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褐斑 中医

 昵称13324303 2013-07-29

中医对黄褐斑区分来加以治

特约专家、北京市西城区民政中医门诊部副主任医师 曹淑芬

黄褐斑是一种面部的色素沉着病, 其特症为黄褐斑片会分布于面部,也称肝斑,而在中医上古称黧黑斑。一些妇女在怀孕中容易出现此斑,而在生产后却减轻或消失。因其多出现于脸上,故当侵犯的面积较大时,便会造成容貌上之困扰,而影响病患心理及人际交往等活动。传统中医认为,黄褐斑虽为皮肤病变的一种表现,但其是为诸多原因所引起内在脏腑之功能失调所致。此类病患可能因长期生活忙碌紧张或休息不足以导致脏腑功能失调,而出现中医所谓之肝气郁结、肝经火旺的症候,且也会导致脾失健运、湿热内生等症候。而部分病人由于年龄渐长、机体功能衰弱、内分泌作用减低,表现出中医所谓之冲任失调、肝肾不足的症候。也有患者因长期为慢性疾病所困,而增加机体消耗,并引起中医所谓之营卫失和、气滞血凝的症候。

一般来说,中医对于患有黄褐斑之病人会根据其病因,并以病症作区分来加以治疗,详述如下:

一、肝郁内热型:多见此类病患者,其时常伴有烦躁不安、胸闷不舒、面部发热、口干、舌红苔薄、脉象弦细等症状。治疗宜以舒肝清热为要,其可用“丹栀逍遥散”加减清热泻火之药物。

二、肝肾不足型:患者的肌肤易枯燥不润泽,并经常有头昏耳鸣、腰膝酸软、舌淡苔薄、脉象弦细等症状。治疗宜以补益肝肾为要,其可用“六味地黄丸”加减养肝补肾之药物。

三、气滞血瘀型:患者多伴有其它慢性疾病,或常见胸闷胁痛、舌有瘀斑、舌淡苔薄、脉象弦细等症状。治疗宜以理气活血化瘀为要,其可用方剂 “桃红四物汤”。

四、脾虚湿热型:患者的皮肤除有黄褐斑之外,并常见胃口差、消化不良、便秘、小便黄、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治疗宜以健脾利湿清热为要,其可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方治之。

虽然本病多是因为长期生活失调,或患有其它慢性疾病、机体衰退老化,除了对症辨证论治予长期服药之外,也应调整日常生活作息,而让体内脏腑功能得以休养恢复。其它如面部按摩或以耳针配合治疗也可加强疗效,不妨一试。

用风药治疗黄褐斑

 笔者读焦树德前辈《方剂心得十讲》,在谈到防风通圣散时提到一则医案,一位面生色斑,肤色晦暗,颜面虚浮的护士,经焦老治疗很快就恢复了面色光润,观其处方,用到了麻黄、荆芥、薄荷、白附子、白芷等诸多风药,百思不得其解。后读门纯德前辈的《名方广用》,提到桂枝芍药知母汤合逍遥散可以治疗久久难愈的色斑,更是觉得匪夷所思,一个祛风散寒通痹之方怎么可以治疗色斑呢?石恩骏老师有一张祛风益肾美颜汤,治疗黄褐斑,效果很好,方中也大量使用了风药,这与现在的主流思路明显不同,后者更多的是侧重于调内、补虚,用药不离肝、脾、肾,而按这个思路遣方用药效果很差,笔者始终觉得没有抓住黄褐斑的本质。治疗本病需要寻找新的思路,而前辈老师用风药治疗黄褐斑是不是一个突破口呢?这个问题萦绕了很久。

  黄煌老师提到,桂枝茯苓丸可以治疗黄褐斑,当归芍药散可以治疗黄褐斑,前者是一张“气、血、水”通调之方,后者是一张“血、水”

  通调之方,它们的共性都是“动”方。

  笔者承系的是黄元御先生的学术脉络,多用“观象”的思维分析疾病。从“象”上看,黄褐斑实际上是面部的一种“郁象”,也就是说这个病首先需要流通而不是补益。小儿的皮肤为什么那么明润、光泽?是因为小儿一气清透,皮肤营卫之间的“气、血、水”周流得好,始终是一潭清澈的活水;而一旦皮肤的营卫郁滞,“气、血、水”循环不畅,这一潭清水就日渐浑浊、污垢,于是大量的色素沉积下来,最终形成了黄褐斑。

  所以,治疗黄褐斑的关键是把面部皮肤营卫之间郁滞的“气、血、水”盘活,让其重新流动起来。风药既可以直达面部,又可以依靠其良好的流动性盘活僵局,从而拉动“气、血、水”的循环,依着这个思路笔者常常用荆芥、防风、羌活、藁本合上当归芍药散,治疗本病,效果很好。

  另外,还需同时畅通三腑,以改善病人的内环境。

内分泌失调黄褐斑 陈宝贵经验方

黄褐斑是一种获得性色素沉着皮肤病,亦称为“肝斑”、“黧黑斑”。主要表现为脸面部的色素沉着斑,轻者为淡黄色或浅褐,点片状散布于面颊两侧,以眼部下外侧多见;重者呈深褐色或浅黑色,似面罩般遍布于面部。本病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目前认为内分泌失调为主要原因。

  陈宝贵临证秉承《灵枢》“司外揣内,司内揣外”之旨,认为凡病正如《丹溪心法》所言:“有诸内者,必形诸外。”根据临床黄褐斑者多为女性,而黄褐斑者十有八九伴有月经不调,陈宝贵认为黄褐斑实为月经不调的外在表现,月经调则色斑退。故临证治疗黄褐斑常用疏肝调经、健脾调经、化瘀调经三法调治。具体三法如下。

  疏肝调经   女子以肝为用,肝主疏泄,性喜条达而恶抑郁,若情志失调,肝郁气滞,血行不畅,瘀阻脉络。症见面生黄斑,经行不畅,常伴有腹胀腹痛,舌红苔白,脉弦。治疗需疏肝调经,方选柴胡疏肝散合失笑散加减,药用柴胡、陈皮、 川芎、枳壳、白芍、甘草、香附、蒲黄、麦芽等。

  健脾调经   肝属木,脾属土,木克土,肝郁久则乘脾,此时表现为月经量少,色暗黑,乏力,眠则多梦,舌胖大有齿痕,脉弦细无力,治疗需健脾调经,方选逍遥散合归脾汤加减,药用白术、白芍、茯苓、柴胡、甘草、当归、黄芪、党参、龙眼肉、木香等。

  化瘀调经   病久或贪凉,致经血不通,瘀血内阻,症见血行不畅,经血色黑或月经量多大量血块,常经行前或经行一二日腹痛、腹胀,舌暗有瘀斑,脉细涩,治疗需化瘀调经,方选少腹逐瘀汤加减,药用小茴香、干姜、延胡索、没药、当归、川芎、肉桂、赤芍、蒲黄、五灵脂等。

  典型病例

  韩某,女,32岁,面部色斑2年余,加重3月。症见面颊部对称性黄褐色色素沉着,月经量少,色暗,有血块,无腹痛腹胀,夜寐梦多,平日困倦,舌胖暗,脉弦细。诊为肝郁脾虚,方选逍遥丸合归脾汤加减。处方:白术10克,白芍15克,茯苓15克,柴胡6克,甘草6克,当归15克,干姜6克,炒栀子10克,黄芪20克,远志5克,党参15克,香附10克。7剂,日1剂,水煎300毫升,分3次温服。

  复诊:药后面部色斑变浅,时值经期,诉月经量仍不多,乏力较前好转,上方加阿胶10克,续服7剂。嘱每次经前7天服上方。连服3个月后月经量、色皆正常,面部色斑消失。

  按:黄褐斑又称“肝斑”,中医认为,女子以肝为先天,肝主疏泄,肝体阴而用阳,性喜条达而恶抑郁,推动血液运行和津液疏布。若情志失调,可影响肝的疏泄功能,致使气机紊乱,郁结不畅。同时,气为血帅,气滞则血瘀,瘀阻脉络,气血不能上荣于面部肌肤,则出现郁滞症状,面部黄褐斑即是人体肝郁气结、血行不畅的外在表现。轻者疏肝解郁以调经,郁久则肝郁乘脾,治疗需疏肝健脾,脾虚久则气化失司,无力推动血行,致气滞血瘀,治疗当以化瘀通滞为主。临床参此治之,可收良效。

祛风消斑治黄褐斑雀斑方

处方:生地、熟地、女贞子各 12克,当归、川芎、赤芍、白芷、紫草各8克。

加减:月经量少或过期不行,少腹胀痛者,加制香附、红花各8克,以理气活血。

用法:每天1剂,水煎分3次服,连服1~2个月。

功效:养血活血,祛风消斑。

主治:妇女面部黄褐斑,见淡褐色或淡黑色斑疹,形状不规则,或呈蝶翼状,对称分布于颧、额、鼻等颜面皮肤,或兼月经失调,眼干目花,腰膝酸软,脉细无力。胡晓娟

治雀斑方

处方:取芫荽(又名香菜)一把,加水浓煎,洗患处。

主治:雀斑。 马德才

祛老年斑 黄褐斑

祛老年斑

1.甜杏仁适量,去皮捣成泥状,与鸡蛋清适量调匀,涂于患处,10~15分钟后用温水洗净。隔日1 次。

2.白茯苓适量,研成细末,用温水调匀后涂于患处,10~20 分钟后用温水洗去。每周2~3次。


祛黄褐斑

取莱菔子适量,用小火炒至略焦且闻有香气时取出,冷却后研极碎,装瓶备用。每同取少许,用温水调匀.涂于患处,10~ 15分钟后洗去。可淡化色斑。 (罗志卯)

老中医胡旭忠治黄褐斑方

湖南名医治黄褐斑(肝郁气滞)方

处方:柴胡、白芍、丹参、茯苓12克,青皮、香附各8克,佛手、郁金、川芎各10克,当归、红花各5 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疏肝理气,活血消斑。用于治疗黄褐斑,中医辨证属肝郁气滞型。临床症见患者色斑深褐或略带青蓝,弥漫分布或以面颊部为主,伴有情志抑郁,胸胁胀满或月经不调,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

创方者:胡旭忠



湖南名医治黄褐斑(肝郁脾虚)方

处方:党参、丹参、黄芪、茯苓、法半夏、薏苡仁各 12克,柴胡、郁金各10克,白术、白芍、佛手各8克,砂仁5克,红花、甘草各4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疏肝健脾,理气活血。用于治疗黄褐斑,中医辨证属肝郁脾虚型。症见色斑黄褐,状如尘污,以颧、唇部为主,伴有肢体困倦,腹胀食少,情绪不宁,悲忧善哭,舌淡有齿痕,脉细而弦。

创方者:胡旭忠



湖南名医治黄褐斑(气滞血瘀)方

处方:当归、赤芍、川芎、牛膝、丹参各12克,郁金10克,王不留行、青皮、桃仁各8克,红花6克,甘草5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行气活血,祛瘀消斑。用于治疗黄褐斑,中医辨证属气滞血瘀型。临床症见患者色斑紫褐,以鼻两侧及双眼下方多见,伴有乳房包块胀痛,经前尤甚,月经色黑有块,舌质青紫或有瘀点,脉细涩。

创方者:胡旭忠



湖南名医治黄褐斑(肝肾不足)方

处方:熟地、山药、枸杞子、山茱萸、白芍、女贞子、菟丝子、桑椹、鸡血藤各12克,当归、川芎各8 克,郁金10克,炙甘草6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滋补肝肾,化瘀消斑。用于治疗黄褐斑,中医辨证属肝肾不足型。症见色斑褐黑,以额、眉等部位多见,面色晦暗不泽,伴有头晕目眩,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沉细或兼数。

地黄丸逍遥丸治黄褐斑

经验方:六味地黄丸6克,逍遥丸6克。

用法:肾阴虚者每次服六味地黄丸6克,每日2次。肝郁气滞者每次服逍遥丸6克,每日2次。两型兼有者,早服六味地黄丸,晚服逍遥丸。服15日为1疗程。服药2 个疗程。服药期间避免日晒。

疗效:本方治皮肤黄褐斑患者167例,治愈57例,显效88例,有效14例,无效8例。

雀斑黄褐斑 养颜祛斑方

不少女性朋友为了脸上的雀斑、黄褐斑苦恼,这类病证多见肝郁气滞,伴随胸胁胀痛、月经不调等。

养生方推荐:玫瑰陈皮酒

槟榔20克,陈皮10克,青皮10克,砂仁6克,荔枝核10克,请药店加工成粗颗粒,装入布袋,加入黄酒1600毫升,再用小火炖20到30分钟,密封。每天服用两次,每次大概20毫升左右。孕妇忌服。

黄褐斑 老年斑经验方

治黄褐斑经验

方法:取冬瓜汁、白醋各等量,调匀搽面部,一日2~3次,搽后过10分钟洗去,连用半月即可除净。

主治:黄褐斑、蝴蝶斑。 董安国


治老年斑经验

方法:取芦荟适量,挤汁液涂抹患处,早晚各1次,1个月左右老年斑便可由深变浅以至消失。

主治:老年斑。 梁慈心

治黄褐斑中药自拟方

黄褐斑是色素代谢障碍性损坏性皮肤病,多对称分布在面颊两侧,呈浅褐色至深褐色不规则形状的色素沉着斑,有的形似蝴蝶,故称蝴蝶斑。中医学称其为面尘,黛黑斑,好发于中青年女性。笔者自拟下方治疗该病取效良好。

方药组成:当归、茯苓、栀子、白术、丹皮、益母草各12克,赤白芍、熟地、川芎各9克,浙贝母、葛根、白芷各15克。水煎服,日1剂。

情志抑郁,肝郁化火加生地、柴胡、香附、黄芩、栀子;脾虚湿盛加薏苡仁、泽泻、扁豆、白蔻仁;肾阴亏虚加山萸肉、知母、女贞子、旱莲草、黄精;瘀血内阻加桃仁、红花;大便秘结,饮食少进,加火麻仁、郁杏仁 、决明子、玄参。

治妇女面部黄褐斑方

方药  当归10克,川芎10克,赤芍10克,生熟地各15克,白芷10克,女贞子15克,紫草10克。

  用法  每天1剂,煎2遍和匀,早晚分服。连服1~2个月。

  主治  妇女面部黄褐斑,见淡褐色或淡黑色斑疹,形状不规则,或呈蝶翼状,对称分布于颧、额、鼻等颜面皮肤,或兼月经失调,眼干目花,腰膝酸软,脉细无力

  说明  本方能养血活血,祛风消斑。方中当归、川芎、赤芍养血活血;生熟地、女贞子滋养肝肾;白芷、紫草祛风凉血消斑。

  如月经量少或过期不行,少腹胀痛者加制香附10克,红花10克,以理气活血。本方需坚持服用,方能奏效。(颜方)

分虚实治疗黄褐斑

黄褐斑是一种常见的色素增加性皮肤病,常继发于妊娠、肝病、肺结核、慢性酒精中毒、癌症、口服避孕药及苯妥英钠等药之后。其发病机制是黑素细胞活性增加所致。用中医药治疗可收到较好的效果。

中医临床辨证发现,黄褐斑患者有虚证,也有实证,虚证多过实证,多是虚实相夹。实证则用泻药,泻掉实邪,脸上的斑点就能去掉;若为虚证,则补气血,血气充足,血管扩张,而色就能红润,并渐渐地将脚点化掉。

肝郁气滞:面生黄斑,迅速增多,伴两肋不舒、口苦咽干、易怒易惊,方用凌霄花、益母草各15克,香附10 克,柴胡、丹皮、当归、赤芍、白芍各10克,鸡血藤15 克,红花、川芎各6克。水煎服,每日1剂。

肾气不足:面生黄斑, 逐渐加重,腰酸腿软, 多梦易惊,肢冷,白带 多,舌红少苔,脉细。 方用熟地25克,女贞子、菟丝子各30克,旱莲草、桑寄生各10克, 鸡血藤15克,丹参10 克,黄精10克。水煎 服,每日1剂。

脾虚血亏:面生 黄斑,面肿肢冷,心悸 气短,白带多、质稀 等。方用黄芪30克, 党参、白术、鸡内金各 10克,薏苡仁30克,当归5克,川芎5克, 山药30克。水煎服, 每日1剂

此外,可自制中 药面膜,经常敷用,有 一定的辅助作用。 临床发现,病程短者,疗效较好;患者精神状态好,积极配合治疗,疗效也较好。 (宁大夫)

黄褐斑 祛斑食疗法

1.干柿去斑方:干柿子,天天食之,久食有效。功效润心肺,去黑斑。适用于面部黑斑、雀斑。

2.桃仁牛奶芝麻糊:核桃仁30克,牛乳 300克,豆浆200克,黑芝麻20克。先将核桃仁、黑芝麻磨碎,与牛乳、豆浆调匀,放入锅中煮沸,再加白糖适量,每日早晚各吃l小碗。有润肤悦颜之功效。适用于皮肤黄褐斑及皱纹皮肤。

3.猪肾薏苡仁粥:猪肾1对,去筋膜、臊腺,切碎,洗净,与去皮切碎的山药 100克,粳米200克,薏苡仁50克加水适量,用小火煮成粥,加调料调味分顿吃。具有补肾益肤功效。适用于色斑、黑斑皮肤。

4.牛奶核桃饮:牛奶、豆浆、黑芝麻各 200克,核桃300克。将核桃、芝麻放入小石磨中;牛奶和豆浆混匀,慢慢倒入小石磨中边倒边磨,磨好后倒入锅内煮沸,后加入少量白糖调味,也可在煮沸时,打人生鸡蛋,边搅边煮。每曰1次,每次1小碗。可经常食用。

5.山楂橘皮饮:山楂、橘皮各适量,加水共煮,待凉,用纱布滤渣取汁加蜂蜜调用。

6.美肤汁:雪梨 100克,甘蔗200克,葡萄300克,蜂蜜100 克。将雪梨、甘蔗、葡萄洗净搅汁去渣,与蜂蜜混合装瓶备用。早晚各饮10毫升,用开水兑。

7.消斑饮:黄豆、绿豆、赤豆各100克,白糖适量。将上述豆洗净浸泡至胀后混合捣汁,加入适量清水煮沸,用白糖调味饮服,每日3次。

8.羊奶鸡蛋羹:羊奶250毫升,鸡蛋 2个,冰糖50克。用清水适量将冰糖煮溶,倒入羊奶煮沸,打入鸡蛋,搅拌均匀煮沸,即可食用

9.三仁美容粥:桃仁、甜杏仁、白果仁各10克,鸡蛋1个,冰糖10克,粳米50 克。将桃仁等3味研成细末;粳米淘洗干净,放砂锅内,加桃仁等3味中药细末和适量水,旺火煮沸,打入鸡蛋,改用文火煨粥。粥成时加入白糖调匀。每日l剂,早餐食用。20剂为1个疗程,间隔5日后可接着用下1个疗程。此粥具有活血化瘀、润肠通便、护肤美肤功效。老年人常服此粥能减少色素斑,延缓皮肤衰老。

中医养生美容药方配方

 40多岁的王女士两颊黄褐斑前一阵不但颜色越来越深,而且还有发炎的迹象,其原因是爱美心切的她去美容院做了梅花针祛斑治疗,因美容师操作不当引发皮肤感染,美容不成反毁容。

  近年来,中医美容市场持续火热,除了医疗机构外,越来越多的生活美容馆以及休闲娱乐场所开始打“中医”牌,“针灸减肥”、“推拿按摩”等服务价格从几十元立刻涨至几百元。中医美容吸引力为何这么大,疗效如何?消费者如何科学选择?针对此,四川省中医院美容医学科主任、成都中医药大学美容医学教研室主任刘宁教授一一解读。

  中医美容历史悠久

  在四川省中医院美容医学科,记者见到了正在外敷“八白散”面膜的王女士。已经接受了一个多月祛斑治疗的她介绍,面部黄褐斑已经越来越淡了。除了外敷,刘宁教授还针对患者体质开出 “桃红四物汤”加减方内服,通过中医药调理气血等,达到美白养颜的目的。

  刘宁介绍,上述患者使用的“八白散”就是在古籍《永类钤方》中记载的“七白散”基础上加减而来,含有白芷、白蔹、白术等中药,其他类似的美白方还有很多,如《本草纲目》中的白芷敷面膏,《千金翼方》中的四白膏,《外台秘要方》中的炼益母草留颜方等,都是中医药的经典美白方剂。

  中医美容历史悠久,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医书中就有关于药物美容、针灸美容、气功美容、饮食美容等方面的记载。文史资料还表明,西周时期对损美性皮肤病就有了内治法,对皮肤病有了专门的医生。《山海经》中记载了一些美容的药物,可以治疗痤、疣、狐臭等。《黄帝内经》中论述了人体毛发、胡须、颜面、皮肤以及形体与内在脏腑、经络、阴阳、气血、津液等之间的关系。《神农本草经》中记载了白芷、茯苓、桑寄生等43种药物具有驻颜泽肤、乌须生发等美容作用。到了明清时代,美容中医事业迅速发展,明代医学家李时珍编撰的《本草纲目》中记载了用珍珠粉抹面滋润肌肤的方法,并收录了具美容功效的中药270余种。清代医家张璐等就中医美容的有关理论、方药及方法进行了研究,丰富了中医美容学的内容。

  多种手段综合应用 

  减肥,是做抽脂手术还是针灸减肥呢?美白祛斑,是用化学药物还是天然中药?紧致皮肤,是拉皮还是穴位按摩呢?相较于西医的整形美容,中医美容因无创和毒副作用小且疗效明显,更深受消费者的青睐。

  中医美容的手段多种多样,大致可分为中药、针灸、推拿、刮痧、药膳、情志、气功、音乐等美容方法。其中中药美容又包括有内服法和外用法,外用法又分贴敷法、洗浴法等。有资料显示,迄今总结出的美容中药有266种,美容药方1233首,其中一部分方剂已经研制成产品上市。  

  针灸美容近年来应用较广泛,具有20多年中医美容临床实践的刘宁教授对此颇有研究,并在临床中取得了良好效果。他介绍,针灸美容包括针刺、火针、杵针、耳穴等方法,因其操作简便、疗效确切、经济安全、无副作用等优点,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认可和欢迎。如:毫针刺法,通过针刺体表穴位,可以达到减肥、除皱以及治疗各种损美性皮肤病的目的;火针法是将特制的金属针加热烧红后迅速刺入一定部位并快速退出以治疗疾病的方法,因其未侵入皮肤的真皮层不会对皮肤造成损坏,常用于治疗座疮;杵针疗法虽属针灸疗法,但无破皮伤肌之苦,对黑眼圈的治疗效果不错;埋线疗法则是将羊肠线埋入穴位,利用羊肠线对穴位产生持久而柔和的刺激,对人体起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的作用,可用于肥胖、皱纹及各种损美性皮肤病的治疗。

  中医美容须辨证

  小李经常在网上浏览,看时尚达人们交流各种养颜减肥经,内服的汤剂有补益气血的、健脾补肾的、减肥排毒的,外敷的有各种自制中药面膜,有的还详细地公布了各种配伍中药的剂量、使用方法以及使用后的效果。看到有符合自身情况的,小李就将那方子如法炮制,期待着由此从丑小鸭变身为大美女。

  刘宁教授提醒,这种一方多用的方法不可取,有可能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引发多种疾病。中医美容也要辨证论治,对损美性疾病审证求因、审因论治,这样针对性更强,效果更突出。 

  他举例说,肥胖多与湿、痰、虚有关,其治法有化湿法,用于脾运不健而聚湿的肥胖;祛痰法,用于痰浊肥胖;利水法,用于水液潴留性肥胖;通腑法,用于嗜食肥甘厚味,胃肠实热,大便干结之肥胖;健脾法,用于脾虚型肥胖;温阳法,用于气虚阳虚肥胖。如兼有其他疾病,则要根据不同病症辨证论治。

  网上公布的减肥方中通常含有大黄等中药,短期使用有明显的效果,但长期服用会造成免疫力下降,并可能诱发新的疾病,如月经不调、肝中毒、浮肿、休克、贫血、头晕、局部肝硬化等。大黄属于性寒的攻下药,体弱者应慎用。

  此外,一些自制中药面膜,有些皮肤比较敏感的人使用可能会发生过敏反应。应注意,当皮肤出现红肿、发痒等情况时,应立即停用,严重时去医院就诊。

  中医美容市场亟须规范

  记者曾在一家美容院,经美容师的极力推荐下,体验了一次全身经络按摩,大约60分钟。在推拿按摩的过程中,美容师还向记者讲解中医原理“通则不痛,痛则不通”。当记者询问美容师按摩的某个穴位名和作用时,她却全然不知。问其是否取得相关资质,她告知进行了专业培训。 

  按照有关规定,中医治疗必须在医疗机构进行,由专业的医师来操作。据了解, 2005年,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曾联合发出禁令,非医疗机构不得用“中医”二字开展推拿、按摩、刮痧、拔罐等医疗活动。

  在成都市的中医美容市场,非医疗机构的比例占到了80%,远远高于医疗机构。而在非医疗机构中,至少90%以上没有具有执业资格的中医师。因美容师不具备中医专业知识和技能,在治疗过程中因操作不规范引发疾病的纠纷频出,对中医美容行业造成了恶劣影响。

  要改变这一现状,亟须加强中医美容专业人才培养。在国内高校率先开设中医美容专业的刘宁教授介绍,目前开展中医美容专业的高校大约有10来家,去年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医美容本专科毕业生大约有150多人,还是远远满足不了中医美容市场的需求。

  同时,中医美容医疗机构的准入门槛过高,也限制了中医美容行业的良性发展。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执业医师资格3年后,才能考取美容中医主诊医师。刘宁建议,在加强监管,规范中医美容市场的同时,应适当降低中医美容从业人员的准入标准,增设介于生活美容和中医美容之间的美容中医助理医师类别人才,以推动中医美容行业的健康发展。
 

教你酿制4种养颜美酒

 
  玫瑰酒

  不少女性朋友常常为了脸上的雀斑、黄褐斑苦恼,这类病症往往多见于肝郁气滞者,这类女性常伴有胸胀痛、月经不调、胸闷、气滞、抑郁等症状,而玫瑰花就具有行气解郁、疏肝和胃、活血止痛的功效。

  制作方法:取鲜玫瑰花350克,黄酒1500毫升,将玫瑰花泡在酒中,由于玫瑰花瓣很薄,其成分极易渗透出来,浸泡几天就可以喝了。其功效相对温和。

  阿胶酒

  阿胶有很好的补血、止血、滋阴、润燥的功效。另外,阿胶富含蛋白质降解成分,能通过补血起到滋润皮肤的作用,有利于皮肤的保健,服用后会使面色红润,肌肤细嫩、有光泽、弹性好,而且有一定的祛斑效果。

  制作方法:每天用25毫升的黄酒,放3~9克阿胶于酒中,炖热烊化即可饮用,可分早晚两次饮用。

  四物酒

  很多女性对“四物汤”并不陌生,它以当归、熟地、川芎、白芍为“四大主角”,是中医药典中补血调经的经典药方。除了用这四物煎饮外,也可以用来泡酒。很多女性由于血虚痛经,面色萎黄,手脚冰冷,这时,可以用这4种药材来泡酒喝。

  制作方法:取1000毫升黄酒或白酒,放入当归、熟地、川芎、白芍各50克,一个月后即可饮用。

  四君子酒

  以党参、炒白术、茯苓、炙甘草为主角的“四君子汤”也是药典中的经典药方,其主要功效是益气健脾。“四君子”可以煎饮,也可以泡酒喝,对女性面色苍白、脾胃虚弱都会有明显改善。

  制作方法:取1000毫升黄酒或白酒,放入党参60克、炒白术60克、茯苓60克、炙甘草30克浸泡,一个月后即可饮用。

去除黄褐斑的土方法

黄褐斑,中医称为“黧黑斑”,“面尘”,因其对称分布,状如蝴蝶,又形象地被称之为“蝴蝶斑”。西医认为本病与内分泌有关。妇女妊娠期较多见,也常见于绝经期及妇科疾病患者。中医认为,本病多由肾阴不足,肾水不能上承,或肝气郁结,郁久化热,灼伤阴血,或劳伤脾土,气血双亏,使颜面气血失和所致。笔者几年来共收治黄褐斑患者290多例,分为三种证型予以论治,均获满意疗效。

  肝郁气滞型:患者以妇女为主,同时伴有肝病、不孕和月经不调病史。证见性情急躁,胸胁胀痛,经潮乳胀。舌质暗红,苔少,脉弦。

  处方:生地黄15克,炒白芍12克,茯苓、当归、川楝子、青皮、陈皮、柴胡各10克,白术9克,红花、凌霄花各6克。

  劳伤脾土型:面色苍白或萎黄少华,前额和口鼻四周色泽灰暗,呈淡褐色,伴有心慌、气短,神疲纳少,脘腹胀痛,带下清稀。色质淡红微胖,苔薄微腻,脉濡。

  处方:淮山药、冬瓜皮各10克,炙黄芪15克,党参、当归、茯苓、白术各12克,红花、凌霄花、砂仁、白附子、升麻、甘草各6克。

  肾阳不足型:病程长,面色晦暗,如蒙沙尘,伴头晕耳鸣,腰酸腿软,五心烦热,男子遗精,女子不孕。舌红少苔,脉象细数。

  处方:牡丹皮、熟地黄、茯苓、淮山药、菟丝子各15克,泽泻、山茱萸、白芍各10克,红花、凌霄花各6克。遗精盗汗者,加金樱子、芡实各10克。

  以上三则处方均为内服,每日一剂,水煎3 次合并药液,分早、中、晚服用。患者夏季尽量避免日晒,保持心情舒畅,多食维生素C含量高的食物,如大枣、柑橘、西红柿等。

银耳祛除脸部黄褐斑雀斑

银耳有滋阴补肾,提神补气的功效。常吃可以祛除脸部黄褐斑、雀斑,使皮肤光泽红润,效果堪比燕窝。

泡发银耳一般用冷水或温水就可以,时间在2~3小时,以完全泡发为准,泡开后摘净根部的杂质,用清水洗几次即可烹制。不过要注意,发好的银耳应一次烹制完,剩余的不宜放在冰箱中冷藏,否则会造成营养成分大量流失。煮熟的银耳也不宜放置过长时间,因为在细菌的分解作用下,其中所含的硝酸盐会还原成亚硝酸盐,对人体有害。所以,再美味的银耳,过夜后也不宜食用。连淑兰

去除黄褐斑 自制玫瑰醋

用风干的玫瑰花苞加上白醋,自制成玫瑰醋,可促进新陈代谢,帮助消化,调节生理机能,从而起到去除黄褐斑的养颜美容之效。让人面色红润、精神焕发,使肌肤看起来更年轻。

将250克玫瑰花苞放到罐子中,加入白醋,醋要淹没玫瑰花,泡3天,玫瑰花吸收了部分醋,再补充一些醋。再泡5天,等醋的颜色变得比较深时,将玫瑰花取出食用,醋可以加水稀释后饮用。如果觉得口味难以接受,也可以和蜂蜜混合之后喝,口感酸酸甜甜的很好喝。玫瑰醋也可以外用,将醋以1:8 的比例加入矿泉水,用来泡纸面膜,然后将纸面膜敷贴在脸上,每周使用2~3次。注意白醋要使用纯粮食酿造的,不要买勾兑的白醋。 (周涛)

去黄褐斑的特效方法

黄褐斑是一种色素增多性皮肤病,好发于面颊、额部、鼻和口唇周围,呈淡褐色或深褐色斑片状,青壮年女性多发。因其病治疗时疗程长,较难治愈,不易完全消退,且容易复发,属皮肤常见病及疑难病之一。笔者经多年临床实践认识到,黄褐斑的病因病机多与肝肾功能失调,情志不遂,脉络空虚,阴阳失衡进而瘀阻,致气滞血瘀,精血不能上荣于面有关。其中以肾气不足,肝肾精血亏虚为其本,七情内伤,肝气怫郁为其标。且由于“久病成瘀”,无论肝肾亏虚、七情内伤、冲任失调等均可致气血运行不畅,气血不和,导致气滞血瘀,脉络瘀阻,面部肌肤失养,而发为黄褐斑。笔者自拟滋肾活血消斑汤,经多年临床运用,疗效满意。去黄褐斑的特效方法

  组成和用法

  熟地24克,山萸肉20克,山药12克,丹皮10克,旱莲草15克,女贞子15克,当归10克,赤芍10克,丹参10克,鸡血藤15克,白芷10克,紫草15克。水煎服,日1剂。

  方解

  方中以熟地、山萸肉、山药、女贞子补益肝肾,滋养精血;丹皮、旱莲草、赤芍养血凉血;鸡血藤、当归、丹参补血活血;白芷、紫草祛风凉血消斑。诸药合用,共奏滋肾活血消斑之功。

  加减

  若患者肝气郁结,或忧思愤怒,精神负担重者,其脉多弦大,舌质暗,有瘀血斑点,胸胁胀痛加柴胡、香附、枳实、白芍;月经夹紫血块伴腹疼加川牛膝、桃仁;月经量少或过期不行,少腹胀痛者加制香附、红花。

  若患者喜食辛辣、肥甘厚味,或久嗜烟酒,寐少,以致心火炽盛,舌绛红无苔,脉多细数或滑数。加栀子、连翘、生地、玄参;心烦眩晕加珍珠母、生地;心烦梦多者加炒枣仁、柏子仁、首乌藤;月经不调加益母草。

  肥胖妇女,恣食肥甘厚味,面部因湿盛气滞血瘀而生斑者,症见身困乏力,腰疼腿痛,白带量多,黄褐斑,伴胸闷气短,足胀肿不适,舌体胖大或有齿痕,脉多迟或细缓。去丹皮、旱莲草、女贞子,加党参、生黄芪、炒白术、炒苍术;白带多、面足浮肿加白果仁、萆薢;胸闷加全瓜蒌、薤白、姜半夏;斑久不消加白鲜皮、生苡仁。

  肝肾精血亏虚者,主要症状为表情淡漠,颜面皱纹增多,皮肤失去弹性,色素沉着,特别是产后血亏,或更年期内分泌失调,会使黄褐斑日趋加重,多伴有脱发,白发,腰痛,舌质淡红,脉象细缓无力或沉迟。加何首乌、黄精、川续断、菟丝子、五味子、黄精;腰痛加枸杞子、胡桃肉;脱发、白发加黑芝麻、何首乌;产后血亏加阿胶、龟板胶、鹿角胶;畏寒怕冷加肉桂、淫羊藿。

柿叶治黄褐斑 桑叶洗头能护发

  柿叶治黄褐斑

    柿叶味甘苦涩,性微寒,有收敛止泻、润肤止痒之功效。用以治疗黄褐斑,有较好的疗效。取青嫩柿叶50克(晒干研成细末)与白凡士林50克调匀成膏,临睡前搽于患处,次日早上洗去,一般连搽15-30天,斑即消退。此方对妇女雀斑等色素沉着也有一定疗效。

    桑叶洗头能护发

    桑叶味甘苦,性寒,有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肺润燥、凉血止血之功效。用桑叶洗头能护发美发。取新鲜桑叶200克,洗净搓碎后,放入容器注入清水,继续使劲搓揉,直到水变暗绿胶汁状,随后将碎渣叶滤去,将汁略加热洗头。能使头发乌黑、光泽、柔软。

    樱桃叶可治阴道滴虫病

    樱桃叶味甘苦,性温,有温胃健脾、止血解毒之功效。用樱桃叶水坐浴可治疗阴道滴虫病。取鲜樱桃叶500克,煎水坐浴,同时用棉球(用线扎好)蘸樱桃水塞入阴道内,每晚使用1次,一般用药半月即可见效。

    竹叶入茶可利尿

    竹叶味甘、淡,性寒,有清热解毒利尿之功效,用以治疗小便短赤症,疗效颇佳。取干竹叶约1克,洗净,放入茶杯中,倒入开水浸泡数分钟服用,一般1次即可见效。

    山东莱州慢性病防治院  郭旭光

中医治黄褐斑 中药面膜方

黄褐斑,中医又称“肝斑”、 “黧黑斑”,是一种后天性黑色素沉着过度性皮肤病。皮损为淡褐色、深褐色或黑褐色斑片,其境界清晰,边缘常不整‘,形如地图或蝴蝶,对称分布于面部,表面光滑,无鳞屑,无自觉症状,常于日晒后加重。本病常见于妇女,从青春期到绝经期均可发生。如发生于孕妇,称妊娠性黄褐斑,可于分娩后逐渐消失,无需治疗。临床治疗除辨证施治内服中药外,辅以中药面膜外治,疗效颇佳。

中药面膜方:白芍、白芷、茯苓、 白菊花、白及、白僵蚕、白鲜皮、丹 参、丹皮。上药等量共同粉粹过100 目筛,装入干燥瓶中贮存备用。

用法:每次取上述药粉30克,加入珍珠粉10克,加适量蜂蜜和白醋,调成糊状,涂于患处,保留30分钟,清水洗去,每日1次,20日为1疗程。

点评:方中白菊花清热解毒;白芷、白茯苓、白鲜皮解毒燥湿;白及、白僵蚕、白芍、丹参、丹皮凉血活血、祛瘀生新。现代药理学研究认为,白芍、茯苓两者均有抗炎、解毒、增强机体免疫机能的作用,丹参有促进组织修复及再生作用,.瘀去则新生,毒热解除了,则斑无形可依。爱美的女性即使脸上无斑,也可用此方作日常保养用,每周1次,可达美白养颜预防黄褐斑之功效。林月华

祛斑 黄褐斑 百科全说田昕

肝郁导致的黄褐斑,就要疏肝理气,可以服用柴胡疏肝丸,这个也是有成药,在药店可以买到。这是药用的方法。推荐服用玫瑰花、白梅花各4-5朵,泡水喝。女性如果心情不好的话,也可以喝一喝。

雀斑容易受遗传影响,黄褐斑受体质,情绪影响,可调理。

孕期长妊娠斑是与体质有关。

经常服用避孕药会长斑,但可经过调理淡化。

孕期是女性第二次“生长期”注意调养身体,保持健康。

怎样去除黄褐斑 中医妙治

黄褐斑是发于面部的一种色素沉着病变,也称肝斑,中医称为黧黑斑。中医认为,黄褐斑虽为皮肤病变的一种表现,但其内因是脏腑功能失调所致。笔者临床分为以下4型辨证论治。

  肝郁内热型:此类患者最为多见,常伴有烦躁不安、胸闷不舒、面部发热、口干、舌红苔薄、脉象弦细等症状。治疗宜以舒肝清热为要,可用丹栀逍遥散加清热泻火之药物。

  肝肾不足型:患者肌肤枯燥不润泽,并常有头昏耳鸣、腰膝酸软、舌淡苔薄、脉象弦细等症状。治疗宜以补益肝肾为要,可用六味地黄丸加养肝补肾之药物。

  气滞血瘀型:患者多伴有其他慢性疾病,常见胸闷胁痛、舌有瘀斑、舌淡苔薄、脉象弦细等症状。治疗宜以理气活血化瘀为要,可用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

  脾虚湿热型:常伴见胃口差、消化不良、便秘、小便黄、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治疗宜以健脾利湿清热为要,可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治之。

  除长期服药之外,做面部按摩或以耳针配合治疗也可加强疗效,不妨一试。患者平时要注意调节情志,起居有节。(曹淑芬)

中药面膜治黄褐斑

黄褐斑,中医又称“肝斑”、“黧黑斑”,是一种后天性黑色素沉着过度性皮肤病。皮损为淡褐色、深褐色或黑褐色斑片,其境界清晰,边缘常不整,形如地图或蝴蝶,对称分布于面部,表面光滑,无鳞屑,无自觉症状,常于日晒后加重。本病常见于妇女,从青春期到绝经期均可发生。如发生于孕妇,称妊娠性黄褐斑,可于分娩后逐渐消失,无需治疗。

  本病病因病机较复杂,多与肝、脾、肾功能失调、胞宫失常及冲任损伤,导致气血不调、精血不能上荣于面(虚证)或痰浊瘀滞凝聚于面(实证)而发病。临床治疗除辨证施治内服中药外,辅以中药面膜外治,疗效颇佳。

  中药面膜方:白芍、白芷、白茯苓、白菊花、白及、白僵蚕、白鲜皮、丹参、牡丹皮。上药等量共同粉粹过100目筛,装入干燥瓶中贮存备用。

  用法:取上述药粉30克,加入珍珠粉10克,加适量蜂蜜和白醋,调成糊状,涂于患处,保留20~30分钟,清水洗去,每日1~2次,20日为一疗程。

  方中白菊花清热解毒;白芷、白茯苓、白鲜皮解毒燥湿;白及、白僵蚕、白芍、丹参、牡丹皮凉血活血、祛瘀生新。《本草新编》曰白僵蚕“去皮肤诸风,能灭黑干及诸疮瘢痕”,《中华本草》曰白芷“去面gan疵瘢”(面干、面gan即指黄褐斑);《海药本草》曰珍珠粉“除面gan”、“解毒生肌”;现代药理学研究认为,白芍、白茯苓两者均有抗炎、解毒、增强机体免疫机能的作用,丹参有促进组织修复及再生作用。瘀去则新生,毒热解除了,机体抵抗力增强了,则斑无形可依。

  方中大多为白药,可达到“以白养白”之效。爱美的女性即使脸上无斑,也可用此方作日常保养用,一周一次,可达美白养颜预防黄褐斑之功效。同时应避免日晒或紫外线照射,保持精神舒畅、大便通调。

内服外洗治黄褐斑

中医学认为,皮肤的好坏是身体内在环境的外部表现,必须要内外同时调理,才会让面部肤色红润、光滑。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个内饮外洗的二白饮,具体如下:

方药:白鲜皮10克,白蒺藜、当归各12克,山楂15克,加水500毫升煎煮20分钟后,将药液倒出,再加水300 毫升继续煎煮15分钟,然后将药液倒出,和第一次倒出的药液混合后分3次服。然后再向药渣中加入清水1000毫升,煎煮10分钟后将药液倒出。等药液温度合适后,用其洗脸,一天一次。这样内饮外洗,能够充分利用药力,解决面部色斑的烦恼。如没时间煎药,也可用上述药物泡水,一部分饮用,一部分用来洗脸。

此法中,白鲜皮有清热燥湿,祛风解毒的功效,自古就是治疗皮肤疾病的良药,现代研究发现,它有抑制真菌生长的作用。白蒺藜有平肝潜阳、舒肝解郁、祛风止痒之效。凡长期压力大,心情不好,气机郁滞所致皮肤问题,常用此药。当归具有补益气血的作用,气血充足了,皮肤才能好。山楂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含有苹果酸、维生素C、果胶等,可防止色素积聚于皮下,还能使皮肤保持弹性。

需要注意的是,孕妇不宜使用此方法。-此外,皮肤的好坏和心情有很大的关系,所以规律运动,经常保持愉悦的心情,心态平和,气血才能调和,皮肤也才会好起来。邓洁芳

维生素E新用途

维生素E的应用较为广泛,常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作为辅助用药,也被用于妇产科和皮肤科。近年来还发现维生素E有下列新用途:

1.面部黄褐斑和老人斑。维生素E能抑制过氧化脂质生成,逆转皮肤衰老。近几年来国内外均有报道,大剂量维生素E(200毫克,每日2次口服) 持续服用3-9个月,能使面部黄褐斑和色素斑减少甚至消退。但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2.治腿肚抽筋。中老年人肌营养不良,会导致肌纤维兴奋增高,引起腿肚抽筋。补充维生素E 可改善肌营养不良,使肌纤维兴奋趋于正常,有腿肚抽筋的中老年人在补钙的同时加服维生素E,每次100毫克,每日3次,即可消除该症状。黄永良

中药面膜祛黄褐斑

具体方法:白芷、茯苓、桃仁、杏仁、薏苡仁、绿豆各50克,当归、白僵蚕各25克。

共研细粉,每晚取适量药粉,牛奶调成糊状,洗净面部,涂上做面膜30分钟,而后洗掉,每晚一次。

主治黄褐斑药方

方药:柴胡、川芎、香附、白芍、丹皮、茯苓、丹参、当归各10克,黄芪15克。水煎早晚分服,每日1剂,30天为1疗程。主治:黄褐斑。

疗效:治疗46例,显效25例,有效17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1.3%。

黄褐斑七个食疗方

黄褐斑是皮肤科常见的色素增生性疾病,可由各种因素引起,中医认为与人体的内脏虚实、寒热痰湿、气血瘀阻有关。中医以补益、清热驱邪、活血消斑为基本治疗原则,家庭中许多食疗、药茶等方法可应用于黄褐斑的防治。

1.益母草茶益母草水煎代茶饮,或用益母草曝晒干,烧灰,洗面,可使皮肤嫩白。

2.枸杞菊花茶枸杞子6克,菊花3克,泡开水,每日频频饮服。有滋阴养血祛风的作用,可防治色斑。

3.双花茶金银花3克,菊花3克,泡开水,每日频频饮服。有清热祛风的作用,可防治面部红斑、色斑。    

4.养颜桃红茶桃仁(打碎)10克,红花3克,枸杞子6克,加水煎煮,每日饮服两次。具有养颜润肤增色的功效。适用于面色无华,或灰暗和黄褐斑。

5.冬瓜仁冬瓜仁适量,煮沸后取出曝晒干,反复三次,清酒浸泡一昼,再曝晒干碾成细末,每日服用1匙。可悦泽明目,使人皮肤白净如玉。

6.双花粥桂花、茉莉花、蜂蜜各10克,粳米100克。花与粳米同时入锅,加适量水煮沸后,文火煨熬成稀黏稠粥,再加入蜂蜜。每日早、晚分两次服。坚持长期食用,可健身、益寿、美容养颜增白。

7.核桃糊  白及10克,黄豆和核桃各250克,炒熟捣烂成粉末状。每日早、晚两匙加入开水冲服。可补益肝肾,防治面部色素和皱纹。

消除黄褐斑 中医有良方

中医认为,黄褐斑与肝、脾、肾等脏腑气血功能失调有关,所以须根据不同的病因进行辨治。

  1.从肝论治   患者面部淡黄色斑,伴有腹部肝区胀满,心情不畅。治以疏肝理气,活血和营。方选丹芩逍遥汤加减:丹参、黄芩、郁金、柴胡、当归、白芍、白术(炒)、茯苓各10克,甘草(炙)5克。

  2.从虚论治   患者除面部色斑多年外,还伴有腰膝酸软等。治以养血补肝,滋水涵木。方选杞菊地黄汤加减:枸杞、菊花、山茱萸、山药、泽泻、丹皮、茯苓各10克,熟地黄、女贞子、旱莲草各15克。面部淡黄色斑,自汗,易疲劳,月经色淡不规则者,治以补益气血。方用归脾汤加味:人参、黄芪各15克,当归、白术、木香、甘草、茯神、酸枣仁、远志、大枣各10克,龙眼肉、生姜及甘草各5克。

  3.从痰湿论治  患者面部淡黄色斑,伴女性白带量多。治以清化湿热。方选小柴胡汤加减:柴胡、黄芩、半夏、人参、白术、泽泻各10克,大枣、甘草各5克。面部色斑多年,伴有形体肥胖。治宜健脾益气,化湿泄浊。方用参苓白术散合三仁汤加减:莲子肉、薏苡仁、砂仁、桔梗、炙甘草各6克,白扁豆、白茯苓、人参、白术、山药15克。

  4.养肝肾调冲任论治  如面色暗黄斑,经期伴有头晕耳鸣,腰膝酸软,或双乳胀满,月经不调,月经暗红有血块。治宜调和冲任,滋养肝肾。方用六味地黄汤和四物汤加减:仙灵脾、仙茅、当归、白芍、山茱萸、山药、丹皮、白茯苓、白蒺藜各10克,熟地黄、女贞子、旱莲草、益母草各15克。

  以上方药均用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两次服用。

  另外,中药按摩、熏蒸倒膜或石膏粉(或面膜粉)倒膜,也是治疗黄褐斑常用方法。中药敷脐常用血竭、田三七、乳香、没药、茜草根、杭白芍、川芎、香附、白芷、冰片、甘草组成。焙干研粉,用米醋调成糊状,敷于脐中,外层加油纸或塑料,纱布覆盖,胶布或绷带固定,每周换药1次。

 

黄褐斑病因病机探源

黄褐斑临床属难治之疾,探索促使其发生发展的多种因素,对临床治疗将起到重要作用。

  谈到黄褐斑的病因病机,多数学者认为与肝、脾、肾功能失调及外受风邪有关。但国内外既往的研究文献表明,循此思路进行治疗者,有些疗效并不满意。笔者在临床实践中体会到,除肝、脾、肾等因素外,胞宫失常、冲妊损伤在黄褐斑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胞宫失常

  黄褐斑之因于女子胞宫失常者主要表现在功能失常和实质失常两方面。

  功能失常者常见的有月经不调。女子以经血为用,若血虚、血寒、血热、血瘀、气虚、气滞,易导致痛经、闭经、月经过多、月经过少、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先后无定期、经期延长,甚至崩漏,在此基础上,部分患者面部会出现黄褐斑,且斑色常随病因不同而稍有差异。一般气血虚者多呈浅褐色,气滞、血瘀、血寒、血热者多呈深褐色。

  经行前后及经期,常因肝郁气滞、血虚肝旺、脾肾阳虚等潜在因素的影响,面部会出现黄褐斑,或斑色加深,同时易见头痛头晕、烦躁失眠、胸胁作胀、身痛发热、浮肿腹泻等全身症状。

  妊娠期间,阴血聚于冲任以养胎,易致阴血偏虚,且胞脉系于肾,若肾气不足,或房劳伤肾,易致精血亏损,又脾胃素虚,生化之源不足,或运化失健,聚湿生痰,以及胎儿逐渐长大,影响气机升降,导致气滞、痰郁等病理改变,日久痰浊瘀滞凝聚于颜面,结于皮下,致色素沉着,均易出现黄褐斑,临床称之为妊娠斑。

  实质失常者,每因房劳,或胞宫手术,创伤阴户,湿热毒邪乘虚侵入胞宫,发为带下、阴痒,久而久之,湿热毒邪循经上泛面部,出现黄褐斑。另有脏腑功能长期失调,气机不和,气血凝滞,或痰湿凝结,壅阻胞宫、胞络及冲脉、任脉,发为癥积者,其面部亦易出现黄褐斑,部分患者在手术切除胞宫癥积之后,面部黄褐斑会短期消失或淡化,但数月后复原。

  胞宫在男子谓精室,如清·唐宗海《中西汇通医经精义·下卷》云:“女子之胞,男子为精室,乃血气交会,化精成胎之所,最为紧要。”精室主贮藏精液、生育繁衍,为肾所主,与冲任相关。黄褐斑之因于男子精室失常者主要表现为浊热内盛,泛溢面部,其斑色深褐,常伴面垢,或与痤疮并见;亦有属于肾精亏虚而见斑色深褐干涩者。

  冲任损伤

  冲、任二脉均起于胞中,冲脉一源三歧,由胞中下出会阴后,其前行向上者,出气街,与足少阴经相并,挟脐上行,经喉,环唇,至目眶下;其前行向下者,沿大腿内侧下行至足;其向后者与督脉通,上行于脊柱内。冲脉贯穿全身上下,调节十二经气血,为气血汇聚之所,故称“十二经脉之海”和“血海”。其脉与肾脉相并,而受先天肾气之资助;与足阳明胃经会于气街,而受后天水谷精微之供养。是以先天元气与后天水谷之精气皆汇于冲脉,对人体发育、生殖功能的完善及面色荣润起着重要作用。

  任脉下出会阴,经阴阜,沿腹胸正中线上行,至咽喉,上行至下颌部,环口唇,沿面颊,分行至目眶下,与肝、脾、肾经会于曲骨、中极、关元穴。任脉总任一身之阴,凡精、血、津、液都属任脉总司,故为“阴脉之海”,又为人体妊养之本,“主胞胎”。然其前提必须是任通冲盛,二者相资,经血才能应时而下,孕育才能正常进行,气血才能上荣头面。基于冲任均起于胞宫,最终上行至面部,故冲任二脉受损,则血海不能按时满盈,胞胎亦无所系,气血难以上荣头面,除产生经、带、胎、产疾病外,也易出现黄褐斑病变,故冲任损伤与黄褐斑病变密切相关。

  引起冲任损伤的原因,有毒邪感染、房室不节而伤冲任者,亦有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劳倦伤气,血失统摄,或多产、崩漏、产后失血过多,精血耗损引起者,还有寒凝血脉、痰滞经络、气滞血瘀而致者。

  冲任二脉不唯与女子疾病相关,与男子病变也有关联,如《素问·骨空论篇第六十》云:“任脉为病,男子内结七疝,女子带下瘕聚。冲脉为病,逆气里急。”《灵枢·五音五味第六十五》云:“其有天宦者……其冲任不盛,宗筋不成,有气无血,唇口不荣,故须不生。”男性黄褐斑同样可因冲任损伤而致病。

  肝气郁结

  肝藏血,有贮藏和调节血液的生理功能。体现在肝自身必须贮存一定量的血液,以养肝体,制肝阳,维护其冲和条达之性,对人体各部分血量的分配,尤其对外周血量包括面部血液的调节起着重要作用,同时还有防止出血的作用。一旦肝之藏血功能失常,不仅会引起血虚、出血、机体脏器血液濡养不足及女子月经不调等病变外,还会因血虚或血虚脉络空虚无以上荣头面而生黄褐斑,或使本不外现的黄褐斑变得明显。

  肝的另一功能是主疏泄,在志为怒。体现在调畅全身气机;调节情志活动;推动血和津液的输布代谢;促进脾胃的运化功能;协调男子排精、女子排卵和月经来潮。肝气疏泄太过,易致气逆血菀,久之损伤面部血络,出现黄褐斑及面红目赤、头目胀痛、心烦易怒等症状。肝气疏泄不及,易引起肝气郁结,血行瘀滞;久郁化热化火,灼伤阴血;或气郁津液输布代谢障碍,化生痰浊阻滞脉络,导致面部气血失和,失却气血滋养,痰瘀浊气停留,颜面肌肤失养而出现黄褐斑,并常伴见抑郁,胸胁、两乳、或少腹胀痛不适,癥积,经行不畅,痛经,闭经等。《灵枢·经脉第十》云:“肝足厥阴之脉……是动则病……面尘脱色。”这是从经络学上阐述肝经与黄褐斑的关系。清·张璐《张氏医通·卷八·七窍门下·面》云:“面尘脱色,为肝木失荣,人参养荣汤。”《医宗金鉴·卷六十三·黧黑皯》云:“黧黑斑……由忧思抑郁,血弱不华,火燥结滞而生于面上,妇女多有之。”这是从病因病机上阐述肝气郁结与黄褐斑的内在关联。

  需要说明的是,面色白嫩荣润,有赖肝血贮备充足、肝的调节血量功能(即疏泄功能)正常。因为把藏于肝内的血液输向外周,实际上是肝的疏泄功能在血液运行中的具体表现,故肝的藏血和疏泄功能必须平衡协调。藏血不足、疏泄太过或疏泄不及,都是引发黄褐斑的主要原因之一。

  精血不足

  肾藏精,肝藏血。精血对人体各个组织器官,包括皮肤起着滋养、濡润作用。肾中精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血的化生有赖肾中精气的气化,肾中精气的充盛亦有赖血液的滋养。二者以其相互滋生、相互转化而有“精血同源”之称。房劳不节、情志内伤、久病失调等,可导致肾精亏损,肝血不足,精血俱虚,甚则肝肾阴虚,精血不能上荣,虚火循经薰灼,面部肌肤失却濡润,以致火燥结成黄褐斑,如《外科正宗·卷十一·妇人面生黧黑斑》云:“黧黑斑者,水亏不能制火,血弱不能华肉,以致火燥结成黑斑,色枯不泽……”此类患者常见面色不华或萎黄、肌肤干燥,神疲乏力,五心烦热,盗汗,男子精少不育,妇女经少经闭、性机能减退。产后及更年期黄褐斑常与精血不足有关。

  肾阳亏虚

  肾阳又称元阳、真阳,为一身阳气之本,对推动气血运行周身,荣润颜面,以及蒸腾气化津液,排泄浊邪都有重要作用。素体阳虚,或年迈肾亏,或久病伤肾,或房劳过度等,都可导致肾阳亏虚,不能温养经脉,寒凝血滞,颜面失养而致黄褐斑;同时,肾阳极度虚弱,蒸腾气化无权,浊阴弥漫颜面肌肤,则见面色黧黑无泽,此颇似《灵枢·经脉第十》所云“肾足少阴之脉……是动则病……面如漆柴”乃肾之本色形于颜面。常伴见形寒肢冷,腰膝酸软,头晕目眩,精神萎靡,舌淡胖,苔白,脉沉弱,月经后期,量少色淡,或阳萎等症。

  脾胃不调

  脾胃共处中焦,经脉相互络属。脾主运化水谷精微和水液,主升清,上输精微物质充养头目,保持颜面荣润。胃主受纳腐熟,以通降糟粕和浊气为用,其循行面部经脉几乎覆盖整个颜面,如明·王肯堂《杂病证治准绳·七窍门下·面》中就有专门论述,谓“手足六阳之经,皆上至于头,而唯阳明胃脉,起鼻交頞中,入上齿中,挟口环唇,循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故人之面部,阳明之所属也。”

  阳明胃喜湿恶燥,太阴脾喜燥恶湿,二者燥湿相济,升降相因,则清气得升,浊气得降,气机调畅,血液周流,头面自然荣润。若饮食失调,劳累过度,损伤脾胃,或脾胃素弱,运化失健,致受纳、腐熟不旺,化生、输布乏力,气血亏虚,不足以濡养颜面肌肤,则生黄褐斑,其斑色多萎黄,并见纳少,腹胀,便溏,体倦乏力,少气懒言,舌淡苔白,脉缓弱等脾胃气虚症。

  脾胃气虚进一步发展,或素体肾阳亏虚,火不生土,或过食生冷,致脾阳虚衰,阴寒内盛,水湿不得正化,聚为痰饮,浸渍脏腑,循经壅遏头面气血,发为黄褐斑,其斑色大多暗褐,同时可见脘腹胀痛,喜温喜按,纳少,大便溏薄清稀,四肢不温,或肢体困重,小便不利,或白带量多清稀,舌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无力等脾胃阳虚症。

  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九·面黑皯候》谓:“面黑皯者,或脏腑有痰饮,或皮肤受风邪,皆令血气不调,致生黑皯,五脏六腑、十二经血,皆上于面,夫血之行,俱荣表里,人或痰饮渍脏,或腠理受风,致血气不和,或涩或浊,不能荣于皮肤,故变生黑皯。”其“痰饮渍脏”当与脾胃阳虚相关。又有平素嗜食辛辣,或情志不遂,气郁化火,或胃病经久不愈,致胃阴耗伤,虚热内生;或胃腑实热炽盛,耗津伤液,除胃腑自病出现胃阴虚或胃热炽盛症状外,还可在颜面出现黄褐斑,只是胃阴虚者斑色多深褐干涩,胃热盛者斑色多深褐垢腻。

  浊热内盛

  肝与胆不仅经脉相互络属,而且脏腑直接相连。肝体阴用阳,易化热化火。胆附于肝,其化生和排泄胆汁受肝的疏泄功能调控。外感湿热,日久不化,入里蕴结中焦,湿热内困脾胃,或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运化失健,湿邪内生,郁而化热,湿热交蒸肝胆,循经上薰颜面,则面生褐斑。同时,肝失疏泄,气机郁滞,横逆侮土,脾胃受困,常可出现右胁胀痛灼热,口苦,厌食,腹胀,泛恶欲吐,大便干结或溏泻,甚则肌肤发黄等。《灵枢·经脉第十》“胆足少阳之脉……是动则病口苦……甚则面微有尘,体无膏泽……”即指此而言。

  南方气候偏湿热,久居则湿热加身,内蕴脾胃;或嗜食肥甘厚腻,酿湿生热;或素体阳盛,或过食辛辣炙煿,或肺热下移大肠,致胃肠积热,均可形成脾胃湿热,循经上泛颜面,出现黄褐斑,且多伴面垢、口渴、口臭、便秘、舌苔黄厚而腻等脾湿胃肠燥热之象。

  感受外邪

  风邪入侵,头面先伤,邪客腠理,营卫不和,致气血不调,日久生瘀,壅滞颜面络脉,面肤失养,渐生黄褐斑。又面部久曝日光之下,易诱发和加重黄褐斑。绝大多数黄褐斑患者都有夏季斑色加深,冬季转淡的变化特征,表明日光毒是导致黄褐斑的原因之一。究其原理,日光照射太久,即是阳热加身,易劫烁肝脾肾阴,使其本色外现故也。

黄褐斑的去除方法

黄褐斑,又名“肝斑”、  “蝴蝶斑”,为颜面部出现局限性淡褐色皮肤色素改变,其病损为黄褐色或咖啡色斑片,形状不同,大小不等,表面光滑无鳞屑,好发于颧、鼻、额及口周围,常呈对称性分布,个别患者,可波及整个面部,有时可互相融合,状如蝴蝶,日晒后可加重。

本病以中青年妇女为多见,一直困扰着广大爱美的女性。该病多由体内激素分泌水平下降,加上来自,工作、生活各方面的压力,心情抑郁,精神紧张,很容易造成内分泌紊乱而引起皮肤干燥,面部晦暗无光,色素沉着,又因日光照射或化妆品的不良刺激而加深加重。

中医学认为,肝藏血,喜条达而恶抑郁,若情志不遂,肝失条达,或阴血暗耗,或生化之源不足,均可导致肝气郁结不舒。郁久化热,灼伤阴血,致使颜面气血失和而发病。对此病洽宜疏肝解郁,养血柔肝。用内服汤剂治疗黄褐斑需要辨证论治,可采用以下基本方进行加味:

基本方:归尾10克,川芎10克,赤勺10克,丹参15克,桃仁6克,红花6克,白芷5克。

肝郁血淤证可出现急躁易怒,胸胁胀痛,痛经或经期延后,经血紫暗有块,舌有紫斑,脉弦涩。本证可用基本方加柴胡6克,枳壳6克,制香附6克,青陈皮各6克。

脾虚血淤证可见面色苍白或萎黄,神疲乏力,气短心慌,饮食减少,脘腹胀满,经来延迟,经血稀淡,舌质淡,脉细。可用基本方加炙黄芪6克,潞党参10克,炒白术10克,茯苓10克,炙甘草3克。

肾阳虚寒证可见面色白,形寒肢冷,腰膝酸软无力,小便多,舌淡苔白,脉沉细,斑色深褐难冶。基本方加熟附片6克,炙桂枝6克,熟地12克,仙灵脾10克,菟丝子15克。

以上各方需连服二个月。每天一剂。如有效果,可继续服用一个阶段。

中医名方逍遥丸从黄褐斑产生的内因人手,运用疏肝理气,调和气血的原则,调节人体内分泌,消除人体循环障碍,由内到外增强皮肤血液循环,提高皮肤的细胞活性,使代谢废物有效排除,从而有效抑制和分解黄褐斑的形成,使肌肤保持健康而有弹性。因此,坚持服用,让你从内到外的舒服和漂亮。

治疗黄褐斑患者51例经验方

经验方:熟地24克,丹参、益母草各20克,当归、山药、山萸肉各15克,川芎、白芷各10克,丹皮、茯苓、泽泻各9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疗效:本方治疗黄褐斑患者51例,基本治愈16例,显效18例,好转1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2.16%。

祛黄褐斑验方

 黄褐斑是发生于面部的色素沉着性皮肤病,皮损为黄褐色或咖啡色的斑片,形状不同,大小不等,边界清晰,表面平滑,无自觉症状。常对称分布于两颊,形成蝴蝶样,故又称蝴蝶斑。中医称本病为黧黑斑,认为多因肝肾不足,不能滋养肌肤;或肝气郁结,日久化热,伤及阴血,颜面气血失和而发病;治宜疏肝解郁,养血健脾,滋补肝肾,消色除斑。现据临床实践推荐几则行之效佳的祛斑验方,供患者选用。

  内服方

  1.菊花、白僵蚕、蚕蛹各15克,玉竹30克,薄荷12克。每日1剂,轻者当茶泡饮,重者煎服。

  2.生地、熟地、当归各12克,柴胡、香附、茯苓、川芎、白僵蚕、白术、白芷各9克,白藓皮15克,白附子、甘草各6克。水煎服,每日1剂,若制成水丸,每次6克,每日3次。

  3.丹皮、川芎、桃仁、红花、白僵蚕、白芷、郁金各12克,赤芍、白蒺藜各15克,柴胡6克。水煎服,每日1剂。

  外洗方

  1.白芨、白附子、白芷各6克,白蔹、白丁香各4.5克,密陀僧3克。上药共研细末,每次取少许药末放入鸡蛋清调成稀膏状,睡前先用温水洗面,然后将此膏涂于色斑处,晨起洗净,直至痊愈。

  2.紫草30克,茜草、白芷各10克,赤芍、苏木、红花、厚朴、丝瓜络、木通各15克。加水2000毫升~2500毫升,煮沸15分钟~20分钟,外洗湿敷。

  3.当归15克,香附、木贼草、桑叶各30克,加水1000毫升,煎取药汁500毫升左右,熏洗患处,每日2~3次。

  注意事项

  患者应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紧张和忧郁,避免强烈的阳光照射。在饮食方面,应少吃咸鱼、咸肉、火腿、香肠、虾皮、虾米等食品,少吃葱、姜、辣椒、胡椒及酒类等刺激性食品,多摄取新鲜的水果、蔬菜等。

三白三叶方治黄褐斑

黄褐斑中医称本病为“面上杂病”、“黧黑斑”、“面尘”、“蝴蝶斑”等。其机制为邪犯肌肤,气血不和,肝郁气滞,气滞血瘀所致。中医治疗通过内外结合方法进行,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组方:白芷12克,白茯苓15克,白僵蚕13克,艾叶30克,侧柏叶25克,桉树叶40克。
    制法:将上药用水冲洗干净后,剪碎,放入大砂罐内,加水适量,用文火煎煮5-6小时后,滤出药液再煮至稀糊状即可。然后装上消毒大口瓶内备用。
    用法:搽药之前,先用温热毛巾敷面部5-10分钟(忌揉搓)后,用消毒棉球沾以上药液涂抹于病变部位。每日临睡前涂一次,5-10天开始见效。
    注:治疗期间忌用任何化妆品;脸部避免阳光曝晒;忌饮酒及辛辣刺激、鱼、虾、羊肉、牛肉、鸭肉等食物。

黄褐斑主要本着预防与治疗结合的方法。调理好女性内分泌环境,保持心情舒畅,积极预防妇科疾病等是预防黄褐斑的有效手段。

中医食疗祛斑:黄褐斑 雀斑

色素斑呈点状或圆形、卵圆形,或呈各种不规则的形态;分布在颜面部,尤其是鼻与两颊周围最为常见,大小如同针尖至米粒大,直径一般在2毫米以下,呈淡褐色至深褐色不等;分布数量少者几十个,多者成百,多数呈密集分布,但互不融合,孤立的布散在面部周围,严重者也可见于手背、颈、耳前后、耳腔、肩臂等躯体暴露的部位。多数呈对称性。经过一夏阳光的照射,皮肤白晳的人特别容易长出黑斑,令爱美的女性们心恼不巳。

中医认为,黄褐斑、雀斑事由平素性情忧思抑郁,脾气不足、虚热郁结不散而引起,故调理时应事以疏肝健脾、滋肾清热,理气和血为原则.而最重要的是.时常保持愉快的心情、豁达的胸怀.在饮食方面.忌食煎炸辛辣及刺激之品.以免助火伤阴.加重症状.西红柿,水瓜等瓜果含果丰富,可减少面部色素沉着,日常不妨多吃.还可适当吃些花粉、柠檬,银耳、燕窝等滋补品。

民间食疗中有一味“清暑美容饮料”,能淡化面部雀斑。材料是西瓜皮、雪耳和珍珠母。三种材料加水煮约一小时后,滤出汤汁,调入白糖即可饮用,适用于夏天劳累之后面容枯憔,以及面部色素沉着等。

  银耳樱桃羹

  材料:银耳二朵,樱桃二两,冰糖适量。

  做法:银耳用清水浸软;樱桃洗净,去核;先将银耳加水煮半小时,放入冰糖煮溶,最后加入樱桃,煮片刻即可食用。

  食疗功效:补气养血,白嫩皮肤。

  丝瓜美颜汤

  材料:丝瓜两条,玫瑰花、菊花、白茯苓各三钱,红枣(去核)十枚,瘦肉六两,调味适量。

  做法:丝瓜削去硬皮,切成块;玫瑰花、菊花、白茯苓用水浸洗;瘦肉切片;先将瘦肉、红枣、白茯苓、丝瓜加水煮约一小时,最后加入玫瑰、菊花及调味品,煮片刻即成。

  食疗功效:抗皱消炎,美颜淡斑。

市场上出售的许多花草茶,也有润肤美容之效,如玫瑰花茶、菊花茶等。用玫瑰花、菊花,配合丝瓜、红枣、白茯苓煲瘦肉汤,有悦颜泽肤的功效,对淡化面上雀斑、黄褐斑及蝴蝶斑很有帮助。中医称本病为“面上杂病”、“黧黑斑”、“面尘”、“蝴蝶斑”等。其机制为邪犯肌肤,气血不和,肝郁气滞,气滞血瘀所致。中医治疗通过内外结合方法进行,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自制中药液治妇女黄褐斑方

处方与用法:红花、白芷、丹参,香附、丁香;地骨皮各15克, 75%酒精200毫升。诸药浸入酒精中,15天后可用。取药液涂患处,并用手指按摩5分钟,日2-3次,30天为 1个疗程。对酒精过敏者,可用醋浸泡药物。

功效:活血化斑,治妇女黄褐斑或黑眼圈等。 (刘耀金)

莱菔子治黄褐斑

黄褐斑患者以女性居多,多数患者常伴不同程度的性情急躁易怒或郁闷寡欢、经期不调、食欲不佳等症状。临床应用表明,单味中药莱菔子对黄褐斑有较好疗效。

服用方法:莱菔子用文火炒至略焦,且闻有,香气时取出略冷,去皮取仁碾碎,于饭前冲服,每日1次,每次 6—9克,1个月为1疗程。

分析:黄褐斑中医又称“黧黑斑”、“肝斑”。多因忧思抑郁,导致肝脾不和,进而形成血少不华、气滞痰阻,污浊之气上熏于面而成。莱菔子(即萝卜籽)气味辛甘,长于利气而治痰,能调和脾胃升降气机,以及消谷食积滞。莱菔子通过“去痰癖、化积滞、散瘀血”而达到祛斑效果。药理研究表明:莱菔子所含的黄酮类是一种有效的自由基清除剂,能减少细胞内酯褐素蓄积,消除面部黑色素的沉着,还能使面部滋润、柔嫩,白发减少或返黑。所以,莱菔子治疗黄褐斑是有根据的。 (副研究员蒲昭和)

去黄褐斑 药物疗法+针灸疗法

黄褐斑是一种常见的色素沉着性皮肤病,俗称“蝴蝶斑”、“黑斑”、“妊娠斑”等,多见于育龄期妇女。中医学认为本病由七情内伤,肝郁气滞,以致气机紊乱,气血失和,脏腑功能紊乱,面部失去气血滋润,浊气停留而成。 

  药物疗法

  参芪膏:人参100克,黄芪200克,麦冬100克,白芷50克。将上药切碎,加适量清水煎汁。去渣取汁,以文火浓缩成膏状,再加入与稠膏等量的蜂蜜收膏即成。每日早晚服用1匙,用开水冲服。 

  五白消斑膏:白芨、白附子、白芷各6克,白蔹、白丁香各4.5克,密佗僧3克。以上诸药共研细末,每次用少许药末放入鸡蛋清调成稀膏。晚睡前先用温水浴面,然后将此膏涂于斑处,晨起洗净。

  退斑汤:生地、熟地、当归各12克,柴胡、香附、茯苓、川芎、白僵蚕、白术、白芷各9克,白鲜皮15克,白附子、甘草各6克。水煎服,每日1剂,或为水丸,每次6克,每日3次。  紫草洗方:紫草30克,茜草、白芷各10克,赤芍、苏木、红花、厚朴、丝瓜络、木通各15克。加水2000~2500毫升,煮沸15~20分钟,外洗湿敷。

  针灸疗法 

  1.毫针法:在黄褐斑区域内取鱼腰、太阳、阳白、颧、地仓、下关等穴,每次选3~4穴,施平补平泻法,留针20分钟,每日1次,连续7次为1疗程。 

  2.耳针法:取耳主穴肾、肝、脾、内分泌,配穴在前额区,配上星、阳白,颧颊区配颊车、四白,鼻背区配印堂、迎香,上唇区配地仓。施平补平泻法,留针30分钟,其间行针3~5次,2~3 天针刺1次, 15次为1疗程。 

  3.拔罐法:取大椎、身柱、神道、至阳、筋缩、命门。方法:常规消毒后,取三棱针点刺穴点,立即用火罐拔之,约经5~10分钟后去罐,用棉球将淤血擦去,3日1次,连续7次为1疗程。

祛除黄褐斑

  黄褐斑是一种令中青年妇女烦恼的色素增生性皮肤病。它的主要表现是面部皮肤出现大小不等、形状不一的色素斑,颜色多为淡褐色、黄褐色,也有咖啡色或淡黑色。一般是对称地分布在眼周围附近、额部、颧颊部、鼻旁和口唇周围,边界清楚,表面皮肤光滑,不痛不痒,没有皮屑。
   黄褐斑的发生原因目前尚不清楚,似与多种原因有关。应用中药治疗黄褐斑可以取得较满意的效果。
    中医认为,肝失条达,气机郁结,郁久化火,灼伤阴血,血行不畅,可导致颜面气血失和;脾气虚弱,运化失健,不能化生精微,则气血不能润泽于颜面;肾阳不足,肾精亏虚等病理变化均可导致颜面发生黄褐斑。用内服汤剂治疗黄褐斑需要辨证论治,但不论哪种类型,总离不开活血化瘀这一治疗原则,可采用以下基本方进行加味:
   基本方:归尾10克,川芎10克,赤勺10克,丹参15克,桃仁6克,红花6克,白芷5克。
   肝郁血瘀证可出现急噪易怒,胸胁胀痛,痛经或经期延后,经血紫暗有块,舌有紫斑,脉弦涩。本证可用基本方加柴胡6克,枳壳6克,制香附6克,青陈皮各6克。
   脾虚血瘀证可见面色苍白或萎黄,神疲乏力,气短心慌,饮食减少,脘腹胀满,经来延迟,经血稀淡,舌质淡,脉细。可用基本方加炙黄芪6克,潞党参10克,炒白术10克,茯苓10克,炙甘草3克。
   肾阳虚寒证可见面色白,形寒肢冷,腰膝酸软无力,小便多,舌淡苔白,脉沉细,斑色深褐难治。基本方加熟附片6克,炙桂枝6克,熟地12克,仙灵脾10克,菟丝子15克。
   以上各方需连服二个月。每天一剂。如有效果,可继续服用一个阶段。

蜂花粉与黄褐斑

    黄褐斑又称肝斑,蝴蝶斑,是一种色素沉着病。该病显于面部,为呈浅黑色、咖啡色或淡褐色的不规则斑块,边界清楚。它多发于中青年妇女,轻者局限于两颧,重者遍及整个面部,影响美观。研究会得认为黄褐斑是与内分泌失调有关。一般习惯地把它分为三类:因妊娠、卵巢机能病变、精神情绪改变、慢性肝胆疾病等与内分泌机能有关的斑块,如蝴蝶斑、肝斑等;各种理化因素如冷冻、激光、化学剥脱等表皮伤害后留下的色素沉着;皮肤护理不善,以及不良化妆品所致的黑色素代泄障碍。中医认为,黄褐斑多因精血不足,不能上荣于面,或气滞血液淤,代谢废物不能有效排除,淤积皮下,致使色素沉着而形成。中青年妇女易为气滞所伤,加之月经、孕产等耗伤气血,故易出现黄褐斑黄褐斑的发现的原因很复杂,个体差异造成病情的不同。但不管哪种原因引起的黄褐斑,只要有效地医治有关疾病,调节内分泌平衡,消除黑色素合成的病理因素,科学地护理皮肤,保持毛孔通畅,有利于黑色素顺利排泄;降低黑色素的分泌就可能消除黄褐斑
  实践证明,在受内分泌影响所致黄褐斑的治疗上,蜂花粉形成了自己的独到特点。
  蜂花粉蜜蜂采集植物的“精子”,经其加工而成的物质。蜂花粉中含有多种多样的营养保健成分和具有明显医疗作用的物质,如人体必需的氨基酸,维生素,各种微量元素,还有80余种活性酶对多种有机酸、抗体素和多种黄酮类化合物,这些成分都是人体营养中不可缺少的,而且绝大多数都能被人体消化吸收,故蜂花粉被誉为“浓缩的营养库”、“浓缩的微型天然药剂”、“完全营养食品”等,并且蜂花粉的许多营养成分都有明显的医疗保健作用,能有效地消除面部黄褐斑。绝大多数黄褐斑患者,随着病因的消除,黄褐斑亦自行消退,但对迟迟不能消退者则必须调节内分泌。蜂花粉能有效地调治内分泌紊乱、抑制黑色素的分泌,并促使表面黑色素的代谢,营养颜容,能有效祛除黄褐斑。每日服蜂花粉2次,早饭前晚饭后各1次(若饭前服用蜂花粉后胃有不舒服的感觉,则可改在饭后马上服用蜂花粉),每次5…10g。用温开水送服,黄褐斑即可明显减轻。

中药祛除黄褐斑1

归尾10克,川芎10克,赤勺10克,丹参15克,桃仁6克,红花6克,白芷5克。

  肝郁血瘀证可出现急噪易怒,胸胁胀痛,痛经或经期延后,经血紫暗有块,舌有紫斑,脉弦涩。本证可用基本方加柴胡6克,枳壳6克,制香附6克,青陈皮各6克。

中药祛除黄褐斑2

脾虚血瘀证可见面色苍白或萎黄,神疲乏力,气短心慌,饮食减少,脘腹胀满,经来延迟,经血稀淡,舌质淡,脉细。可用基本方加炙黄芪6克,潞党参10克,炒白术10克,茯苓10克,炙甘草3克。

中药祛除黄褐斑3

肾阳虚寒证可见面色白,形寒肢冷,腰膝酸软无力,小便多,舌淡苔白,脉沉细,斑色深褐难治。基本方加熟附片6克,炙桂枝6克,熟地12克,仙灵脾10克,菟丝子15克。

  以上各方需连服二个月。每天一剂。如有效果,可继续服用一个阶段。

去黄褐斑验方

僵蚕,白牵牛等分为细末,蜜调搽


附子白及白蔹、白茯苓密陀僧各等分,研细末,睡前用人乳汁(或牛奶)和药末擦面。

黄芪30克,党参24克,炒白术15克,朱茯神15克,炒枣仁12克,炙远志15克,龙眼肉15克,当归15克,蝉蜕6克,炙甘草6克,大枣6克,熟地15克,枸杞子15克,女贞子15克,旱莲草15克,水煎服,适用于心脾两虚,肾阴不足者

 

柴胡9克,生地15克,白术9克,丹参15克,香附12克,茯苓12克,薄荷3克,煨姜15克,蝉蜕6克,水煎服此方用于肝郁脾虚者。

中药祛除黄褐斑

黄褐斑是一种令中青年妇女烦恼的色素增生性皮肤病。它的主要表现是面部皮肤出现大小不等、形状不一的色素斑,颜色多为淡褐色、黄褐色,也有咖啡色或淡黑色。一般是对称地分布在眼周围附近、额部、颧颊部、鼻旁和口唇周围,边界清楚,表面皮肤光滑,不痛不痒,没有皮屑。
  黄褐斑的发生原因目前尚不清楚,似与多种原因有关。应用中药治疗黄褐斑可以取得较满意的效果。

  中医认为,肝失条达,气机郁结,郁久化火,灼伤阴血,血行不畅,可导致颜面气血失和;脾气虚弱,运化失健,不能化生精微,则气血不能润泽于颜面;肾阳不足,肾精亏虚等病理变化均可导致颜面发生黄褐斑。用内服汤剂治疗黄褐斑需要辨证论治,但不论哪种类型,总离不开活血化瘀这一治疗原则,可采用以下基本方进行加味:

治肝郁气滞型黄褐斑方

郁气滞:面部褐斑弥漫分布,兼有情志抑郁,胸胁胀满或少寝多梦,面部烘热,月经不调,舌有淤点,苔薄,脉弦细。 
治法:疏肝理气活血。
方药:紫胡10克、赤白芍各15克、当归10克、茯苓10克、苍术10克、薄荷6克、陈皮10克、香附10克、丹参30克、丹皮10,甘草6克。

肝肾阴虚滞型黄褐斑方

肝肾阴虚:色斑褐黑,边界明显,面色晦暗无华,兼头晕目眩,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细或数。
治法:滋补肝肾。
方药:生熟地各15克、山萸肉10克、女贞子15克、旱莲草15克、花粉10克、当归10克、丹参30克、茯苓10克、丹皮10克、炙甘草6克。

黄褐斑外治法方1

五白膏(含白芷附子白及各6克,白蔹、白丁香各4.5克,密陀僧3克,共研末,加蛋白或白蜜调膏备用)外涂。

 

香附赤芍各20克,熟地、当归各10克,女贞子、丹参、杞子各15克,水煎服,每日1剂,lO剂为一疗程。可使黄褐斑消退,色深且多者,可多服几个疗程,对身体并无副作用。

 

僵蚕和白牵牛等份,加入烊化的凡士林中,搅拌成膏状,每日外搽3次,可治疗黄褐斑

 

 益母草粉7.5克,附子6克,白及7.5克,白蔹6克,轻粉1,5克,钟乳粉6克,密佗僧4.5克,细辛末1.5克。各研极细末,混合均匀,装瓶备用。晚上睡前用人乳或温水调和,涂患处,次日用温水洗去。
    本方治疗黄褐斑有效。
    

黄褐斑的各种治疗方法

 黄褐斑是一种面部色素增生牲皮肤病,它多分布在鼻及鼻两侧,形似蝴蝶,故俗称“蝴蝶斑”。此斑表面光滑无皮屑,既不痒,也不痛,长期存在,多年不褪,但日晒后加重。中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与肝、脾、肾功能失调有关,或因肝病而引起者,又有“肝斑”之称。或因脾虚不能化生精微,气血再亏,肌肤失去营养,以致湿热熏蒸而患此病;或因肾阴虚,水亏不能制火,血弱不能华色,虚热内蕴,郁结不散,阻于皮肤所致。临床常用的偏方、验方主要如下。
    [方一]
    柴胡12克,当归白芍各10克,丹参15克,茯苓12克,白术10克,青橘叶6克,制香附10克,薄荷3克(后下)。水煎服,1日1剂,分2次服。
    本方疏肝解郁,适用于因肝郁气滞而导致的黄褐斑
    [方二]
    党参12克,黄芪15克,  白术10克,淮山药15克,扁豆茯苓各12克,黄柏黄芩泽泻各10克,六一散6克。水煎服,日1剂,早晚服。
    本方健脾利湿清热,适再于因脾虚湿热而导致的黄褐斑
    [方三]
    生熟地各15克,玄参花粉知母黄柏、炙龟板茯苓、山栀、柴胡、丹皮各10克。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
    本方用于因肾虚蕴热而导致的黄褐斑
    [方四]
    青嫩柿树叶若干,白凡士林30克。将柿树叶晒干研细面,与白凡士林调匀成膏,每天睡前涂患处,晨起洗净,一般半月至一月后方能奏效。
    本方适用于黄褐斑
    [方五]
    益母草粉7.5克,附子6克,白及7.5克,白蔹6克,轻粉1,5克,钟乳粉6克,密佗僧4.5克,细辛末1.5克。各研极细末,混合均匀,装瓶备用。晚上睡前用人乳或温水调和,涂患处,次日用温水洗去。
    本方治疗黄褐斑有效。
    [方六]
    薏苡仁50克。水煎服,每日1剂。
    本方健脾利湿,适用于黄褐斑

黄褐斑(秘方数:12)

 本病也称肝斑,是发生于面部的常见色素沉着性皮肤病。临床表现为黄褐色、暗褐色或深咖啡色的斑片,常对称分布于颊部,呈蝴蝶形,亦可累及前额、眉弓、眼周、颧部、鼻背、鼻翼、上唇及下颏等颜面皮肤。斑片形状不一,或圆形,或条形,或呈蝴蝶形。边缘清楚,表面平滑,无鳞屑。一般无自觉症状及全身不适。有的妇女在月经前加重。
    本病的发生多与女性激素代谢失调有关,常见于月经不调、妊娠、口服避孕药及肝病者,而日光的曝晒、精神创伤等为常见的诱因。雌激素、黄体酮与日光照射均能促进黑色素的代谢而使表皮基底层黑色素细胞内所含黑色素量增多,促使皮肤颜色变黑。
    根据病史及面部的黄褐色色素沉着斑,一般容易诊断,但须排除瑞氏黑变病、焦油黑变病、网状色素性皮肤异色病等。
    现代医学对本病还没有满意的疗法,主要采用的治疗方法包括内服维生素C、外用5%白降汞软膏、3%双氧水、10-20%氢醌单苯醚软膏等脱色剂。亦可用0.1%维甲酸、5%氢醌、0.1%地塞米松配入亲水软膏中外搽,均有一定疗效。
    本病中医辨证属“血滞”范围,或因气机不畅,肝郁化热,致使血液瘀滞于颜面;或因肝病及脾,脾失健运,浊阴不降,痰湿内停,不能使气血润泽于颜面肌肤;或因肾阳不足,阴气弥漫,致使皮肤气色发竭,血滞成片;或因肾水不充,血虚不荣,火燥结滞而发病。(朱光斗)

方名:化斑汤
【功能主治】
    功能平肝潜阳,兼清郁热,化瘀消斑。主治黄黑褐斑。     
【处方组成】
    珍珠母20克、僵蚕9克、白菊花9克、茵陈12克、夏枯草12克、六月雪12克、丝瓜络9克、亦芍9克、白芍9克、白茯苓12克、生甘草3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
    素有胃疾或服后脘部不适者去白菊花,加炒白术9克或大枣6枚;热象较甚者加地骨皮12克;肝郁气滞明显者加郁金9克或玫瑰花3朵。
【临床疗效】
    治疗16例黄褐斑患者,全部有效,其中痊愈4冽(25%),显效8例(50%),有效4例(25%)。多在服药10天内见效。痊愈病例平均服药34剂。
【处方来源】
    上海市华山医院韩坤元。
【按 语】
    本病当以内治为主,适当配合外治。内治处方主药兼顾肝、脾、肾三脏。平时注意和顺七情,禁忌忧思恼怒,饮食适宜,勿食油腻辛辣及酒酪,避免日光曝晒,可收到预防之效。(朱光斗)
方名:血府逐瘀汤
【功能主治】
    功能活血化瘀,疏肝理气,养血。主治黄褐斑
【处方组成】
    当归10克、赤芍10克、生地10克、川芎10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牛膝10克、柴胡6克、枳实6克、桔梗6克、甘草3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
    血瘀内阻型者加泽兰10克、元胡10克、益母草30克;气滞血瘀者,加郁金10克、香附10克、丹参10克、广木香10克;肝肾阴虚者主方中去柴胡枳实桔梗,加枸杞子10-20克、山萸肉1O-20克、龟版10-20克、制首乌10~20克;寒滞血瘀者主方中去柴胡枳实桔梗,加吴茱萸3克、肉桂3克、炮姜6克、延胡索6克、党参10克;气虚血瘀者加黄芪20克、党参20克、白术10克;湿热血瘀者加茵陈10克、茯苓10克、猪苓10克、黄芩10克、黄柏10克。
【临床疗效】
    治疗119例黄褐斑患者,总有效率为89.08%,其中痊愈18例(15.13%),显效51例(42.86%),有效37例(31.09%),无效13例(10.92%)。
【处方来源】
    南京铁道医学院附属医院窦国锌。
【按 语】
    理气活血法已成为治疗黄褐斑的主要疗法,若结合辨证求因,审因论治,而后立法处方,疗效将会提高。(朱光斗)
方名:柿叶去斑膏
【功能主治】
    功能化斑,润肤。主治黄褐斑
【处方组成】
    将柿叶研成细粉,加入熔化的凡士林中,搅拌,以成膏为度。外用。
【辨证加减】
    
【临床疗效】
    治疗247例面部黄褐斑患者,总有效率为99.6%,其中痊愈50例(20.2 %),显效118例(47.8%),有效78例(31.6%)。一般外用45克(1瓶)左右可见效。少数严重者,外用135克左右收效。
【处方来源】
    北京市中医医院柴松林。
【按 语】
    柿叶去斑膏对妇女雀斑等面部色素沉着也有一定疗效。此外,本方尚有滋润、细腻皮肤的作用。若配合内服药物,内外兼治,疗效会更好,也可减少复发的机会。(朱光斗)
方名:菟丝祛斑汤
【功能主治】
    功能滋阴养血。主治黄褐斑
【处方组成】
    菟丝子15克、女贞子15克、旱莲草10克、首乌12克、地黄15克、地黄15克、白芍10克、当归10克、阿胶9克、枸杞子9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
    合并贫血者,加党参15克、黄芪15克、鸡血藤30克、破故纸9克。
【临床疗效】
    治疗53例面部黄褐斑患者,痊愈27例(50.94%),显效20例(37.74%),有效6例(11.32%)。一般服药15剂后见效。
【处方来源】
    山东省曲阜县人民医院朱鸿铭。
【按 语】
    黄褐斑的治疗总以疏肝理气为主,兼顾脾胃。肝郁可以化热,热灼肾阴,精不化血,血不养肝,导致肝肾同病。本方兼顾滋肝补肾,对肝肾偏虚型黄褐斑能收到好的疗效。(朱光斗)
方名:消斑汤
【功能主治】
    功能理气健脾,活血祛瘀。主治黄褐斑
【处方组成】
    黄芪15-18克、党参9-12克、当归9-15克、赤芍9-15克、炒白术9-12克、茯苓9-12克、川芎 9-12克、生地9-12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大枣10枚、甘草6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
    胸胁胀闷者,加郁金9-12克、元胡9-12克、柴胡9克、陈皮6克;形寒怕冷者,加附子6克、肉桂6克。
【临床疗效】
    治疗23例黄褐斑患者,总有效率为95.7%,其中显效14例(60.9%),有效8例(34.8%),无效1例(4.3%),平均服药28剂。
【处方来源】
    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王保和。
【按 语】
    黄褐斑的发生与肝、脾、肾三脏密切相关,肝气郁结可以横逆犯脾,脾经受病,运化失职,导致清阳不升,浊阴不降,痰湿内停,晦浊之气循经络而上熏于面。本方适合脾虚挟湿凝聚型黄褐斑的治疗。(朱光斗)
方名:柴芩活血汤
【功能主治】
    功能疏肝清热,活血散瘀、主治黄褐斑
【处方组成】
    柴胡10克、黄芩10克、栀子10克、当归10克、赤芍10克、红花10克、莪术10克、陈皮10克、甘草10克、薄荷10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
    兼脾虚者,加服补中益气丸;兼肾阴虚者,加服六味地黄丸。
【临床疗效】
    治疗45例黄褐斑患者,总有效率为91.1%,其中痊愈6例(13.33%),基本痊愈23例(51.11%),显效12例(26.7%),无效4例(8.9%)。本组病例最多服药40剂,疗程多在1-2月之间。
【处方来源】
    山东青岛市皮肤病防治院赵洪斌。
【按 语】
    黄褐斑辨证治疗角度看,基本原则比较一致,多从肝、脾、肾论治。随着近年来活血化瘀法的研究,治疗本病也多辅以活血药或侧重于活血法,其疗效也随之提高。“从肝论治”与“活血化瘀”是目前治疗黄褐斑的两大法。若配合外治(如3%氢醌霜等)其疗效当可提高。(朱光斗)
黄褐斑中医

黄褐斑中医

黄褐斑中医

黄褐斑中医

黄褐斑中医

黄褐斑中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