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舒适度指数

 读书使进步 2013-07-26

舒适度指数


概述

人体的结构是长期与外部环境相互适应而形成的,对人体影响最大的气象要素首推气温,人是恒温动物,能将所吸收的营养转变为动能,并释放所生成热量的一种“热机”,气温在一定范围的条件下,人体会根据冷热产生适应与调节。例如,在寒冷时肌肉会颤抖以产生热量;炎热时会出汗,通过汗液的蒸发达到散热的目的。为了用最少的能量消耗,把体温保持在36.5℃ 左右,需要使身体周围的温度保持在31.7"C上下。仅仅对于温度而言,当周围环境气温在31.7"C左右时,全裸人体感觉舒适。着单衣后,人体感觉舒适的气温大体上在28℃ 左右。考虑人体舒适感时与气温有关的湿度、风速等作用的综合指标称作生物气温指标。目前我们看到的几十种人体舒适度预报公式,实际上都是生物气温指标的各种变形。
舒适度指数是描述气温和湿度对人体的综合影响指标之一,它表征人体在某种温、湿度条件下对该空气环境感觉舒适的程度,用气温和相对湿度的不同组合来表示。
DI = T - ( 0.55 - 0.55f ) ( T - 58 )

数值指标

一般而言,指数越低时,人体的感觉是冷和不舒适;指数越高时,人体的感觉是热和不舒适。其各级别指数与人体感觉大致如下表所示:
人体舒适度指数 人体感觉
小于0 极冷,不舒适
0-25 很冷,不舒适
26-38 冷,大部分人不舒适
39-50 少部分人不舒适
51-58 大部分人舒适
59-70 舒适
71-75 暖,大部分人舒适
76-79 热,少部分人不舒适
80-84 炎热,大部分人不舒适
85-88 暑热,不舒适
大于等于89 酷热,很不舒适
参考资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