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津古镇旅游景点介绍

 勤政人民 2013-07-27
上津古镇旅游景点介绍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我们上津古镇参观。千年上津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是湖北省的省际边贸口子镇,是郧西县的副中心,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深厚,风景秀美如画,百姓古道热肠。今天的游览线路由我来给各位当向导并向大家讲解,不到之处,请多多包涵,多多谅解!

 

(下面这一部分是领导或关心上津、热爱上津、情系上津的游客们、粉丝们可能会问到的历史、地理情况,请导游熟记。)

上津历史悠久,文化烂灿。但是,因为隶属关系一直变更(曾隶属过四川巴渠郡、陕西商洛市、湖北襄阳等不同地区)、频繁战乱(春秋战国时期、南北朝时期、宋金元时一直是战争前沿)等原因,人口锐减,到明朝初年时,上津县全县人口仅3188人。明朝以前的许多历史资料、文献或毁于战火,或毁于灾害;本土文化几经磨难,差点消亡。所以,自明清以来的许多历史专家、地方志专家对上津明朝以前的历史很遗撼,也很无奈。《郧阳府志》中对上津明朝以前几千年的历史介绍仅200多字。曾有一位专家这样说上津的历史:“多为古人知,鲜为今人晓!”1990年上津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镇时,匆忙中整理出“14次建县、6次设郡、2次置州”的初步结论。因为这个结论缺乏详细考证,不被专家认可。过去,到上津检查指导工作的领导和远方的游客问起建制的详细经过,我们都答不上来。(注:向领导们、游客们解释,过去为何上津名气大但历史模糊的原因。)

上津的历史大发现主要集中在2012年。2012年初,县委书记胡俟号召全县之力建设上津,县政府决定编纂出版《千年上津》文化丛书,对上津的历史、文化、民俗进行全方位的梳理。一年来,编纂小组与中科院、故宫博物院、台湾中文大学、西北大学等学术机构联系,借助台湾原版《四库全书·文渊阁版》等权威典籍,有许多重大发现。《千年上津》的主编是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王太宁,上津古城指挥部办公室主任吴世泽、上津镇党委书记官开华、上津镇镇长洪明忠、郧西自由撰稿人陈新闻四人负责组稿、考证。新的历史考证由西北大学教授李之勤同志把关,论文发表在十堰日报上。上津历史新发现的主要成果包括古商国、古鄀国、古县、12位古县令、古道、5位平阳亭侯等,每一项历史新发现都有出处、有证据。待会儿在景点的展板中会向各位一一介绍。(向领导们、游客们介绍,新发现的成果是什么时候开始实施的,由谁实施的。至于名字,直接介绍较好,反正会被领导、游客问到。)现在,我向大家简略地介绍一下上津的历史:

1、上津历史的源头是公元前2247年,距今已有4000多年。这是有典籍佐证的,也是有详细考证的。据明万历《湖广总志·国纪》、《湖北省建制沿革》等6种典籍记载,大禹治水时期,商王族的祖先契佐禹治水有功,封于商即今上津县。

为什么说是公元前2247年呢?这是推论出来的。根据夏商周断代工程的最新成果,虞舜二十年(公元前2260年)时,虞舜指派司徒禹去治水,契、稷协助禹,十三年后禹治理好洪水,被舜封于有夏,同时也封契于商,这个“商”就是上津。在公元前2260的基础上往后推13年,就是公元前2247年。(注意:历史的源头和建制的源头是两个概念。历史的源头要长些)

2、上津建制的源头。根据《三国志》、《三国地理志》等多种典籍综合论证,上津首次建县是在公元223年,即魏文帝黄初四年。上津建县比郧西早1253年。郧西县建是公元1476年,即明成化十二年。

3、上津建制的次数。按照每一次建置必须有出处的要求,最新的考证成果显示,上津曾23次建县、7次设郡、4次置州,五起四落,几度兴衰。

第一次建县是公元223年,魏文帝曹丕在上津首设平阳县。

第一次设郡是公元386年,东晋在今上津设北上洛郡。

第一次置州是公元545年,萧梁改北上洛郡为南洛州,上津首次设州。

唐朝时候,三位皇帝密切关注上津中,其中唐德宗亲自下圣旨建设上津。

红色革命时期,李先念、徐向前、程子华等革命元勋在上津留下过光辉足迹。

解放战争时期,1947年,解放军四纵十三旅三十四团(陈谢兵团)解放了山阳、漫川、上津,在上津成立了“上关县民主政府”即上关县,是上津历史上最后一次设县。

一句话概括上津的发展历程:“如斯不大地方,可家可国可天下。”

4、上津的地名和名称。上津第一次被直接命名“上津”的时间是西汉初年公元前200年的时候,汉初大臣叔孙通被皇帝刘邦封为上津令。《康熙字典》:汉上津令稷嗣。叔孙通号稷嗣君,“上津令”只是封号,并不是县令。

公元500年的时候,大地理学家郦道元游历上津,他在《水经注》中写道,“丰乡水西南合关衬水而南入上津。”

上津第一次作为县名是梁武帝大同四年(公元538年),兴晋县改名为上津县。

5、上津为何叫天子渡口

在古汉语里,“上”乃天子,“津”为渡口。上津本名就是“天子渡口”的意思。综合专家意见,上津叫“天子渡口”的原因有四:

一,商王朝天子的渡口。前面介绍过,上津是商王族的祖先契的封地,也叫古商国。有许多专家认为,在商朝乃至商朝以前,上津叫商津,商天子的渡口。“商”和“上”谐音。

二,西周春秋时期周天子的渡口。传说中有一条连接古西安至汉水的古道,路线是“镐京-蓝田-上津-汉水”,上津是这条古道上的水陆转运站。(意思是,从“镐京-蓝田-上津”是陆路,再由上津顺金钱河而下到汉水。)

三,三国时魏天子曹丕的渡口。上津首次建县就是曹丕设立的。曹丕是魏国的第一任皇帝。

四,唐朝时皇帝的渡口。唐玄宗、唐代宗、唐德宗虽然都没有到上津来过,但三位皇帝都密切关注上津。

 

各位领导、各位游客,大家不要认为我罗嗦,上面介绍的只是上津历史的简要概况。一会儿大家在景点中看到的展板会有详细的解释。现在,我再向大家简要介绍上津的地理概况:

上津位于鄂陕两省交界之处,与陕西省山阳县漫川古镇山水相依,气候宜人,风景如画,是秦岭南麓的一颗明珠。福银高速公路穿境而过,金钱河由北至南通达汉江,由此可上达安康,下至武汉。从全国的角度看上津,上津正处在东、西部分界线上,是西部东进的前沿阵地、东部西进的桥头堡,承东启西,通南达北;素有“秦楚咽喉,天子渡口”之称。从全省的角度看上津,上津是湖北省跨越式发展的新窗口。从全县的角度上看上津,上津是郧西的副中心。1992年上津古城被省人民政府列为“全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上津古镇被国家住建部和国家文物局联合评选为第四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是湖北省目前九大历史文化名镇之一,也是十堰市唯一的历史文化名镇。

 

    上津镇党委书记官开华、镇长洪明忠代表全镇人民欢迎各位游客的到来!我们游览的第一个景点是上津名柳园。

在古代呀,上津又叫“柳州城”,素有 “天下名柳汇上津”之说。上津为什么叫柳州城呢?这与移民有关。

上津本来就是一座移民之城。秦岭是中国南方和北方的分界线。位于秦岭南麓的上津,距离十三朝古都西安仅200公里,这种若即若离的政治生态环境,令人陶醉的田园风光,再加上能防能守的军事战略地位,使这一区域的宜居指数较高。

上津曾多次移民。远在公元前2247年的时候,商王族祖先契因协助大禹治水功勋卓著被封于上津,上津因此是商王族的起源地。过了一千多年,在公元前679年的时候,上津迎来了第一批有记载的远方移民。据《十堰方国考》、《郧阳古国》记载,麇国的臣民们从微(今山东梁山县北)处出发,两次越过黄河到达渭水,又翻越秦岭,几百年中经过了四次迁徙才选择时属上津的“人间天堂”天河口建国,存国63年(《郧西杂史》)。

春秋战国时期,上津曾一度处于秦、楚、晋多国诸侯交叉的敏感地带,通婚、通商等交流活动频繁,虽然烽火不断,南方广大区域的百姓们移民上津的热情不减,以至于上津南腔北调,语种繁多。自东晋起,上津开始对南迁居民“实行土断”,即把“侨人断入所在籍贯”,类似于现在的落户口。此风一开,上津的移民人数陡增。这些新移民,身处上津第二故乡,又时而想起第一故乡,为了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和定居上津的决心,就把第一故乡的柳树带到上津,精心栽培。久而久之,百姓争相效仿,到了盛唐时代,上津的柳树种类达到了180多个品种、5万多棵,“天下名柳汇上津”的说法由此而来。唐代大诗人杜甫经过上津古栈道时曾作诗《过天桥栈道》,诗中专门提到“柳州城”:“昨闻羌鞑陷长安,瘦马骤蹄驰襄南;天桥栈道三百丈,绝壁虹跨四千年。牵缰扶危乱云渡,浊浪腾疾湿袍衫;待到柳州池畔息,前帆已过金銮山。”

文化是相互交融的。外来移民到上津定居后“移柳上津”的做法感染了上津人,上津人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这种习俗,并加以更改。魏晋以后,上津人外出谋生的时候,亲人们就折一把柳树枝做成各种形状送上,如果是赶考的,就把柳树枝做成灯笼状,“照亮前程”;如果是做生意,就做成带帆的船,“一帆风顺”的意思。送行的时候,亲人们最常说的一句话是:“一瓢酒,一枝柳,望君长行早回头!”这种做法与“移柳上津”做法最大的区别是,远行时只能选柳树枝,绝不能把带根的柳树带出上津,原因很简单,不能让上津柳树在别的地方扎根,不能让别的地方也冒出一个“柳州城”!

 

    看完了上津名柳园,我们就到了上津古城门楼。

上津金钱河自隋唐时期漕运逐渐繁忙,随着漕运的发达,镇域经济日益活跃,商贾云集,人们生活富足安定。因上津地处秦楚咽喉之处,故历史上多为战乱骚扰,明清时期尤为频繁。明洪武二年,明北伐灭元攻甘陕之战波及上津,人们不堪战乱肆掠,地方官员发动官民同心共筑此门楼。门楼建成后,作为城内军事防御第一道防线,在很长时间里对维护城内人们安居乐业的生活起了很大的作用。遗憾的是,在明崇祯1637年,农民起义军张献忠在与明王朝为争夺上津时,发生一场大战,义军炸损门楼,攻占城池,对很多建筑造成很大的破坏。后因战乱减少,门楼的防御功能日渐衰退,地方官员对门楼做了较小的修复。门楼因其西临甲水(金钱河),故文人墨客多在此聚会,赏汤汤甲水南下,临江赋诗;或月圆之夜,鹣鲽相随,登台赏月,情话绵绵;又有妇人,丈夫随船外出日久未归,妇人思夫心切,登台翘首盼夫。相传晚唐“花间派”著名词人温庭筠的《望江南》,即为他定居陕西户县后,南下江淮途经上津登此楼赏甲水时有感而作,词中的千古之作“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即源于此。当年城外大河并不叫金钱河,名为甲水。

2012年,上津政府借创景区创建的东风,对门楼进行了复修,并邀请陕西省作协主席、中国书协会员、当代著名作家贾平凹先生题字。贾老对陕南文化一往情深,一口答应上津政府的请求,欣然提笔撰写了“上津古镇”四个大字,一会儿大家可以在此拍照留念。

 

不知不觉我们来到了古城浮雕这个景点了。

上津古城浮雕高13.3米,宽7.9米,主要再现上津古城繁盛时期的风貌。上津因水而生,因水而兴,因水而名。历史上,沟通南北的物资运输通道有三条,东边是沿海漕运;中部有京杭大运河;西边就是“穿汉江进甲水(金钱河)到上津,再翻秦岭达长安”这条线路。因意义重大,史学家称为战略通道。三条战略道中最便捷的是西道。古代的上津便是沟通长安至汉水的水、陆路物资集散地,史载“水陆两途、节级梯运”。因为这条通道太重要了,所以被命名为“甲水”,金钱河两边的山被命名为“甲谷”,金钱河与汉水的交汇处被命名为“甲郡”,甲郡就是今天的夹河镇。在古代,“甲”、“上”是皇帝专用的名词。因此,上津名冠“三甲”,曾有诗云:“甲水甲谷甲天下,天子渡口三千年!”

正因为这条战略通道如此重要,正处在水陆转运点上的上津曾经无比繁华。想当年,金钱河畔大小船只排列数里,沿河两岸茶馆酒肆林立,商铺旅馆生意兴隆,各省会馆云集上津。史书资料也有上津“河中舟停数里,陆上马帮数百,三十余家车马大店客满,路边仍有数百匹骡马露宿。店铺灯亮通宵,妓院琴声达旦,钱庄车运金银,马驮银票,农者多弃其田,路边摆一茶摊亦日进数贯”之记载。当年杨贵妃所吃的荔枝就是从这条道送入京城(由于当时无保鲜设施,必须快马日夜兼程走捷径)。唐代诗人杜牧写的“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就是对此的描述。

还有些史学家认为,从前的秀女进宫走的就是这条道。据说很多秀女途径甲水,看到这里青山碧水,河水汤汤,柳丝曼舞,就忍不住开始思念家乡和亲人。更有甚者,想尽办法偷偷逃走,在上津定居后结婚生子,秀女们国色天香,沉鱼落雁的美貌基因代代遗传,所以上津自然也就美女多多,上津自古出美女的说法也就不胫而走了。

 

    下面请各位随我一起参观最早的一条古街,明清老街。

眼前的这条老街名为“明清老街”,因其建筑都是明清时代的风格而得名。民居多为清末四合院结构,一进数重,内置天井,四周小屋,雕窗临井,古色古香,风格独特。一般三四户一院,温馨而和谐,素有“千里胡洞娃,院子三四家”的美称。整个院落平面呈长方形,建筑物相互对称,布局结构紧凑,封闭性较强;房屋建筑造型沿街门楼、窗框上方、照壁上方皆有飞檐盖瓦,房屋出檐,上设女儿墙,院内置天井;墙体下有砖柱,与木柱、木梁构成房屋框架,有“墙倒屋不到”之说。这些民居都有别具一格的马头墙。这个马头墙是用石头或者青砖做成的,不含木质材料,着火之后火苗是不会蔓延的隔壁去的,因此又被称为“风火墙”。一路走来可以看到古民居都是铺板门,这是经商的需要,白天把门取下来支起货架摆上货摊,晚上再把门接上去是很方便的。这种铺板门形式依然被沿用到今天。古民居多采用青砖砌墙,小巧玲珑,飞檐斗拱,翘龙凤角,明镜高悬,而且还有绘画山墙,古色古香,既有北方的粗犷豪放,又有南国的玲珑镌秀。建筑古朴,飞檐斗拱,青砖黑瓦,雕梁画栋,左右对称,搭配协调。不论从整体看还是从局部看,这里的民居建筑都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喜欢购物的朋友可以在这条街里选购地方特产,种类很多。

 

现在我们到了当年上津最著名的五大会馆之一的山陕会馆。

各位好,有的朋友知道会馆是干什么的,有的朋友不知道什么叫会馆。会馆是中国明清时期都市中由同乡或同业组成的封建性团体。专指历史上旅居异地的同乡人共同设立的,供同乡、同业聚会或寄居的馆舍。从某种程度上说,像今天的“驻汉办”、“驻京办”。

    上津山陕馆,又名关帝祠,始建于清乾隆末年和嘉庆之初,历时两朝,距今已200多年历史。当时,运巨材于楚北,访名匠于秦楚,用材精良,装饰华丽,气势雄伟,巍峨壮观,是上津唯一保存较好的“五大会馆”之代表。

    会馆主体为宫殿式古建筑,沿中轴线有前殿、廻廊、正殿三进,前低后高,部局严谨合理。前檐走廊区两根木柱,上书楹联精炼地概括了关羽一生的经历:“生蒲州长解州战徐州镇荆州万古神州有赫;兄玄德弟翼德擒庞德释孟德千秋至德无双。”柱后是万字方格雕花大门,朱红油漆,色彩红艳。进大门正中殿墙,是楷书朱红大写義字,南面山墙为彩绘“三界”壁画,意为:“凡人行百善者,可登上寿;能行千善者,可登鬼仙,能行万善者,可登地仙;如能行十万善者,则可登三界,而为天仙也。”北面山墙是“二十四孝”故事彩绘壁画,以示“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之意。中部廻廊是南北长方形天井,廻廊间画有“关云长千里走单骑”和“刮骨疗毒”壁画。南方门顶上方“山陕馆”三个大字,苍劲浑厚,书法精美,四周彩绘围衬,相映成辉。

    后方正殿是关公塑像。中间为“关云长夜读春秋”,关帝君端于虎皮椅上,一手托须,一手端《春秋》,左边关平照灯,右边周仓手持青龙偃月刀,立于下手。正殿两边四位武将塑像,神态威武,栩栩如生,使大殿神威庄严,令人敬仰。

    山陕馆主要功能是“悦亲戚之情话,慰衣朋之樊阔”,“祀神明而联桑棒。”他们敬的是关公,联的是乡情,并以其灵敏的商业嗅觉,规范的经营守则,便利的水陆交通,使生意越做越大,财富越聚越多,这正是山陕馆长兴不衰、保存至今的秘诀所在。

整体山陕馆建筑精美,被称为“三绝”。一是砖雕,飞檐四角神兽,殿脊两端龙吻,八方墙头武将神像、石柱、石基、石刻图案,大气宏伟,神态逼真。二是木雕,大殿之内雕梁画栋,浮雕,高浮雕,悬雕,镂空浮雕,技法多变。三是绘画、书法,楷书浑厚,行书精美,色彩鲜亮,画面生动形象,对研究上津古镇古代建筑史、商贸发展史和书法、绘画、雕刻艺术史都具有极高的资料价值,是上津传统文化艺术之瑰宝。

 

    下面大家随我一起从北门走上上津古城城墙,边走边向各位介绍。

    中国筑城历史悠久,最早起源于夏禹时期,城池的作用主要是:“筑城以卫君,造廓以守民”。 现在我们看到的古城始建于明朝洪武(朱元璋时期)元年(1368年),距今641年,比武当山还早41年。清嘉庆七年(1802年)再次对古城进行全面复修,至今城墙砖上仍有“嘉庆七年”、“上津公修”的字样。上津古城是湖北省内保存最好的县级古城,也是全国四大县级古城之一,被列为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古朴雄厚的风格至今仍让人震撼,古城周长1236.5米,东西距离262米,南北距离306米,面积8万平方米。城形似朝靴,又称“靴子城”,取义为“四平八稳”。城设五门:东曰通郧、北曰接秦、南曰达楚、西曰连汉,西南开一小门——名曰:便民。古城北门又称“接秦门”,“接秦者,接连秦楚,唇齿相依也”。今上津古镇历史悠久,春秋属楚,占国属秦,东汉归汉(汉中王刘备),归属辖区历易秦楚,建制多变。但是,炎黄子孙血溶于水的民族团结精神尽在古城北门的“接秦”二字中标炳历史,昭示后人。大家注意看,沿城墙上有很多关于上津战事的记录。

    南北朝时期,汉江中上游及关中一带战事频繁,上津也同样遭受战乱。梁大同元年(550年),梁洲刺史兰钦攻打关中。这年十月,南梁骁骑大将军宇文虬与大将军王雄出子午,伐上津,魏兴、达奚武出散关,伐南郑,皆平之。次年春,复叛。又派王雄讨之,并以其地置东梁洲(今上津)。是年八月,东梁州民叛魏(西魏),围州城,复派王雄讨平之。于是汉东、汉中、东梁州(今上津)皆入西魏辖域。此后,以泉仲遵为东梁州(今上津)刺史。仲遵留情抚绥,百姓安之,流民归附者,相继而至。从而使上津成为南北朝时期重要的政治、经济和军事中心。

宋元以来,上津一直处于宋、金,宋、元南北征战的战略要地,是金、元军队南下侵略的必经之路,战乱不断,造成上津一带人口锐减,房舍坍塌,田地荒芜。公元12603月,忽必烈乘蒙哥之死,回蒙古开平,夺取皇位,自称大汉,是为元世祖。元世祖中统四年(1263年)统兵20万,自上津南下,围攻襄阳。元军从上津一带所过之处,杀掳无计,城池、房屋尽皆损毁。沿途一次俘汉兵民五万余众,送蒙古作驱口(奴役),使“千里山川人烟断绝,鸡犬不闻。”至元十年(1273年),长达6年的元军围攻襄阳之战,以襄阳城破而告终,元军遂顺江东下,攻灭南宋。自1302年至1368年,因上津倍受战乱,荒残凋蔽,以户不及额而降为镇,为时66载。

 

    现在我们所在的位置是西门。古城西门始建于明洪武二年(1369年),西门又称“通汉门”,“通汉”者,“蔽翼汉中,西通蜀汉,接连汉水是也”。

    东晋咸和三年(328年),魏兴郡移置上津,至南朝大明八年(643年)改魏兴郡为北上洛郡,期间315年中,魏兴郡(今上津)制辖汉中(西城),上津成为南北水陆交通的重要口岸和商贸中心。公元684年,唐中宗“一语失天下”,武则天将李显贬为庐陵王,中宗被逼,带皇后和诸子自上津乘舟均州,至房陵。时隔14年(696年),李显返回长安,重登皇帝宝座,成为中国历史上皇帝被贬后又重登皇位者,独显一人。自此,上津古城西门码头被称为“天子渡口”。

南宋绍兴三年(1133年)春,金将撤离曷自商於南下,直岛上津,袭取金州,攻占襄阳、郢、隋、唐、邓、信阳六州。危急之际,出生于北宋末年(1103年)的南宋名将岳飞,联系各路抗金力量,英勇作战,“屡战皆捷,中原大震。”绍兴四年(1134年)岳军收复襄、邓六州和上津、金州等广大地区。使宋、金“绍兴协和”条约的北方疆界由襄、邓退至商州。上津、江汉一带的广大地区重归南宋疆土。

 

    古城小西门亦称“便民门”,始建于明正德年间(公元1513年),距今已499年历史,古代主要用于夜禁后人们的出入。

元朝时期,由于蒙元统治阶级的政治压迫和经济盘剥,致使民不聊生、民怨四起。1359年,元朝末年,上津豪民张子贵揭竿而起,结寨反元,自号“平章”,以上津为中心,联络山阳、旬阳、白河、汉中等农民起义军,利用秦巴山区,金钱河,汉水的有利地形,与元朝统治者坚持斗争。1368年七月,明太祖朱元璋派明将邓愈收编,上津复设为县,张子贵随即归附于朱元璋。

 

   前面就是南门,南门又称“达楚门”,即通达荆楚之意。旧县志记述上津“东连均、郧,西枕金、旬,南达楚水,北依关中”,交通便利,四通八达,是兵家必争之地。明崇祯七年(1634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张献忠一支农民军在上津城西河岸扎营,准备攻取上津。知县毛芬因公行至夹河,侥幸逃脱。数日,因明王朝大将陈奇瑜率重兵坐镇上津,难以攻陷。后令其回师南下坚守郧阳。崇祯十年(1637年)五月初,张献忠探得坐镇上津的官兵力薄,即乘兵部尚书杨嗣昌督师襄阳及总理熊文仙不备之机,分兵一半,日驰270里,一举夺取上津。知县屠继皋携印出逃,被义军击毙。此后,北到漫川,东至黄云,成为农军养兵驰马之地,张献忠率八大王避暑元贞观。避暑期间,修复庙宇,塑造神像,并刻碑以志,碑文云:“焚戮良民,非本心之所愿,实天意之所逼。亦知同居率士,开州开县有干法理,无奈天意如此,实不我愿,如黄巢往事劫数,固亦莫之为而为也。”表现出了一种亲民爱民的思想。下面我再向大家讲解一下王聪儿在上津的战事。

    清嘉庆元年六月十日,白莲教首领王聪儿高举“王”字白色方旗和两千多名白莲教徒齐集在襄阳,宣告起义。时仅三个月,襄阳起义军威慑湖北,震动河南,波及川、陕,成为四方起义军的中心。清嘉庆二年三月(17973月),义军分兵两路一路攻打马安和夹河,一路经黄云攻占上津,与尾随其后的数十万清军在此展开了大规模的流动作战。清嘉庆三年二月(17982),王聪儿、姚之富指挥义军强渡汉水,发动了“汉中大战”,击溃清军。在逼进西安的途中,起义军受到清军大规模围剿,损失严重。随即退回郧西境内,经上津、关防、庙川、进陕入川。同年三月初,起义军从山阳南下,受到清军层层围剿。三月三日,义军驶至槐树沟口,扎营“二郎庙”。次日凌晨,清军偷袭,王聪儿率军扎营三岔河,待机从大铁龙沟绕道西进过陕入川。

三月五日午时,清军探得王聪儿在三岔河驻军,随后发动进攻。几经拼杀,清军损失严重。三月六日清晨,连续挫败的清军,疯狂的向义军营垒开炮。王聪儿果断的指挥义军向东南的大铁龙沟突围,再从西南的小干沟撤退,遭数倍于已的清军围困。经过一整日的厮杀,起义军损失惨重,王聪儿深知突围无望,镇定地从将士手中接过战旗,重整戎装,与随行二十四名将士在阎王碥秀石崖峰相继跳崖,壮烈牺牲。好了,城墙我们就参观到这里。下面我们进城。

 

(南门入城)再往前就是湖北省第一个解放成立的县级人民武装政权旧址上关县了。郧西和上津是著名的革命老区。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到新中国诞生,郧西和上津是鄂豫陕革命根据地、豫鄂陕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十年的红色征程中,李先念、徐海东、程子华等数十位革命元勋在此留下了光辉的足迹,千余名英雄先烈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上关县旧址是一栋一进三重的四合院,当年办公用房和设备保存完好。“上关县民主政府”于19471113日成立,隶属豫鄂陕第四专员公署。19486月该专署划归陕南行署,改称陕南第四专员公署,19492月又改名为两郧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上关县民主政府均隶属之。上关县成立之初,由陈(庚)谢(富治)兵团第四纵队十二旅卫生处政治委员王直夫担任县委书记,旅宣传科长宋景先担任县长,徐月卿担任副县长。19481月,王直夫光荣牺牲后,宋景先担任县委书记,赵修担任副书记,县委设组织部、宣传部;徐月卿担任县长,县政府设秘书科、公安局、财粮科、民教科、武委会。上关县先后在上津、六郎、上店子和陕西山阳县的漫川关、南宽坪及旬阳县蜀河、双河等地组建7个区、86个村级政权。19495月,上关县被撤销。上关县为陕南根据地的建设、巩固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1949514日上关县和郧西县合并后,徐月卿随部队西进,被任命为紫阳县第一任县长。19873月于北京病逝。徐月卿的爱人凌国英曾在上津工作和生活过,目前健在,曾带子女到上津缅怀先烈。

 

再往前面就是上津天主教堂。上津文化的多元性还表现在宗教信仰上。中国传统的佛教、道教和西方的天主教、基督教在上津并存,各自为源,共同发展。眼前的天主教堂始建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迄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上津镇内的天主教最初是明崇祯六年(1633年)由德籍传教士汤若望自陕西山阳县境内传入。目前镇内信教群众有1000多人。自天主教传入上津以来,共有22名中外司译坐堂传教。上津镇许刚义1954年在澳门晋为神甫,1966年在罗马获社会学博士学位。天主教有四大节:即圣诞节(1225日):复活节(三月份);圣神降临节(四月份);圣母升天节(815日)。每逢节日,特别是圣诞节,这里都举行庆典活动,教民和附近居民都赶来参加。

 

前面一个景点就是古城老戏苑。频繁的战乱使得上津数度衰落,但南来北往不同区域、不同民族的人在这里汇聚,也造就了上津的多元文化。历史上上津的文艺,多剧并存,并台争宠,南腔北调,四海交融。古上津繁盛时期,每逢春节、元宵等重大节日,豫剧、秦腔、“山二黄”(秦巴山区的独有剧种,被称为“汉剧之母”而收入《中国戏剧大词典》,是上津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等不同剧种并台演出,俗称“对台戏”:北方来的汉子热火朝天地吼秦腔,南来的姑娘依依呀呀地唱楚剧,上津梆子、上津三弦、上津山二黄、柱猴戏、二人转,还有站花墙、八叉子、对子歌、二棚子等民间小调也广为流传。

 

大家看到,前面的表演就是上津有名的踩高跷,属国家际非物质文化遗产。千百年来,无数次政权兴衰更替和战火的洗礼,为古老的上津留下了大量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上津镇内文化底蕴丰厚,最负盛名的就是上津的火龙灯会。它以精湛的演艺技巧和珍贵的保护价值向人们展示古镇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上津火龙灯会在每年农历的正月举行,其声势浩荡的龙灯会队伍、粗犷的舞蹈雄姿和火红的灯会场面令人叹为观止,主要表现了人们对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一种祈求和向往。踩高跷俗称缚柴脚,是上津民间节日在广场表演的一种舞蹈形式。上津踩高跷在汉魏时期已广为流行。表演的人将双脚分别绑在木棍上,化装成各种人物,一人或多人来往逗舞,由唢呐伴奏,表演有趣的动作或故事。技艺性强,形式活泼多样,而且流动方便,深受群众喜爱。

 

上津文化旅游区的还有灵秀的古八景和天蓬山大峡谷等自然景观。八景或奇或幽,或险或峻,或是朦胧浪漫,或是温情脉脉,或是神明莫测,或是高远淡泊……每一景都有其超凡脱俗之境,每一景都有文人骚客留下诗赋,步入佳境,无一不感叹大自然的神奇造化。天蓬山大峡谷位于上津古镇东北20公里,峡谷内群峡纵横,云缠雾绕,一线通天,流水潺潺,古木参天,绝壁千仞,鬼斧神工。有九寨之秀丽,比巫峡之神奇。

 

感受尘风历史,品味秦风楚韵,鄂陕边贸千年古镇上津欢迎各位领导、各位游客再次光临,见证千年古镇新时期的大发展、大变化、大繁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