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阅读经验谈

 联合参谋学院 2013-07-24

这篇文章可能并不适合大多数人,因为本文所针对而言的书,全是专业研究型,甚为枯燥;所言方法,也因枝节太多,实在过于无趣;再则我的文字也全美无感,幽默风趣之类全没有,哲理也没有,难给人阅读的快感。但我又希望有更多人能读此种书,尝试此种方法,无论长期坚持或是浅尝辄止。所期望之效应,于各人有不同,便不妄自期待。

    我大一的时候读书不咸不淡,涉及政治学和社会心理学;但总体陷入反智识的境地,对一切知识和人事抱有一种彻底的怀疑态度。大二入多边,杂事多于阅读;受多边和安全帽师兄师姐的影响,实践与阅读范围在社会学工人领域,以大二结束后的志愿服务为终结。大三上离开多边,受一位师兄的学术训练,转向农村社会学范畴,同时和朋友读西方经验研究,学期结束完成农村调研;大三下转向近现代史,同时在出版社实习。大四上在一家单位实习,后辞职,用五个月时间完成十九万字论文《容闳略考》,结束后转向传统史学。

    这段杂碎的文字,是对四年中各个阶段不同朋友的一个交代。我一向寡言少语,离群索居,此四年中,每次转向,便与前一阶段的朋友少了联系;再以每阶段主要关注问题不同,前后所学尚不能贯通,不愿轻易置辞,聚会时总不发一言;故多有朋友或目我为消极低沉,或目我为自负猖狂,时日长则多生怨怼,渐行渐远。我常有口结舌,有苦难言。这篇文字,也一便对这些朋友们做一个总体答复,以见我心中甘苦。

    此文所言方法,得于前辈学人及各阶段之学长朋友,加以自身的感悟。此外,以我自身水平之限,不能体会到前人的深度,故此文只适合入门。更高深的法门,待各位自寻便是。再则文中所言“学术”、“学问”、“研究”类自言,不是说我于此有多深的造诣,大概也不知道用什么词代替,权且如此说,各位不用往高的想,便是了。

一、阅读的几种忌讳

    此处所言忌讳,是我在读书会中常见到的,也是自己曾经犯过的,故略加铺陈,稍作检点。

(一)以为书不可读

    反智识主义总是存在,无论之于民族、国家,还是个人;这多生于已有知识不能解决新问题之阶段,如国家遭遇重大外患的专折时期,对于一个人,上大学、走进社会,是最常见的否定知识的阶段。

    反智识的表现形式有多种,最极端的是以为一切书不可读,理由有二:一是认为知识全然无用,二是认为不能以这些前人的知识阻碍了自己的进步,掩盖了自己的光辉。认为知识全然无用的人出于两种状态:以知识外的手段获得一切,如祖荫、权谋、关系之类。或是死板的追求知识,结果一无所获,又以心志不坚,认识不彻底,反而因爱生恨。第一种状态不必说,但此类人多反污知识为愚,以奇谈怪论混淆视听,故惟愿求知者能受得此种侮辱,明辨是非。第二种人多心不正,以求书中黄金屋、颜如玉、千钟粟类为目的,然书中只有知识,别无其他;或未能见得知识与现实之关联,接得地气,成了书呆子。以为书阻碍了自己进步的人多自诩天才,思维活跃,时常灵感飞来,但突然翻书,发现前人已经说过;再有灵感,又发现前人已经说过,如此日长则恨自己生的晚,故前人的书不必读了,以收掩耳盗铃的成就感。这种态度,对于自我满足,成就自我内心世界是可以的,也可名为贤人、智者之类;但若以继承前人学术,为后世开路而言,则全然不能;如果都是自说自话,则智识永远是一片混乱,文化难以前进。出现这种状况,多是因为方法不对,不能入得门径,举头四顾茫茫然。如何入门径,在后文有一些体会,再与分享。

    反智识的第二种表现形式,是全然以功利主义为标准做判断,这种状况在当下最为明显。大概人活着,因为追求实在太多,也确实不易,所以一个年轻人刚刚高考,便根据四年后求职方向选择学校和专业,而此时他对大学可能还是一无所知,没有真正去体验、思考过的,他的求职选择,也只在为获得物质财富上着力。我以为没有无用的知识,有的效果明显,体现在物质上;有的作用慢,生根在文化上,所谓“不见而章、不动而变、无为而成”,事实上是无时无刻不变,无时无刻不为。要遏制此类状况,对于物质心强的人我不想说,其实也无可否非;对于追求人文的同仁,恐怕增强自己的识力,让人文之用更加让人体会得到,而不是仅仅用来慰藉、丰满自身,是唯一且任重道远的工作。

    反智识的第三种表现形式为,个人无意识的以为某些书不好、不能读。前不久我在学校长椅上看书,遇到一位同学过来打招呼,说到历史,一无所知,张口就是“中国历史有什么好读的,中国搞成这样就是因为……”之类。这种态度是盲目的,出于浅显的经验判断,认为某类书不好,不值得读。这种经验,或是来自自己之前的阅读习惯,对某类书从没读过;如对于专业性的学术研究,大多数人第一反应就是枯燥无趣,实则入得其中,乐趣无穷。或是固步自封于自己的领域,因为在自己的圈内也能自我成就,自成世界,对其他的学问就一概忽略了,借口为精力不籍,人生于此足矣。

    反智识的第四种表现形式为,一个组织有意识宣传某类书不可读,大到国家,小到社会机构都存在。权力机关的意识形态控制是必然,当然,这也是自寻思路。而小的社会机构存在这种问题,是更让人痛心之处;如果一个团体,以知识上的专制来纯洁队伍,团结力量,反对权力的专制,那它已经变成自己反对的对象。真正主导社会前进的是文化,文化只能是渐变,不可能革命;天翻地覆的永远是人的生命,那些声称为了生命的美好作奋斗组织,但请真的为生命作思考吧。

(二)以娱乐的方式读严肃的书

    所谓阅读的快感,不过基于生理愉悦的类比,因此虽然可以追求,但并不值得追捧。一本严肃的专业研究,必然有其严肃的社会承载,为了启发国人思考过去的教训,或是引导国人深刻的认识当下某个问题,或是提醒国人警惕未来的某种危机。就作者的文字而言,中正平和为常态,诙谐幽默或极端偏狭却是要少的,因为他的文字关乎生活与生命,很难轻松。所以很多人用娱乐的心态读书,读演义、传奇、小说类当然也是可以(好的小说也不轻松),但用娱乐的心态读严肃的学术研究,只会曲解了作者的本意,造就了自我的虚伪成就感。而用娱乐的心态做学术研究,恐怕是学力不至,自我掩饰罢了;或者是羡慕畅销书大众读物的经济利益,流于低俗,难为后人表率。

(三)以作秀为目的读书

    阅读的目的很多,为了解答内心的困惑,认识此社会历史;或是为了学术研究有所成就等等。但还有一种人,是为了向人炫耀自己读了书而读书。三五人或几十人相聚,能够侃侃而谈,赢得“学识渊博”的虚荣,到极端便是从未读过一本书,也与人夸夸其谈,所说云山雾里,不知所谓。细心观察,此类人确也不少。

    知识总是需要传播、分享,所以读到的书与人分享本是很好的事情,但走了极端,便是虚伪。我此处所言更多一点,便是如果要做学问,还是“敏于行而讷于言”的好。就年轻人所处的年龄,无论读了多少书,总还是积累浅薄。如果一个人读书很勤,明日便觉察到今日的浅薄,那今日夸夸其谈,明日发现今日是在信口胡言,岂不是很无趣吗?再则学术本为孤独寂寞之事,无限的寻求认同本不是正道,专心读书为要,戒不了虚荣,如何能读的进去书呢。

(四)以争强好胜的姿态读书

    总是要允许争论,如此道理才能辨明。但争强好胜绝非好事,往小处言,流于意气,与混混无赖无甚区别;往大处言,浮于权力利益,失了学问本身的真意。再则尤其是年轻时代,个人学问未成,旨趣未定,自己尚不能自圆其说,又去攻击别人,是很可怕的事情。很多人讲我们为了进步而作争论,但事实上争论起来忘了追求进步,这种状况随处可见,血气方刚,真是很难克服的。

(五)只见意气不见逻辑为大忌

    得益于从小到大名人名言的训练,所以很多人读书的时候就抓住了书中一句或者两句,非常激励人心的话,从此出发,产生无限遐想。遇到一本情绪化强烈的书,则只见全书画满了横线,写出大段大段感慨的文字,实在是很激动人心。这种读法,在富于理想主义的青年中是常见的。

    这种读法,是拣了芝麻丢了西瓜。长此以往,只会说漂亮话,但细细思索,往往言之无物,根基不稳。读一本书,一定要见作者的论证逻辑。如果想改掉这个毛病,只需要每读完一本书,回答一下几个问题:作者在何种社会背景下写这本书?他要回答一个什么问题?从哪几个角度来论证的?他的证据是什么?他的长处与短处是什么?如果长期用这个问题督导自己阅读,则可不流于意气。

二、关于阅读速度/阅读训练

    如果追求更高的阅读能力,阅读训练是必须要做的,那要求阅读速度就不得不要求。如果总是读书如抽丝,那能力的提高不知要到何年何月。不同的书阅读的速度不一样,以我的经验,一本经验研究型的书,如果二十万字左右,一天读完是毫无问题的。当然,如果是哲理性或理论性很强的书,就不知道费时几何了。首先限定了时间,在这一天之类,花多少小时睡觉,花多少时间吃饭、上厕所之类,就需要自己去压缩安排了。

    要求阅读的速度,是基于成学的考虑,即“猛火煮、慢火温”的区别。如果开始总是不温不火,生米成不了熟饭,永远不生不熟。必须有一段时间,心无旁骛,勇猛精进,破成见,立新标,方能入得一个领域的大门,养成习惯,之后才是深造自得,细细琢磨,日久以见功夫。

    要求阅读速度并不是说肤浅的读一本书。一来习惯到了,速度很快,也可以读的很深入。二来在某一段时间,人的阅读能力提升极为有限,总是在一本书上翻来覆去,提升有限,不如换到另外一本,另开视野,于之前的反而有新的促进。之后再返回来,又可有新的见解,如此可循环上升。

三、读一本书的方法/如何辨别书的水平高低

    当下的书实在太多,即便以搬进图书馆的而言,也是汗牛充栋,无边无涯,不知几时读的完。有一种死功夫叫做挨着一本一本的读。这种读法甚不可取,要能成学是不可能的,不把人读废已是侥幸。何故?图书馆的书,水平总是有高下,而且高下之分甚大,好的书甚少,差的书甚多;挨本读,就像一天在吃皇宫御宴,接下来十天在吃垃圾箱中发霉的馒头,怎么能不出问题,所以需要辨别书的高下。以下是读一本需要读到的八个部分,如何辨别书的高下,也从这八个部分中来。经验之谈,未必为确,各人自鉴吧。

(一)读书名/章节标题

    从图书馆书架中走过,首先读到的全是书名。有的书名正经,有的幽默,有的低俗,有的平和亲切,有的严峻高耸,这些容易判断。有的专业,有的肤浅,这就需要更深的识力。我以为以学科言,每一学科有自己的风格和气质,如果书名不能点出研究范畴,与学科气质吻合的话,很多时候是作者自己没有真的明白自己的研究内容,深得其旨,那他的研究就未必很深入。严肃的东西终究不能是娱乐的,靠标题来吸引读者,终究是落了下成,也负了学术应有的骄傲。文章标题同样如此。

(二)读目录

    读目录,可以见作者的思维逻辑,无论是总分总还是演绎推理,总是有脉络可循。如果目录展现出来的逻辑不顺,要么是读者识力低下,要么是作者水平有限。用这种方法,适合在有一定识力之后运用。

    读目录的另一个目的,在于读完一本书之后,用来回忆全书的内容。这是一个综合把握的能力,即看着目录复述全书的脉络。此非长时期严肃的训练不可能达到。如果能完成这一步,说明对全书已经有了很好的把握。

(三)读序言

    序言一能见作者成书之过程,如此可以对照己身;二可见作者之气度,可见为学与为人之距离;三可见作者之学术关系网络,有的作者请其他人写序,写序人的水平,也可用来参考作者的水平。

    序言的文风和所述之事可以看出作者的气度,文字张狂或是平和,可约略见其学问之深浅。所谓“学问深时意气平”未必为确,却可以做一参考。二来为学与为人不可分,如果道德修养不够,其学问未必有真见解。此点后文再说。

(四)读引言

    引言一般会交代前人的学术成就和全书的脉络。

    文献综述是最让人头疼的地方,大多数书的文献综述让人昏昏欲睡。我以为,好的文献综述,除了作者需要把握好每一本文献本身的内容外,还要能说清楚在那一年,那一位作者,为何要写着一本书,除了学术本身的规律外,还有何社会现实的映照。此外,作者还要能辨别所述文献的高下,不能给人一堆书都水平一样的感觉。还要能清晰的指出每一位作者的失误和成功之处,及其原因。不然不能给人具体的认识。

    关于全书脉络的阐述,对于做学术训练的人来说,开始最好是不要看,直接看后文为好。看完后文后自己先归纳总结,再与引言所述脉络作比较,如此可见自己与作者认识的差别、差距。当然,如果已经辨别是一本不甚精彩的书,读个引言发现无甚可读,线索混乱,也是可以扔掉的。

(五)读正文/每一章

    读正文,最开始的是小学生都会的办法,一个字一个字的读。此则人人都会,不再多言。

    对同一社会问题的解释,一位作者的观点是否能成立,有两点极为重要:一是证据(访谈、日记、诗文、奏稿、档案等等)是否充分、典型,要言之有物;二是理论论证是否清晰,要言之有理。从这两点出发,可以判断大多数书的水平高低。有的著作,以证据充分、新颖、典型为特点;有的著作,以理论论证严密为长处。在此之上,证据之间能够互相辨别见真伪,或理论之间能互相辨明高低脉络,更高一层。在此之上,证据与论证能够相得益彰,互相结合,以此小问题对大的社会作一深入剖析,则更高一层。

    此三个层次,是对研究同一小问题著作水平的划分。在此之下,则全未入流。在此之上,对宏观问题的把握的能力,非我所能学力所及,此处便不妄言了。

(六)读注释

    注释绝不应该只用来注明文献信息。对于大多数书而言,都只能解决一个简单或者复杂的问题。但与此一问题关联的其他问题无边无涯,那么如何划定范围,或如何简单的说清楚与其他问题的关联,除了下定义、文献综述等等之类外,就需要在注释中加以说明、辨别。如此,则可见文章的论证不是武断和片面。此外,作者写注释的方法,也可见其思维逻辑清晰严密与否。注释的重要性,于各学科有不同,就我的阅读经验,在史学类研究中分量最重。一本书,不读其注释,则往往流于缺漏,也不能见得作者苦心。而作者能合理的安排注释的内容,也可使得正文更加简洁精练。

(七)读后记/附录

    后记/附录或是作者自己所写,或是编者所加,它往往划出新的范围,能给读者进一步阅读的启发,能开视野,也是需要注意的。

(八)读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一定要加以留意。所注意有三点:一则见作者此书受到启发最大的书是哪些,这种情况在政治学理论中最常见,读者如果想对此问题再做深入,就需要进一步读这些书。第二是看作者的文献中二手文献的数量和一手文献数量的比较。如果全是用二手文献在做论证,则此作者或许读书很勤,但自己研究功夫不深;如果用一手文献多,则其自主研究的内容多;读者如果要检验作者的论证是否真实,就需要翻阅这些文献史料。第三是见作者的阅读范围,以见作者的学术旨趣;每个人的阅读无论有意或是无意,总是有选择性的,此种可见专与博。

四、读一系列书的方法/如何入门

    读完一本书,以此为出发点读一系列书,基于不同目的,有不同读法,以下分享三种经验。

(一)以某位学者的著作及传记为中心

    国人以德与才不可分,为人与为学是一体。所以读了一位作者的著作,再对照读他的传记、年谱、日记、诗文等等,可对照见他的学术旨趣是否为真。此种方法,最能见一位作者水平与名声之间的差距,可辨别哪些人是徒有虚名;哪些人虽然声名不显,但学问有真功夫。如此读者自身亦可不囿于名声虚荣之限,可自得真趣。

(二)以不同代际学者的研究为线索

    学问总有传承。随着社会问题与社会责任的改变,每一代学者关注的问题总有变化,此变化中又有联系。读者如果细细排比,则可见学术发展之规律,和学者自身之责任。如此可免于浮躁,以为自己能做一切事。

(三)以某一问题为核心

    对于同一社会问题,研究者很多。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视角,不同的论断,以及不同的立论之基。对此做广泛的阅读,方能对此一问题有全面的认识,不至于留下重大的缺憾。

五、读书笔记的写法

    读书笔记一定要写,原因不必说,写法有以下几种。

(一)知识树

    知识树的写法是最基本的,越细致越好。这种训练,可以让读者全面把握作者的意图。训练的时间长了,便能辨别出作者一本书,哪些是他着重论证的点,哪些是过渡性的内容。最后仿佛能看到作者对文句的增删顺序,如此则是细致入微的功夫。

(二)文章的脉络

    知识树的写法是最基础的,在此之上,则是要对全书做整体性的把握。那就是前面所言,需要回答的几个问题:作者在何种社会背景下写这本书?他要回答一个什么问题?从哪几个角度来论证的?他的证据是什么?他的长处与短处是什么?

    以上两种方法是全面把握一本书的写法。此外,横向作比较,纵向观变化,记下感悟与问题,都是需要坚持做的。对这些写法有了长期坚持之后,则何时何处何地写笔记,哪些需要些哪些不需要写,就各人有了符合自己的习惯。

六、如何整理文献资料

    文献资料如档案、奏稿、日记、诗文、访谈、回忆录等等之类。整理文献资料有两个作用,一是检验作者论证的真伪,帮助自己理解作者的意思;二是做阅读训练之用,只有对文献的运用熟练了,做研究的时候才方便查找。

(一)必须要整理的文献资料

    一本好的研究,总是要有好的文献资料做支撑;对相关问题研究的一系列著作,总有一些必不可忽视的文献资料。这种文献,也不会特别多,是一定要收集整理的。

(二)整理文献资料的途径

    一是图书馆,二是用档案馆,三是研究所。这三种情况,对读者有一定限制。第四种得益于电子资料,新浪爱问上很多前辈将整套的史料上传,读者搜到一个文档时,点击上传者名字进入其空间,可见到大量的资料。此种途径,尚见周围很多人不知,便在此自以为是的说一下。至于收集珍奇孤本之类,非为治学之正途,不适合大多数人,也不说。

七、对专与博的看法

    这个问题,我的经验尤其浅薄,也不是大多数人所谈的专家之学与博士之学,因为我的水平完全达不到。我所谈的,是一个人的根基与视野的问题。

(一)专——根基

    我说的根基,是指一个人一定要掌握一种研究的方法,不管这种方法适用于哪门学科,也不管这种方法是否完全科学合理毫无瑕疵。更简言之,就是一种认识能力,有了此种能力,便能鉴别社会问题,或是学术问题的高下、真伪,不为各种学派、主义名称所惑。要练就此种方法,就需要对某一个问题,或某一个学科有长时间的专注,长时间的下功夫,而不是今天在关注经济问题,明天又在关注政治问题,再过一天,又在关注人生哲学;或者今天在读政治,明天在读文学,再过一天,又在关注艺术。这种毫无重点的关注,只会让读者流于肤浅,一无所知,不能真正解决一个问题,最后觉得这种关注是无意义的,只会让自己痛苦,然后舍弃;更严重的,到最后会觉得自己之前的关注很傻很天真,反过来嘲笑之前的自己和现在有同样关注的后来者。

    此种人不少吧,否则怎么会有嘲笑理想主义者,全然忘了自己曾经也是其中一员。

(二)博——视野

    当一个人掌握一种研究方法,有了根基之后,需要广泛的涉猎其他学科,如此则所学不孤。以史学言,每一时代的大问题有规律可循,这个问题在史学,在政治学,在哲学,在文学,在艺术上都有所体现。这就需要读者开视野,从不同角度入手入手,旁征博引,互为论证,如此可以更加全面。

八、如何整理书目

    整理书目,是为了更快的进入一个领域,让阅读更加的有规划。

(一)先达的介绍

    大学期间各人接触到的书目不少,对这些书目要多加思考,多加辨别。但凡一个人能看出一本书的好坏高低之后,对此就不会疑惑了。

(二)根据一本书的参考文献整理

    这种方法,前面已经说过,此处不再说。

(三)图书馆抄书目

    图书馆抄书目是一种死板的办法,但这是全面把握一个学科最好的办法。以问题为中心,则各个学科类书架上都能找到你需要的书籍。所以长时间泡在图书馆是必要的,哪怕是读书目,也能给你很多启发。

九、关于藏书

    关于藏书,这里只从治学的角度谈必要性和一些方法。

(一)藏书的必要

    首先是节约时间的需要,需要看一本书,或只需要简单翻一下回忆一个知识点,专门跑一趟图书馆,有时候花很长时间还找不到,这非常浪费时间,很不划算;其次有的图书馆的书,也并不是藏的很全,需要在图书馆之外寻找;最后是图书馆的书,很多被画得很乱,也不便自己写笔记作批注。这是对在校时期而言。此外毕业之后没图书馆用了,如果要读书,就更只能自己买了。

(二)藏哪些书

    不是任何一本书都需要买。以个人兴趣而言,专业性的书籍,那些一流顶尖的著作是需要买的,这些书,各科其实并不多。这些书,需要时常翻阅,必藏不可。至于二三流的书,如果做研究,就需要购买,否则没有太大必要。

    此外是文献资料类的,如果经济条件许可,重要的一些可以自备。如果有电子资料,也可以用。

(三)关于出版社

    如果是藏书,一定要辨别出版社。好的出版社和坏的出版社出的书,水平相差极大。即便是出同一本书,高下也是非常明显。此外各个出版社所长不同,在好的出版社之间,也需要加以辨别。

    现在很多出版社喜欢出丛书文集之类,需要辨别的是这一套书,并不是全部需要买的(除非是极为个别大家的作品),从书中往往只有部分书水平极高,其余的都很一般。出版社越差,水平一般的书越多。

(四)关于版本

    就当下学风浮躁而言,很多书版本越老越好。

十、读书之友

    这里谈两点经验,一是读书会,二是读书交友。

(一)读书会的两种讨论形式

    读书会的讨论形式有两种,一种是规定读物,所有人必须读此内容,死扣此内容作讨论;第二种是漫谈式,天马行空。很多读书会都是采取第一种方式,会规定书目,但讨论的时候,总是变成第二种。

    对于学问浅薄如我辈,最好还是老老实实的采取第一种方法,一本书一本书的来,不要飞的没边。但需要反思的是为何总是会从第一种变成第二种。就我的经验,一是每次读的内容太少,大家觉得没什么可讨论;二是没有认真的去理解作者的思路,没有去扣住细节,以至于想讨论无法入门;三是第一种方法实在很枯燥,而血气方刚的年轻人一看到激动人心的话,就跑的没边了。大家都爱找共鸣,不喜欢去鸡蛋了这种无聊的活儿。

    这是读书会需要警惕的地方,否则这种讨论容易变成自我满足的娱乐方式,失去了阅读讨论的本意。

(二)关于书友

    如果有这样一个朋友,每次聊天,都是以最近看的书开始,谈到书的内容,以及给自己的启发,互相促进,我想这真是非常幸福的事情。可惜现实中非常难以实现,即便一时有,似乎也难以长久。因为交情深了,总是会看到阅读之外的其他东西,产生各种冲突,于是又会觉得兴致索然。

    古人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这个道理颠扑不破。所以还是需要一些能够讨论的朋友,在阅读上互相督促,在生活上还需要互相理解,帮助一下,大概阅读也不能脱离生活。此外,如果真是自诩孤寡一人,亦可放宽眼界,在千年前与千年后的时空中寻找同道中人,则前可见古人,后可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喜吾道亦不孤。

 

    上面的文字,一部分是经验总结,希望能给部分人以启发;一部分是给与我发生过交集的朋友看的,所以有一些话不明不白,我想这些人会明白,我在说什么。

    关于以上的方法,总有境界高低、水平深浅、识见厚薄之别。我的水平总是很浅,但请水平高的人但付之一笑罢。此处也不是谦辞,我见过同龄人中水平极高的,总是高山仰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