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降服男

 张汉九 2013-07-26
【祭祀文化】
降服男
         过去民间墓碑上除在主题碑文左下方刻有“奉祀男”外,有的还有“降服男”字样,通常循礼刻在主题碑文右下方,以示区别。“奉祀男”当然好理解,就是儿子。那“降服男”呢?也是儿子,只不过是打小过继给人家的儿子。此话怎讲?其中颇有说道。
       “降服男”。“降”读jiàng ,降低。“服”指丧服。“降服男”,就是降低丧服规格的儿子。“降服男”的丧服可考究一点。
       说起来这一套规矩盖源于我国古代丧服(孝服)规格等级中的“五服”制度。
       五服,五代以内丧服。我国自奴隶社会始便是父系社会,以父宗为重,封建社会更甚。其亲属范围包括自高祖至玄孙九个世代的男系后裔及其配偶,通常称为本宗九族。在此范围内的亲属,包括直系亲属和旁系亲属,通常以上下五代计,谓之有服亲属,死为服丧。服丧服丧,要穿丧服居丧。谓之“五服”。亲者服重,疏者服轻,依次递减。服制按服丧期限及丧服粗细的不同,分为五种,即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依次对应五代。一服斩衰服为第一代,最重,五服缌麻服为第五代,最轻。第五代以外,即为“出了‘五服’”。
       所谓“出了‘五服’”,就意味着宗族伦理关系已经很疏远很疏远几可忽略不计了,彼此也可谈婚论嫁了。看来我们祖先还是很重视优生优育的。
      “五服”既明,“降服”易懂。“降服”,旧时汉族丧服制度之一。丧服降低一等为“降服”。如子为父母应服三年之丧﹐其已出继者﹐则为本生父母降三年之服为一年之服。均较原有(正服)规定降低一等服丧。
       说白了就是与死者辈分越近,关系越亲,服丧就越重,丧服规格越高,谓之“重孝”。其实丧服规格越高,质地缝制就越粗糙。为什么延续至今儿子为老子服丧叫“披麻戴孝”,有时来不及缝制丧服索性披只麻袋呢,为什么孙辈曾孙辈只须头顶孝巾(至于孝巾上饰红缀绿是为了区分内外班辈)就行了呢,为什么亲朋只须扎块白袖巾或套个黑袖章就行了呢,道理就在这里。
       此外,如妾为其父母,已嫁女为其父母,诸侯女嫁与天子,大夫女嫁与诸侯,地位高于母家,为母家旁亲服丧,也皆降服。亦泛指从简治丧,缩短丧期。《仪礼·丧服》《通典·礼四一》《新唐书·礼乐志十》《五代会要·服纪》等文献多有记载。清吴荣光《吾学录·丧礼门一》:“为人后者,为本生父母;庶子之为人后者,为本生父母……其余本生亲属,俱从正服降一等。”此不细表。
       亲疏远近分“五服”, 祭祀循礼细品章。古来“丧服”规矩多,难怪戴孝叫“服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