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諸葛亮

 八十一叟毛偉凡 2013-07-27

諸葛亮字孔明,琅邪陽都人也。漢司隸校尉諸葛豐後也。父圭,字君貢,漢末為太山都丞。亮早孤,從父玄為袁術所署豫章太守,玄將亮及亮弟均之官。會漢朝更選朱皓代玄。玄素與荊州牧劉表有舊,往依之。玄卒,亮躬耕隴畝,好為《梁父吟》。身高八尺,每自比于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也。惟博陵崔州平潁川徐庶元直與亮友善,謂為信然

時先主屯新野。徐庶見先主,先主器之,謂先主曰:「諸葛孔明者,臥龍也,將軍豈願見之乎?」先主曰:「君與俱來。」庶曰:「此人可就見,不可屈致也。將軍宜 枉駕顧之。」由是先主遂詣亮, 凡三往,乃見。因屏人日:「漢室傾頹,奸臣竊命,主上蒙塵。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義於天大,而智太短淺,遂用猖獗,至於今日。然志猶未已,君謂計將安出?」亮答曰:「自董卓已來,豪傑並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曹操比于袁紹,則名微而眾寡,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據有江東,已曆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 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劉璋暗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于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 保其岩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先主曰:「善!」於是與亮情好日密。關羽、張飛等不悅,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願諸君勿複言。」羽、飛乃止。

《三國志》 卷三十五 蜀書五 諸葛亮傳第五  作者:【晉】陳壽

讀後感  諸葛亮真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經羅貫中的三國演義描寫,更加引人入勝。

我最欣賞的是一段寫劉備三顧草堂,將見未見時,突然抽筆細膩地寫草堂的擺設。大廳上高懸楹聯:「淡泊明志 寧靜致遠。」這是 諸葛亮一生的寫照。但我卻覺得羅貫中更有深意,他是說給做官的人知的大道理。不淡泊必成貪官,不寧靜必是庸官。

其次最扣人心弦的,要算六出祈山了。但歷史上諸葛亮只有兩次兵出祈山:

﹙一﹚227年上有名的出師表,228年領兵北伐。因馬謖失街亭,無功而回。()當年冬天,曹休軍在石亭被東吳陸遜軍打敗。諸葛亮趁機出散關,包圍陳倉,因曹真早有準備,激戰二十餘日,蜀軍糧食困難,只好退回漢中。()229年攻並佔領武都,陰平。後主恢復諸葛亮丞相職務。()231年,李嚴假傳聖旨,加以軍糧將盡,引軍退回。()234年,率十萬大軍出斜谷。最後病死五丈原。

五出祁山是指諸葛亮的五次北伐,實際出兵到祁山只有兩次。還有六出祁山之說,是把230年魏軍攻漢中,因雨退走那次也算上,但這次不是諸葛亮主動出擊,並且雙方並没有交戰。

有人認為諸葛亮出兵伐魏是為了一統中原,我卻有另一見解。自關羽失荊州身亡,張飛,劉備雙繼逝世,蜀國已經完氣大傷,根本再沒有「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的能力。出兵伐魏只是以戰為守的策略而已。況且,一位顧命大臣長期留在成都,劉禪也不好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