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伊诚地产:文化渗透“七化法”

 把尔裁为三截 2013-07-28
伊诚地产:文化渗透“七化法”
作者:   发布日期:2013-05-10 08:20:09   查看次数:39 次
 

    2008年和2011年,房地产中介市场遭遇了两次行业低谷,但伊诚地产的业绩逆势增长了30%。这一切都归功于伊诚的企业文化。
    稻盛和夫先生在《坚守底线》一书中有段话:“判断公司的好与差要看它是否能经受住逆境的考验,当逆境结束的时候,好公司与差公司之间会迅速拉开差距。”
    2008年的逆境求生让伊诚得出了一个结论:市场形势大好的时候,业绩好坏主要取决于“技能”。但是当市场低迷、业绩显著下降的时候,“技能”的作用就会明显下降,“心态”的重要性明显上升——信心、斗志、毅力等非技能因素起到关键作用。这就是作者在2009年的重大发现:原来文化对公司真有这么大的作用。总结一下,企业文化有四点好处:靠文化驱动的公司可以战胜困难,逆风飞扬;团队变大了,要靠企业文化来管理;文化基础好的公司有很强的执行力,培训也容易落地;员工是从市场上招来的,他们的敬业态度要靠企业文化来塑造。
    判断一个企业的文化如何,不是听这个企业老板怎么讲,而是看他的员工怎么做。观察员工就知道这个企业具有怎样的文化,从绝大多数员工一言一行上体现出来的文化才是真正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该如何塑造?作者总结了一个公式:企业文化塑造=提炼+渗透。企业文化必定反映领导人的理念,发动员工参与提炼讨论,效果更好。“提炼”之后需要“渗透”,过去大家经常谈“落地”,后来作者把“落地”改成了“渗透”。因为“落地”两个字显得急功近利,“渗透”更符合文化特性,润物无声,细水长流。伊诚从2007年开始建设企业文化到现在有五年多时间了,才逐渐体会到文化的好处,所以这个过程比较漫长,“渗透”二字更准确一点。
    文化需要润物无声的渗透,但是软文化一定要有硬措施来保证。所以,伊诚总结了渗透“七化法”,包括考核化、故事化、日记化、讨论化、榜样化、可视化、仪式化。人分高手和低手,高手“以心修行”,低手“以行修心”。高手从心上明白了,行动上马上就做到位了,不需要强制。可是我们世界上大多数人是低手,低手就要“以行修心”,先有行动,不停地去做,在做的过程中就慢慢悟出了道理,才能下决心改变行为习惯。因此,企业文化的渗透需要有一些强制性措施。
    除了提炼和渗透,文化塑造还有一个关键点就是领导者的以身作则。领导者带头践行核心价值观,这不仅仅是影响他人的“重要”途径,而且是“唯一”途径。
    房地产经纪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从业人员的素质起到关键作用。伊诚地产的员工普遍很年轻,平均年龄不到24岁,多是刚毕业的大专学生,正是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定型的阶段,良好的文化氛围对于这些年轻人的人格养成非常重要。因此,伊诚公司特别重视企业文化的塑造,企业文化就是核心竞争力。当然,由于所处行业不同,每个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可能不一样。就伊诚地产而言,经营企业就是经营人心,经营人心就是经营文化。
当伊诚文化变得淡薄的日子,也就是伊诚的命运走到尽头的时候。事实上,这两年作者越来越坚信企业文化的力量,2008年伊诚的逆势增长让作者第一次领略了文化的威力。2011年则是第二个行业低谷,此时作者就有了预见性,认为这一年公司肯定会表现很好。果然,那一年伊诚的业绩又增长了30%,人员数量一个也没减。这说明重视企业文化的企业,一定能立于不败之地,即使遭遇逆境,也能克服困难,逆风飞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