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94—2011年全国高考地理分类汇编专题专题13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华夏蛐蛐 2013-07-26

1994—2011年全国高考地理分类汇编专题专题13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一、单项选择题
1.(2007年高考广东卷地理)图4所示的生产模式最可能适用的地区及其优点是

17年(1994鈥2011)全国高考地理分类汇编专题13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A.东北森林地区;利于林区经济发展  B.西北沙漠地区;利于生态环境改善
C.江南丘陵地区;利于循环经济发展  D.青藏高原地区;利于充分利用太阳能
【答案】C
【解析】青藏高原海拔高,终年气温较低,属于高寒区;西北地区降水少,气候干旱;东北地区纬度高,热量不足;南方丘陵地区热量充足,农业类型多样。青藏高寒区种植饲料、发展沼气都受到自然条件的限制;西北地区气候干旱,种植饲料也不可取,且青藏高原和西北地区均以游牧业为主;东北地区发展沼气必须建造玻璃温室,才能为冬季沼气池的运行提供温度;而“猪——沼——果(菜、菌、药、花)”生态农业模式,在我国南方地区非常有代表性,沼气一年四季均可运行。
(2010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江苏卷)图10为我国某地区农业科技园区循环经济模式图。读图回答l7~l8题。

17年(1994鈥2011)全国高考地理分类汇编专题13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2.①、②、③、④、⑤的含义符合该循环系统的是
A.种苗培育、饲料加工、排放、废弃物、饲料
B.水窖集雨、饲料加工、供暖、废弃物、肥料
C.种苗培育、水窖集雨、净化、废气、饲料
D.水窖集雨、饲料加工、供暖、肥料、废弃物

【答案】D

【解析】本题组综合性较强综合,考查了循环经济的一系列知识。循环经济是工业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具体来说工业的可持续方向是清洁生产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方向是生态农业。只要弄清楚该地区农业科技园各生产环节之间的联系即可。

3.该园区农业生产的特点是

 A.小农经营 B.集约化程度低 C.商品率高 D.科技水平低

【答案】C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农业科技园属于乳畜业而决定乳畜业的因素主要是市场和饲料农业科技园自身的种植业提供饲料而与外界联系的只有销售环节。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江苏卷(新课程))图6是“某城市建设前后水量平衡示意图”,读图回答11~12题。

17年(1994鈥2011)全国高考地理分类汇编专题13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4.城市建设导致了当地
A.地下水位上升             B.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减慢
C.蒸发量增加                D.汛期洪峰流量加大
【答案】D
【解析】这两幅图反映出:城市建设后,绿地减少,为水泥、柏油等不透水地表所取代,降水后雨水多汇集成地表径流快速流走,或从下水道排走,下渗雨水少,可供蒸发的水分少。雨水汇集成地表径流快速流到河里,使河流汛期洪峰流量加大。
5.城市建设后地面径流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生活用水量增加            B.植被覆盖率增加
C.降水下渗量减少            D.城市热岛效应

【答案】C
【解析】城市不透水的地表阻隔雨水下渗,故选C。

6.(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广东卷(新课程))下列哪个观点是正确的
A.技术进步能解决人类面临的所有问题       B.人类的发展来自于对自然的征服
C.人类活动都会对生物体带来灾难             D.人类对自然的维护就是对自身的保护

【答案】D
【解析】技术进步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但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人类的发展来自于改造和利用自然,人类活动一方面会导致生物物种短缺,另一方面会保护物种。

7.(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广东卷(新课程))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解,正确的是
A.可持续发展主要是环境保护
B.社会可持续发展是目的
C.公平性原则是指同代人、代际人之间,不同国家之间对可持续发展所尽义务应公平
D.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全球整体协调和国际合作
【答案】B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理解。要注意可持续发展的三个原则和内涵。教材中有详细论述,明显应选B、D。
8.(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上海卷)下列地理现象中,可能影响全球环境的是
A.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B.东太平洋赤道附近表层海水温度异常
C.中南半岛湄公河水质污染               D.华北平原土壤次生盐碱化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环境问题的理解能力。水土流失、河流水污染和土壤盐碱化这些环境问题都具有地域性。厄尔尼诺现象会影响美洲、亚洲、大洋洲等地的气候变化,具有全球性的特点。
9.(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上海卷)下列工程中,对上海地区酸雨侵害起减缓作用的是
A.西气东输      B.苏州河治理         C.南水北调      D.沿海防护林
【答案】A
【解析】本题结合“西气东输”这一热点知识考查其对上海的环境意义。
10.(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上海卷)2004年,“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在上海召开了太平洋发展中岛国特别机构会议,参加会议的岛国目前面临最大的环境问题是(    )
A.火山地震              B.大气污染      C.水体污染              D.海平面上升
【答案】D
【解析】因全球变暖,使太平洋发展中岛国面临最大环境问题是因全球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面临被淹没威胁。即 D 选项正确。
11.(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上海卷)下列关于“可持续发展”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停止开采不可再生资源,为子孙积累巨大财富
B.加大加快各类可再生资源的开采力度
C.控制人口增长,使人口数量维持在目前的水平
D.在资源开发利用时,不能危害未来人类的生活需求

【答案】D
【解析】可持续发展是指即满足当地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遵循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由此分析D选项为正确选项。

 (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广东卷(新课程))全球气温升高和生态环境恶化是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回答15-16题
12.(2000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上海卷)下列举措中,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有(不定项选择题)(  )
A.营造上海外环线绿带                  B.实行垃圾分类收集
C.消除苏州河黑臭现象                  D.建立现代农业园区

【答案】ABCD
【解析】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是:经济发展既能满足当前的需要,又对子孙后代的生活环境不构成危害。也就是说,凡是既能增加经济效益或环境生态效益,又对子孙后代生存和发展无害的举措都是正确的。如营造上海外环线绿化带、实行垃圾分类收集、消除苏州河黑臭现象,建立现代农业园等。答案为 A、B、C、D。[注意]可持续发展的理解及应用。

13.就全球气温升高对今后100年内陆球环境的潜在后果,表述不正确的是
A.山地0℃等温线将上移150-500m
B.森林带将向两极推移
C.全球将普遍变得干旱
D.海平面将上升10-95cm
【答案】C
【解析】全球气温升高,山地雪线会普遍上移;两极冰川会融化加快,加之海水升温会膨胀,导致整个海平面会上升;由于温度的升高,亚寒带针叶林会向极地推移;尽管全球气温升高,蒸发量会增加,但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所以并不是全球都普遍干旱。
14.在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的多种原因中,难以人为改变的是
A.高消费、高浪费、大排放的生活方式
B.对资源、能源的掠夺性开采
C.生产工艺水平低
D.自然资源的有限承载力
【答案】D
【解析】解本题结合生产生活实际与各项对比就可解决。明显地可看出,A、B、C三个选项都是可以人为改变的。而D项自然环境的有限承载力,即自然资源储量是自然原因形成的。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春季招生考试文综北京卷(旧课程))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轿车越来越多地进入家庭。回答7~9题。
15.家庭轿车的大量使用能够(  )
A.降低燃油消费                            B.提高交通效率
C.扩大居民出行范围                        D.节省城市用地
【答案】C
【解析】家庭轿车的大量使用方便了居民的生活,扩大出行范围。但由于数量增多停车占地、燃油消费也会增多,也会给交通带来较大压力,降低交通效率。答案为 C。
16.对大城市来说,大量使用家庭轿车有利于(  )
A.缓解道路交通压力                          B.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C.城市连片发展                              D.降低市中心常住人口密度
【答案】D
【解析】大城市交通设施完备,家庭轿车大量使用可使部分市民迁往城市外围的郊区,从而降低市中心常住人口密度。但由于往来频繁会加重道路交通压力,使道路通行能力降低。故正确选项为 D。
17.家庭轿车的大量使用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是(  )
A.在城市上空形成臭氧空洞                 B.大范围的水体污染
C.大规模的酸雨危害                       D.城市大气质量下降
【答案】D
【解析】城市人口集中,车流量大,排放汽车尾气直接污染大气,降低城市大气质量。臭氧空洞主要是氟氯烃(制冷剂)影响所致。尾气对水体不会造成直接大范围污染,也不会引起大规模酸雨危害。故正确选项为 D。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春季招生考试大综上海卷)由于大气、水和土壤等环境污染,食品安全问题受到广泛的关注。
18.为避免蔬菜和水果受到各种污染,并保护生态环境,生产中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  )
①采用无土栽培(水培法)
②使用绿肥等有机肥
③使用高效化肥
④使用农药防治虫害
⑤采用生物防治虫害
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
【答案】B
【解析】使用高效化肥和农药,会污染蔬菜和水果,影响生态环境。
19.(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春季招生考试大综上海卷)为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我国正在加快发展绿色食品。绿色食品的要求(    )。
①产品的原料必须是绿色植物
②产品原料的产地符合环境质量标准
③产品原料的生产过程符合生产技术标准
④产品的加工、包装和储运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B
【解析】所谓绿色食品,要求进行清洁生产,即产品原料的产地符合环境质量标准、产品原料的生产过程符合生产技术标准、产品的加工、包装和储运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绿色食品的原料不一定是绿色植物。
(2002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文综全国卷(新课程))增加绿化面积是解决城市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回答13——14题:
20.在大城市提倡的营建“绿色屋顶”和“绿色阳台”,其改善环境的主要作用是(  )
A.减少城市的噪声和光污染
B.减轻热岛效应和美化环境
C.减轻光化学烟雾的污染
D.降低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数量
【答案】B
【解析】大城市人口集中,工业经济活动集中,排放废气物多、废热多,有热岛效应,且污染较严重,营建“绿色屋顶”、“绿色阳台”增加植被覆盖率可以减轻热岛效应、美化环境,其对噪声污染、光污染及化学烟雾污染作用并不是主要的,即正确答案为 B。
21.我国北方一些城市在城市绿化中因使用杀虫剂而污染了地下水,下列绿化方式中污染最为严重的是(  )
A.落叶阔叶树林
B.常绿针叶树林
C.“绿色屋顶”和“绿色阳台”
D.人工草地
【答案】D
【解析】北方城市绿化主要是人工草地,树种为落叶阔叶林为主,林地较少且施用杀虫剂较少,“绿色屋顶”和“绿色阳台”面积较小,施用杀虫剂也不会直接污染地下水。所以人工草地为绿化方式中污染最严重的。故正确答案为 D。
二、双项选择题
大气污染与使用能源的种类密切相关。读图10并结合相关知识,回答27-28题。17年(1994鈥2011)全国高考地理分类汇编专题13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22.(2009年高考广东地理单科卷)关于四省市农村不同生活能源对大气SO2污染的贡献率,正确的叙述是
A.广东省以煤炭最小       B.福建省以薪柴最大
C.江苏省以薪柴最大       D.北京市以秸秆最小
【答案】AB
【解析】此题不难,对照图例和图中信息可知,四省市农村不同生活能源对大气SO2污染的贡献率中,广东省以煤炭最小,福建省以薪柴最大,江苏省以秸秆最大,北京市以薪柴最小。
23.(2009年高考广东地理单科卷)减少我国农村大气污染物排放的有效措施有
A.发展沼气    B.开采小煤窑    C.利用太阳能    D.种植薪柴林
【答案】AC
【解析】结合图中信息和提供的四个选项,开采小煤窑和种植薪柴林都会产生SO2污染,即减少我国农村大气污染物排放的有效措施有是发展沼气和利用太阳能。 
【考点定位】该题组考查我国能源利用存在问题及其应对措施。
三、综合题
24.(2009年高考海南卷,21)图6是某海湾围海造地前后的对比图。指出围填海前后的变化,并就其中一项变化,说明其对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及对策。(10分)17年(1994鈥2011)全国高考地理分类汇编专题13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答案】:围填海前后的变化:湿地消失、山林被破坏、海滩消失、新增人造大堤和填海土地、海湾消失等。(2分)(答出三项即可得2分)
    负面影响及对策:(8分)(选任何一项变化,负面影响答对得4分,对策答对得4分。其他合理答案酌情评分。)
    湿地消失——负面影响:影响生物多样性、海洋生物繁殖和鸟类栖息。
    对策:在新生土地上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可建设人工湿地和水域。
    山林被破坏——负面影响:填海采石场破坏山林景观,诱发岩坡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
    对策:对岩坡进行生态恢复,结合工程措施,防治崩塌、滑坡灾害。
    海滩消失——负面影响:造成海滩旅游资源破坏。
    对策:利用新增围海大堤和土地资源,开发新的旅游项目,可营造人工湖泊和人工沙滩。
    新增人造大堤和填海土地——负面影响:大堤容易造成排水不畅、诱发次生盐碱(渍)化。
    对策:开挖人工湖泊、降低水位以及加强围填海区抗洪排涝能力等。
    海湾消失——负面影响:海湾渔业和养殖业迁出,影响渔民的生产生活。
    对策:应通过合理的补偿安置,解决该区域渔民的生产生活问题。

【解析】围海造陆对自然环境改变通过图中图例前后对照可以归纳出来。产生的负面影响要从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关联性入手来分析。对策主要包括了工程、生物和技术三方面的措施来分析即可。
【考点定位】考查围海造陆导致当地自然环境的变化和对生态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极其对策。
25.(2010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福建卷,38)性质海水之间的狭窄过渡带,称为海洋锋。
图14甲、乙分别示意中国近海冬季海洋锋和主要渔场的分布(局部)。读图,结合有关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7年(1994鈥2011)全国高考地理分类汇编专题13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1)指出中国近海渔场与海洋锋空间分布的关系,并分析原因。(7分)


(2)简述为防止近海天然捕捞量下降,促进我国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措施。(8分)

【参考答案】

(1)关系空间分布一致。原因在出现海洋锋的海域海水扰动强烈营养物质和饵料丰富鱼群集中形成渔场。(2)实行休渔制度防止过度捕捞发展海洋牧场防止水污染。

【命题立意】本题以我国近海冬季海洋锋及渔场分布为背景主要考查海洋锋与渔场分布关系和渔场形成原因促进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的相应措施。解答该题关键在于先读图分析海洋锋与渔场关系借助锋面知识理解海洋锋对渔场形成影响。

【规范解答】

(1)从图甲和图乙可以看出海洋锋强盛的地区是我国近海渔业资源丰富的地区。所以中国近海渔场与海洋锋在空间分布上一致。近海渔场的形成得益于海洋锋扰动了海水使海水底层的营养物质和饵料被带到表层形成了渔场(2)考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途径和措施。由于可持续发展需要符合公平性、持续性和共同性原则。所以为了保证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要控制近海天然捕捞量为此我国实行了伏季休渔制度采取了捕捞与养殖相结合的措施。同时为了保证海洋渔业和生物资源的生存环境治理和防止水污染。

【类题拓展】本题命题方向为考查考生正确解读和有效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考生读图能力从甲乙两图信息归纳获取海洋锋与渔场分布关系阐述原因需掌握必修课程的锋面知识正确解读海洋锋概念和选修课程的渔场成因并进行知识迁移转化才能作出正确回答。另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是立足教材回归选修课海洋地理教材知识。

26.(2010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浙江卷,37)(26分)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中国科学院构建的中国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估体系,由生存、发展、环境、社会和智力五个支持系统组成。其中生存支持系统与生存资源禀赋(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等)、农业投入水平、资源转化效率等有关。发展支持系统与区域发展水平(区域产业结构等)、区域发展成本等有关。图11是1995-2007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能力变化趋势图,表6是2007年中国东、中、西部发展支持系统评估表。

17年(1994鈥2011)全国高考地理分类汇编专题13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1)说明中国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变化趋势,这种趋势主要是由哪些支持系统的变化来驱动的?(4分)
(2)中国生存支持系统的变化有何特点?试从农业角度简析其原因。(6分)
(3)中国环境支持系统的变化有何特点?简析其原因。(6分)
(4)中国东、中、西部的发展支持系统存在着差异,请从三次产业结构和工业结构角度给予说明。(10分)
【答案】:
(1)呈上升态势发展、智力和社会三个支持系统。
(2)2003年前徘徊波动,2003年后较快上升,2003年后平稳发展。农业投入水平增加,资源转化效率提高,农业政策调控取得成效。k*s5u
(3)变化缓慢,近几百年有所下降,但基本保持稳定(或尚未持续恶化)。原因:经济高速发展正在带来的环境冲击部分得到缓解和遏制(或环境治理和节能减排取得一定的成效)。
(4)三次产业结构差异:东部加工制造业为主和第三产业相对发达。中、西部农业占较大的比重。工业机构:东部以轻型和轻重混合型产业为主。西部以重型产业为主。中部呈过渡性特征。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新知识的自主学习过程,符合新课程理念。本题属于一道偏难题,新材料的学习与答案组织的要求比较高。第1小题先读懂1995—2007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能力变化趋势图中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折线分布趋势,再回答有哪些支持系统的变化来驱动。第2小题前半题先看清图例,找到折线,读懂趋势,再回答生存支持系统变化特点。后半题从农业角度简析其原因。农业发展依靠什么?从材料中得出“生存资源禀赋、农业投入、资源转化效益”及政府政策等方面分析。第3小题前半题解法同37(2),后半题主要是分析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切合当今世界发展主题: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第4小题此题设问比较明确,题干中也有提示:“发展支持系统与区域性发展水平(区域产业结构)、区域发展成本”有关。我国东、中、西部的三次产业结构与工业结构各不相同,产业结构与工业结构对本地区发展支持系统的贡献也不相同。
27.(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江苏卷(新课程),34)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将人类社会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图18是“人类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经济增长主导要素的构成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7年(1994鈥2011)全国高考地理分类汇编专题13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1)图中A表示_________,它是决定____________时代经济增长的关键要素。
 (2)分析影响工业文明时代经济增长主导要素的变化特征。
 (3)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四个阶段中,人地矛盾最为激化的阶段是_________时代。试分析该阶段环境问题突出的主要原因。
 (4)环境文明时代人地关系的基本特征是_________,此阶段社会发展需要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答案】
(1)土地     农业文明
(2)资本是工业文明早期经济增长的关键要素,随着时代发展,其影响力不断下降;土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力下降;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力逐渐加强,后期成为关键要素;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
(3)工业文明     人口压力巨大;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过度开发与利用自然资源;环境污染与破坏严重。
(4)社会、经济、生态协调发展       持续性原则:公平性质则;共同性原则。
【解析】本题以“人类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经济增长主导要素的构成示意图”为背景,反映了不同文明时代,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不同,图像设计新颖,寓意深刻,综合考查了学生提取信息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随着文明的进步,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在不断发生变化,总之,土地、劳动力的比重在下降,资本、科技的比重在上升;但不同时期,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不同,在原始文明时代,主要靠劳力;在农业文明时代,对土地有着特殊依赖,经济得到增长主要依靠土地,其次是劳动力;在工业文明时代的早期,即原始积累时期,主要依靠资金;到了工业时代的中后期,主要依靠科技和信息等。在环境文明时代,主要追求良好的生态,依靠的是科技。对比人类社会的四个文明时代,人地关系最恶化的是工业时代,由于盲目的攫取自然资源,任意排放有害物质,导致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枯竭等;相对而言,原始文明和环境文明时代,人地关系最协调,但层次不同,追求不同;环境文明时代,是人口合理增长,资源得以合理运用,环境得以有效保护的时代。
28.(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上海卷,21-25)甲、乙两图为世界著名大河的地理示意图,读图回答。17年(1994鈥2011)全国高考地理分类汇编专题13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17年(1994鈥2011)全国高考地理分类汇编专题13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⑴甲图所示的是_________河;乙图所示的是_________河。
⑵干流右岸易受河水侵蚀的是_________图所示河流。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_________图所示河流径流量相对较小,因为该河大部分流经_________气候区。流域内水资源供不应求,甚至引发纷争,其原因除径流量相对较小外,还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另一图所示河流径流量大,径流季节变化_________,因为该河大部分流经_________气候区。这里淡水资源虽然丰富,但由于人口_________,很少被利用。
⑷甲图中A处水利工程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该工程带来了一系列经济效益.同时也产生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生态问题。而乙图所示河流流域则由于___________,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⑸目前这两条大河流经的国家共同面临的社会发展问题有________________ (多项选择)
A.劳动力不足                B.第三产业比重有待提高
C.城乡差异悬殊              D.教育、就业压力大
【答案】
⑴尼罗       亚马孙
⑵甲    受地球自转偏向力作用,北半球右偏
⑶甲    热带沙漠    人口高度密集于下游河谷和三角洲(人口密集)      经济发达      流经国家多    小   热带雨林    稀少
⑷阿斯旺高坝     土壤盐分增加(河口鱼类减少)      过度砍伐热带雨林
⑸BCD
【解析】本组题首先考查考生对世界区域图的空间定位能力,其次还有对河流流经国家状况的对比能力。甲图位于非洲,根据河流干支流形状可以判断是尼罗河。乙图位于南美洲,根据河流干支流形状可知是亚马孙河,主要流经巴西。
第⑴题判断出位置后即可迎刃而解。
第⑵题考查地转偏向力对水平运动物体方向的改变,北半球向右偏,河流对右岸侵蚀严重。
第⑶题可对比两条河流流经气候区的不同,从国家的多少等方面作答。
第⑷题要明确阿斯旺大坝建成后出现的环境问题。
第⑸题为多项选择题,埃及和巴西都是发展中国家,共同面临的社会问题为B、C、D三项。
29.(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大综上海卷(文科使用),48-52)当都市里的人们陶醉在繁华的城市生活中时,是否意识到有一支“大军”正向我们逼近,影响我们的生活,危害我们的健康。
⑴在意大利,人们家里的咖啡壶大多是用回收的可乐罐制得。请再列举一种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的事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回收利用垃圾,首先要对垃圾进行分类。一群环保志愿者在某社区推广垃圾分类,他们在垃圾房放置一些有分类标识的垃圾回收箱,结果却发现仍然有许多居民并没有分类放置。造成这种现象可以排除的原因是(   )。
A.居民嫌麻烦,没有垃圾分类的习惯        
B.居民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量多
C.居民的环保意识不强                     
D.居民不清楚垃圾分类的标准
⑶下图是某居民小区中垃圾收集点(小圆圈)的布局,它在选址上存在的问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垃圾收集点选址应考虑的因素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年(1994鈥2011)全国高考地理分类汇编专题13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⑷“填埋”是目前我国处理生活垃圾的主要方法。设计合理、清洁的填埋式垃圾处理场,不仅要能填埋垃圾,而且要防止其对周围环境和地下水源的污染。下图是填埋坑的地下剖面示意图,图中P管设计所起的作用可能是(    )。

17年(1994鈥2011)全国高考地理分类汇编专题13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A.排放垃圾分解产生的气体
B.收集在底部汇聚的过滤液
C.监测垃圾是否污染周围的地下水
D.作为衬垫层,防止过滤液渗入土壤
 
⑸有人设想在住宅小区附近建立小型生活垃圾焚烧厂,其流程如下图。请将图中①、②、③所要表达的内容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17年(1994鈥2011)全国高考地理分类汇编专题13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废纸、废塑料制复合板;有机废料炼油;废包装纸盒造纸;废旧服装纺纱织布等。

(2)B

(3)分布不均匀(不合理);沿海放置污染水源。

利用率、是否便于居民使用、对小区景观的影响、对居民日常生活的影响、是否污染环境、运输等

(4)C

(5)垃圾(分类)收集点;

热量(或热能、能量、电能等);

再利用(或制砖、制肥、建筑填料等)
【解析】(1)废弃材料的回收和再利用可以更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利用废纸、废包装盒生产再生纸;利用废旧塑料、橡胶等有机废料炼制油料等都得到了实际应用。

(2)生活垃圾的回收需要居民的积极参与,现在某些居民的环保意识不强、对环保知识不够了解等是造成生活垃圾回收不能有效进行的重要原因。

(3)从图中可以看出,三个垃圾收集点均集中在中部,且靠近小河。这样做的不利后果是:较远的居民可能因为路远的缘故不愿把垃圾送到收集点;垃圾在下雨时或在转运过程中的散落会对小河造成污染。因此,设置垃圾收集点应使其尽量分布均匀以提高使用效率,还要考虑到是否会对环境造成进一步的污染等问题。同时,造型美观、设计精巧的收集点还能对居民小区起到美化的作用。

(4)垃圾填埋后会在土壤中发生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某些产物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P管伸入填埋坑下的地下水里,可以及时检测到垃圾是否对地下水造成了污染。

(5)生活垃圾经过收集、分类后,能直接焚烧的垃圾进入焚烧厂。焚烧产生的热可直接进行供暖等,也可发电提供电能。焚烧后的固体残留物经加工后可以制成各种建筑材料。


30.(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文综天津卷(新课程),39)读人类社会演进和人地关系两幅示意图(图6),回答问题。

17年(1994鈥2011)全国高考地理分类汇编专题13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1)甲图所示三种社会形态中,哪些属于乙图所示人地关系原理的范畴?
(2)在我国江南丘陵地区广泛修建梯田,直接造成的生态环境变化有哪些?
(3)列举中国古代不利于生态平衡的农业生产活动并分析原因。
(4)影响人地关系演变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案】
(1)农业社会,工业社会
(2)森林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加剧,生态系统变得脆弱
(3)放火烧山,围湖造田。
古人对生态环境认识的局限性。魏晋以来,大量人口南迁,隋唐时期江南经济得到进一步开发,因过度开垦土地,对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4)科学技术,社会生产力或生产工具,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人口数量。
【解析】正确认识乙图中人地关系模式图,结合人类历史不同阶段生产活动分析相关问题。答案:(1)农业社会,工业社会。(2)森林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加剧,生态系统变得脆弱。(3)放火烧山,围湖造田。古人对生态环境认识的局限性。魏晋以来,大量人口南迁,隋唐时期江南经济得到进一步开发,因过度开垦土地,对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4)科学技术,社会生产力或生产工具,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人口数量。
31.(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江苏、广东卷(新课程),33)读图13,完成下列要求:
(1)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入图中对应的空白框内(每字母限填一次)。
a.臭氧层空洞                      b.全球变暖
c.酸雨                                d.森林锐减
(2)说明导致全球性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
(3)简述减轻环境问题的主要措施。

17年(1994鈥2011)全国高考地理分类汇编专题13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图13
【答案】

17年(1994鈥2011)全国高考地理分类汇编专题13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1)见上图。
(2)人口的增长;经济活动的增加;以及传统发展方式下资源利用不合理、过度消耗;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
(3)控制人口数量;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清洁生产;加强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改变传统发展方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加强国际协作。
【解析】(1)人类排放氟氯烃类物质形成臭氧层空洞;人类大量排放二氧化碳,使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大量吸收红外线长波辐射,进而导致大气保温效应加强全球变暖;人类燃烧矿物燃料排放酸性气体(硫氧化合物、氮氧化合物)形成酸雨;森林锐减是人类滥伐破坏森林所致。(2)分析环境问题成因,一般从三个方面着手:①人口问题,②资源问题,③发展(经济)问题。(3)措施应与成因对照分析,然后再结合当今环境问题的热点加以分析。
32.(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大综上海卷(文科使用),54-56)研究性学习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⑴口香糖的生产已有很长的历史。咀嚼口香糖有很多益处,但其残留物也会带来污染。为了研究口香糖的粘附力与温度的关系,一位同学通过实验,测定了不同温度下除去糖分的口香糖与瓷砖地面的粘附力,得到了如表所示的一组数据:

                          项目

次序

温度()

粘附力(N)

1

15

2.0

2

25

3.1

3

30

3.3

4

35

3.6

5

37

4.6

6

40

4.0

7

45

2.5

8

50

1.4

17年(1994鈥2011)全国高考地理分类汇编专题13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①请根据上述数据,在上图中绘制出粘附力F随温度变化的图线。
②根据上述数据以及得到的图线,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
⑵该同学准备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当地口香糖的消费量和人们对其污染的认识。在确定调查对象时,他有两种选择:一是公众;二是销售口香糖的商店。请你在两者中选择一个,并说明理由。
⑶请你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两个减少口香糖污染的建议或者措施。
①                                                      
②                                                     
【答案】
⑴①作图(无论是曲线或折线,只要形状大体正确就给分。)
②随着温度的升高,粘附力先增大后减小:
        或:37℃时,粘附力最大
        (只要合理均给分)

17年(1994鈥2011)全国高考地理分类汇编专题13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⑵[公众] 理由:便于客观了解公众对口香糖污染的认识。
   或[商店]   理由:便于了解口香糖的消费量。
         (只要合理均给分)
⑶①研制可吞食的口香糖;②改变口香糖成分,使其离开口后粘度迅速减小;③通过制定法规,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只要合理均给分)
【解析】(1)本题是由所列图表给出的温度和粘附力进行画图;(2)本题是发散性题目,答案不是唯一的,说出正确的理由就可以;(3)本题是发散性题目,答案不是唯一的,是学生针对性问题的处理方法,只要理由适当均可以。
33.(1999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广东卷,35)图4-13表示发生在某些地区的相互关联现象。下列各项是其中的一些中间环节,按因果关系将图中的代码分别填入各项前的括号内。(每个代码限填一次)

17年(1994鈥2011)全国高考地理分类汇编专题13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生存条件恶化

    )劳动生产率低,需要增加劳动力
    )将森林开辟为耕地以增加粮食生产
    )土地生产力下降
    )人均资源减少
    )当前的生存需要压倒长远的环境保护
    )社会保险不完善,需要多养育子女以保证老有所养
    )人均收入减少
    )教育落后,环境意识薄弱
    )对资源、环境的压力增大

【答案】i 或j a 或b e 或f j 或i c 或d g 或h b 或a d 或c h 或g f 或e

【解析】本题较好地通过具体项目反映了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主要是考查考生对环境、人口、资源、社会之间关系的理解。解题关键是要通过分析,找出各项之间的因果关系。对这类试题的解决.从整体内在联系考虑难度较大,可采用各个击破的方法,即先找到一个地理事物或现象,寻找直接的因果事象,然后层层分析,尝试解决。本题中如“劳动生产率低,需要增加劳动力”;“社会保险不完善,需要养育子女以保证老有所养”这两项是人口增加的原因,而人口增加又导致“将森林开辟为耕地以增加粮食生产”;“环境、资源的压力增大”。前者是为满足增加人口吃饭的需要,后者是人口增加造成的后果。然后层层分析,尝试解决。判断正确与否,可通过该事物或现象与前后地理事物或现象是否符合因果关系或内在联系来验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