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标题:《解析消费养老与社会伦理道德的关系》 作者:红尘

 红尘艺品图书馆 2013-07-26
标题:《解析消费养老与社会伦理道德的关系》  作者:红尘                                                                                                                人们常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社会生活中的每一个人,既有自我的要求,又受社会的方方面面伦理道德的支配和约束。为了使人真正成为人,社会成为真正的理性社会,就必须有伦理道德的自觉规范。作为社会调控体系的重要手段,伦理道德与每个人共同构成人们在生活内容当中的行为规范,在现实生活中是无法与人们追求高规格的美丽中国梦所背离的。
当代“伦理”概念蕴含着西方文化的理性、科学、公共意志等属性,“道德”概念蕴含着更多的东方文化的情性、人文、个人修养等色彩。上海家帝豪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曹建华董事长推出的消费养老创新的新经济商业模式,利国利民,强国富民,模式创新,巧妙的拉动内需,环境污染零排放。消费养老近二年在中国深受消费者(经社会调查有12万左右的中国老百姓受益)欢迎,有志之士率先鉴行。虽有争议,但也是在争议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认可。可见,民族企业创新不仅仅需要自身的才智,各方面的携手扶植也相当重要。政府应该起到政策支持、法规保护、间接引导等作用。民族企业创新之路一旦成型,其引起的观念性转变几乎是不可阻挡的,甚至会成为一种潮流而快速崛起。为了消费养老模式在中国可以良性化发展,今天谈谈消费养老与中国环境伦理道德方面的关联性。                 我国的工业化虽然起步较晚,发展却是无比迅速的,这样的高速发展产生了许多环境问题。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长期以来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各项工业的发展不仅伴随着单位GDP的高能耗,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不可逆转的严重的环境污染。紫金矿业污染、中石油大连污染、中石化松花江污染等环境灾难频繁。经由发达国家的经验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以“先污染后治理”的方式发展经济得不偿失。中国的环境问题实际上已经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它每年侵蚀5%到8%的GDP,基本上相当于中国每年GDP的增长速度。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中国的生产力水平已经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同时也逐渐意识到环境伦理道德的重要意义。所以,目前中国政府所希望的是通过环境价值观的根本转变和环境法规的约束双管齐下,彻底扭转当前的环境状况。当然,在实际情况中,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                                                   在发达国家已有的生态中心论等理论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我国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理论。十七大对生态文明做了具体的说明:生态文明的崛起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世界性革命,是不可逆转的世界潮流,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进行的一次新选择。它以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作为行为准则,建立健康有序的生态机制,实现经济、社会、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生态中心论更关注生态共同体而非有机个体,它是一种整体主义的而非个人主义的伦理学。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实质上就是一种环境伦理道德价值观的体现。中国环境伦理道德和环境法的发展同样遵循上述规律。            发达国家先进的环境伦理道德是建立在后工业化基础上的,而我国目前仍然处在重工业化时期,经济发展仍然是重中之重。但是经济发展水平又同时制约着环境立法和司法的实践,即便先进的环境伦理道德在立法中能够体现,但如果在司法中得不到贯彻,那么仍然起不到实质作用。所以,新时代环境伦理道德的应用仍然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从根源上讲这是由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没有达到需要的高度。现实要求中国不能像西方发达国家那样,期待经济水平发展到后工业化的高度之后,环境道德自动提升,而应该主动克服经济发展水平的阻碍,把先进的环境伦理道德应用到保护环境的实践中,真正做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由此可见环境伦理道德的倡导在十三亿人的中国是多么的重要!!!中国领导人是否可以从上海家帝豪的消费养老模式中发现些什么呢???。。。。。。            “伦理”和“道德”可以协调统一吗?消费养老会和中国经济、美丽中国梦融为一体吗?沉默,有时它也是一种策略,迫使对方说话,而自己却有一种主体感和独立感。。。。。。                                [请尊重原创   红尘  2013年5月11日 上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