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岁时的轨迹(16)夏九九,夏日何曾歌九九

 雪岸飞鸿 2022-06-23 发布于上海

夏九九,夏日何曾歌九九

雪岸

夏日何曾歌九九?殿梁墨迹老河口。伏天酷暑为其中,数到秋时才罢手。

夏九九歌的来历

要说夏九九,先说说数学上的乘法口诀,也叫九九歌。远在春秋战国时代,乘法口诀九九歌就已经广泛地被人们利用。最初的九九歌是以“九九八十一”起到“二二如四”止,共36句口诀。发掘出的汉朝“竹木简”以及敦煌发现的古“九九术残木简”上都是从“九九八十一”开始的。“九九”之名就是取口诀开头的两个字。

据说,在春秋时的一代明君齐桓公,为招贤人奇士,曾设“招贤榜”,可是“招贤榜”贴出了很久没人应招。终于有一天,来了个秀才模样的人。齐桓公一听有人应征。连忙亲自带人道到招贤馆门口迎接。没想到,来人二话没说,开口就朗声背道:“九九八十一、九八七十二、……二二得四。”背完了,向着齐桓公深深的作了一个揖,说道:“大王,见笑了。”齐桓公和他手下的人听完,都哈哈大笑,齐桓公问道:“难道会背九九表表示有才学吗?”来人却一本正经地回答道:“大王,会背九九歌也实在算不上是有才学.但是大王如果能对我这样一个只会背九九歌的人都能以厚礼相待的话,这样一来,天下有才学得人还愁不会接连的来投奔您吗?”齐桓公听了,说:“言之有理,那么先生就是我招来的第一位贤士了。”从此,贤人们都分别来投奔齐桓公。齐国也越来越强大。

这个故事给我们传递了一个很重要得信息,那就是,早在春秋时,就已经发明了九九歌,照这样来推算,乘法口诀的前身即“九九歌”已经有2600多年的历史了。

大约到公元5~10世纪间,“九九”口诀扩充到“一一如一”。到了宋朝(公元11、12世纪),九九歌的顺序才变成和现代所使用的一样,就是从“一一如一”起,到“九九八十一”止。元代朱世杰所著的《算学启蒙》一书所载45句口诀,已经明確更改为从“一一”到“九九”,并称为九数法。

回到正题,再说夏九九。冬九九也好,夏九九也好,也许是受到数学中的九九歌启发,将之运用到气候上,演变成以后先后出现的冬九九和夏九九歌。

冬九九从冬至日开始,一口气连数9个“九”,数到81天止,就到了冬去春来的耕作时节。同样,夏九九从夏至那天开始数,也是连数9个“九”,也是数到81天止,就到了秋凉纳藏、准备过冬的时候。夏九九就是从夏至日起算到阳历9月18日,过了八十一天,夏九九天气周期就结束了。

冬、夏两支“九九歌”,总结了前人千百年来的经验,用民谣的形式,记录了季节物候的逐渐变化,在历史上都受到人们的喜爱,变成了代代相传的歌谣。当然,夏九九则因为种种一时说不清道不明的原因,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中。

冬九九最冷的九是三九、四九。三九、四九,冰上走。同样夏九九最热的九是三九、四九。三九二十七,出门汗欲滴;四九三十六,卷席露天宿。古老的夏九九歌对物候的描述,到今天还十分贴切。在中国的传统历法中,“数九”的习俗由来已久。既有流传甚广的冬九九歌,也有即将失传的夏九九歌。

据考证,夏九九歌始于唐宋时期。

南宋人陆泳在《吴下田家志》中就记载了“夏至九九歌”。其歌谣是:

夏至入头九,羽扇握在手;二九一十八,脱冠着罗纱;三九二十七,出门汗欲滴;四九三十六,卷席露天宿;五九四十五,炎秋似老虎;六九五十四,乘凉进庙祠;七九六十三,床头摸被单;八九七十二,子夜寻棉被;九九八十一,开柜拿棉衣。

这是最能反映我国大部分地区夏季气候特点的歌谣。

人们发现,与上面所述一字不差的歌谣,被人用松烟墨写在湖北省老河口市禹王庙正殿的榆木大梁上的夏九九歌,至今墨迹犹新。

由谢肇淛编撰的《五杂俎》,是明代的一部随笔札记,著作包括读书心得、事理分析、政局时事、风土人情,笔记中也有一首“夏至后九九谣”:

一九二九,扇子不离手;三九二十七,冰水甜如蜜;四九三十六,汗水如沐浴;五九四十五,头戴秋叶舞;六九五十四,乘凉入佛寺;七九六十三,床头寻被单;八九七十二,思量盖夹被;九九八十一,阶前鸣促织。”

在清代人杜文澜编撰的《古谣谤》里,一首“夏九九歌”格外引人注目:

一九至二九,扇子不离手;三九二十七,吃茶如蜜汁;四九三十六,争向街头宿;五九四十五,树顶秋叶舞;六九五十四,乘凉不入寺;七九六十三,夜眠寻被单;八九七十二,被单添夹被;九九八十一,家家打炭墼。

歌谣中说到的“炭墼”,圆柱状,用炭末制成,主要用作手炉的燃料。手炉是旧时大户人家小姐、太太冬天烘手的日常用具,白铜制作,非常细巧、精致。

夏九九的地理和时间特征

在时间上,“夏九九”是从阳历06月22日(即夏至日)前后到09月09日前后,夏至日为“依旧”的第一天,依次经历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6个节气,这段时间内,太阳直射点从北回归线向赤道移动,我国昼长夜短,但白昼逐渐缩短,黑夜逐渐增长,绝大部分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小。管我国各地“冬九九”的表述存在差异,但都反映了气候由暖→热→凉的变化过程,同时随着气温的变化,各地的物候现象和人们的生产、生活景象也发生相应的变化:一九二九天气较热,手中经常拿扇子;三九四九天气最热,人体出汗多,穿衣也少;五九时节,北方天气变凉,南方仍较炎热;七九以后,南北方天气都变得凉爽,需要及时增添衣裳。

夏九九歌虽然未广泛流传,但它比冬九九适用范围更广。除了青藏高原、西北部分地区等地区不适用外,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适用。这是因为我国南北温差夏季小,冬季大。因此,除去个别地方如海南省等外,夏九九歌就没有冬九九本身所具有的那种地域局限性。

北方农村流传的歌谣是:

一九至二九,扇子不离手;三九二十七,冰水甜如蜜;四九三十六,汗湿衣服透;五九四十五,树头清风舞;六九五十四,乘凉莫太迟;七九六十三,夜眠要盖单;八九七十二,思量盖夹被;九九八十一,家家找棉衣。

江南一带流传的又有所不同:

一九二九,扇子勿离手;三九二十七,冰水甜如蜜;四九三十六,出汗如出浴;五九四十五,头顶秋叶舞;六九五十四,乘凉勿入寺;七九六十三,上床寻被单;八九七十二,思量盖夹被;九九八十一,家家打炭墼。

还有两首流行于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夏至九九歌是:

  一九和二九,扇子拿出篓;三九二十七,汗水溻了衣;四九三十六,房顶晒个透;五九四十五,乘凉莫入屋;六九五十四,早晚凉丝丝;七九六十三,夹被替被单;八九七十二,盖上薄棉被;九九八十一,准备过冬衣。

此外,黄河中下游夏近来有人改写了夏九九歌,其歌词是:

  一九二九温升高,摇扇风扇开空调;三九温高湿度大,冲凉洗澡来消夏;四九炎热冠全年,打开风扇汗不断;五九烈日当头照,无处躲来无处跑;六九时节过立秋,清晨夜晚凉飕飕;七九炎热将结束,夜间睡觉防凉肚;八九到来天更凉,男女老幼加衣裳;九九时节过白露,过冬衣被早打谱。

这些歌谣除了适合各地地理位置特点外,一个共同的特点,是通俗易懂、科学合理、便于记忆。歌谣使用地区性极强的方言,读起来朗朗上口、优美动听。前半句是所属时段,后半句用人们对该时段冷暖的感受、表现和行动等,生动、形象地反映了这个季节的气温变化。“夏九九歌”是宝贵的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

夏九九与三伏的关系

三伏天与夏九九有什么关系呢?

夏九九的起始点就是夏至。其终点是夏至后八十一天。

三伏天分为头伏(初伏),中伏和末伏。头伏十天,中伏十或二十天,末伏十天,加起来就是三十至四十天。三伏的起始点和终结点的计算要比夏九九复杂一些。

三伏天的开始与结束都是由庚日(因为天干为按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共十日中庚日来循环,每一循环都是十天)决定的,因此,从夏至开始到立秋之间如果有4个庚日,则中伏十天。如果有5个庚日,中伏为20天。三伏天的长短与闰月无关。

初伏:夏至日开始的第三个庚日(夏至那天不算)为初伏的第一天,十天后转中伏。

中伏:从初伏后的下一个庚日,中伏的天数不定,这个由末伏的开始时间决定。

末伏: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开始,为末伏的第一天。末伏为10天。末伏结束的时间在秋天的第二个节气处暑前后。

2017年的三伏天从7月12日开始到8月20日结束,8月21日出伏。共计40天。8月7日立秋,8月23日处暑。

首先是,它们有共同点

其共同点有二:

其一是,夏九九和三伏的起始点都与夏至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其二是,夏九九和三伏都涵盖了一年之中最热的时间段。

俗话说“冷在三九,热在三伏”。7月7日节气是小暑,古籍《群芳谱》中说:“暑期之此尚未极也。”因为小暑过后,全年最热的三伏就到了。伏天是雨水集中,全年最热的日子,又是阴起阳降的时候。《汉书·郊祀志注》中说:“伏者,谓阴气将起,迫于残阳而未得升。故为藏伏,因名伏日。”夏至这天白昼长,太阳角度最高,但不是一年中天气最热的时候,因为接近地表的热量这时还在继续积蓄,并没有达到最多的时候。夏至后日照时间一天比一天少了,气温却一天比一天持续升高,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的时候开始入伏,俗话说:“小暑大暑紧相连,气温升高热炎炎”。这段时间叫数伏天。

和三伏对应的夏九九则在三九、四九、五九。北方农村流传的歌谣对这一段时间的描述是:三九二十七,冰水甜如蜜;四九三十六,汗湿衣服透;五九四十五,树头清风舞。黄河中下游夏九九歌对这一段时间的描述是;三九温高湿度大,冲凉洗澡来消夏;四九炎热冠全年,打开风扇汗不断;五九烈日当头照,无处躲来无处跑。江南一带流传的夏九九歌对这一段时间的描述是:三九二十七,冰水甜如蜜;四九三十六,出汗如出浴;五九四十五,头顶秋叶舞。

其次是,它们更有不同点。

其不同点有三:

其一是,夏九九和三伏的单位时间不同。

夏九九的时间单位是,九天为一九,九个九则固定为九九八十一天。三伏的第一伏,人们口头上习惯说十天为一伏,是不对的。其中一伏、三伏均为十天,二伏有时是十天,有时则是二十天。

其二是,夏九九和三伏起始点的计算方法不同。

夏九九是直接从夏至那一天开始算起。

三伏虽然也要从夏至算起,但三伏的开始时间是从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算起。从时间上要错过二十余天,即每年入伏的时间没有固定,中伏的时间长短也不相同。需要查历书计算。简单地说是可以用“夏至第三庚”这5字的口诀来表示入伏的日期,即从夏至后第3个“庚”日算起,初伏为10天。初伏10天后则进中伏。末伏虽为10天,但它的起始点则是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如此一来,二伏有时就要变长,变为20天。我国古代流行“干支纪日法”,用10个天干与12个地支相配而成的60组不同的名称来记日,循环使用。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庚日的“庚”字是“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个天干中的第7个字。庚日每10天重复一次。从夏至开始,依照干支纪日的排列,第3个庚日为初伏,第4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1个庚日为末伏。当夏至与立秋之间出现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如果出现5个庚日则为上面所说到的20天。看来,庚日出现的早晚将影响中伏的长短,所以,出现了有些年份伏天为30天,有些年份伏天则变为40天。一般来说,中伏是20天的年份多,是10天的年份相对就少一些。

其三是,夏九九和三伏的时间跨度不同。

夏九九把从夏至起的八十一天都算在其内。而三伏的时间跨度则小多了。一般年度的三伏为三十天,个别年度的三伏中的第二伏增加十天,三个伏则为四十天。

三伏则集中在一年最热时间段,即三十到四天。而夏九九虽然包涵了一年最热的时间段,但到了六九时,就进入了立秋,天气一天天由热变凉了。当然要如果遇到秋考虎则是另外一回事了。不过即使遇到秋老虎,白天酷热,到了晚上则凉爽多了。

其四是,夏九九和三伏流传时间不同。

我国民间历史上长期使用的冬九九和夏九九两大杂节,其中冬九九流传的范围广,流传的时间也长。但夏九九已经久不流传了。

为什么能形象描述夏天天气的夏九九却中断了流传呢?笔者在遗憾的同时,也想到了这个问题,大概是有了三伏,把夏天最具火热特点的那一段作了形象而生动的描述,人们认为没有必要再反反复复地说夏九九了,不能不叫人为之扼腕。

在此,笔者还要借此机会再说说冬九九和夏九九。冬九九是从以冬至日为起始的第一天,即从12月21日起到次年的3月8日或9日,依次经历冬至、小寒、大寒、立春、雨水、惊蛰6个节气、最寒冷的节气当然是大寒。夏九九是从阳历6月21或22日(即夏至)算起,到9月9日前后,依次经历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6个节气。最热的天气当在大暑前后那段时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