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字笔迹特征之分类

 诗书之华 2013-07-28

 内容摘要 阐述了汉字笔迹特征的不同分类情况。中国古代有关于汉字笔迹特征的论述,但是没有系统的分类。汉字笔迹特征的分类有两大角度:笔迹鉴定的角度和笔迹心理分析的角度。笔者提出了自己的汉字笔迹特征的分类,即力量特征、空间特征、关系特征和神韵特征。 关键词 汉字笔迹 特征 分类 笔迹心理学

作者简介 张福全 合肥学院教育系 心理学教授 (吉林省东丰县人,1960年7月5日生,研究方向:笔迹心理学 汉字是记录汉民族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
汉字是由各种点和线而构成的方块字。它与音阶文字和拼音文字不同,汉字属于表意文字。随着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作为文化一部分的汉语,它的影响力也在不断增强,汉语的使用人口也在不断增多。据美国阿拉斯加大学教授迈克尔.克劳斯1995年2月统计,汉语是世界上使用最多的一种语言,占世界人口的23,其次是英语占世界人口的10。1在这里笔者不是从语言学的角度去研究汉语,而是从笔迹心理学或笔迹学的角度来认识或研究汉语言的符号系统——汉字的。在我们的视野中,有一个不被人们注意的现象引起了我们的注意。为什么国际上汉字笔迹研究机构不在国内,而在布鲁塞尔?为什么国际上权威的汉字笔迹研究专家是梅纳斯夫人,而不是中国人?为什么国外已经进行专门化学习和广泛应用的笔迹心理学,在我国却举步维艰?对此问题的深刻思考正是写作此文的动力来源,也是其价值所在。 作为表意文字的汉字笔迹,其笔迹心理学或笔迹学的研究价值远比其他文字的研究价值要丰富得多。国内敢于开拓的一些专家学者在汉字笔迹研究上,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关于汉字笔迹的含义,国内著名的笔迹学专家韩进先生认为:“在笔迹分析的意义上说,笔迹就是人们书写后留下的具有个人特点的能够反映书写者内在素质的字迹。反之,没有个人特点的字迹则不能算做真正的笔迹。”2国内著名的笔迹鉴定专家涂丽云教授认为:“笔迹是一种书写绘画痕迹,由笔画线条所构成,但它不同于没有任何思想意义的弧线、曲线、点线等线条。”3这两位专家虽然对笔迹含义的表述不尽相同,但是,其最关键的两点是相同的。就是:(1)都认为笔迹是书写过程留下的痕迹;(2)笔迹要反映个人特点或者具有意义。从笔迹心理学的角度看,笔迹是人在书写的过程中留下的痕迹,是书写者的主观因素和客观条件之间相互作用、相互矛盾的产物,由于各种主、客观条件的不同,必然会形成不同的笔迹特征。不同的笔迹特征能够折射出不同书写者的认知和人格特征。因此,研究汉字笔迹的分类,对于笔迹心理学就显得非常重要。它有助于学习者和研究者在令人眼花缭乱的汉字笔迹的特征中,能够较系统地认识和把握住汉字笔迹的基本特征,并能分清层次,便于把握事物的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良好的笔迹分类,使汉字笔迹特征更加系统化和层次化,提升其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增强笔迹心理学的科学性。下面谨就汉字笔迹分类的一般情况,分别加以阐述。 一、中国古代有关于汉字笔迹特征的论述,但是没有系统的分类 中国古代对于书法是极为重视的,书法作品和书法论著是相当多的。一些笔迹特征与心理特征的分析论述也多见于关于书法的著作之中。如唐代的孙过廷在《书谱》中说:“质直者则径庭不遒;刚很者不倔强无间;矜敛者弊于拘束;脱易者失于规矩;温柔者伤于软缓;躁勇者过于剽迫;孤疑者溺于滞涩;迟重者终于蹇钝;轻琐者染于俗吏”。论述了不同心理特征反映了不同的笔迹特征。明代的项穆在《书法雅言》中说,人的性格有刚毅和温柔之异,手有聪与钝之别,故其笔迹必然不同。性格谨守的人,字多比较拘谨、内敛;性情放纵的人,字多情懦而不开张;性情直爽的人,字多比较挺拔而没有过多的遒美。宋代的邵康节在《梅花易数》这部书中,有着相当多的关于笔迹特征的论述。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关于笔迹的论述内容最丰富的一本书。书中说道;“一生孤独,见于字画之欹斜;半世贫穷,乃笔端之愚浊”。又如“画似棱棱之枯木,孤苦伶仃”等等。当然,邵康节是从周易八卦的角度去研究和分析笔迹特征的,这种研究的科学定位人们存在不同的看法。但是,不管角度如何,它毕竟是关于笔迹特征的研究。虽然邵康节对笔迹特征与心理特征有很多的阐述,但是,并没有对笔迹的特征做专门的系统分类。中国古代关于笔迹特征的阐述还有很多,但是从笔迹分类的角度进行的论述,却不见文字记载。 二、中国现代从笔迹鉴定的角度对汉字笔迹的分类 1938年,著名学者冯文尧在其著作《刑事警察科学知识全书》中,将笔迹特征分为“全部观察与局部观察”两种。“全部观察”包括十类:(1)风格:字之全盘气势;(2)布局之松散、紧凑、平均、偏窄,正业或奇巧;(3)笔势之疾沥,偏正或贯中;(4)字之体势:如王、颜、苏、柳、米 ?6?7?6?7汉碑、魏碑等;(5)字迹间隔之宽窄与距离之远近;(6)字之匀整、歪斜与参差;(7)字之神态。如迟涩、飞动、局促、玲珑、庸俗、软弱、洁净、污浊;(8)字型之大小。如长短、歪斜、松紧、肥瘦、老嫩;(9)字之数量及标点符号之位置与样式;(10)错字之检举。“局部观察特征”包括以下五类:(1)用笔之神趣:如顿笔、挫笔、提笔、转笔、折笔、蹲笔、驻笔、掩笔、尖笔等;(2)起笔与终笔的态势:如藏锋与露锋、正锋与偏锋、直笔与侧笔、缩笔与方笔、仰笔与方笔;(3)点之仰覆,尽之平毕,直之刚健,以及起、策、啄、转折承接处角度;(4)个人独特之笔画或花样;(5)字之临取、历取?6?7?6?7等等。 1943年,犯罪学家徐圣熙,将笔迹特征分为八种:(1)字行的趋向;(2)字迹倾斜的角度;(3)字体的大小;(4)字体的不同样式;(5)整齐或杂乱;(6)连续或间断;(7)笔画的轻重;(8)运笔的快慢。 1949年以后,笔迹的分类较多,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主要有:1958年中国笔迹鉴定专家的分类,将笔迹特征分为一般特征和个别特征两个方面。笔迹的一般特征是指笔迹的熟练程度、大小、间隔、倾斜度、连贯性、均匀程度、字型和压力的大小等;笔迹的个别特征包括十个方面。主要有运笔、搭配比例、笔顺、字的写法、标点符号的写法等。另一个有代表性的分类是1999年,贾玉文教授将笔迹特征分为九大类:(1)概貌特征;(2)局部安排特征;(3)写法特征;(4)错别字特征;(5)搭配比例特征;(6)笔顺特征;(7)运笔特征;(8)笔痕特征;(9)书面语言特征极其应用等。著名笔迹鉴定专家涂丽云教授结合自己的鉴定实践,对笔迹的分类的分类有了自己的认识。她认为:“在鉴定中得以证实并广泛应用的笔迹特征主要有以下这些内容:书面言语特征、文字布局特征、书法水平特征、字体字型特征、写法特征、错别字特征、笔顺特征、运笔特征、搭配比例特征、比痕特征、标点符号及阿拉伯数字特征”。此外,涂教授又加上一个特征“字的神韵特征”。 以上是从笔迹鉴定的角度对汉字笔迹进行的分类,由于研究目的与任务的不同,因此分类具有明显的鉴定特点。 三、中国现代从笔迹心理学或笔迹学角度对笔迹特征的分类 中国笔迹学专家韩进先生从五个方面分析了汉字笔迹特征:(1)篇。包括全篇布局、空白边、行距、行装、字距、签名、格式、标点符号、运笔走势、笔压、速度、字体倾斜、字体大小等;(2)字。包括运笔流畅程度、字体的外型轮廓(方形、圆形、长形、扁形、梯形、倒梯形、横梯形、不规则形、放射形、中空形)、字体的不同结构的部位特征等;(3)偏旁特征;(4)线条(笔画)特征。包括点、横、竖、撇、捺的写法;(5)局部。包括起笔、运笔、收笔等。 笔迹心理学专家刘兆钟先生将笔迹的特征分为八个方面:(1)笔画的特征。包括笔画的长大劲健、短小有力、笔画粗而有劲、连环盘绕、笔画刚健、笔画粗细均匀、笔画拘谨、涂满错处不让辨认?6?7?6?7等44个特征;(2)速度(6个特征)和力度(4个特征);(3)间架结构特征(6个特征);(4)墨色特征(7个特征);(5)字形特征(16个特征);(6)字行的特征。包括字行的运行、字行的起止、字行间距、字行与边白的距离、字行在格内的位置等;(7)书体的特征。包括喜写楷书、草书?6?7?6?7等10个方面的特征;(8)章法特征。包括排列整齐、浑然一体、通篇字由大而小、失之协调?6?7?6?7等10个方面的特征。此外汪昌禹先生将笔迹特征分为七个方面。他的分类与刘兆钟的分类有很多共同之处。 四、对于两种不同角度的汉字笔迹特征分类的比较 前面的两种分类是从笔迹鉴定和笔迹心理分析的两个角度进行的。因此,在笔迹的分类上,既有许多相同之处,又有一定的差异。由于笔迹鉴定的目的主要在于鉴定笔迹的异同与真伪,因此,在笔迹的分类上,侧重于把握住那些能够反映出不同特点的笔迹特征。比如“笔痕特征”,在笔迹的鉴定方面,对于是用什么样的笔书写的,是新笔还是旧笔,是完整的笔尖还是破损的笔尖书写的等,对于笔迹鉴定和侦破案件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对于心理分析的价值就不是很大。再比如“语言特征”。从笔迹鉴定的角度看,“语言特征”反映了一个人的语言习惯和语文水平,比如用词的习惯、词汇水平的高低、语法与修辞的特点和水平等个性特点。这些方面对于笔迹鉴定来说,由于能够反映一个人的语言特点,因此,分析笔迹的这些差异性特征,对于区别笔迹的异同是很重要的。而对于笔迹心理分析来说,书写的语言内容在一定情况下也有助于笔迹的心理分析。但是在一般情况下,笔迹分析是不注意其书写内容的,甚至刻意回避书写内容对笔迹分析的影响作用。 根据前面介绍的笔迹不同分类可以看出,虽然这两种分类有一定的差异,但是,这些分类基本上都反映了笔迹的基本特征,只是从笔迹鉴定角度进行的分类显得更全面一些。而从笔迹分析的角度进行的分类,更体现出笔迹心理分析的需要。而在两大分类角度的具体分类上也有一定的差异。比如韩进先生和刘兆钟先生的分类,差异还是比较明显的。综观不同的分类,虽然看上去各有特点,五花八门,但是,就笔迹的基本特征来看,都被包含其中了,只是在细分的角度有一些不同的划分和侧重点不同。 五、笔者对汉字笔迹特征的分类 根据笔迹的形成过程和表现状态,笔者将笔迹特征分成四类:即力量特征、空间特征、关系特征、和神韵特征。 之所以划分出“力量特征”,是因为力量是笔迹形成的重要因素,力量作用到笔,再作用到书写面上,才可能形成笔迹,同时,笔迹也会保留或者说反映出作用力的特点。所以,不同的笔迹都会有不同的力量特征。 所谓力量特征,主要表现在书写过程中的“笔压”、“运笔速度”、“稳定性”等方面的特征。这些特征主要体现在汉字的笔画书写过程中。“笔压”主要是指汉字书写过程中笔尖与书写面接触的过程中,笔尖对于书写面的压力的大小。一般可分为五个程度等级,即适中、较重、很重、较轻、很轻等。“运笔速度”主要是指在书写过程中,书写的力量特征在时间方面的表现。它主要是指完成书写任务的总体速度。把“书写速度”放在汉字笔迹的“力量特征”之中,是因为力量是决定书写速度的重要因素之一。当然决定书写速度的因素还有很多,如书写方式等等。但是力量毕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笔尖向下直接作用到书写面是压力,而向书写面的平行方向移动就会体现为不同的速度,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条件下,力量大速度就快。“运笔速度”也可以分为五个等级,即适中、较快、很快、较慢、很慢。“稳定性”主要是指汉字书写过程中笔压、速度等方面的变化情况。它的静态表现就是笔画的均匀程度,笔画的快慢变化等。 之所以划分出空间特征,是因为笔迹和其它的事物一样,既然作为一种物质的存在,必然要表现出一定的空间存在状态。 所谓空间特征,主要是指书写的汉字在相对静止状态下所表现出的空间特性。如字体的大小、形状、方向等特征。 字体的“大小”主要指汉字笔迹在静态状态下,所占空间的大小。如字体是3mm还是5mm或者是占满方格还是只占方格的一半或四分之一。一般字体的大小可分为五个程度等级,即适中、较大、很大、较小、很小。关于如何界定这五个等级,暂且不做讨论。字体的“形状”主要是指字体所呈现出的几何形状。如规则形状和不规则形状,规则的形状又可分为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扁形?6?7?6?7等各种几何形状。字体的“方向”主要指字体在空间中的位置状态。如字体的形状是向外伸展还是向内收敛;是向左倾斜还是向右倾斜;是位置的方向相对稳定还是不稳定;是某些笔画出格夸张还是收缩,甚至简略等等。 把笔迹的关系作为一个特征来考虑,是因为笔迹是由单个的笔画构成的,笔画是汉字的基本构成单位。单个的笔画在构成汉字的时候,特别是在书写的过程中,笔画与笔画之间必然要发生一定的关系。这种关系可能是规范的,按照书写规范书写,也可能是不规范的,不按汉字的书写规范书写等等一些关系。此外,在整篇文字中又会产生字与字,字行与字行之间的一些复杂关系。 所谓关系特征,主要是在汉字书写过程中,书写者在处理笔画与笔画、汉字与汉字、汉字与标点符号、汉字与书写材料之间的关系上的不同处理方式。笔迹特征的关系特征,既反映出字迹的笔画之间或其它的相互关系特性,也反映出一定的空间特性。因为这些关系特征,毕竟是在一定的空间内表现出来的。就单字的笔画来说,可以形成起笔与收笔、笔画的连续与中断、笔画的增加(多余)与省略(替代)、笔画的规矩与创新(反叛)等等关系状态。就字与字之间的关系来说,可以有字距的大小、相连的情况、行距的大小、行距的变化等方面的特征。就汉字书写与标点符号的关系,主要表现为是否有标点符号、标点符号是否准确书写等特征。汉字书写与书写材料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为喜欢用什么样的书写工具、笔迹与书写面的关系状态(如,是否在格内书写、字迹是否紧压底线、字迹在书写面上的位置、空白边的大小及方位等)。 任何事物的多种要素的集合都会表现出一种整体面貌。如人有不同的外在“气质”,枯树和小树也有不同的外在“精神状态”。汉字书写笔迹也是一样,常听到人们评价笔迹的时候说,这个人的字“很狂”,那个人的字“稳重”等,这都是对汉字书写笔迹“神韵特征”的描述。 所谓神韵特征,主要是指由汉字笔迹的动力特征、空间特征、关系特征等综合为整体所形成的一种体现在汉字笔迹上的“气质”或“精神面貌”。格式塔心理学派非常重视整体的作用,认为整体不是部分的总合,部分相加不等于整体,整体不能分解为各个部分。笔迹的神韵特征正是汉字笔迹各种特征之间关系的整体反映。目前,在神韵特征的标准方面,还没有人进行相关的系统研究,因而也没有比较公认的标准。韩进先生为了区别不同人的笔迹,确定了10条标准:即雄伟、强劲、刚峻、端庄、疏朗、飘逸、柔和、欹侧、散乱、拘谨。4这10条标准作为神韵特征的标准,我看是有研究价值的。汪昌禹先生提出了笔迹分析的八大类别:即实行体、虚行体、豪行体、谨行体、灵行体、钝行体、刚行体、柔行体。这八大分类,笔者认为也是从神韵特征上进行划分的。在神韵特征的标准上,还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 总之,汉字笔迹特征是十分繁杂的,书写笔画或其它条件的任何一点变化,都会带来特征上的变化。正是因为其繁杂,对其进行分类整理就越发显得必要。将繁杂的笔迹特征归类整理使之系统化层次化,这不仅是学习和研究的需要,也是学科建设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涂丽云 《笔迹分析与鉴定》p5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1.9 2韩 进 《怎样从笔迹看性格》P11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3.1 3涂丽云 《笔迹分析与鉴定》p9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1.9 4韩 进 《从笔迹看人生》P24 中国戏剧出版社 1999.11 5汪昌禹 《笔迹与成功》 P41 中国城市出版社 2002.10 6刘兆钟 《笔迹探秘》 102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1997.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