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作为苏州历史上最早的和靖书院

 苏迷 2013-07-28

作为苏州历史上最早的和靖书院

  孙迎庆
  书院,作为一个时代的坐标,历史上曾经是文化与学术的标志,在朗朗书声与淡淡墨香之中,成为名流学者讲经论道之所,文人学士向往之所。在历经百年的沉寂之后,书院又开始出现复兴之势,2010年以来,苏州先后成立了孙武书院、唐文治书院、敬文书院、言子书院和虎丘书院。当国学已成为一门显学,儒学也成为与西方文明对话的中间力量,而书院正成为普及国学最合适的载体,成为一座城市独特的、不可复制的文化载体。
  从宋代至清末民初,苏州地区有文献记载的书院达八十余所,这些书院不仅培养和推动了吴地教育和学术的繁荣,而且在全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据文献记载,苏州最早设立的书院是虎丘和靖书院。清代诗人任思谦在《和靖先生读书台》一诗中写道:“欲问台何处,何人更读书?松风虚夕响,云月暝山居。不少探幽客,谁寻三畏庐。清修邈无及,惆怅意如何?”岁月更替,历史上的和靖书院作为有形的建筑物早已不复存在,但作为无形的精神家园,却一直留存在后人的心中,不曾泯灭。如今提及苏州的文化教育史,多要从和靖书院的那一页讲起,那是苏州曾经的文化圣地和文脉所在。追寻它的遗迹,每一扇乌漆大门背后都有着从岁月尽头传来的琅琅书声,穿越历史的长廊,才构筑起今天苏州文化的殿堂。
  中国大多数书院都建于当地先贤的专祠或故居内,即所谓“设学奉祀”,并以先贤的名号命名书院。和靖书院也是一样,建于尹和靖的专祠内,以“和靖”为额。据民国《吴县志》记载:宋和靖先生尹焞于绍兴年间曾读书虎丘西庵,将书斋题名为“三畏斋”。嘉定七年(1214)知府陈芾在三畏斋旧址上绘像建祠祀之。南宋理宗端平年间(1234~1236),提举曹豳奏请朝廷,将祠堂改为书院,并以和靖为书院之名,扩增校舍,建有三省、务本、朋来、时习四斋,以舍学者,买田收谷以食之,且储书其中。宋代诗人郑起写诗《虎丘尹和靖书院示开讲》:“和靖书堂八面开,新分半席在山隈。若无人听都归去,传语生公借石来。”学子们迎着晨光,或默诵四书五经,或奋笔疾书,或讨论经义。
  元初和靖书院为寺僧所据。元成宗大德十一年(1307年)书院建大成殿,但前无门径,旁无两庑,后虽恢复旧址,但书院建筑仍非常简陋。延祐元年(1314) 和靖书院迁建到长洲县乌鹊桥北。元统二年(1334)新安吴希颜山长呼吁知府,以“籍书院粒米之在廪者粜之,得中统钞八千六百贯。辇大成殿即新址,而前为仪门,门少西为先生祠,又西为上祠,又西临广衢为外门。翼殿为两庑,殿后建习堂,堂东斋庐曰六有。总为屋若干楹。其即工,始於夏六月,甫冬孟十月,而书院落成矣。”
  宋代土地兼并严重,因而出现很多绝户或产权不明的田产,这些土地及部分没官田政府会拨给书院充学田。和靖书院的规制和北宋四大书院相似,刘宰(1167-1240)《平江府虎丘山书院记》 记载:“略仿先朝四书院之制并祠,筑室以舍学者,买田收谷以食之。”和靖书院经费的支出除了一次性的修建之外,主要包括山长和职员的薪金,生徒的膏火费(养士)、书院的维修费、祭祀所需要的费用、购置图书费以及其它的一些日常开销。
  另外,尹焞还在澹台子祠读过书,澹台子祠原在郭巷镇老街中段港南。民国《吴县志》载:“旧在尹山巅,祀先贤澹台灭明。宋南渡后尹和靖读书其中,遂以和靖先生袝祀。”。李国钧先生主编的《中国书院史》亦将澹台书院列于南宋初,并标明为尹焞读书处。
  尹焞,一字德充,洛(今河南洛阳)人。尹氏在北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参加进士考试,考题是“议诛元祐党人”。他不做答题,宁愿放弃功名,也不写攻击理学的文章。因他学问很高,声誉在外,在靖康初年(1126),被皇帝召到京师,赐号“和靖先生”,官至太常少卿、礼部侍郎兼侍讲。其时,秦桧为相,对金人卑躬屈膝,主张议和。他曾致书秦桧,反对议和,但不被采纳。于是他到处流浪,赴山东,进蜀地,辗转来到苏州讲学,于绍兴十二年十一月初五日疾终,葬在浙江会稽五云乡瑞官山。
  掌管书院讲习的人,称作“山长”,亦称“山主”,也是书院的院长。书院山长往往是山林隐士或地方饱学之士,学生们择师而从,来去自由。课堂讲学以相互问难、讨论经义为重要形式。山长最重要的职责之一,就是凭借自己的声誉为书院聘请老师,以确保书院的学术研究和教学水平能够达到较高的标准。山长以下有副山长、堂长、讲书等职,他们各司其职,分工明确,协助山长维持书院正常的教学秩序。和靖书院的山长从已有文献记录来看,最为有名气的是郑思肖。据郑思肖《三膜堂记》载,14岁移居苏州,78岁终老。他悲愤于南宋灭亡,改名为“思肖”,肖字暗指赵宋;改字为“所南”,坐卧必面向南。他耿耿精忠,不忘故国,吟诗作赋,并著《心史》七卷,据称死前以铁盒封缄,当时不传。崇祯年间后期,有人在苏州承天寺井中发现了这部书,因此《心史》又有《铁函心史》和《井中心史》两个书名,儒生出钱,把此书刊刻于世,顾炎武有《井中心史歌并序》。
  2008年初,尹和靖24世后人一行共十三人向虎丘景区捐赠尹氏家谱十卷和一帧尹和靖画像,并参观了和靖读书台。2012年11月3日虎丘书院成立,以重振国学为宗旨,从事国学研究、国学教育、国学交流等公益文化事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