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桑叶——止汗明目,生发祛斑,美容养颜

 nygf 2013-07-28

 

(2011-11-02 10:18:21)
 

 桑为东方之木,霜为西方之气。故一味而兼桂枝汤,故能调和营卫,止汗明目,生发祛斑,美容养颜,种种妙用。

桑叶色绿而叶大,绿为春色,为肝木所主,功多效春日枝叶之生发舒展。其叶面蒸散。尤经霜蒙后,又添肺金之气孔,升中有降,升散之中又添其肃降之功。性味苦甘而寒,入肺肝经 

 

霜桑叶,【别名】铁扇子,家桑叶,枯桑叶,荆桑叶,桑椹树叶,桑树叶,黄桑叶,冬桑叶,白桑叶,鸡桑叶,子桑叶,山桑叶,金桑叶,晚桑叶,老桑叶,双叶,双桑叶,童桑叶,神仙叶。

止盗汗、自汗之妙品   

  宋朝人洪迈所著的《夷坚志》中有这样一则故事:严州山寺有一游僧,形体羸瘦,饮食甚少,夜卧遍身汗出,次晨衣皆湿透。如此二十年,无药能治。监寺僧曰:“吾有绝妙验方,为汝治之。”游僧试用其法,三日之后,宿疾果然痊愈。其方为:单用桑叶一味,乘露采摘,焙干为末,每日两钱(6克),用米汤送服。

  说起来,历史上善用桑叶的历代名医还真不少,比如金元名医朱丹溪就在《丹溪心法》一书中写道:“经霜桑叶研末,米饮服,止盗汗。”意思是说,采摘经霜桑叶研成末,用米汤调服,能治疗盗汗。所谓“盗汗”,就是指人在入睡后不自觉地出汗,醒后即停止。还有明末清初名医傅青主,称桑叶为“收汗之妙品”,很擅长用桑叶止汗,他的经验方——止汗神丹、遏汗丸、止汗定神丹都选用桑叶为主药。《本草撮要》中也说:“以之代茶,取经霜者,常服治盗汗。”非但能治盗汗,桑叶还可以治自汗。山西一位非常有名的老中医自拟一张名方——桑叶粥,用桑叶6克、淡豆豉10克(捣碎)、小米50克。先在锅里加两碗水,放入桑叶和淡豆豉,煮沸后用文火煎煮片刻,去渣,放入小米,再煮成粥,临睡前温服,每日一剂,连用5天。据这位老中医的经验,凡是身虽不健,但无大碍,只是白天动辄出汗,夜晚心神不稳的人,喝这道粥,很快就能见效。

 

疏风清热、清肝明目

  长在桑树上的桑叶,经霜后采收称为霜桑叶或冬桑叶,其性味苦、甘而寒,入肺经、肝经,有疏风清热、清肝明目、润肺止咳、凉血的功效,常用于治疗风热感冒、咳嗽吐血、头痛目眩、目赤昏花及盗汗等症。说到桑叶能清肝明目,不得不提著名的成药——桑麻丸,就是用桑叶为主药,配合黑芝麻等制成的,有滋养肝肾、祛风明目的作用。适用于肝肾不足、头晕眼花、视物不清、迎风流泪等症。

  《食疗本草》一书中曾谈到过一种桑叶茶的做法:选取叶片完整、大而厚、色黄绿、质脆的桑叶,搓碎,去梗,加炼蜜和开水少许,拌匀,盖上盖子闷一小会儿之后放入锅内,用小火炒至不黏手为度,取出放凉。一般100克桑叶需用炼蜜25克左右。用法为每次10克,用白开水冲泡饮用,有养肝明目的功效。另外,以桑叶15克、杭菊花10克、淡竹叶5克加水共煎而成的桑菊茶,也有清热散风、益胃明目的作用。

生发护发

  现代,一般中医大多用桑叶祛风敛汗、凉肝明目,但在古时还有以桑叶长头发的妙用。《千金方》中记载:“治头发不长,桑叶、麻叶,煮泔水沐之,七次,可长数尺。”《本草纲目》也说:“桑叶明目长发。”此方在古代,是女子常用的“止脱护发素”。

  

美容养颜,护肤祛斑

(1)治黄褐斑脸部褐色斑常使不少女性为之苦恼,可用桑叶治疗:取冬桑叶500g,隔水蒸煮消毒,去除杂物,干燥处理后备用。每日取15g,沸水浸泡当茶饮。1个月为一疗程,一般服用20天后即有明显疗效,斑块消退或色素变浅。治疗期间应多吃些豆制品,如豆腐、豆芽等。
(2)护肤用桑叶浴护肤,能使皮肤光洁。取经霜的干桑叶50~100g,放入锅中,加水煮10~15分钟后,倒入浴盆内晾凉后洗浴,护肤而不脱脂,是很好的健美浴方,皮肤粗糙的人可使皮肤尽快变得细嫩起来。若取冬桑叶适量,水煎15分钟后去渣取汁,再加热浓缩,藏入冰箱内备用。每天清晨洗脸时,于洗脸水中加入30ml冬桑叶煎液,可治疗面部雀斑、黧黑斑,使肌肤美白增色、光洁如玉。

(3)治痤疮痤疮是常见于青年人的一种炎症性皮肤病。进入青春发育期后,体内性激素分泌旺盛,促使皮脂腺分泌增多,导致皮脂淤积,堵塞毛囊口,容易形成痤疮。用桑叶煎剂治疗痤疮,每日取鲜桑叶50g,煎水分3次服,一般 15天可见效。若取鲜桑叶适量,捣烂后敷于痤疮处,每日30分钟,也有满意的效果。
(4)美发使头发乌黑、光泽、柔软。桑叶含有较丰富的铜,有防治毛发和皮肤白化的作用。取霜桑叶或鲜桑叶500g,除去梗叶,研末;另取黑芝麻250g,炒熟研末;二者加白糖调匀或制成大蜜丸,每日早晚各服20g,白开水送服。长期坚持可使白发转黑,面容红润,并能预防少白头发生。
(5)减肥坚持长期饮用桑叶茶,可明显减肥。桑叶的利水作用,不光可以促进排尿,还可使积在细胞中的多余水分排走,所以桑叶能够消肿。桑叶还可以将血液中过剩的中性脂肪和胆固醇排清,即清血功能。肥胖是腹部、脊背的脂肪细胞中贮存了过多的脂肪。当血液里的中性脂肪减少时,贮存的脂肪就会被释放出来,以热量的形式被消耗掉。这样反复下去,身体里的脂肪就会减少。因此减肥和改善高脂血病是相互关联的。另外,高脂血病人的血液粘度高,在毛细血管中的流动特别不畅通。毛细血管只有我们头发的1/100那么粗,所以当然容易堵塞。心肌梗塞和脑溢血都是毛细血管堵塞的结果。桑叶中含有强化毛细血管,降低血液粘度的黄酮类成分,所以在减肥、改善高脂血症的同时,又有预防心肌梗塞和脑溢血的作用。

通便、消肿
在桑叶的作用下未被小肠吸收而输送到大肠内的糖质由肠内菌群作用,生成二氧化碳、氢气、丁酸、丙酸、醋酸、乳酸等有机酸,使肠内外环境酸性,抑制了有害细菌增殖,起到整肠效果,改善便秘,改善腹胀。桑叶还能去除体内多余水而改善水肿。

桑叶食疗法
1.桑叶薄菊枇杷茶桑叶500g,黄菊花250g,枇杷叶250g,薄荷250g。上述诸药共制成粗末,用洁净的纱布袋分装,每袋10-15g。每取 1袋,放入茶杯中,沸水冲泡,盖焖10分钟即成。代茶频饮。功用疏风清热,解表清肺。适用於风热感冒初起。
2.桑叶菊藤布麻茶桑叶、菊花、钩藤、罗布麻各6g,茶叶3g。上述诸药共制成粗末,入锅中水煎10分钟即成。代茶频饮。功用平肝降压。适用於高血压、头痛头晕头胀等症。
3.桑叶浮小麦茶 桑叶 (以霜桑叶为好) 10g,浮小麦30g。將桑叶搓碎,入大茶杯中,备用。取锅1只,加入浮小麦,水煎去渣取汁,用浮小麦汁冲泡桑叶,盖焖10分钟即成。代茶频饮。功用清热止汗之功。适用於肺结核低热盗汗等症。
4.桑叶茅藕仙鹤茶桑叶15g,白茅根15g,仙鹤草15g,藕节9g。將上药共入锅中,水煎去渣取汁即成。代茶饮用,每日1剂。功用清热凉血止血。适用於咯血、吐血、衄血、齿龈出血等多种出血症。
5.桑叶银芩车前茶桑叶、银花、车前叶、黄芩各6g。將上述诸药共制成粗末,放入茶壶中,沸水冲泡盖焖10分钟即成。每日1剂,代茶饮用。功用清热解毒,利尿,明目。适用於急性结膜炎。

6.桑叶杏参贝梨汤桑叶10g,杏仁5g,沙参5g,川贝母3g,梨皮15g,冰糖10g。將上述诸品共入锅中,水煎去渣取汁即成。每日1剂,代茶饮用。功用润肺止咳生津。适用於急性支气管炎及病后余热未清、干咳无痰等症。
 
 7.桑叶双花饮桑叶50g,金银花50g,黄菊花50g,蜂蜜500g,食用香精2ml。將桑叶、银花、菊花择净,用水泡洗后一起放入锅中,加清水3Kg,用文火煎熬半小时,泌出药汁。將蜂蜜倒入干净的锅中,用文火加热保持微沸,熬至粘手成丝时,缓缓倒入药汁中,搅拌均匀。待蜂蜜溶化后,用纱布过滤即成。频频饮服。功用清热解毒、疏风散邪。适用於流行性腮腺炎,轻重均可。

8.桑菊蝉衣饮 桑叶10g,菊花10g,蝉衣6g,白糖适量。將桑叶、菊花择净,蝉衣去头足,共入锅中,加水适量,武火烧沸,文火煎15 分钟,滤渣取汁。再加白糖搅匀即成。常饮服。功用疏风散热,镇惊。适用於小儿惊风,症见发热,头痛,咳嗽,流涕等。

9、脸部痤疮,褐色斑者,每日取桑叶茶70克,泡茶分三次喝,一般15天见效。取泡茶用桑叶适量,搅烂,敷痤疮处每日30分钟,方可见效。
用桑叶茶500克,每日15克,沸水浸泡后作茶饮用,连服30天为一疗程,治疗期间应多吃豆制品。

10、沐浴疗法 取经霜的干桑叶50--100克,放入锅中加水煮10--15分钟后,倒入浴盆内晾凉后洗浴,护肤而不脱脂,是很好的健美浴方,皮肤粗糙的人可使皮肤尽快变得细嫩些。

11、脸部雀斑、黑斑, 若取冬桑叶适量,水煎15分钟后去渣取汁,再加热浓度,藏入冰箱内备用,每天清晨洗脸时,于洗脸水加入30毫升冬桑叶煎叶,可治疗面部雀斑,黑斑,使肌肤嫩白。
 
 

桑叶妙用

(2008-05-22 23:35:27)

        桑叶妙用

   桑叶清肺泻胃,凉血燥湿,去风明目,晚清后颇为盛行。“桑菊饮”举为君药,成为时方要药。江浙一带治热性病喜用“霜桑叶”,以其经霜后凉血清热之力著;又有“饭桑叶”者,乃置饭锅上蒸制而成,去其散风之力,而取其轻清扬上,善治头目诸病,时医多赏用之。余临床探索其奥,尚有以下几点妙用。

     一、盗汗:《医学入门》云:“思虑过度,以致心孔独有汗出者……青霜第二番叶,带霜采阴干、或焙为末,米饮调服”。临床用之确有效果。乡妇王氏,年六十,盗汗已二年馀,询其别无所苦,饮食如常,惟觉精神疲乏。始用益气固表,继用滋阴降火均无效。后以霜桑叶研末,米饮调服9克,早晚各服一次,半月已愈,终未复发。先师秦伯未先生,亦喜以此味治头面出汗(俗称蒸茏头)皆有渊源。

    二、阴虚内热,又罹新感,寒热往来,不宜柴胡之耗散,亦鲁公喜以桑叶与丹皮同用以代柴胡,乃仿叶桂手笔。他如血家新感与经期寒热亦用此法,防止热入血室。轻清以去实,从而血络安宁,微汗而解,引为心法。

 

      三、引经药:临床治脸部色素沉著,用血府逐瘀汤清荣化瘀,佐以桑叶(桑皮)引经入肺,取肺主皮毛之义。治急慢性肾炎方中,常以桑叶或桑皮为使,引经入肺以畅水源,有利于利尿退肿;治老年性便秘,用桑皮宣畅肺气,有利更衣,此法多验。

 

      四、世传验方,经验证者如《圣济录》治吐血不止,晚桑叶焙研,凉茶服三钱。《千金方》治头发不长,用桑叶麻叶煮泔水沐之。

       《集简方》治风眼下泪,用腊月不满桑叶煎汤,日日湿洗,或入芒硝;扶桑丸(黑芝麻、桑叶等丸)治高血压、头晕目眩,老年大便虚秘,风湿麻痹,皮肤甲错等,常用不衰。民间以霜桑叶阴干制枕,能治头晕目糊,安神入眠,确有效果,早开“药枕”之先河矣。


   桑菊薄竹饮(感冒)

【来源】《广东凉茶验方》  

【原料】桑叶 菊花各5克 薄荷3克 苦竹叶白茅根各30克

【制作】将桑叶、菊花、苦竹叶、白茅根、薄荷洗净,放入茶壶内,用开水泡10分钟即成。

【用法】代茶随时饮用。

【功效】辛凉解表。适用于风热感冒
 
 
       桑叶黑芝麻糊,从头到脚通补
 
       【适用人群】高血压、糖尿病、中风、老年痴呆等人群。同时适合老年人因肾虚而导致腰膝酸软、尿频、尿不尽,或者由于肝阴不足、肝阳上亢而导致的曰十舌燥、头晕、视物模糊等症。
 
          悄然间,中国已进入了老龄化时代,“银色浪潮”给每个家庭乃至整个社会都提出了严峻的考验。高血压、糖尿病、中风、老年痴呆等等已不再是抽象的专业名词,而成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要面对的一些难题。家中若有一个老人身体不太舒服,总会令人牵肠挂肚,因此,平日里注重养生保健知识的积累便显得十分重要。
  
         在临床上接触的大量患者常常使我感叹、着急。因为人到老年之后,身体各方面的机能都有所减退,体质也变得比较虚。有的人白天还好好的,但是一觉醒来,嘴角歪了,说话不清楚了,连平日惯常走路的双脚也迈不出步伐了,这其实是已经中风的表现。还有些人,手不停地抖,头也不由自主地摇,想要拿个东西,身体都不听使唤,更不要谈穿针引线了,去医院检查才知道是帕金森病。还有些年轻人,由于过于疲劳和身体亏虚,一觉醒来后变得嘴歪眼斜,那是风邪袭击成功的征象.往往会导致难看的面瘫。
 
     其实,哆嗦、发抖等都是肌肉在不停地不自主跳动,这些在中医来讲都是风记,跟肝都有莫大的关系。《 黄帝内经》中早就说到,“诸风掉玄,皆属于肝,也就是说凡是风证,不论外风还是内风,有摇摆不定、眩晕等以动为主症的,均为肝病的范围。大家可以试想一下,空气中看不见、摸不着的风,所到之处是不是会有很多东西跟着动?不管是在微风中摇曳身姿的柳枝,还是在狂风中拔地而起的大树,到处都有风的痕迹在,只是程度有所不同。

    我们该如何预防风证呢?这里,我给大家提供一个简单却有效的配方,它是我的师傅按照道家的治疗思路来配制的一个方法,看似简单,但是在临床上常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疗效,大家完全可以自己动手配方,制药。

    您可以去药店买500 克黑芝麻,500 克桑叶、然后掺在一起,用自家的榨汁机打成细粉,每天三次,每次10 克,用勺子舀着吃,既方便又保健。桑叶味甘、苦,性寒,可以入肝、肺经,有很好的平抑肝阳、清肝明目的功效。大家可以想一想,又肥又胖的蚕宝宝是不是每天都以桑叶为食?可是它吐出来的丝是不是很坚韧?所以说,桑叶的力量绝对不可小视。

    此外,黑芝麻味甘,性平,可以入肝、肾、大肠经,有补肝肾、益精血、润肠燥的功效。桑叶和黑芝麻,一个绿一个黑,青入肝,黑入肾,组合起来就是滋补肝肾的好东西。中医里的“肝肾同源”也叫“乙癸同源”, 桑叶黑芝麻糊非常好地体现了“乙癸同源,疗风疾”的特点,也就是说将肝和肾的毛病一起治了。因此,除了上面提到的与风有关的一些症状外,像一些老年朋友因为肾虚而导致腰膝酸软、尿频、尿不尽,或者由于肝阴不足、肝阳上亢而导致的曰十舌燥、头晕、视物模糊等等,都可以使用此方。 
    所谓“大道至简”,大家千万不要小看了这个配方。用上一段时间之后,手动脚摇的风邪之疾就会悄然离开了。
 
扶桑丸

[组成] 嫩桑叶一斤,巨胜子(即黑芝麻)二两五钱,白蜜一斤。

[功效] 益颜色,补肝肾,却病延寿。

[制法] 将芝麻捣碎,煎浓汁,和蜜炼至滴水成珠,入桑叶末为丸。也可将桑叶研末,芝麻蒸熟后捣茸,和蜜为丸。

[用法] 早晨起淡盐汤,晚上用酒送服,每次6-9克。

[评介] 桑叶性平和,不仅能祛风湿,并且能补血养阴,古代养生学家常用桑叶代替茶叶作饮料;芝麻能补血养阴,被道家比作长生不老的“还丹”,在《抱朴子》中指出:久服芝麻能除一切痼疾,使身面光泽,白发返黑,齿落重生。桑叶配芝麻,实为驻颜良药,加上白蜜调配成丸,功效更佳,久服可容光焕发,衰老延缓,却病延寿。
 
      霜桑叶:“药圣”眼中的“神仙叶”

  霜桑叶功效多多  

  “霜叶红于二月花”是人人皆知的古诗名句,但霜后的桑叶是“药圣”李时珍眼中的“神仙叶”大家往往不一定知晓。

  中医认为,桑叶性苦、甘、寒,入肺、肝两经,具有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抑肝阳、清肝明目等多种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桑叶中含有氨基酸、脂肪、糖类、胡萝卜素以及钙、磷、铁、锰、钠等多种营养成分。经常饮用桑叶茶,有利于防治风热感冒、咽喉肿痛等症。此外,还有助于降血压、降血糖、降血脂、预防脑血栓、减肥等。专家建议,中老年人可以在霜降后采集一些经霜的桑叶,洗净阴干,收集在密封的玻璃瓶中,以用来食疗养生。

  采之有方

  初霜过后,桑叶逐渐开始老化干硬,待呈现黄绿色时即可采集。采回的桑叶用清水洗干净之后,放在晒席上晾晒干,然后入容器内,置干燥处备用。采集时以叶片完整,大而厚,色黄绿,质脆,无杂质者为佳。

  注:未经霜的桑叶,服之可能引起呕恶等副作用。

  食之有道

  降低血糖:糖尿病患者每日可取霜桑叶10~20克泡茶饮用。

  除寒止汗:身体盗汗者每日可取霜桑叶10克(焙干碾成末),空腹用温水调服。

  咽喉红肿:取霜桑叶15~25克,水煎服。

  祛痰利咽:平时可用霜桑叶配麦冬(按2∶1比例)泡茶饮用。

  清肝明目:取霜桑叶适量,用开水冲泡代茶频饮。

  生发护发:研究发现,经常用霜桑叶内服(霜桑叶10~20克,茯苓15克,开水冲泡代茶饮,每日1剂)外洗(霜桑叶20克,水煎洗头,每周2~3次),具有促进毛发生长的作用。

 
          疏风清热话桑叶

       桑叶味甘、苦,性寒。 归肺、肝经,能疏散肺、肝二经的邪气。如果在霜降以后采摘,叫霜桑叶,或称冬桑叶,属于辛凉解表药,有疏风清热、清肝明目的功效。

  咳嗽频发:用鲜桑叶加菊花、杏仁、白糖煎饮服,有清热、止咳、清痰的作用。

  肺胃燥热:用鲜桑叶煲红糖茶来调理,有良效。

  高血压:桑叶中含有降低血液黏度的黄酮类成分,所以在改善高脂血症的同时,又有预防心肌梗死和脑溢血的作用。

  扁桃腺炎:用桑叶、菊花煲粥来调理。桑叶、菊花可相辅为用,能疏散风热、清泄肺肝,头痛发热、目赤肿痛都可用之。

  头发疏稀:用桑叶、麻叶煮淘米水洗头,不到10次,头发即长出。有少白头者,用桑叶去梗茎,研细,黑芝麻1/2量,白糖适量调匀。每日早晚各服20克,白开水送服,长期坚持,可使白发转黑,面容红润。

  目赤涩痛:不论是高血压、糖尿病引起的各种眼底病变,还是近视及缺乏维生素A引起的两目干涩,均可用桑叶10~20克,开水冲泡,代茶饮用,每日一剂。

  面部色斑:面部色斑多属于肝郁血虚、风热郁于络脉所致,而桑叶具有疏风清热、凉肝解郁、明目的功效。取桑叶500克,隔水蒸煮,干燥处理后备用。每日15克,沸水浸泡当茶饮。

  虚弱衰老:桑叶具有类似人参的补益和抗衰老作用,人参属于热补,而桑叶属于清补,老幼均可,四季皆宜。

  腹胀便秘:在桑叶的作用下,未被小肠吸收而输送到大肠内的糖质,生成二氧化碳、氢气、丁酸、丙酸、醋酸、乳酸等有机酸,使肠内外环境酸性,可改善便秘,改善腹胀。

  糖尿病:桑叶具有抑制血糖上升的作用,多喝桑叶茶,可提高葡萄糖耐量,防治糖尿病的发生,明显抑制食后血糖上升。

  烧烫伤:经霜桑叶烧碳存性(把药烧至外部焦黑、里面焦黄为度,使药物表面碳化,里面部分还能尝出原有的气味,即存性),研为末,油调敷涂,数日可愈。

  肺热吐血:用晚桑叶焙干,研末,凉茶送服3克,血止后,再适量服用。(周止敬)


桑叶配黑芝麻

  桑叶味甘、苦,性寒。 归肺,肝经。功能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抑肝阳,清肝明目。黑芝麻味甘,性平。入肺、脾、 肝、肾经。可润燥滑肠,滋养肝肾。二药为伍,黑芝麻益肝肾,补阴血以治本;桑叶清肝明目,平肝潜阳以治标。宜于肝肾阴虚,肝阳上亢之头晕目眩,视物昏花, 口苦便秘等病症

  桑叶配菊花   

  菊花甘、苦,微寒。归肺、肝经。功能散风清热,平肝明目。主治风热感冒,头痛眩晕, 目赤肿痛,眼目昏花。桑叶质轻气寒,轻清发散,能升能降,为疏散风热,宣肺泄热,润肺止咳之要药。菊花质轻气凉,轻清走上,善疏风清热,清肝名目。桑叶长 于散风,菊花长于清热。桑叶清疏之力较强,菊花清疏之力略弱,故二药协同为用,疏风清热,解毒退烧,清肝明目,润肺止咳效力增强。主治风热感冒,风温初 起,身热不甚,有汗表不解,咳嗽,口微渴以及肝阳上扰,或风热为患所引起的头晕,头痛,目赤肿痛等病症。(伏新顺)
 

桑叶妙用

(2008-05-22 23:35:27)

        桑叶妙用

   桑叶清肺泻胃,凉血燥湿,去风明目,晚清后颇为盛行。“桑菊饮”举为君药,成为时方要药。江浙一带治热性病喜用“霜桑叶”,以其经霜后凉血清热之力著;又有“饭桑叶”者,乃置饭锅上蒸制而成,去其散风之力,而取其轻清扬上,善治头目诸病,时医多赏用之。余临床探索其奥,尚有以下几点妙用。

     一、盗汗:《医学入门》云:“思虑过度,以致心孔独有汗出者……青霜第二番叶,带霜采阴干、或焙为末,米饮调服”。临床用之确有效果。乡妇王氏,年六十,盗汗已二年馀,询其别无所苦,饮食如常,惟觉精神疲乏。始用益气固表,继用滋阴降火均无效。后以霜桑叶研末,米饮调服9克,早晚各服一次,半月已愈,终未复发。先师秦伯未先生,亦喜以此味治头面出汗(俗称蒸茏头)皆有渊源。

    二、阴虚内热,又罹新感,寒热往来,不宜柴胡之耗散,亦鲁公喜以桑叶与丹皮同用以代柴胡,乃仿叶桂手笔。他如血家新感与经期寒热亦用此法,防止热入血室。轻清以去实,从而血络安宁,微汗而解,引为心法。

 

      三、引经药:临床治脸部色素沉著,用血府逐瘀汤清荣化瘀,佐以桑叶(桑皮)引经入肺,取肺主皮毛之义。治急慢性肾炎方中,常以桑叶或桑皮为使,引经入肺以畅水源,有利于利尿退肿;治老年性便秘,用桑皮宣畅肺气,有利更衣,此法多验。

 

      四、世传验方,经验证者如《圣济录》治吐血不止,晚桑叶焙研,凉茶服三钱。《千金方》治头发不长,用桑叶麻叶煮泔水沐之。

       《集简方》治风眼下泪,用腊月不满桑叶煎汤,日日湿洗,或入芒硝;扶桑丸(黑芝麻、桑叶等丸)治高血压、头晕目眩,老年大便虚秘,风湿麻痹,皮肤甲错等,常用不衰。民间以霜桑叶阴干制枕,能治头晕目糊,安神入眠,确有效果,早开“药枕”之先河矣。


   桑菊薄竹饮(感冒)

【来源】《广东凉茶验方》  

【原料】桑叶 菊花各5克 薄荷3克 苦竹叶白茅根各30克

【制作】将桑叶、菊花、苦竹叶、白茅根、薄荷洗净,放入茶壶内,用开水泡10分钟即成。

【用法】代茶随时饮用。

【功效】辛凉解表。适用于风热感冒
 
 
       桑叶黑芝麻糊,从头到脚通补
 
       【适用人群】高血压、糖尿病、中风、老年痴呆等人群。同时适合老年人因肾虚而导致腰膝酸软、尿频、尿不尽,或者由于肝阴不足、肝阳上亢而导致的曰十舌燥、头晕、视物模糊等症。
 
          悄然间,中国已进入了老龄化时代,“银色浪潮”给每个家庭乃至整个社会都提出了严峻的考验。高血压、糖尿病、中风、老年痴呆等等已不再是抽象的专业名词,而成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要面对的一些难题。家中若有一个老人身体不太舒服,总会令人牵肠挂肚,因此,平日里注重养生保健知识的积累便显得十分重要。
  
         在临床上接触的大量患者常常使我感叹、着急。因为人到老年之后,身体各方面的机能都有所减退,体质也变得比较虚。有的人白天还好好的,但是一觉醒来,嘴角歪了,说话不清楚了,连平日惯常走路的双脚也迈不出步伐了,这其实是已经中风的表现。还有些人,手不停地抖,头也不由自主地摇,想要拿个东西,身体都不听使唤,更不要谈穿针引线了,去医院检查才知道是帕金森病。还有些年轻人,由于过于疲劳和身体亏虚,一觉醒来后变得嘴歪眼斜,那是风邪袭击成功的征象.往往会导致难看的面瘫。
 
     其实,哆嗦、发抖等都是肌肉在不停地不自主跳动,这些在中医来讲都是风记,跟肝都有莫大的关系。《 黄帝内经》中早就说到,“诸风掉玄,皆属于肝,也就是说凡是风证,不论外风还是内风,有摇摆不定、眩晕等以动为主症的,均为肝病的范围。大家可以试想一下,空气中看不见、摸不着的风,所到之处是不是会有很多东西跟着动?不管是在微风中摇曳身姿的柳枝,还是在狂风中拔地而起的大树,到处都有风的痕迹在,只是程度有所不同。

    我们该如何预防风证呢?这里,我给大家提供一个简单却有效的配方,它是我的师傅按照道家的治疗思路来配制的一个方法,看似简单,但是在临床上常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疗效,大家完全可以自己动手配方,制药。

    您可以去药店买500 克黑芝麻,500 克桑叶、然后掺在一起,用自家的榨汁机打成细粉,每天三次,每次10 克,用勺子舀着吃,既方便又保健。桑叶味甘、苦,性寒,可以入肝、肺经,有很好的平抑肝阳、清肝明目的功效。大家可以想一想,又肥又胖的蚕宝宝是不是每天都以桑叶为食?可是它吐出来的丝是不是很坚韧?所以说,桑叶的力量绝对不可小视。

    此外,黑芝麻味甘,性平,可以入肝、肾、大肠经,有补肝肾、益精血、润肠燥的功效。桑叶和黑芝麻,一个绿一个黑,青入肝,黑入肾,组合起来就是滋补肝肾的好东西。中医里的“肝肾同源”也叫“乙癸同源”, 桑叶黑芝麻糊非常好地体现了“乙癸同源,疗风疾”的特点,也就是说将肝和肾的毛病一起治了。因此,除了上面提到的与风有关的一些症状外,像一些老年朋友因为肾虚而导致腰膝酸软、尿频、尿不尽,或者由于肝阴不足、肝阳上亢而导致的曰十舌燥、头晕、视物模糊等等,都可以使用此方。 
    所谓“大道至简”,大家千万不要小看了这个配方。用上一段时间之后,手动脚摇的风邪之疾就会悄然离开了。
 
扶桑丸

[组成] 嫩桑叶一斤,巨胜子(即黑芝麻)二两五钱,白蜜一斤。

[功效] 益颜色,补肝肾,却病延寿。

[制法] 将芝麻捣碎,煎浓汁,和蜜炼至滴水成珠,入桑叶末为丸。也可将桑叶研末,芝麻蒸熟后捣茸,和蜜为丸。

[用法] 早晨起淡盐汤,晚上用酒送服,每次6-9克。

[评介] 桑叶性平和,不仅能祛风湿,并且能补血养阴,古代养生学家常用桑叶代替茶叶作饮料;芝麻能补血养阴,被道家比作长生不老的“还丹”,在《抱朴子》中指出:久服芝麻能除一切痼疾,使身面光泽,白发返黑,齿落重生。桑叶配芝麻,实为驻颜良药,加上白蜜调配成丸,功效更佳,久服可容光焕发,衰老延缓,却病延寿。
 
      霜桑叶:“药圣”眼中的“神仙叶”

  霜桑叶功效多多  

  “霜叶红于二月花”是人人皆知的古诗名句,但霜后的桑叶是“药圣”李时珍眼中的“神仙叶”大家往往不一定知晓。

  中医认为,桑叶性苦、甘、寒,入肺、肝两经,具有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抑肝阳、清肝明目等多种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桑叶中含有氨基酸、脂肪、糖类、胡萝卜素以及钙、磷、铁、锰、钠等多种营养成分。经常饮用桑叶茶,有利于防治风热感冒、咽喉肿痛等症。此外,还有助于降血压、降血糖、降血脂、预防脑血栓、减肥等。专家建议,中老年人可以在霜降后采集一些经霜的桑叶,洗净阴干,收集在密封的玻璃瓶中,以用来食疗养生。

  采之有方

  初霜过后,桑叶逐渐开始老化干硬,待呈现黄绿色时即可采集。采回的桑叶用清水洗干净之后,放在晒席上晾晒干,然后入容器内,置干燥处备用。采集时以叶片完整,大而厚,色黄绿,质脆,无杂质者为佳。

  注:未经霜的桑叶,服之可能引起呕恶等副作用。

  食之有道

  降低血糖:糖尿病患者每日可取霜桑叶10~20克泡茶饮用。

  除寒止汗:身体盗汗者每日可取霜桑叶10克(焙干碾成末),空腹用温水调服。

  咽喉红肿:取霜桑叶15~25克,水煎服。

  祛痰利咽:平时可用霜桑叶配麦冬(按2∶1比例)泡茶饮用。

  清肝明目:取霜桑叶适量,用开水冲泡代茶频饮。

  生发护发:研究发现,经常用霜桑叶内服(霜桑叶10~20克,茯苓15克,开水冲泡代茶饮,每日1剂)外洗(霜桑叶20克,水煎洗头,每周2~3次),具有促进毛发生长的作用。

 
          疏风清热话桑叶

       桑叶味甘、苦,性寒。 归肺、肝经,能疏散肺、肝二经的邪气。如果在霜降以后采摘,叫霜桑叶,或称冬桑叶,属于辛凉解表药,有疏风清热、清肝明目的功效。

  咳嗽频发:用鲜桑叶加菊花、杏仁、白糖煎饮服,有清热、止咳、清痰的作用。

  肺胃燥热:用鲜桑叶煲红糖茶来调理,有良效。

  高血压:桑叶中含有降低血液黏度的黄酮类成分,所以在改善高脂血症的同时,又有预防心肌梗死和脑溢血的作用。

  扁桃腺炎:用桑叶、菊花煲粥来调理。桑叶、菊花可相辅为用,能疏散风热、清泄肺肝,头痛发热、目赤肿痛都可用之。

  头发疏稀:用桑叶、麻叶煮淘米水洗头,不到10次,头发即长出。有少白头者,用桑叶去梗茎,研细,黑芝麻1/2量,白糖适量调匀。每日早晚各服20克,白开水送服,长期坚持,可使白发转黑,面容红润。

  目赤涩痛:不论是高血压、糖尿病引起的各种眼底病变,还是近视及缺乏维生素A引起的两目干涩,均可用桑叶10~20克,开水冲泡,代茶饮用,每日一剂。

  面部色斑:面部色斑多属于肝郁血虚、风热郁于络脉所致,而桑叶具有疏风清热、凉肝解郁、明目的功效。取桑叶500克,隔水蒸煮,干燥处理后备用。每日15克,沸水浸泡当茶饮。

  虚弱衰老:桑叶具有类似人参的补益和抗衰老作用,人参属于热补,而桑叶属于清补,老幼均可,四季皆宜。

  腹胀便秘:在桑叶的作用下,未被小肠吸收而输送到大肠内的糖质,生成二氧化碳、氢气、丁酸、丙酸、醋酸、乳酸等有机酸,使肠内外环境酸性,可改善便秘,改善腹胀。

  糖尿病:桑叶具有抑制血糖上升的作用,多喝桑叶茶,可提高葡萄糖耐量,防治糖尿病的发生,明显抑制食后血糖上升。

  烧烫伤:经霜桑叶烧碳存性(把药烧至外部焦黑、里面焦黄为度,使药物表面碳化,里面部分还能尝出原有的气味,即存性),研为末,油调敷涂,数日可愈。

  肺热吐血:用晚桑叶焙干,研末,凉茶送服3克,血止后,再适量服用。(周止敬)


桑叶配黑芝麻

  桑叶味甘、苦,性寒。 归肺,肝经。功能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抑肝阳,清肝明目。黑芝麻味甘,性平。入肺、脾、 肝、肾经。可润燥滑肠,滋养肝肾。二药为伍,黑芝麻益肝肾,补阴血以治本;桑叶清肝明目,平肝潜阳以治标。宜于肝肾阴虚,肝阳上亢之头晕目眩,视物昏花, 口苦便秘等病症

  桑叶配菊花   

  菊花甘、苦,微寒。归肺、肝经。功能散风清热,平肝明目。主治风热感冒,头痛眩晕, 目赤肿痛,眼目昏花。桑叶质轻气寒,轻清发散,能升能降,为疏散风热,宣肺泄热,润肺止咳之要药。菊花质轻气凉,轻清走上,善疏风清热,清肝名目。桑叶长 于散风,菊花长于清热。桑叶清疏之力较强,菊花清疏之力略弱,故二药协同为用,疏风清热,解毒退烧,清肝明目,润肺止咳效力增强。主治风热感冒,风温初 起,身热不甚,有汗表不解,咳嗽,口微渴以及肝阳上扰,或风热为患所引起的头晕,头痛,目赤肿痛等病症。(伏新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