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夏至一九二九,扇不离手

 LuXin4164 2013-07-25

“九九歌”是利用人对寒冷的感觉以及物候现象(即因天气气温的变化而导致动植物变化的现象,如柳树发芽,桃树开花,大雁飞来等等,均与当时气温有关,而这些与几月几日并无必然关系)来反映天气的冷暖。北京地区流行的《九九歌》是这样的:“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通俗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记忆。夏天的九九是与冬天相对应的,从夏至日算起,也有九九八十一天,据明代《五杂俎》记载为:“一九二九,扇子不离手:三九二十七,冰水甜如蜜(古代有冰窖,冬天藏冰,夏天取出应用);四九三十六,汗出如洗浴;五九四十五,难戴秋叶舞;六九五十四,乘凉入佛寺;七九六十三,床头寻被单;八九七十二,思量盖夹被;九九八十一,阶前鸣促织(促织指蛐蛐)。“夏天的《九九歌》写得十分生动有趣,而且以人的主观感觉为主。

一入了伏,天气最炎热的时候就到了。人们尽管都己经换上了轻薄的衣裳,但是依然暑热难耐,需要借助扇子驱逐一些热气,使自已凉爽一些。扇子是北京的一种文化现象,老爷子舔胸叠肚,穿着一件汉溻,坐在大槐树下摇的是芭蕉扇,这是京城百姓普通的扇凉工具。进茶馆入戏楼摇的是纸扇,纸扇在南纸店出售,扇骨、扇面都有讲究,好扇骨有湘妃竹的、凤眼竹的;扇面则分几层绵纸的,最好的是七层,如果是洒金扇再加上名人字画,这把扇子可就值老钱了。最不济的就是那一抹黑的纸扇了。再有就是羽毛扇,是用鹅翎扎成的,就家戏剧里诸葛亮用的扇子一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