皆是。在这类文学描写中,作家似乎变成了儿童,他们同外部事物的关系,不是一般的认识和被认识的关系,他们凭借自己的开放的心灵去触摸对象,并把自己融化于对象中,人物化了,对象化了,生命化了,诗意就从这人化和对象化中找到了泉源。

当然,作家和儿童的无生命事物的生命化是有区别的。在儿童,是由于对事物的不理解,而把自己转化到事物里面去,不自觉地把事物跟自己等同起来,这是人的天性的表现。在作家,是在对事物有了深刻的理解之后,着意把自己与外部事物沟通,使物融入我,我融入物,达到物我融合、物我同一的诗意的世界,这种自觉是作家才能的表现。(选自《文学审美特征论》,有删节)

15.简述你对儿童的我向思维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我向思维是把一切事物都看做有生命的和有情感的对象的一种儿童早期的思维方式。我向思维是儿童处于天真无知的混沌状态下,将无生命事物生命化的一种思维方式。我向思维与原始人的原始思维有着相似性,都是由于不理解事物的真相而形成的。

16.根据文意,请分析文中画线句子人由于不理解事物,就变成一切事物这种观点的合理性。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人在不理解事物的时候,会不自觉地把事物跟自己等同起来,这是人的天性的表现;(2)人在不理解事物的时候,往往把整个世界都作为有生命的和有情感的对象来对待,从而使得物我交融,物我化一。(意思对即可)

17.根据文章的内容,概括出作家移情的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作家将自己的情感和幻想移置到外在的事物上,使无生命的事物生命化,并带上个人的丰富感情色彩。(2)作家以开放的心灵认识事物,有着对事物深刻的理解,并自觉地追求物我融合、物我同一的诗意的境界。

七、作文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说,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其实不然,风景无处不在。拈花微笑,必然有一种智慧;微风细草,必然有一分感动;平常话语,必然有一份真情;周围风景,必然有一种美丽!追求人生的风景,用周围的风景装点人生。

请以人生的风景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