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曾 字十翼,别署抱冲斋主,1938年出生于江苏“南通范氏诗文世家”,宋代著名文学家范仲淹之后。凭借其在中国画坛书、画并绝,诗、文俱佳的艺术风格,范曾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画坛最重要的领军人物之一。今年5月,范曾获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多元文化特别顾问,成为第一位拥有此荣誉的中国人。 ![]() 在生活节奏加快、学习工作压力日益加大的今天,如何回归自然、寻找一份平和的心态,是每个身处其中的人都需要面对的问题。10月17日,作为南开大学九十年校庆系列活动之一,艺术大师、南开大学终身教授范曾登上南开名家讲坛。在以“回归自然、回归古典”为主题的讲座中,范曾与现场的近千名师生、校友分享了自己多年来对艺术的体悟与心得。
什么是自然?在范曾看来,“自然”就是自在而已然的存在。他说,“自在”即言其无处不适宜、无处不合理、无处不恰到好处,那是宇宙无法言说、也言之不详的至大无垠的存在。它是时、空的一个不朽的徽号,标示着空间上的无际无涯、时间上的无尽无休。 讲座中,通过对艺术发展史及中西方哲学家对艺术、自然的研究进行梳理,范曾指出:自然对人类恩宠有加。“亘古至今,自然为人类各族群多元文化和美的创造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提供了日月随旋、风雨博施的适时变幻,天地方能‘合目的性’地生息繁衍,并得以从玄古、太古以至今天,延绵不断、永无尽期。”范曾说。 “远古、中古、近古的人类,基本上生活于农耕与畜牧之中,人类贴近自然、信赖自然,在自然面前心存敬畏和挚爱,人类不会对自然傲慢。然而工业化却使人类的欲望逐步膨胀,至后工业化时代来临,贪婪渐渐吞食人类质朴的灵魂。”范曾表示,当科技的日新月异与人类的不可餍足的消费欲并驾齐驱的时候,地球和人类危险的日子也就渐闻足音了。 为此,他提出了“回归自然、回归古典”的观点。“我们欣赏古典的文化,那是由于它们宁静、幽雅、虔诚、质朴,那是先民大朴无华的灵魂的显示。”他说道。 范曾认为,回归古典和回归自然,可以说是同义而异名,或者说是合二为一的。人类历史的一切文化的创制,都离不开大自然的启示。他说:“人们在科学上有发现,在文艺上有模仿,但至于超越自然,那仅仅是一种幻想,即使以艺术的‘夸张’而言,人类也仅仅能以自身大小为比例,作力所能及的努力,至于宇宙本体的小有动作,则可以其无法计量的威力,震慑于天地之间。” 最后,范曾引用18世纪法国博物学家、作家布封在《鸟类自然史》中的一段话结束他的演讲:“无论是人类的或禽兽的社会,过去都是暴力造成霸王,现在却是仁德造成贤君。地上的狮虎,天上的鹰鹫,都只以善战称雄,以逞强行凶统治群众,而天鹅却不是这样,它在水上为王,是凭着一切足以缔造太平世界的美德,譬如仁慈、宽厚等等。”范曾呼吁大家“共祷人类的和平与大同,并祝颂天鹅永葆高华之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