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烟台万华的一些看法

 江苏常熟老李 2013-07-27

对烟台万华的一些看法

(2009-01-07 21:59:12)

摘要:为何关注万华?万华的主要风险认知;万华的机会认知;万华的获利和估值概要

 

第一,万华是个值得关注的好企业

烟台总体符合我选股的十五个基本定性指标,主要的比如:

1,上市10年从未亏损过,且10年每年保持利润增长;最近5年ROE稳定且保持极高水准,平均ROE超过30%,只有在2000年之前在20%以下;财务状况良好;

2,  护城河很宽,全球只有4国8厂有MDI生产能力,亚洲只有它和日本有生产能力,而类似高度垄断的市场一般竞争是良性的,利润率有基本的保障;

3,  行业算是朝阳产业,符合生活发展水平提高的趋势。如聚氨酯(MDI下游)在桑塔纳2000上的使用量只有22KG,到了帕萨特就36KG,到了宝马就78KG了,再比如建筑节能用料市场的巨大前景等

4,  企业专注主业,没有过度扩张以及资金投机等危险倾向,市场目前主要来自国内需求(占80%)

5,  从07高点至低点已经跌了80%,超跌确认

 

第二,万华的基本面正在发生更本性的变化,风险需要充分考虑

 

1,  万华的暴跌,属于典型的戴维斯双杀。其中的关键是,万华的高增一直有垄断+供不应求的背景。但很可惜,现在这个背景有了极大的转变。

 

垄断方面还好,基本还是寡头格局,4国8厂中派第四;麻烦的是“产品供不应求”,也许一去不复返了,见下列数据:

 

2001-2007年,MDI每年22%增长率,07年市场需求达到78万吨,并且进口MDI45.8万吨,属于严重的供不应求。但另一方面,随着国内三巨头改扩建产能在这2年的加速,2008年6月MDI产能已经达到100万吨。巴斯夫公司计划在在重庆新建一套40万吨/年产能,将于2010年投产;万华公司到2010年将拥有生产能力80万吨/年。拜耳公司在上海新建的一体化生产基地MDI35万吨项目启动,原16万吨/年装置提高至30万吨,计划2009年投产。如果上述计划得以实现,中国将有望成为世界上最大的MDI生产国和出口国,2010年中国至少将达180万吨左右。

 

结论:08年开始,MDI已经是个供求平衡市,09年之后国内将成为供过于求,与07年之前的市场实现颠覆性的改变。我国将由MDI纯进口国向纯出口国转变。

 

2,  与产能大扩张预期相对的,是08年开始的需求的大幅度萎缩。MDI是聚氨酯的和核心原料,聚氨酯的应用范围极广,从生活用品、医疗器材、汽车到工业材料、建筑材料,因此经济危机导致的全行业滑坡,基本上都会传导到上游的MDI需求上来。作为佐证,今年以来,聚合MDI(万华产品收入中占48%)各地现货市场评估均价从年初的24000元/吨左右下跌到如今的11500元/吨左右,全年跌幅超过50%。而且,聚合MDI前九个月的跌幅仅在20%左右,10月开始的累积跌幅却超过30%,这是近十年来中国聚合MDI市场的最低价。

 

结论:经济不见底,MDI将很难见底。且由于下游的去库存因素,并由一般的财政刺激传导路径:政策点火型行业(如水泥、铁路基建、电力设备等)---中游制造类行业-----下游消费类行业--- 上游资源类行业,以此逻辑来看,MDI的见底将晚于下游行业的见底。由此带来的是市场竞争程度、利润率水平、市场成长性等方面的不良预期,再由预期导致市场估值中枢的下移。

 

因此,很可能中期内市场给与烟台万华的是比较悲观的PE水准。

 

第三,从机会与风险的角度,目前我会开始关注机会

 

虽然上面考虑了万华基本面见底还需要不短的时间,但从装死的角度(区别于波段或者短炒),我会慢慢关注它的机会。

1,  虽然MDI未来2年已经预期供过于求,但个人判断不会出现恶性价格竞争,类似家电那种各方惨败的情况。资料:

08第三季度,陶氏、杜邦、巴斯夫、路博润、科聚雅、亨斯迈、赢创等聚氨酯原料供应商相继宣布提价。尽管需求停滞,国内的MDI价格却基本稳定,因为生产商面对成本压力,不愿意靠降低价格吸引买方兴趣。

 

评论:说明从厂商的角度,有价格联盟共同保护市场的意愿,主动惨烈杀跌不符合寡头市场的特点。且考虑到一点,除了万华,其它MDI巨头都是外商,而外商一般而言没有大杀价的商业习惯。

 

聚合MDI为例,各地现货市场评估均价从08年初的24000元/吨左右下跌到如今的11500元/吨左右,全年跌幅超过50%。而且,聚合MDI前九个月的跌幅仅在20%左右,10月开始的累积跌幅却超过30%,这是近十年来中国聚合MDI市场的最低价。价格和成本双降后的盈利状况:进入01 年来最低水平。无论是MDI 价格,还是单吨毛利,目前已与01 年水平相似。毛利率应仍在30%以上(01 年毛利率为36%),但单位毛利大幅收窄。

 

评论:从产品价格角度看,08年末进入快速跳水期,与经济衰退进程一致。虽然可能价格进一步跳水,但目前达到历史最低水准的销售价格和毛利情况,应该也说明下降的空间有限(主观臆测)。

 

2,  从需求角度而言,长期来看可以挖掘的空间还很大

 

首先不需要担心MDI下游的聚氨酯以后没生意做。聚氨酯首先应用范围极广,其次属于较新的化工材料,不是市场上的被替代者而是替代者。据资料显示,国内市场里冰箱和汽车是目前MDI下游需求的主要来源。而在欧美发达国家,MDI第一大应有领域为节能建材,目前中国只有5%的建筑采用节能建材,而由MDI制造的聚氨酯节能建材只占其中10%左右。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MDI制备的生态粘合剂,可以把农作物秸秆变成零甲醛的环保家具和装饰材料,不仅不用焚烧农作物秸秆,而且不用砍伐森林,也有助于提高农民收入。

 

另外,MDI下游的聚氨酯作为高端替换性材料,价格过高曾经是阻碍市场更新换代的一大障碍。在价格下跌的不利情况下,其实也隐含着市场接受程度提高,聚氨酯加快替换其它不环保塑材的可能性。

 

逻辑:既然MDI这个行业本身是个发展还很广阔的朝阳产业,有做大大饼的可能。而汽车振兴计划、家电下乡等实际措施会部分为目前的MDI下游核心需求开始托底,且从MDI产品价格的调整幅度而言已经达到历史低点,烟台万华股价的调整幅度也已经明显(即使不是充分)反应了供大于求+价格下调的不利预期,那么,也许长期来看不应该那么悲观,至少不想目前股价反应的那么悲观。

 

第四,从获利机会的角度来看万华

1,  由于它的企业位置处于经济周期内靠后见顶和见底的位置,因此09年内其独立行情爆发的可能性偏低,应该属于跟随大盘起伏的品种,但由于本身的超跌幅度以及企业品质的稀缺性,落后于大盘的可能性也不大

 

2,  估值方面我自己觉得风险性偏中上。用我前面介绍过的2种简易倒算装死成本和获利机会的方法,对比格力而言,如果大盘有较大的涨幅(比如到3000点),系统性情绪得以明显改观,那么烟台万华07与08相同点位静态PE的巨大差距(差1倍),有望给它带来很高的补偿回升;但如果未来几年真的是大熊市,市场估值也仅仅是2000为中枢震荡,那么万华的增长确定性明显低于格力,获利概率大幅度降低,甚至,可能没啥赚头(偏悲观估值状态)。

 

具体估算数字就不说了,免得误导,感兴趣的可以自己算算。

 

最终结论:

有好企业的DNA,基本面的风险需要认清,长期来看有很好空间,中期来看独立行情不大,如果看好未来2年大盘表现它可能会带来较好收益,但如果大盘持续萎靡,则需要更好的安全边际考虑,适合慢慢建仓。


 
戴维斯双杀效应
英文名称:
  Davis double-killing effect
  在市场投资中,价格的波动与投资人的预期关联程度基本可达到70%-80%。而不断抬高的预期配合不断抬高的PE定位水平,决定了价格与投资人预期之间的非线性关联关系。以前这个现象被我称作市场的不理性行为,更准确地说应该是市场的理性短期预期导致的自发波动。也可以称作“戴维斯双击效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