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神秘方块+数学形式之美

 建华1968 2013-07-29

世界上最神奇的数字

【转载】世界上最神奇的数字

PS:友情提示:是不是看着上图有点晕,哈哈,接下去看正文,也许会更晕。。

世界上最神奇的数字

【转载】世界上最神奇的数字

看似平凡的数字,为什么说他最神奇呢?我们把它从1乘到6看看

142857 X 1 = 142857

142857 X 2 = 285714

142857 X 3 = 428571

142857 X 4 = 571428

142857 X 5 = 714285

142857 X 6 = 857142

同样的数字,只是调换了位置,反复的出现。

那么把它乘与7是多少呢?我们会惊奇的发现是 999999

而 142 + 857 = 999

14 + 28 + 57 = 99

最后,我们用 142857 乘与 142857

答案是:20408122449 前五位+上后六位的得数是多少呢?

20408 + 122449 = 142857

关于其中神奇的解答

“142857”

它发现于埃及金字塔内,它是一组神奇数字,它证明一星期有7天,它自我累加一次,就由它的6个数字,依顺序轮值一次,到了第7天,它们就放假,由999999去代班,数字越加越大,每超过一星期轮回,每个数字需要分身一次,你不需要计算机,只要知道它的分身方法,就可以知道继续累加的答案,它还有更神奇的地方等待你去发掘!也许,它就是宇宙的密码┅┅

142857×1=142857(原数字)

142857×2=285714(轮值)

142857×3=428571(轮值)

142857×4=571428(轮值)

142857×5=714285(轮值)

142857×6=857142(轮值)

142857×7=999999(放假由9代班)

142857×8=1142856(7分身,即分为头一个数字1与尾数6,数列内少了7)

142857×9=1285713(4分身)

142857×10=1428570(1分身)

142857×11=1571427(8分身)

142857×12=1714284(5分身)

142857×13=1857141(2分身)

142857×14=1999998(9也需要分身变大)

继续算下去……

以上各数的单数和都是“9”。有可能藏着一个大秘密。

以上面的金字塔神秘数字举例:1+4+2+8+5+7=27=2+7=9;您瞧瞧,它们的单数和竟然都是“9”。依此类推,上面各个神秘数,它们的单数和都是“9”;怪也不怪!(它的双数和27还是3的三次方)无数巧合中必有概率,无数吻合中必有规律。何谓规律?大自然规定的纪律!科学就是总结事实,从中找出规律。

任意取一个数字,例如取48965,将这个数字的各个数字进行求和,结果为4+8+9+6+5=32,再将结果求和,得3+2=5。我将这种求和的方法称为求一个数字的众数和。

所有数字都有以下规律:

[1]众数和为9的数字与任意数相乘,其结果的众数和都为9。例如306的众数和为9,而306*22=6732,数字6732的众数和也为9(6+7+3+2=18,1+8=9)。

[2]众数和为1的数字与任意数相乘,其结果的众数与被乘数的众数和相等。例如13的众数和为4,325的众数和为1,而325*13=4225,数字4225的众数和也为4(4+2+2+5=13,1+3=4)。

[3]总结得出一个普遍的规律,如果A*B=C,则众数和为A的数字与众数和为B的数字相乘,其结果的众数和亦与C的众数和相等。例如 3*4=12。取一个众数和为3的数字,如201,再取一个众数和为4的数字,如112,两数相乘,结果为201*112=22512,22512的众数和为3(2+2+5+1+2=12,1+2=3),可见3*4=12,数字12的众数和亦为3。

[4]另外,数字相加亦遵守此规律。例如3+4=7。求数字201和112的和,结果为313,求313的众数和,得数字7(3+1+3=7),刚好3与4相加的结果亦为7。

令人奇怪的是,中国古人早就知道此数学规律。我们看看“河图”与“洛书”数字图就知道了。以下是“洛书”数字图。

4 9 2

3 5 7

8 1 6 ( 洛书)

世人都知道,“洛书”数字图之所以出名,是因为它是世界上最早的幻方图,它的特点是任意一组数字进行相加,其结果都为15。其实用数字众数和的规律去分析此图,就会发现,任意一组数字的随机组合互相相乘,其结果的众数和都为9,例如第一排数字的一个随机组合数字为924,第二行的一个随机组合数字为 159,两者相乘,其结果为146916,求其众数和,得1+4+6+9+1+6=27,2+7=9,可见,结果的众数和都为9。

【转载】世界上最神奇的数字

神奇的“缺8数”。

12345679,这个数里缺少8,我们把它称为“缺8数”。

开始,我以为这“缺8数”只有“清一色”的奇妙。谁知经过一番资料的查找,竟发现它还有许多让人惊讶的特点。

一,清一色

菲律宾前总统马科斯偏爱的数字不是8,却是7。

于是有人对他说:“总统先生,你不是挺喜欢7吗?拿出你的计算器,我可以送你清一色的7。”

接着,这人就用“缺8数”乘以63,顿时,777777777映入了马科斯先生的眼帘。

“缺8数”实际上并非对7情有独钟,它是一碗水端平,对所有的数都一视同仁的:

你只要分别用9的倍数(9,18……直到81)去乘它,则111111111,222222222……直到999999999都会相继出现。

12345679×9 =111111111

12345679×18=222222222

12345679×27=333333333

12345679×36=444444444

12345679×45=555555555

12345679×54=666666666

12345679×63=777777777

12345679×72=888888888

12345679×81=999999999

二,三位一体

“缺8数”引起研究者的浓厚兴趣,于是人们继续拿3的倍数与它相乘,发现乘积竟“三位一体”地重复出现。

12345679×12=148148148

12345679×15=185185185

12345679×21=259259259

12345679×30=370370370

12345679×33=407407407

12345679×36=444444444

12345679×42=518518518

12345679×48=592592592

12345679×51=629629629

12345679×57=703703703

12345679×78=962962962

12345679×81=999999999

这里所得的九位数全由“三位一体”的数字组成,非常奇妙!

三,轮流“休息”

当乘数不是3的倍数时,此时虽然没有“清一色”或“三位一体”现象,但仍可看到一种奇异性质:

乘积的各位数字均无雷同。缺什么数存在着明确的规律,它们是按照“均匀分布”出现的。

另外,在乘积中,缺3、缺6、缺9的情况肯定不存在。

先看一位数的情形:

12345679×1=12345679(缺0和8)

12345679×2=24691358(缺0和7)

12345679×4=49382716(缺0和5)

12345679×5=61728395(缺0和4)

12345679×7=86419753(缺0和2)

12345679×8=98765432(缺0和1)

上面的乘积中,都不缺数字3,6,9,而都缺0。缺的另一个数字是8,7,5,4,2,1,且从大到小依次出现。

让我们看一下乘数在区间 [ 10~17 ] 的情况,其中12和15因是3的倍数,予以排除。

12345679×10=123456790(缺8)

12345679×11=135802469(缺7)

12345679×13=160493827(缺5)

12345679×14=172869506(缺4)

12345679×16=197530864(缺2)

12345679×17=209876543(缺1)

以上乘积中仍不缺3,6,9,但再也不缺0了,而缺少的另一个数与前面的类似——按大小的次序各出现一次。

乘积中缺什么数,就像工厂或商店中职工“轮休”,人人有份,但也不能多吃多占,真是太有趣了!

乘数在[19~26]及其他区间(区间长度等于7)的情况与此完全类似。

12345679×19=234567901(缺8)

12345679×20=246913580(缺7)

12345679×22=271604938(缺5)

12345679×23=283950617(缺4)

12345679×25=308641975(缺2)

12345679×26=320987654(缺1)

一以贯之:当乘数超过81时,乘积将至少是十位数,但上述的各种现象依然存在。再看几个例子:

(1)乘数为9的倍数

12345679×243=2999999997,只要把乘积中最左边的一个数2加到最右边的7上,仍呈现“清一色”。

又如:12345679×108=1333333332 (乘积中最左边的一个数1加到最右边的2上,恰好等于3)

12345679×117=1444444443 (乘积中最左边的一个数1加到最右边的3上,恰好等于4)

12345679×171=2111111109 (乘积中最左边的一个数2加最右边的“09”,结果为11)

(2)乘数为3的倍数,但不是9的倍数

12345679×84=1037037036,只要把乘积中最左边的一个数1加到最右边的6上,又可看到“三位一体”现象。

(3)乘数为3k+1或3k+2型

12345679×98=1209876542,表面上看来,乘积中出现雷同的2;

但据上所说,只要把乘积中最左边的数1加到最右边的2上去之后,所得数为209876543,是“缺1”数。

而根据上面的“学说”可知,此时正好轮到1休息,结果与理论完全吻合。

四,走马灯

冬去春来,24个节气仍然是立春、雨水、惊蛰……其次序完全不变,表现为周期性的重复。

“缺8数”也有此种性质,但其乘数是相当奇异的。

实际上,当乘数为19时,其乘积将是234567901,像走马灯一样,原先居第二位的数2却成了开路先锋。

深入的研究显示,当乘数成一个公差等于9的算术级数时,出现“走马灯”现象。

现在,我们又把乘数依次换为10,19,28,37,46,55,64,73(它们组成公差为9的等差数列):

12345679×10=123456790

12345679×19=234567901

12345679×28=345679012

12345679×37=456790123

12345679×46=567901234

12345679×55=679012345

12345679×64=790123456

12345679×73=901234567

以上乘积全是“缺8数”!数字1,2,3,4,5,6,7,9像走马灯似的,依次轮流出现在各个数位上。

五,回文结对 携手同行

“缺8数”的“精细结构”引起研究者的浓厚兴趣,人们偶然注意到:

12345679×4=49382716

12345679×5=61728395

前一式的积数颠倒过来读(自右到左),不正好就是后一式的积数吗?

(但有微小的差异,即5代以4,而根据“轮休学说”,这正是题中的应有之义。)

这样的“回文结对,携手并进”现象,对13、14、31、32等各对乘数(每相邻两对乘数的对应公差均等于9)也应如此。

例如:

12345679×13=160493827

12345679×14=172839506

12345679×22=271604938

12345679×23=283950617

12345679×67=827160493

12345679×68=839506172

六,遗传因子

“缺8数”还能“生儿育女”,这些后裔秉承其“遗传因子”,完全承袭上面的这些特征。

所以这个庞大家族的成员几乎都同其始祖12345679具有同样的本领。

例如,506172839是“缺8数”与41的乘积,所以它是一个衍生物。

我们看到,506172839×3=1518518517。

将乘积中最左边的数1加到最右边的7上之后,得到8。如前所述,“三位一体”模式又来到我们面前。

【转载】世界上最神奇的数字

“缺8数”还有更加神奇壮观的回文现象。我们继续做乘法:

12345679×9=111111111

12345679×99=1222222221

12345679×999=12333333321

12345679×9999=123444444321

12345679×99999=1234555554321

12345679×999999=12345666654321

12345679×9999999=123456777654321

12345679×99999999=1234567887654321

12345679×999999999=12345678987654321

奇迹出现了!等号右边全是回文数(从左读到右或从右读到左,同一个数)。

而且,这些回文数全是“阶梯式”上升和下降,神奇、优美、有趣!

因为12345679=333667×37,所以“缺8数”是一个合数。

“缺8数”和它的两个因数333667、37,这三个数之间有一种奇特的关系。

一个因数333667的首尾两个数3和7、就组成了另一个因数37;

而“缺8数”本身数字之和1+2+3+4+5+6+7+9也等于37。

可见“缺8数”与37天生结了缘。

更令人惊奇的是,把1/81化成小数,这个小数也是“缺8数”:

1/81=0.012345679012345679012345679……

为什么别的数字都不缺,唯独缺少8呢?

原来1/81=1/9×1/9=0.1111…×0.11111….

这里的0.1111…是无穷小数,在小数点后面有无穷多个1。

“缺8数”的奇妙性质,集中体现在大量地出现数学循环的现象上,而且这些循环非常有规律,令人惊讶。

“缺8数”的奇特性质,早就引起了人们的浓厚兴趣。而它其中还有多少奥秘,人们一定会把它全部揭开。

“缺8数”太奇妙了,让我这个对数学没啥兴趣的人也忍不住要大加赞美啊!

【转载】世界上最神奇的数字




神秘方块


神秘方块 - 李昌海 - 昌海的蓝色海滩
 
神秘方块 - 李昌海 - 昌海的蓝色海滩
神秘方块 - 李昌海 - 昌海的蓝色海滩
神秘方块 - 李昌海 - 昌海的蓝色海滩
神秘方块 - 李昌海 - 昌海的蓝色海滩
神秘方块 - 李昌海 - 昌海的蓝色海滩
神秘方块 - 李昌海 - 昌海的蓝色海滩
神秘方块 - 李昌海 - 昌海的蓝色海滩
神秘方块 - 李昌海 - 昌海的蓝色海滩
神秘方块 - 李昌海 - 昌海的蓝色海滩
神秘方块 - 李昌海 - 昌海的蓝色海滩
神秘方块 - 李昌海 - 昌海的蓝色海滩
神秘方块 - 李昌海 - 昌海的蓝色海滩
神秘方块 - 李昌海 - 昌海的蓝色海滩
神秘方块 - 李昌海 - 昌海的蓝色海滩
神秘方块 - 李昌海 - 昌海的蓝色海滩

2013年07月18日 - 安国的博客 - 安国的博客


数学形式之美
    美是自然,数学作为“书写宇宙的文字”(伽利略语),反映着自然,数学中当然存在着美。 
图片
  数学家怀德海说过:只有音乐堪与数学媲美.艺术家们追求的美中,形式是特别重要.比如艺术家注意到:泰山的雄伟、华山的险峻、黄山的奇特、峨眉的秀丽,艺术家们渲染它们的美时,常常运用不同的形式.数学家们也十分注重数学的形式美,比如整齐简练的数学方程可以看成一种形式美,寻求一种最适合表现自然规律的方法是对科学理论形式美的追求.

  毕达哥拉斯学派的人们非常注意数的形象美,他们把数按照可用石子摆成的形象来分类,比如三角数, 四角数(正方形数),五角数……将物品以三角形样式排列,我们会得到一串数字1,3,6,10,...,我们将这些数字称为"三角数"。毕氏学派及其崇拜者还研究了多角数的美妙性质,比如他们发现:每个四角数是两个相继三角数之和:第n—1个三角数与第n个k角数之和为第n个k+1角数。
       尔后的数学家们,也一直注意着这种数学形式美,且从中有所发现.十七世纪初,法国业余数学家费尔马在研究多角数性质时提出猜测:每个正整数均可至多用三个三角数和、四个四角数和、……、k个k角数和表示.
       当高斯证明了“每个自然数均可用不多于三个三角数之和表示”后,在1796年7月10日的日记上写着:EГPHKA! num=△+△+△.这里“EГPHKA”是希腊语意为“找到了”,这句话正是当年阿基米德在浴室里发现浮力定律后,赤着身子跑到希拉可夫大街上狂喊的话语,这里高斯引用它,可见他的欣喜心情.
       欧拉从1730年开始研究自然数表为四角数和问题,十三年之后仅找到一个公式:可以表为四个完全平方数和的两个自然数之积仍可用四个完全平方数和表示.1770年,拉格朗日利用欧拉的等式证明了自然数表为四角数和的问题.1773年欧拉也给出一个更简单的证明.1815年法国数学家哥西证明了“每个自然数均可表为k个k角数和”的结论.问题到了这儿并没有完结,华林在1770年出版的《代数沉思录》中写道:每一个整数或者是一个立方数,或者是至多9个立方数之和;另外,每一个整数或者是一个四次方数,或者是至多19个四次方数之和;……一般地,每个整数可以表成至多r个k次(幂)方数之和,其中r依赖于k.这个问题称为“华林问题”,该问题至今仍在有人研究,这个例子也告诉人们,数学正是在探求美的真谛中发展的,许多新的数学分支正因此而出现.

  提到这个问题,我们还想谈一谈与之问题类似的一个素数表为两平方和问题.1640年12月25日,法国业余数学家费尔马写信给麦森提出:任意 4k+1 型素数均可用两个整数的平方和表示.(双平方和定理)1754年,数学大师欧拉给出了完整的证明.然而4k+3型素数却不能只用两个整数的平方和表示、这只须注意到:(2m)2≡0(mod4),(2m+1)2≡1(mod4),这样任何两整数平方和被4除后余数只能是:0+0、0+1、1+1即0、1、2.换句话说:4k+3型的整数不能用两整数平方和表出.它至少要用几个整数的平方和表示问题,我们上面已给介绍过:答案是至少四个.奇妙的是:1977年L.C.Larson利用国际象棋中“n—后问题”方法,给出“双平方和定理”又一个精彩的证明.(这一点,1918年G.Polya就认为“n—后问题”与费尔马“双平方和定理”有联系,但他却未能指出两者到底有何联系?)这个事实再次为数学本身的和谐提供佐证——数学可以揭示那些看上去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物内在的联系.


河图
洛书

  幻方——一种神奇的数学游戏,也是人们追求的形式美的写照,关于它有许多许多有趣的传说.据载伏羲氏王天下时,黄河里跃出一匹龙马,马背上驮了一幅图,上面有黑白点五十五个,用直线连成十数,后人称之为“河图”.又传夏禹时代,洛水中浮出一只神龟,背上有图有文,图中有黑白点四十五个,用直线连成九数,后人称它为“洛书”.两图中黑点组成的数都是偶数(古称阴数),白点表示的数是奇数(古称阳数).
      “洛书”译成今天的符号,便是一个“幻方”,它有三行三列故称“三阶幻方”.“幻方” 国外又称为“魔方”,我国南宋时期的数学家杨辉称它为“纵横图”.杨辉曾给出五~十阶的纵横图.由于幻方中蕴含着奇妙的数学美,从而引起了人们对于幻方的偏爱:它不仅出现在书籍上,也出现在名画中(如十五世纪著名画家A.丢勒的名版画《忧郁症》中就有一个四阶幻方,且幻方中最末一行中间两数组成1514,即表示画的创作年代),甚至认为幻方有奇异的魔力能驱妖避邪,因而常刻成护身符佩戴.喜欢幻方的人不仅是数学家(如欧拉)、还有物理学家、政治家(如富兰克林);不仅有大人,也有孩子(目前最大阶数的幻方——105阶幻方的制作者是纽约一位十三岁的儿童逊达).此外,人们还制造了许多有着奇特性质的幻方,我们来看看美国著名电学家富兰克林制作的八阶幻方: (1)每半 行、半列上各数和为130(幻和是260);(2)幻方角上的四个数与最中心四个数和等于幻和值260;(3)从16到10,再从23到17所成折线“∧”上八个数字之和也为260;且平行这种折线的诸折线“∧”上的八个数字和也为260.美国的巴尔曾给出一个七阶幻方:它的幻和是175,且下右图所示每两条平行于主对角线的相应直线上数和也是175,这种幻方称为“泛对角线幻方”(上述两直线称为泛对角线).此外,人们还制作一些特殊形式的幻方,比如:质数幻方,即幻方中所有数均为质数.和积幻方,幻方每一行和、列和、对角线和相等;且每一行积(各数之积)、列积、对角线积均相等 ,又称“加-乘幻方”.二次幻方,也就是说本身是一个幻方,同时幻方中各数的平方仍组成一个幻方.全对称幻方,幻方中的数字对于中心数有对称性质,与中心数等距的两数之和总相等.美国的一位铁路职员亚当斯花了四十七年业余时间找到了一个幻六角形(即将1~19填入右图六角形中各圆圈处,使图中每条直线上的诸数和皆相等,且和为38),后来人们发现:这种幻六角形是唯一的.
       人们不仅喜欢新幻方的制作,同时也热衷于某些古幻方的开拓与研究,比如前面我们提到的“洛书”幻方上,先在右边添上一列(第一列),再在其下面添上一行(第一行),这便得出一个4×4的数阵.我们依次取出其中的2×2小方块,它们分别是:其中方格下面的数为该方格中全部数字和,请注意:这些数和恰好是16~24这九个连续自然数,它们既无重复、又无遗漏.再者:若把“洛书”幻方中每行数字组成一个三位数,同时写出它们的逆序数,你将会发现:不仅这些数和相等,它们的平方和也相等492+357+816=294+753+618,4922+3572+8162=2942+7532+6182.这种性质对于由幻方中列数字组成的三位数来讲照样成立:276+951+438=672+159+834,2762+9512+4382=6722+1592+8342.更为有趣的是:若把幻方“双写”(即重抄一遍置于其下),有上述幂等和性质:456+312+897=654+213+798,4562+3122+8972=6542+2132+7982;同时还有:258+714+693=852+417+396,2582+7142+6932=8522+4172+3962.

  这些奇妙的性质无疑给人带来新奇和愉悦,难怪人们为何总是孜孜以求,在探索、在寻觅、在发现、……人们不仅喜欢幻方,人们也喜欢与之类同的一些数阵,比如下面就是其中一例:将1~9这九个数字填入左下图圆圈中,使每条直线和每个三角形上的数字和都相等,答案有两个.

  “完美”还常常体现在其他方面,比如正方形分割等.“完美正方形”是指一个可被分割成有限个大小彼此不相同的小正方块的正方形. 1930年,前苏联数学家鲁金曾认为这种完美正方形不存在.1939年斯普拉格根据莫伦构造了完美矩形(一个矩形它可被分割成若干个大小彼此不同的正方形)的事实,又添上两个正方块而构造出第一个完美正方形,它由55个小正方块组成,我们称它为55阶(它的面积单位是4205).几个月后,剑桥大学三一学院的四位学生构造了一个28阶的完美正方形(它的面积为1015单位).1948年,威尔科克斯构造出24阶完美正方形,这在当时是阶数最低的,且这个纪录一直保持到1978年(迄今为止,人们已构造出2000多个24阶完美正方形).1967年,威尔森构造成功25阶、26阶完美正方形.由于电子计算的使用和寻找方法的改进,七十年代末,荷兰特温特技术大学的杜伊维斯廷构造出一个21阶的完美正方形,且证明不存在比这个阶数更少的完美正方形(它不仅阶数最低,同时数字也更简单(较小),且构造上有许多优美的特性,比如2的某些方幂21、22、23均在一条对角线上等).

图片                        图片

  这儿我们想顺便指出一个与该问题类同的:“用边长为1、2、3、…的正方形能否铺满整个平面?”的问题.借助于斐波那契数列可以证明:边长为不同自然数的正方形可以铺满平面的四分之三以上.用广义斐氏数列1、2、3、5、…为边长的正方形可铺满平面的第四象限;用广义斐氏数列(4)、(6)、9、15、24、…为边长的正方形可铺满坐标平面的第一象限;用广义斐氏数列7、11、18、29、…为边长的正方形可铺满坐标平面的第三象限;没有在上述三个数列中出现的自然数4、6、10、12、14、…等为边的正方形可放在坐标平面的第二象限.这样,以1、2、3、…为边长的正方形至少可铺满平面的四分之三.除了“完美正方形”之外,还有所谓“完美矩形”、“完美三角形”等.把矩形分割成规格不同的小正方形问题称为“完美矩形问题”,其实这个问题的研究产生于完美正方形之前(一开始人们试图寻找两个构造不同的完美矩形去拼成一个完美正方形).1940年Brooks等人证明了:完美矩形最低阶数为9,且它仅有两种。用不同规格的正三角形去拼成一个大正三角形问题称为“完美三角形问题”,这个问题似乎更棘手.

  “数”与“形”的结合,历来就为数学家们推崇,“形”的直观常可以给出“数”的性质以最生动说明或诠释,反之,数的简练又常使图形中某些难以表达的性质得以展现,解析几何学的建立,正是这种结合的最好例子.它的诞生也是人们追求的另一种美感——形象美的结果.我们再来看一个例子.公元一世纪以前,人们就知道了自然数前n项和、二次方幂和和三次方幂和公式(尼科梅切斯公式),关于自然数四次方幂和公式,十二世纪由阿拉伯人得到.至于自然数更高次方幂和的一般公式,是由荷兰数学家雅谷·伯奴利在两个世纪前给出的.自然数的某些方幂和有着直观的几何解释,但一些自然数高次方幂和的几何直观性就不那么强了.

  说到这儿,自然使我们想起我们曾在“符号美”一节介绍的尼科梅切斯公式的几何表示——图形符号表示.这其实也是数学形式美的一种体现.当然,这儿所说的形式美,是指图形的简洁、明快,且对公式的喻意又能那么直观、形象、生动地表现.

  “数论”中的堆垒问题,我们在前面章节中已有阐述,比如:每个不小于6的偶数都是两个奇质数之和(哥德巴赫猜想);每个自然数都是三个三角数、四个四角(平方)数、五个五角数、…、k个k角数和;每个4k+1型质数都是两个完全平方数和(费尔马定理);每个自然数都是四个完全平方数、九个立方数(从某数起只须八个、七个立方数)、十九个四次方数、……之和(华林问题);………这儿均是将数表示成某些特殊形式的数和(也是一种形式美!),这个问题早在古代埃及就已为人们注意到了,不过那儿是进行分数运算.

     单位分数(分子是1的分数)又称埃及分数,这是古埃及人最早用来进行分数计算的,他们那时是先将分数化成单位分数,然后再去运算.然而单位分数作为分数的“堆垒”基础,同样有着许多魅人的性质,也引起过人们的极大兴趣.1202年意大利的斐波那契证明了:任何真分数均可以表示成有限个单位分数之和.(它的详细证明是1880年由英国数学家薛尔维斯特首先给出的)四百年之后,人们对于上述结论再度深入研究时,又有新的发现.1963年有人证明了:任何整数均可表示为分母是某个等差(算术)数列中若干项的埃及分数之和.又过了十年(1976年)人们找到了把自然数1表示成分母是奇数的且项数最少的埃及分数和的表达式:另外还有四种表示法,它们的前六项与上面式右前六项相同,其余的项分别为:1/21+1/135+1/10395;1/21+1/165+1/693;1/21+1/231+1/315;1/33+1/45+1/385.

  数学中函数的级数展开式,从形式上看显然富有美感,从数学意义上讲更是有其深刻的内涵.这些表示往往是由无限形式去表达有限,反过来的问题则是用有限表示无限,比如求数列极限、求无穷级数和等.在计算上如此,在论证方法上也是如此.应该看到数学归纳法正是利用有限步骤去论证无限形式的结论的一种有效方法.

  说到用“有限”去表现“无限”,这使我们想起流传于我国的一种数学游戏——七巧板,它是用极其简练的数学形式描述自然界事物形象的一种方法.早在一千多年以前,我国就出现了一种广泛流传于民间的数学游戏——七巧板.它是我们的祖先运用面积的分割和拼补的方法,以及有相同组成成份的平面图形等积的原理研究并创造出来的.用它可以拼出形状不同的人和物体的形象(插图就是我国古代数学游戏中,用七巧板拼成的图形).它对于锻炼人们的智力和培养人们的思维能力是十分有益的;甚至在今天这种数学游戏中仍具有很高的品位.
       七巧板是由尺寸互相关联的一对大直角三角形、一对小直角三角形、一个中直角三角形、一个正方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所组成的.清朝人王其源在他编的“七巧八分图”中对七巧板的制法做了叙述,它写道:“考七叶之制,其法出于勾股,分寸以大者为定.而中者合大者之勾股为弦,小者合中者之勾股而成弦,方者合小者之勾股而成径,斜者合中者之勾股而成欹,又合小者之勾股而成圭.”这里“欹”指组成七巧板的那个平行四边形的长边,“圭”指它的短边.
       从上面这段话,我们可以得到“七巧板”的制做步骤,现说明如下:
       1.在所选材料(如薄纸板)上画出一个正方形ABCD,并做出它的对角线AC.(如图5)
       2.分别找出AB和BC的中点E、F,连结EF(如图6).
       3.过D做EF的垂线使之与AC相交于H,与EF相交G(如图7).
       4.过G做GL∥FC,过E做EK∥GH.
       最后,沿图中所做的线段依次进行分割,即得七巧板.十九世纪最流行的谜题之一就是七巧板。七巧板的流行大概是由于它结构简单、操作简便、明白易懂的缘故。你可以用七巧板随意地拼出你自己设计的图样,但如果你想用七巧板拼出特定的图案,那就会遇到真正的挑战。正是七巧板的乐趣所在。七巧板那简单的结构很容易使人误认为要解决它的问题也很容易,其实这种想法是片面的。用七巧板可以拼出1600种以上的图案,其中有些是容易拼成的,有一些却相当诡秘,还有一些则似是而非充满了矛盾。“七巧板”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发明,其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一世纪,到了明代基本定型。明、清两代在民间广泛流传,清《冷庐杂识》中写道“近又有七巧图,其式五,其数七,其变化之式多至千余。体物肖形,随手变幻,盖游戏之具,足以排闷破寂,故世俗皆喜为之。”“七巧图”不知何时传到国外,受到他们的欢迎与重视,李约瑟说它是“东方最古老的消遣品”之一,至今英国剑桥大学的图书馆里还珍藏着一部《七巧新谱》。美国作家埃德加·爱伦坡特竟用象牙精制了一副七巧板。法国拿破伦在流放生活中也曾用七巧板作为消遣游戏。谁能想象到七巧板居然会跟拿破仑·波拿巴、亚当、杜雷、爱伦坡特以及卡洛尔等人发生关系?实际上他们全都是七巧板的狂热爱好者。
       关于七巧板的名称有许多原始的说法:1.来自被废弃的英语词“trangram”:奇怪形状的小玩意儿;2.来自词Tang(中国的唐朝)带后缀—gram(希腊文意为作品);3.来自术语“tanka”,意即沿海船上人家。他们在运输摆渡中除了供应食物、浣洗衣物外,还提供一些娱乐方面的招待。其中就有这种由七块板组成的中国谜题。大约七巧板一词(Tangram)就是从tanka game(船上人家的游戏)演化来的。以上这几种说法似乎都有一定的道理。大概是原始七巧板的浓厚的趣味和它的娱乐释义,激发了美国著名谜题专家山姆·洛依德的文学创意。1903年,61岁高龄的他,在《第八茶皮书》中写道:“按百科全书的介绍,七巧板游戏渊源极为古老。在中国,它作为一种消遣性的玩物,其历史可以追溯到4000年前……”七巧板在中国的发展流程大概是这样的,先是宋朝的燕几图→演化成明朝的蝶翅几→再者清初到现代的七巧板。燕几图 - 七巧板本来的面目是「燕几图」,燕几的意思是招呼客人宾宴用的案几,引发这个点子的人是北宋进士黄伯思,他先设计了六件长方形案几,於宴会时能视宾客多寡适当调整位置,随后又增加一件小几,七件案几全拼在一起,会变成一个大长方形,分开组合可变化无穷。已和现代七巧板相差无几了。蝶翅几 - 后来,明朝戈汕依照「燕几图」的原理,又设计了「蝶翅几」,由十三件不同的三角形案几而组成的,拼在一起是一只蝴蝶展翅的形状,分开后则可拼成出一百多种图形。七巧板 - 现代的七巧板就是在「燕几图」与「蝶翅几」的基础上加以发展出来的。七巧板的好处与用处简直是多不胜数,以下是七巧板部分的好处与用处:形状概念、视觉分辨、认智技巧、视觉记忆、手眼协调、鼓励开放、扩散思考、创作机会。无论在现代或古代,七巧板都是用以启发幼儿智力的良好伙伴。能够把幼儿对实物与形态之间的桥梁连接起来,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像力、形状分析及创意逻辑上都有巨大的发展空间。现在被家长们广泛采用来帮助小孩学习基本逻辑关系和数学概念。可以帮助孩子认识各种几何图形、数字、认识周长和面积的意义,了解毕氏定理。七巧板还可以教导小朋友辨认颜色,引导小朋友领悟图形的分割与合成,进而增强小朋友的手部智能、耐性和观察力。亦可用以说故事,将数十幅七巧板图片连成一幅幅的连惯图画,即可当漫画般说故给小朋友听。先拼出数款猫、几款狗、一间屋,即可说出一美妙动人的故事。

  制作七巧板

  制作七巧板是一件十分简单的事。材料亦只是普通文具:一枝笔、一把尺、一张剪刀和一块纸板/纸张,如喜欢,可准备少许颜色笔。制作方法参阅http://youxi./tangram.asp


  下面我们举几个数字运算中的“巧式”,它的巧妙在于其形式,美也在于其形式:

  81=(8+1)^2; 1395=13·95;153=13+53+33(370、371、407三数也有此性,它们被称为“水仙花数”);

  1634=14+64+34+44(8208、9474亦然);54748=55+45+75+45+85(4150、4151、 92727、 93084、194979也有此性质);

  548834=56+46+86+86+36+46;2427=21+42+23+74;387420489=387-420-489;

  94-84-74=34-24-14;145=1!+4!+5!;40585=4!+0!+5!+8!+5!;……

  这些形式上的数字美必然会吸引不少人去研究、去探索。




智者的趣题
图片
 

  二十世纪著名的数学家诺伯特·维纳,从小聪颖过人,3岁时就能读写,14岁时就大学毕业。几年后,他又通过了博士论文答辩成为了美国哈佛大学的科学博士。

  在博士学位的授予仪式上,执行主席看到一脸稚气的维纳,很是惊讶,于是就询问他的年龄,维纳的回答十分巧妙:“我今年的岁数与岁数的平方的乘积是一个四位数,岁数的平方的平方是个六位数,这两个数刚好把10个数字0、1、2、3、4、5、6、7、8、9全都用上,不重不漏,这意味着全体数字都像我称臣,预祝我将来在数学领域里一定能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

  维纳此言一出,四座皆惊,大家都被他的这道妙题深深地吸引住了,整个会场都在讨论他的年龄。

  其实,这个问题并不难解答,只是需要一点数字灵感,你能推算出维纳的年龄吗?

解题过程:

我们先来研究维纳年龄可能的“上限”:不难发现,21的立方是四位数,而22的立方已经是五位数了,所以维纳的年龄最多是21岁;

再来研究维纳年龄可能的“下限”:18的四次方是六位数,而17的四次方则是五位数了,所以维纳的年龄至少是18岁。

这样,维纳的年龄只可能是18、19、20、21这四个数中的一个。 剩下的工作就是一一筛选了。

20的立方是8000,有3个重复数字0,不合题意。同理,19的四次方等于130321,21的四次方等于194481,都不合题意。

最后只剩下18,验算一下,18的立方等于5832,四次方等于104976,恰好“不重不漏”地用完了十个阿拉伯数字,很完美的组合!这种解题方法就叫做排除法。

图片 

  桌面上有14只杯子,3只杯口朝上,现在每次翻动4只杯子(把杯口朝上的翻为朝下,把杯口朝下的翻为朝上)。

  问:能否经过若干次翻动后,把杯口都朝下?若不能,那么每次翻动6只能做到吗?7只呢?

解析答案:

把杯口朝上的杯子用+1表示,把杯口朝下的杯子用-1表示。初始状态是3"+",11"-",所以把14个数相乘则积为-1, 而翻动1只杯子时,就是把+1变为-1或者是把-1变为+1,当翻动1只杯子时,就相当于原状态乘以-1。翻动n次杯子时,就相当于乘以n个"-1" 所以每次翻动偶数只杯子时,不改变初始状态是"-1"的这个结果。

所以每次翻动4只杯子和每次翻动6只杯子,不能改变乘积为是"-1"的这个结果。即:都不能做到。

而每次翻动奇数只杯子时,能改变初始状态是"-1"的这个结果。所以每次翻动7只杯子且翻动奇数次能做到。

具体操作如下:原状态3只杯口朝上,11只杯口朝下。

①翻动2只杯口朝上,翻动5只杯口朝下, 翻动后,6只杯口朝上,翻动8只杯口朝下。

②翻动3只杯口朝上,翻动4只杯口朝下,翻动后,7只杯口朝上,翻动7只杯口朝下。

③翻动7只杯口朝上。翻动后,这时14只杯子都是杯口朝下,完成任务。

 图片

        一个理想中的西瓜是无限可切的,切一刀最多可得两块,切二刀最多可得四块,切三刀最多可得八块,请问:切100刀最多能得多少块?
推理过程:

设二维中切第n刀破坏Q(n)个平面块,三维中切第n刀破坏P(n)个立体块,我发现:P(n)=P(n-1)+Q(n-1)。设n刀切出V(n)块西瓜,有V(n)=(V(n-1)-P(n))+2P(n)=P(n)+V(n-1)所以开始的几刀切出的西瓜块是:4刀15块、5刀26块、6刀42块……n 1 2 3 4 5 6 7 8Q(n) 1 2 3 4 5 6 7 8P(n) 1 2 4 7 11 16 22 29V(n) 2 4 8 15 26 42 64 93正确答案的通项公式:V(n)=1/6(n^3+5n+6)将100代入上面的式子就可的正确答案:166751

图片

    美国货币中的硬币有1美分、5美分、10美分、25美分、50美分和1美元这几种面值。

        一家小店刚开始营业,店堂中只有三位男顾客和一位女店主。当这三位男士同时站起来付帐的时候,出现了以下的情况:

(1)这四个人每人都至少有一枚硬币,但都不是面值为1美分或1美元的硬币。

(2)这四人中没有一人能够兑开任何一枚硬币。

(3)一个叫卢的男士要付的帐单款额最大,一位叫莫的男士要付的帐单款额其次,一个叫内德的男士要付的帐单款额最小。

(4)每个男士无论怎样用手中所持的硬币付帐,女店主都无法找清零钱。

(5)如果这三位男士相互之间等值调换一下手中的硬币,则每个人都可以付清自己的帐单而无需找零。

(6)当这三位男士进行了两次等值调换以后,他们发现手中的硬币与各人自己原先所持的硬币没有一枚面值相同。

随着事情的进一步发展,又出现如下的情况:

(7)在付清了帐单而且有两位男士离开以后,留下的男士又买了一些糖果(注:5分)。这位男士本来可以用他手中剩下的硬币付款,可是女店主却无法用她现在所持的硬币找清零钱。

(8)于是,这位男士用1美元的纸币付了糖果钱,但是现在女店主不得不把她的全部硬币都找给了他。

  现在,请你不要管那天女店主怎么会在找零上屡屡遇到麻烦,这三位男士中谁用1美元的纸币付了糖果钱?
  
解题方法:

对题意的以下两点这样理解:

(2)中不能换开任何一个硬币,指的是如果任何一个人不能有2个5分,否则他能换1个10分硬币。

(6)中指如果A,B换过,并且A,C换过,这就是两次交换。那么,至少有一组解:是内德用纸币。卢开始有10′3+25,账单为50;莫开始有50,账单为25;内德开始有5+25,账单为10;店主开始有10。此时满足1,2,3,4。

第一次调换:卢拿10′3换内德的5+25变为卢5+25′2内德10′3;第二次调换:卢拿25′2换莫的50。此时:卢有50+5账单为50付完走人。莫有25′2账单为25付完走人。内德有10′3账单为10付完剩20,要买5分的糖,付账后,店主有50+25+10′2,无法找开10,但硬币和为95,能找开纸币1元。  

   题目:一艘轮船从甲港顺水航行到乙港,立即逆水返航到甲港,共用8小时,已知轮船顺水速度比逆水速度每小时快20千米,又知前4小时比后4小时多航行60千米,问两地路程?

  这道小学数学题看似并没有传说中的那么难,但就招聘单位的工作人员介绍,在74名应聘学校教师的大学生中,只有数目少得可怜的3名大学生得出了正确答案,而其他的大学生要么解答错误,要么交了“白卷”,其中不乏应聘数学教师的大学生。一道小学数学题竟然让如此多的大学生为难,人们不禁开始怀疑它的真实难度。于是有人就把这道小学数学题拿到当地一家小学交个六年级两个班的学生解答,结果不到十分钟就有十几名小学生解出了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

易知水速为10km/h; (S-30)/(V-10)=4; S/(V+10)+30/(V-10)=4; 解得:S=150; 即,两地路程为150KM。

图片
  一位木匠有32米长的木料,准备为花园做一个围栏。对于花园的形状,他有上面四种选择。问题:他手中的木料可以分别为哪几个花园制作围栏? 

正确答案:ACD

图片

  古代印度也像古代中国一样有着灿烂的文化。下面是古代印度手稿里的一道有趣的数学题。

  有一群蜜蜂,其中五分之一落在杜鹃花上,三分之一落在栀子花上,这两者的差的三倍飞向月季花,最后剩下一只小蜜蜂在芳香的茉莉花和玉兰花之间飞来飞去,共有几只蜜蜂?
答案:共有15只蜜蜂。 
 

农夫的村子里面有50个人,每个人家里都有一只家禽。一天,农夫回来得知了一个消息:村子里面有家禽得传染病了。需要村民每天观察一次家禽的情况,但是每个人只能观察到别人家的49只家禽是否生病,而看不出自己的家禽。当判断出自己家的家禽是病的时候,必须枪毙生病的家禽以换来全村家禽的成活,但是每个人只有权力枪毙自己家的家禽。 第一天,农夫没有枪声;第二天,还是没有枪声。第三天,听见枪声了。这时,农夫知道了村子里有几只生病的家禽。请问,你知道有几只么?

解题过程:

假如只有1只动物,那么该家禽的主人在第一天看到其余49只狗都没病时,就知道自己家的有病了,故第一天就会有枪声。假如有2只生病的话,其主人分别为甲和乙,第一天没有枪声响起,在第二天甲会做如下思考:如果我的家禽没病,那么乙在昨天看到的49只家禽全都是正常狗,他就会知道自己的家禽有病从而开枪了。他为什么没开枪?这说明他看到我的家禽有病。于是甲会在第二天开枪。当然同理乙也会在第二天开枪。实际情形是,第三天才出现枪声,那么按照上述方法推理:一定有3只病狗。

图片
        由红点和蓝点组成的19×19的正方形点阵中,有207个红点(其中29个在边界上,但不在四个角上)其余的点都是蓝点。如果同行或同列相邻两点是同色的,那么就用这种颜色的线段连接这两点;如果是异色的就用黑色线段连接这两点。这样一共连得2×19×18=684条线段,发现其中有215条黑色线段,那么蓝色线段有多少条?
正确答案:177。
解题过程:

本题是一道老题了!初看这一题似乎没有切入点,那来慢慢读题吧。

1)点的特征:“角上的点”是2条线段的顶点;“边上的点” 是3条线段的顶点;“其余的点”是4条线段的顶点。

2)线段特征:同色两点之间得到同色的线段,异色两点之间得到黑色的线段。

3)原题问:“蓝色线段”,就考虑蓝色点出发有多少条线段。

角上:4,                        线段:4×2=8,

边上:4×17-29(红色)=39,    线段:39×3=117,

中间:19×19-207-4(角上)-39(边上)=111,

线段:111×4=444。

到此,该有的全有了,所有的线段,如何处理呢?

4)在上面所有的线段中,应该知道,如果是“蓝点与蓝点”相连,则这条线段被计算了两次,而黑色的线段,因为刚才的分析根本不考虑红点,所以黑色线段只算了一次,而红色线段则完全不考虑了。即上面的计算结果是:黑色线段与蓝色线段的总数。

黑色线段是已知的,显然,答案也就出来了:

(8+117+444-215)÷2=177。

即:蓝色线段有177条。

        有六个不同国籍的人,他们的名字分别为A,B,C,D,E和F;他们的国籍分别是美国、德国、英国、法国、俄罗斯和意大利(名字顺序与国籍顺序不一定一致)。

  现已知:(1)A和美国人是医生;(2)E和俄罗斯人是教师;(3)C和德国人是技师;(4)B和F曾经当过兵,而德国人从没当过兵;(5)法国人比A年龄大,意大利人比C年龄大;(6)B同美国人下周要到英国去旅行,C同法国人下周要到瑞士去度假。

  请判断:F是哪国人?

答案详解:
 仔细分析一下各句。根据前三句,我们首先能得出C不是德国人、美国人、俄罗斯人,根据5、 6得知C不是意大利人、法国人,所以C是英国人。

同样根据前三句知道A不是美国人、俄罗斯人、德国人,根据5得知A不是法国人,又不是英国人(C才是)所以A是意大利人。

又根据前三句知A、C、E都不是德国人,根据4知B、F也不是德国人,所以D是德国人。然后E不是美国人、俄罗斯人、德国人,加上得出的结论E不是英国人、意大利人,所以E是法国人。

只剩下B和F了,国家只剩下美国人和俄罗斯人,根据6知B不是美国人,所以B是俄罗斯人,F是美国人。

  船长杰克代领四名船员抢到了100颗宝石,每一颗都一样的大小和价值连城。他们决定这么分:

1.抽签决定自己的号吗(1,2,3,4,5)

2.首先,由1号杰克提出分配方案,然后大家5人进行表决,当且仅当超过半数的人同意时,按照他的提案进行分配,否则将被扔入大海喂鲨鱼。

3.如果1号死后,再由2号提出分配方案,然后大家4人进行表决,当且仅当超过半数的人同意时,按照他的提案进行分配,否则将被扔入大海喂鲨鱼。

4.依次类推。

  条件:每个海盗都是很聪明的人,都能很理智的判断得失,从而做出选择。

  问题:杰克提出怎样的分配方案才能够使自己的收益最大化?

答案是:1号杰克分给3号1颗宝石,4号或5号2颗宝石,自己则独得97颗宝石,即分配方案为(97,0,1,2,0)或(97,0,1,0,2)解题过程:

首先从5号海盗开始,因为他是最安全的,没有被扔下大海的风险,因此他的策略也最为简单,即最好前面的人全都死光光,那么他就可以独得这100颗宝石了。

接下来看4号,他的生存机会完全取决于前面还有人存活着,因为如果1号到3号的海盗全都喂了鲨鱼,那么在只剩4号与5号的情况下,不管4号提出怎样的分配方案,5号一定都会投反对票来让4号去喂鲨鱼,以独吞全部的宝石。哪怕4号为了保命而讨好5号,提出(0,100)这样的方案让5号独占宝石,但是5号还有可能觉得留着4号有危险,而投票反对以让其喂鲨鱼。因此理性的4号是不应该冒这样的风险,把存活的希望寄托在5号的随机选择上的,他惟有支持3号才能绝对保证自身的性命。

再来看3号,他经过上述的逻辑推理之后,就会提出(100,0,0)这样的分配方案,因为他知道4号哪怕一无所获,也还是会无条件的支持他而投赞成票的,那么再加上自己的1票就可以使他稳获这100宝石了。

但是,2号也经过推理得知了3号的分配方案,那么他就会提出(98,0,1,1)的方案。因为这个方案相对于3号的分配方案,4号和5号至少可以获得1颗宝石,理性的4号和5号自然会觉得此方案对他们来说更有利而支持2号,不希望2号出局而由3号来进行分配。这样,2号就可以屁颠屁颠的拿走 98颗宝石了。

不幸的是,1号杰克更不是省油的灯,经过一番推理之后也洞悉了2号的分配方案。他将采取的策略是放弃2号,而给3号1颗宝石,同时给4号或 5号2颗宝石,即提出(97,0,1,2,0)或(97,0,1,0,2)的分配方案。由于1号的分配方案对于3号与4号或5号来说,相比2号的方案可以获得更多的利益,那么他们将会投票支持1号,再加上1号自身的1票,97颗宝石就可轻松落入1号的腰包了。

    试想有这么一个正三角形围栏被分割成若干个相同大小的正三角形格子. 现在假设初始时每个格子中都有一只蚂蚱, 听到一声令下之后它们都跳到自己所在格子的相邻格子(有公共边的两个格子称为相邻). 假设我们有这样的被划分成100个(而不是图中的16个, 但容易想象其划分方式)相同大小的正三角形的围栏, 在蚂蚱们集体跳跃9次之后, 试说明一定有至少10个格子是空的.

答案:

如图, 把其中相邻的格子染上不同的两种颜色, 容易计算, 其中红色的格子有55个, 黄色的格子有45个. 蚂蚱们每跳一次, 就会跳到另一种颜色的格子中. 这样第一次跳跃之后, 红色格子中原来的蚂蚱都不在了, 而从黄色的格子中调到红色格子中只有45只蚂蚱, 所以至少有10个红色格子是空的. 而且, 只要是奇数次跳跃之后, 都有这样的结论, 因此, 9次跳跃后, 至少10个格子中是没有蚂蚱的.

    一次竞选中,某候选人在国内安排了竞选旅行,我们不妨设他乘飞机。第一天他到正东方某地,第二天接着向正北方向飞到某地,第三天接着向正西方向飞到某地,第四天接着向正南方向飞到某地,第五天接着又向正东方向飞到某地……,如果第n天他飞行路程为n2/2 英里,那么从他的出发点到完成第40天旅行的终点有__________英里。
参考答案:

先大致画个路线图,可以发现这个人走的路线跟蜗牛壳差不多,最后的终点肯定是在起点的西南方向,那么可以用勾股定理算出这段路程。你先画出3圈(12次)的路程,就可以发现其中的规律:第3圈终点距起点的路程用勾股定理的话,横向那条直角边长度为第1圈的横向路程差+第2圈的横向路程差+第3圈的横向路程差,也就是(第3次路程-第1次路程)+(第7次路程-第5次路程)+(第11次路程-第9次路程),纵向的一样,总路程就是(第4次路程-第2次路程)+(第8次路程-第6次路程)+(第12次路程-第10次路程)。那么以此类推,完成40次旅行,需要分别加到(第39次路程-第37次路程)和(第40次路程-第38次路程)。因为第n次路程为n^2/2,所以横向直角边长为1/2(3^2-1^2+7^2-5^2+11^2-9^2+……+39^2-37^2),纵向直角边长为1/2(4^2-2^2+8^2-6^2+……+40^2-38^2)。初中没学过数列,所以这堆数得自己算了。不过有个规律,就是每项得数都比前一项多16,两个直角边都一样。我帮你算了一下,横向直角边长为400,纵向的为420,则斜边长(也就是所求的起点到终点的距离)为580(英里)。


          两个俄罗斯数学家在飞机上相遇。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你有3个儿子”甲说“他们现在多大了”

  “他们的年龄的乘积是36”乙说“他们年龄的和恰好是今天的日期”

  “对不起,乙”一分钟后甲说“你并没有告诉我你儿子的年龄”

  “哦!我忘了告诉你了我的小儿子是红头发的”

       “啊,那就很清楚了”甲说“我现在知道你的3个儿子各是多少岁了”

  三个孩子的年龄分别是多少?(注意题目并没有出错,条件也齐全)
答案解析:
 
正确答案是1岁6岁和6岁。根据条件:他们的年龄的乘积是36;他们年龄的和恰好是今天的日期。得知,三个数字乘积为36,且和肯定为一个两位数。将这些组合列出:数字 和
 
1.2.18 21

1.3.12 16

1.4.9 14

1.6.6 13

2.3.6 11

2.2.9 13

题目中乙知道日期, 但是还是猜不出年龄,因此日期是13号(有两组和都是13号,无法得知正确答案),所以是1.6.6和2.2.9组合其中之一,甲说小儿子(没有说小儿子“都”是红头发),所以正确答案应该是1.6.6(大的是双胞胎)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