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图解北京颐和园

 公司总裁 2013-07-31

图说颐和园
八王书屋2003年7月3日收集整理

颐和园(Summer Palace)原是清朝帝王的行宫和花园,前身清漪园,为三山五园(三山是指万寿山、香山和玉泉山。三座山上分别建有三园清漪园、静宜园、静明园,此外还有附近的畅春园和圆明园,统称五园)中最后兴建的一座园林,始建于1750年,1764年建成,面积290公顷,水面约占四分之三。乾隆继位以前,在北京西郊一带,已建起了四座大型皇家园林,从海淀到香山这四座园林自成体系,相互间缺乏有机的联系,中间的“瓮山泊”成了一片空旷地带。乾隆十五年(1750年),乾隆皇帝为孝敬其母孝圣皇后动用448万两白银在这里改建为清漪园,以此为中心把两边的四个园子连成一体,形成了从现清华园到香山长达二十公里的皇家园林区。

咸丰十年(1860年),清漪园被英法联军焚毁。光绪十四年(1888年),慈禧太后以筹措海军经费的名义动用银两(据专家考证,应为500至600万两白银),由样式雷的第七代传人雷廷昌主持重建,改称颐和园,作消夏游乐地。到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颐和园又遭“八国联军”的破坏,许多珍宝被劫掠一空。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修复。后来在军阀混战、国民党统治时期,又遭破坏,1949年之后政府不断拨款修缮,1961年3月4日,颐和园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11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7年5月8日,颐和园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2009年,颐和园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中国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颐和园拥有多项世界之最、中国之最。 

颐和园(旧称清漪园),清朝前历来是皇家名园。过去皇家所建造的东西,施工前必须先设计图样,而这种图样必须是平面而立体效果的,有基本的透视和明暗,看上去能一目了然,而负责设计描绘的人又必须是一流的宫廷画师,然后再制作“烫样”(立体模型) 核算等。颐和园建造之初的设计图,出自宫廷画师、建筑设计师郎世宁之手,是清代难得的一幅颐和园总体建筑规划布局图。在当时没有高科技绘图技术的情况下,刻画得如此准确、精妙、建筑分布有条有理,各部份建筑物交代得一清二楚,一砖一瓦也毫不含糊,而且整体布局是符合中国传统的地理玄机的。此图对中国早期的皇家建筑设计、研究、地理环境学等各学科有着很重要的史料价值。

颐和园,原名清漪园,始建于清乾隆帝十五年(公元1750年),历时15年竣工,是为清代北京著名的“三山五园”(香山静宜园、玉泉山静明园、万寿山清漪园、圆明园、畅春园)中最后建成的一座。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同遭严重破坏,佛香阁、排云殿、石舫洋楼等建筑被焚毁,长廊被烧得只剩11间半,智慧海等耐火建筑内的珍宝佛像也被劫掠一空。

 佛香阁废墟
 
大报恩延寿寺(排云殿)废墟
 
大报恩延寿寺(排云殿)废墟
 
 大报恩延寿寺(排云殿)废墟
 
 治镜阁废墟
 

光绪十二年(公元1886年)开始重建,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慈禧挪用海军军费(以海军军费的名义筹集经费)修复此园,改名为“颐和园”,其名为“颐养冲和”之义。关于挪用的海军军费,经专家考证,一共挪用了7年,每年30万两,占全部修复费用的1/3以上。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工程结束。

颐和园尽管大体上全面恢复了清漪园的景观,但很多质量上有所下降。许多高层建筑由于经费的关系被迫减矮,尺度也有所缩小。如文昌阁城楼从三层减为两层,乐寿堂从重檐改为单檐,不过也有加高的建筑,如大戏楼。苏州街被焚毁后再也没有恢复。由于慈禧偏爱苏式彩画,许多房屋亭廊的彩画也由和玺彩画变为苏式彩画,在细节上改变了清漪园的原貌。

颐和园成为晚清最高统治者在紫禁城之外最重要的政治和外交活动中心,是中国近代历史的重要见证与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地。1898 年,光绪帝曾在颐和园仁寿殿接见维新思想家康有为,询问变法事宜;戊戌变法失败后,光绪被长期幽禁在园中的玉澜堂;颐和园被后人称为最豪华的监狱。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颐和园又遭八国联军洗劫,翌年,慈禧从西安回到北京后,再次动用巨款修复此园。1924年,颐和园辟为对外开放公园。

 
 
 
 
 
 
颐和园景区规模宏大,占地面积2.97平方公里(293公顷),主要由万寿山和昆明湖两部分组成,其中水面占四分之三(大约220公顷)。园内建筑以佛香阁为中心,园中有景点建筑物百余座、大小院落20余处,3555古建筑,面积70000多平方米,共有亭、台、楼、阁、廊、榭等不同形式的建筑3000多间。古树名木1600余株。其中佛香阁、长廊、石舫、苏州街、十七孔桥、谐趣园、大戏台等都已成为家喻户晓的代表性建筑。 颐和园集传统造园艺术之大成,万寿山、昆明湖构成其基本框架,借景周围的山水环境,饱含中国皇家园林的恢弘富丽气势,又充满自然之趣,高度体现了“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造园准则。颐和园亭台、长廊、殿堂、庙宇和小桥等人工景观与自然山峦和开阔的湖面相互和谐、艺术地融为一体,整个园林艺术构思巧妙,是集中国园林建筑艺术之大成的杰作,在中外园林艺术史上地位显著,有声有色。

 
 

园中主要景点大致分为三个区域:以庄重威严的仁寿殿为代表的政治活动区,是清朝末期慈禧与光绪从事内政、外交政治活动的主要场所。以乐寿堂、玉澜堂、宜芸馆等庭院为代表的生活区,是慈禧、光绪及后妃居住的地方。以万寿山和昆明湖等组成的风景游览区。也可分为万寿前山、昆明湖、后山后湖三部分。以长廊沿线、后山、西区组成的广大区域,是供帝后们澄怀散志、休闲娱乐的苑园游览区。前山以佛香阁为中心,组成巨大的主体建筑群。万寿山南麓的中轴线上,金碧辉煌的佛香阁、排云殿建筑群起自湖岸边的云辉玉宇牌楼,经排云门、二宫门、排云殿、德辉殿、佛香阁,终至山颠的智慧海,重廊复殿,层叠上升,贯穿青琐,气势磅礴。巍峨高耸的佛香阁八面三层,踞山面湖,统领全园。碧波荡漾的昆明湖平铺在万寿山南麓,约占全园面积的3/4。昆明湖中,宏大的十七孔桥如长虹偃月倒映水面,湖中有一座南湖岛,十七孔桥和岸上相连。蜿蜒曲折的西堤犹如一条翠绿的飘带,萦带南北,横绝天汉,堤上六桥,婀娜多姿,形态互异。涵虚堂、藻鉴堂、治镜阁三座岛屿鼎足而立,寓意着神话传说中的“海上仙山 ”。阅看耕织图画柔桑拂面,豳风如画,乾隆皇帝曾在此阅看耕织活画,极具水乡村野情趣。与前湖一水相通的苏州街,酒幌临风,店肆熙攘,仿佛置身于二百多年前的皇家买卖街,谐趣园则曲水复廊,足谐其趣。在昆明湖湖畔岸边,还有著名的石舫,惟妙惟肖的铜牛,赏春观景的知春亭等点景建筑非常好。后山后湖碧水潆回,古松参天,环境清幽.

万寿山属燕山余脉,高58.59米。建筑群依山而筑,万寿山前山,以八面三层四重檐的佛香阁为中心,组成巨大的主体建筑群。从山脚的“云辉玉宇”牌楼,经排云门、二宫门、排云殿、德辉殿、佛香阁,直至山顶的智慧海,形成了一条层层上升的中轴线。东侧有“转轮藏”和“万寿山昆明湖”石碑。西侧有五方阁和铜铸的宝云阁。后山有宏丽的西藏佛教建筑和屹立于绿树丛中的五彩琉璃多宝塔。山上还有景福阁、重翠亭、写秋轩、画中游等楼台亭阁,登临可俯瞰昆明湖上的景色。万寿山的南坡(即前山)濒昆明湖,湖山联属,构成一个极其开朗的自然环境。这里的湖、山、岛、堤及其上的建筑,配合着园外的借景,形成一幅幅连续展开、如锦似绣的风景画卷。前山接近园的正门和帝、后的寝宫,游览往返比较方便,又可面南俯瞰昆明湖区,所以园内主要建筑物均荟萃于此。造园匠师在前山建筑群体的布局上相应地运用了突出重点的手法。在居中部位建置一组体量大而形象丰富的中央建筑群,从湖岸直到山顶,一重重华丽的殿堂台阁将山坡覆盖住,构成贯穿于前山上下的纵向中轴线。这组大建筑群包括园内主体建筑物──帝、后举行庆典朝会的“排云殿”和佛寺“佛香阁”。后者就其体量而言是园内最大的建筑物,阁高约40米,雄踞于石砌高台之上。它那八角形、四重檐、攒尖顶的形象在园内园外的许多地方都能看到,器宇轩昂,凌驾群伦,成为整个前山和昆明湖的总绾全局的构图中心。与中央建筑群的纵向轴线相呼应的是横贯山麓、沿湖北岸东西逶迤的“长廊”,共273间,全长728米,这是中国园林中最长的游廊。前山其余地段的建筑体量较小,自然而疏朗地布置在山麓、山坡和山脊上,镶嵌在葱茏的苍松翠柏之中,用以烘托端庄、典丽的中央建筑群。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葱郁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痕迹。向东远眺隐隐约约可以望见几座古老的城楼和城里的白塔。

后湖的河道蜿蜒于万寿山北坡即后山的山麓,造园匠师巧妙地利用河道北岸与宫墙的局促环境,在北岸堆筑假山障隔宫墙,并与南岸的真山脉络相配合而造成两山夹一水的地貌。河道的水面有宽有窄,时收时放,泛舟后湖给人以山复水回、柳暗花明之趣,成为园内一处出色的幽静水景。

后山的景观与前山迥然不同,是富有山林野趣的自然环境,林木蓊郁,山道弯曲,景色幽邃。除中部的佛寺“须弥灵境”外,建筑物大都集中为若干处自成一体,与周围环境组成精致的小园林。它们或踞山头,或倚山坡,或临水面,均能随地貌而灵活布置。后湖中段两岸,是乾隆帝时摹仿江南河街市肆而修建的“买卖街”遗址。后山的建筑除谐趣园和霁清轩于光绪时完整重建之外,其余都残缺不全,只能凭借断垣颓壁依稀辨认当年的规模。谐趣园原名惠山园,是摹仿无锡寄畅园而建成的一座园中园。全园以水面为中心,以水景为主体,环池布置清朴雅洁的厅、堂、楼、榭、亭、轩等建筑,曲廊连接,间植垂柳修竹。池北岸叠石为假山,从后湖引来活水经玉琴峡沿山石叠落而下注于池中。流水叮咚,以声入景,更增加这座小园林的诗情画意。

昆明湖是颐和园的主要湖泊,占全园面积的四分之三,约220公顷。南部的前湖区碧波荡漾,烟波淼淼,西望起伏、北望楼阁成群;湖中有一道西堤,堤上桃柳成行;十七孔桥横卧湖上,湖中3岛上也有形式各异的古典建筑。

昆明湖是清代皇家诸园中最大的湖泊,湖中一道长堤──西堤,自西北逶迤向南。西堤及其支堤把湖面划分为三个大小不等的水域,每个水域各有一个湖心岛。这三个岛在湖面上成鼎足而峙的布列,象征着中国古老传说中的东海三神山──蓬莱、方丈、瀛洲。由于岛堤分隔,湖面出现层次,避免了单调空疏。西堤以及堤上的六座桥是有意识地摹仿杭州西湖的苏堤和“苏堤六桥”,使昆明湖益发神似西湖。西堤一带碧波垂柳,自然景色开阔,园外数里的玉泉山秀丽山形和山顶的玉峰塔影排闼而来,被收摄作为园景的组成部分。从昆明湖上和湖滨西望,园外之景和园内湖山浑然一体,这是中国园林中运用借景手法的杰出范例。湖区建筑主要集中在三个岛上。湖岸和湖堤绿树荫浓,掩映潋滟水光,呈现一派富于江南情调的近湖远山的自然美。

东宫门区在颐和园最东边。这一带原是清朝皇帝从事政治活动和生活起居的地方,包括朝见大臣的仁寿殿和南北朝房、寝宫、大戏台、庭院等。东宫门现在是颐和园的正门,它坐西朝东,门楣檐下全部用油彩描绘着绚丽的图案。六扇朱红色大门上嵌着整齐的黄色门钉,中间檐下挂着九龙金字大匾,上书“颐和园”三个大字,为光绪皇帝御笔亲题。门前御道丹陛上的云龙石雕刻着二龙戏珠,为乾隆年代所刻,是从圆明园废墟(安佑宫)上移来的,它是皇帝尊严的象征。东宫门当年只供清朝帝后出入。仁寿殿在颐和园大门东宫门内。是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坐朝听政、会见外宾的大殿。原名勤政殿,光绪时重建,改称仁寿殿。东向,面阔七间,两侧有南北配殿,前有仁寿门,门外为南北九卿房,所陈的铜龙、铜凤、铜鼎等,雕制均极精美。

 
 
  
 
 
 
 

 
 

乐寿堂 是颐和园居住生活区中的主建筑,原建于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被毁,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建。乐寿堂面临昆明湖,背倚万寿山,东达仁寿殿,西接长廊,是园内位置最好的居住和游乐的地方。堂前有慈禧乘船的码头“乐寿堂”黑底金字横匾为光绪手书。乐寿堂殿内设宝座、御案、掌扇及玻璃屏风。座旁有两只盛水果闻香味用的青龙花大磁盘,四只烧檀香用的九桃大铜炉。西套间为卧室,东套间为更衣室。室内紫檀大衣柜为乾隆时遗物。乐寿堂庭院内陈列着铜鹿、铜鹤和铜花瓶,取意为“六合太平”。院内花卉植有玉兰、海棠、牡丹等,名花满院,寓“玉堂富贵”之意。这里的玉兰花很有名,现在邀月门前一株是乾隆从南方移植来的。

 
 

 
  
 

 
 
 
 

 

 
 
 
 
玉澜堂在仁寿殿西南临昆明湖畔而建,是一座三合院式的建筑。正殿玉澜堂坐北朝南,东配殿霞芬室,西配殿藕香榭。东殿可到仁寿殿,西殿可到湖畔码头,正殿后门直对宜芸馆。后檐及两配殿均砌砖墙与外界隔绝,是颐和园中一处重要的历史遗迹。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慈禧发动宫廷政变后,曾把主张变法的光绪皇帝囚禁于此。是光绪皇帝的寝宫。

大戏楼在德和园内,与承德避暑山庄里的清音阁、紫禁城内的畅音阁,合称清代三大戏台。德和园大戏楼是为慈禧60岁生日修建,专供慈禧看戏。高21米,在颐和园中仅次于最高的佛香阁。戏楼共三层,后台化妆楼二层。顶板上有七个“天井”,地板中有“地井”。舞台底部有水井和五个方池。演神鬼戏时,可从“天”而降,也可从“地”而出,还可引水上台。
 
 
 
 
 

颐乐殿是德和园三大主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在大戏楼对面,专为慈禧看戏建造。殿里面为慈禧太后设有宝座、休息室和午休的寝室等,装饰陈设颇为讲究、奢华。慈禧酷爱京戏,她驻园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殿中听戏。被赏看戏的王公大臣按爵位高低分列东西两侧看戏廊中。

 
 
 
 
 
颐乐殿北还有一重院落,院内面阔五间的正殿叫庆善堂。其左右各有一座配殿。庆善堂是慈禧太后看戏时临时休息的殿堂。庆善堂有一对联“天香低度金虬暖,玉殿遥看彩凤飞”。 意为御香焚燃,似乎金龙在腾飞,楼台上远望,彩云如同凤凰在飞翔。(天香,指宫廷中用的薰香;御香。 唐代皮日休 《送令狐补阙归朝》诗:“朝衣正在天香里,谏草应焚禁漏中” 。金虬含义:金龙。唐代陆龟蒙 《奉和袭美太湖诗·孤园寺》:“幡条玉龙扣,殿角金虬舞” 。)庆善堂东偏殿有一联“西山群岭连宫掖,北极诸星拱紫微”。意思绵延的西山连接着皇宫,如同天上群星都向北极星。(宫掖,宫廷,皇宫。掖,掖廷,宫中的旁舍,妃嫔居住的地方。紫微,指紫微星,号称“斗数之主”。古来的研究者都把紫微星当成“帝星”,所以命宫主星是紫微的人就是帝王之相,紫微星又称北极星,也是小熊座的主星。)庆善堂西偏殿有一对联“殿上尧樽倾北斗,阶前舜乐动南薰”。大臣举杯向皇上示敬,殿前美妙的音乐远远传遍四方。(尧樽,帝王饮酒的器具。南薰这里指南方)

 
 
 
 
 
 


佛香阁位于在万寿山前山中央部位的山腰,建筑在一个高21米的方形台基上,是一座八面三层四重檐的建筑;阁高41米,阁内有8根巨大铁梨木擎天柱,结构复杂,为古典建筑精品。原阁咸丰十年(1860年)被英法联军烧毁后,光绪十七年(1891年)花了78万两银子重建,光绪二十年(1894年)竣工,是颐和园里最大的工程。阁内供奉着“接引佛”,供皇室在此烧香。

 
 
 
 
 
 

排云殿在万寿山前建筑的中心部位,原是乾隆为他母亲60寿辰而建的大报恩延寿寺,慈禧重建时改为排云殿,是慈禧在园内居住和过生日时接受朝拜的地方。“排云”二字取自郭璞诗神仙排云山,但见金银台”,比喻似在云雾缭绕的仙山琼阁中,神仙即将露面。从远处望去,排云殿与牌楼、排云门、金水桥、二宫门连成了层层升高的一条直线。排云殿这组建筑是颐和园最为壮观的建筑群体。

 
 

智慧海是万寿山顶最高处一座宗教建筑,是一座完全由砖石砌成的无梁佛殿,由纵横相间的拱券结构组成。建筑外层全部用精美的黄、绿两色琉璃瓦装饰,上部用少量紫色、蓝色的琉璃瓦盖顶,整座建筑显得色彩鲜艳,富丽堂皇。尤以嵌于殿外壁面的千余尊琉璃佛更富特色。“智慧海”一词为佛教用语,本意是赞扬佛的智慧如海,佛法无边。该建筑虽极像木结构,但实际上没有一根木料,全部用石砖发券砌成的,没有枋檩承重,所以称为“无梁殿”。又因殿内供奉了无量寿佛,所以也称它为“无量殿”。

 
 
 
 
 
 
 

长廊位于万寿山南麓,面向昆明湖,北依万寿山,东起邀月门,西止石丈亭,全长728米,共273间,是中国园林中最长的游廊,1992年被认定为世界上最长的长廊,列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廊上的每根枋梁上都有彩绘,共有图画14000余幅,内容包括山水风景、花鸟鱼虫、人物典故等。画中的人物画均取材于中国古典名著。

 
 
 
 
 
 
 
 
 
 

清晏舫俗称石舫,在长廊西端湖边,是一条大石船,寓“海清河晏”之意。是颐和园唯一带有西洋风格的建筑。它的前身是明朝圆静寺的放生台。乾隆修清漪园时,改台为船,更名为“石舫”。石舫长36米,船用大理石雕刻堆砌而成。 船身上建有两层船楼,船底花砖铺地,窗户为彩色玻璃,顶部砖雕装饰。下雨时,落在船顶的雨水通过四角的空心柱子,由船身的四个龙头口排入湖中,设计十分巧妙。
 
 
 
 

画中游是万寿山西部一组重要景点建筑。它依山而建,正面有一座两层的楼阁,左右各有一楼,名“爱山”、“借秋”。阁后立有一座石牌坊,牌坊后边的是“澄晖阁”。建筑之间有爬山廊。由于地处半山腰,建筑形式丰富多彩,楼、阁、廊分别建在不同的等高线上,青山翠柏中簇拥着一组由红、黄、蓝、绿琉璃瓦覆盖着的建筑群体,酷似一幅中国山水画。

 
 
 
 
 
澄晖阁
 
听鹂馆原是乾隆皇帝为其母看戏所建,内有两层的戏台,因古人常借黄鹂鸟的叫声比喻音乐的优美动听,故名之为“听鹂馆”。咸丰十年(1860年)遭英法联军焚毁,光绪时改建。在德和园大戏楼建成前,慈禧经常在这里看戏,宴饮。现在听鹂馆已成为专营宫廷菜式的餐厅,先后接待服务过上百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听鹂馆饭庄是著名的宫廷菜系饭庄。

 
 
        云会寺坐落在颐和园后山四大部洲的西侧,与东侧的善现寺对称分布。云会寺建于清漪园时期,以香海真源大殿为中心,四角各有建筑,北侧两角各有一座佛亭,内供菩萨;南侧两角各有三开间大殿一座,座南面北,前出廊,现在已全无。英法联军火烧清漪园时此处建筑多数没有毁坏,只是毁坏了东南角的大殿。香海真源大殿呈四方亭状,重檐攒尖顶,内供铜质毗卢佛一尊,大殿和铜佛均是清漪园遗存;北侧两座佛亭八角重檐,内原来供奉菩萨,现在只剩八角须弥座,西侧佛亭曾经落架大修。
 

 香海真源大殿
 
 

  善现寺始建于乾隆年间,原为万寿山后山东部的一座寺庙建筑,一八六〇年被英法联军焚毁,现仅存山门和一座配楼,其余殿堂皆剩残基。“善现”为释迦牟尼十大弟子之一。

 
 
 
 
 
       水木自亲殿坐北朝南,卷棚歇山,是一座面阔五间、前后穿堂的大殿。大殿南面临昆明湖,湖畔砌有一座青石码头,慈禧太后乘船游览昆明湖时,就是穿过水木自亲殿堂上船。
 
 
 
 

十七孔桥坐落在昆明湖上,飞跨于东堤和南湖岛之间,用以连接堤岛,为园中最大石桥。石桥宽8米,长150米,由17个桥洞组成。石桥两边栏杆上雕有大小不同、形态各异的石狮500多只。

 
 
 
 

铜牛在昆明湖东岸,十七孔桥东桥头北侧。1755年用铜铸造,称为“金牛”。铜牛是为镇压水患而设。

 
 
转轮藏是仿杭州西湖法云寺藏经阁建的。正殿面阔三间,两层三重檐,顶上用绿色琉璃瓦装饰。正殿两侧各建有一座二层圆亭,亭内有木塔。塔八面六层,塔身周围可以贮藏佛经和佛像,塔中间有轴,地下设有机关,用力推动可以旋转,所以此建筑叫转轮藏。每当帝后们来此祈祷念经时,就有人钻入地下,用力推动机关,塔上所藏佛经也就开始转动起来,而帝后们则是用手轻轻地扶一下,就算把放在木塔上的全部经书念了一遍。关于转轮藏还有一种解释,说转轮为转轮王,是佛教的佛王之一。据说此佛有宝轮,能降服四方。转轮藏即是转轮王藏宝之地。 转轮藏院内有一高大石碑,正面写有“万寿山昆明湖”,背面刻有“万寿山昆明湖记”,都是乾隆手书。石碑上记述了扩展昆明湖的目的和过程。这块石碑,通高10.87米,碑座、碑身、碑帽都用巨石雕刻而成,体形高大而雄伟,雕刻工整而精美。



宝云阁铜亭是中国目前尚存的工艺最精致、体量最大的铜铸品之一。建在佛香阁西侧的五方阁院中一座高4米的汉白玉石座上始建于乾隆年间,高7.5米,重207吨。四面有菱花扇。虽为铜制,但完全按照木构架结构而做。东、南、西三面有门,门为四扇格扇门,北面是八扇格扇窗。门窗格扇均有菱花格扇心,帘架上部也有格扇心,所有格扇心均为内外二层。
 

 
 
 
文昌阁在颐和国昆明湖东堤北端。原是一座城关,为清漪园的园门之一。建于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现存城楼为光绪时(1875-1908)重建。城头四隅角廊平面呈"人"字形,中间为三层楼阁。中层供奉文昌帝君铜铸像及仙童塑像,旁有铜骡一个,极富特色。  

 
 
 
 
 
 
 
 
 

文昌院位于文昌阁之东,文昌院博物馆是中国古典园林中规模最大、品级最高的文物陈列馆。 馆内设有六个专题展厅,品类涉及铜器、玉器、瓷器、金银器、竹木牙角器、漆器、家具、书画、古籍、珐琅、钟表、杂项等,类。由于颐和园特定的皇家环境,这些艺术品代表了当时最好的工艺水平,许多珍品在当时即为国之重器;馆中还陈展了部分清代宫廷生活用品。

 
 
 
 

后山后湖位于颐和园最北部,建筑较少,林木葱笼,山路曲折,优雅恬静,与前山的华丽形成鲜明对比。一组西藏建筑和江南水乡特色的苏州街,布局紧凑,各有妙趣。日台,象征着日月环绕佛身。

谐趣园在万寿山东麓,是一个独立成区、具有南方园林风格的园中之园。清漪园时名叫惠山园”,是仿无锡惠山寄畅园而建。嘉庆十六年(1811年)重修后,取“以物外之静趣,谐寸田之中和”和乾隆皇帝的诗句“一亭一径,足谐奇趣”的意思,改名为“谐趣园”。园内共有亭、台、堂、榭十三处,并用百间游廊和五座形式不同的桥相沟通。园内东南角有一石桥,桥头石坊上有乾隆题写的“知鱼桥”三字额,是引用了庄子和惠子在“秋水濠上”的争论而来的。
 
 
 
 
四大部洲和八小部洲排列在象征世界中心弥勒山的香岩宗印之阁的周围四方向。在阁的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建设有代表佛经“四智”的红、白、黑、绿四座喇嘛塔这组建筑,1860年被美法联军烧毁。光绪十四年,只在原地上修了一层香岩宗印之阁,其他仍是瓦砾一片。1980年,国家拨巨资修缮了四大部洲、八小部洲和四座梵塔,基本上恢复了原貌。从2010年10月17日到2012年4月25日,国家进行了30年来首次大规模的修缮,主要是恢复四大部洲建筑群光绪时期的历史风貌,包括按照当时的历史原貌恢复。同时增加进一步完善了像消防、监控、防雷防电等新的这种科技保护的手段。

 
 
 
 
 
 
 
 
 
 
 
 
 
 
 
 

苏州街又称“买卖街”。苏州街是后湖两岸仿江南水乡——苏州而建的买卖街。清漪园时期岸上有各式店铺,如玉器古玩店、绸缎店、点心铺、茶楼、金银首饰楼等。店铺中的店员都是太监、宫女妆扮。皇帝游幸时开始“营业”。后湖岸边的数十处店铺1860年被列强焚毁。现在的景观为1986年重修。

 
 
 
 

在颐和园昆明湖东岸有一个被喻为牛郎化身的镇水铜牛,在西岸有一处被喻为织女化身的耕织图,它们隔着昆明湖遥遥相望,这两个景观的来历也缘于牛郎织女的故事。
  
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初建清漪园(颐和园的前身)时,乾隆皇帝也自比天上的玉皇大帝,并传下御旨,要把御园修成“天上人间”,那佛香阁要建得雄伟华丽,象征着天宫里的凌霄殿,昆明湖要宽阔,好比天河,并在湖(河)的东西两侧修了一个铜牛和一个耕织图。铜牛的身子朝东,头朝西,正好对着织女图,这样一来就更像天河了,天上有织女(耕织图),地上有牛郎(铜牛),遥遥相望。

1860年英法联军焚毁“三山五园”,颐和园里的耕织图也遭到毁灭性破坏,只留下乾隆皇帝御题的“耕织图”石碑。解放后耕织图被划出了颐和园大墙之外,成为生产与生活混杂的大杂院。1998年底才被颐和园收回,并逐步按照原貌恢复建设,突出了“耕”与“织”的景题寓意。这里景色优美,如仙境一般,已对外开放。

 治镜阁岛

昆明湖中三座大岛(另两座是南湖岛藻鉴堂岛)之一,位于北京昆明湖的西湖水域中,是一座圆形的水上城楼。乾隆五十年的《题治镜阁》诗曰:“湖中峙城阁,向题曰治镜。是盖有二义,申之以斯咏。一曰镜古治,善政与恶政。一曰镜今治,敬胜及怠胜。敬则其政善,民安而俗正。怠则其政恶,君骄而臣佞……”治为治理,镜为明察,治镜阁四面环水,波光可鉴,每当登临,正可提醒乾隆自己要时刻以史为鉴,明察政事,治国安民切勿懈怠和骄傲。

乾隆皇帝建造清漪园颐和园的前身)时承袭了秦汉时期皇家园林中的“一水三山”模式,即在阔大的园林水面中设置了三座岛屿,以象征东海中漂浮的三座“仙山”,体现了皇家园林对“人间仙境”境界的追求。岛上的城墙是当年建筑的残迹,名曰“治镜阁”,始建于乾隆二十年(1755年),约在乾隆二十六年建成,是一组圆形城堡式的高大建筑。城堡共有内、外两重圆形城墙,外城直径59米,设东、南、西、北四门,城门上方分别嵌有乾隆御题的四字石额:“秀引湖光”、“豳风图画”、“清含泉韵”和“蓬岛烟霞”,分别咏赞所能观览的四周风景。城墙顶部四面分别建有一座观景敞亭,四座观景亭之间有六十间游廊连成一圈,四门外湖畔各建有一座临水码头。内重城墙直径为35米,四面与外重城墙相对也建城门四座,门上石额也为乾隆御书,南为“南华秋水”,北为“北苑春山”,东为“辉朗东瀛”,西为“爽凝西岭”,不仅在咏赞四围风光时巧妙地嵌入了四个方位,还隐含着春夏秋冬四个时序。内外两重城墙之间引湖水分隔,内外城门之间架四座石桥相连。内城顶部还建有一座三层的十字形楼阁,从下至上分别悬挂乾隆书写的“仰观俯察”、“得沧州趣”和“治镜阁”三方匾额,阁四面各建一座二柱三楼的牌楼,南面东西两侧则对称建两座四方攒尖观景方亭。整座建筑不惜工费,极力追求造型的奇异瑰伟,正如“蓬岛烟霞”的匾额,显然是乾隆等人对想象中的仙山琼阁的模拟。
其实,“仙山琼阁”也好,“神仙世界”也好,还只是乾隆对造园艺术形式的追求,从乾隆对治镜阁的题名和赋诗看,他借这座建筑更多抒发的还是自己现实的政治理念。乾隆共留下8首题咏治镜阁的诗歌,几乎每首都要喋喋不休地阐明治镜阁命名的含义。
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清漪园时,治镜阁因孤悬湖中心而免遭厄运。至1886年慈禧命人重修颐和园时,治镜阁已经因年久失修而破败;同时,因为财力匮乏,慈禧不仅无力修复治镜阁,还不得不将阁上的部分木石构件拆下,去营建园内的其他建筑,治镜阁由此废弃。晚清至民国的数十年间,两重城墙外面包砌的城砖也逐渐被附近的农民拆用殆尽,只剩下了现在人们所能看到的夯土墙芯了。只有一块乾隆御题的“蓬岛烟霞”石额幸存至今,前几年已经被颐和园的文物部门异地保护了。
 
 
  
 
南湖岛

       南湖岛整个岛屿呈圆形,岛上建有龙王庙、鉴远堂、澹会轩、月波楼、云香阁等,均为毁后重建。南湖岛北部是用山石叠成的假山。假山上建有涵虚堂和岚翠间,为岛中的主体建筑。涵虚堂是一座两卷殿,南面有露台,绕以石造雕栏。岛东南处有著名的十七孔桥相连东堤接壤湖岸,它四面环水,环岛用巨石砌成泊岸,并用青白石雕栏围护,视野广阔,八方佳景,一览无余,是昆明湖中最佳的观景游览场所。并且有轮渡与湖岸的东北角及西北角相互通过。

 
 
 
 涵虚堂
 
 
 
 
 
 
 
 
 
 
  

藻鉴堂岛

      藻鉴堂坐落于颐和园西南湖中,为园中小园林。藻鉴堂始建于乾隆年间,与治镜阁、南湖岛鼎足而立,象征神话中海上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藻鉴堂模仿方丈,乾隆帝曾在此休憩品茗,吟诗赏景。清漪园时期,藻鉴堂内陈设有许多珍贵文物。咸丰十年(1860)被英法联军焚毁,光绪年间重修。1903年以后,重建的藻鉴堂内部装修成欧陆风情,宫灯全部采用西洋式的玻璃吊灯,家具也全是西洋风格,并配备西洋厨师,慈禧也曾在此宴请过外国使节夫人。其主要建筑有三处,一曰藻鉴堂,二曰烟云舒卷殿,三曰春风啜茗台。不用观赏,光听名字就已够令人神往了。在整个湖区的布局上,藻鉴堂和治镜阁、蓬莱岛三座岛被寓为海上三座仙山,是颐和园前湖水景的点睛之笔。“藻鉴堂”的含义,藻是文采,鉴本是名词,在这里作动词用,意即文采鉴人。古时选拔人才称为“藻鉴”,这里曾是殿试后的阅卷处,乾隆皇帝以“藻鉴堂”命名,是寓意人才难得。夏天时,藻鉴堂的周围全是荷塘,荷香四溢,沁人心脾。 冬天时,藻鉴堂的周围全是冰与枯萎的荷叶,它们在寒风里随意书写着文章,也是别样风情。彭真任北京市委书记时就占用藻鉴堂这一小岛。上世纪50年代,颐和园基本上只开放东部和北部,西部非常荒凉,没有游人观光。后来藻鉴堂曾经是中国画研究院筹备处。一些画家,如关良、钱松岩、宋文治、黎雄才、亚明、陆俨少等在藻鉴堂作过画。

 
 
 
 
 
 
********************************************************************************************************

圆朗斋,位于北京颐和园内的万寿山景区,始建于乾隆年间,一八六〇年被英法联军焚毁,光绪年间重修,“圆朗”为圣仁明智之意。

 




 

********************************************************************************************************


历史的记忆 


 1934年测绘
 
 
 
 
 
  
 

排云殿
 
 

 转轮藏

宝云阁
 
金牛
 
乐寿堂 
 
 涵虚堂
 
 
 

*********************************************************************************************

消失的楼阁

大报恩延寿寺

    清漪园是乾隆为其母亲祝寿而建。乾隆母亲笃信佛教,所以清漪园建筑多以佛教寺庙有关。其主体建筑就是现在的排云殿所在,当时乾隆仿照南京报恩寺在此建造了“大报恩延寿寺”。据钦定日下旧闻考记载,“大报恩延寿寺前为天王殿、为钟鼓楼,内为大雄宝殿,后为多宝殿、为佛香阁,又后为智慧海。.....殿前碑亭,勒御制大报恩延寿寺记。殿后碑亭东勒金刚经,西勒华严经”。

   我们从“崇庆皇太后万寿庆典图”(清漪园卷)可以看出“大报恩延寿寺”的格局。这里的疑问是“御制万寿山大报恩延寿寺碑记”石碑现在何处?只有文字记载,未见实物。根据“万寿庆典图”和“日下旧闻考”可知此碑在清漪园“大报恩延寿寺”内,但是慈禧修建颐和园时也为有过对此碑的记载。曾经有人问过我此碑,我当时就怀疑是否烧毁,但是没有依据,诺大的石碑如何会被烧毁呢?

   前些时候浏览老照片,发现了这通石碑,同时也基本印证了我以前说被烧毁的说法。今把老照片发出来大家一评。顺便用“万寿山五百罗汉堂记”卧碑被大火烧的状态进行比较,就可知道大火会把石头烧炸的。

  另“日下旧闻考”记载不知是否有误,一是“万寿庆典图”里面没有见到天王殿,天王殿处只有牌楼一座;二是说“殿后碑亭东勒金刚经,西勒华严经”似乎也不准确,倒是两个经幢(慈禧后来移到后山须弥灵境遗址)上分别刻有金刚经和华严经。另外再次证明一下,所谓的“生肖石”清漪园就有了,不要再说什么是慈禧从畅春园移来了。

1860年被英法联军焚毁,光绪年间重建,并改名“排云殿”。据说,开始时慈禧想把这里作为她的寝宫,但在刚落成时慈禧就得了一场病,她认为到可能是此殿距佛门侧境“佛香阁”太近,不适于长期居住,后来她才决定把寝宫改在乐寿堂,而排云殿只作为她过生日时接受朝拜的地方。


 
 
 
照片可见到东侧经幢东南侧的石碑,此时碑亭已经焚毁,碑身龟裂,此石碑高大,可与经幢比高低了,这是金水桥的栏杆都还在。


  御制万寿山大报恩延寿寺碑记


   钦惟我圣母崇庆慈宣康惠敦和裕寿皇太后,仁善性生、惟慈惟懿、母仪天下、尊极域中。粤乾隆辛未之岁,恭遇圣母六袠诞辰,朕躬率天下臣民举行大庆礼,奉万年觞,敬效天保南山之义,以瓮山居昆明湖之阳,加号曰万寿,剏建梵宫,命之曰大报恩延寿寺。殿宇千楹,浮图九级,堂庑翼如,金碧辉映-,香灯函贝叶以为礼忏祝嘏地。朕为人子,之于亲恩罔极,则思报之心与为罔极,而报恩之分恒不能称其思报之愿,凡所谓祝厘颂嘏,修香光之业,开法喜之筵于申报,曷能以毫髪数亦,随时随地致其爱慕。诚悃云尔我圣母至仁广被,如大云起雨一切卉木药草随分受润,慈心善质自足以缉纯嘏集遐福,盛德之致,福永年固,有不求而至焉。而兹复以祗陀布金之园,为灌佛报恩之举,金盘炫日则光照云表,宝铎含风则音出天外,法鼓洪响偈颂清发,于以欢喜赞诵,不更有以广益福利绵远増高,为圣母上无量之寿哉。自今伊始,其以慈寺为乐林、为香国,万几之暇,亲奉大安辇随。喜于此,前临平湖则醍醐之海也,后倚翠屏则阿耨之山也,招提广开,舍利高矗,则琉璃土而玉罂台也,散华葳蕤流芬飞樾栴檀之香,遡风而闻,迦陵之鸟送音,而至我圣母仁心。为质崇信浄业登斯寺也,必有欣然合掌喜溢慈颜者,亦足为承欢养志之一助。且山容清浄、贞固恒久、宝幢金刹、日月常新,藉慈山之命名,申建寺之宏愿,春晖寸草之心与俱永焉。爰为之记,并依般若四声作祝颂。
    曰: 佛言慈善根 广受诸利益 如缫能藉玉 如磁解吸铁 又言布施力 指期得果报 如尼拘类树    岁收实数万 洪惟我圣母 圣善实性生 至仁荫世界 慈氏再出世 譬犹黍谷吹 葭管纔一动    万物尽和煦 蔼然游春温 以此无量德 致彼无量福 五福寿最先 寿量不可说 我欲报罔极    亦复何以加 宝篆镂精璆 琼册镌华玉 繄闻香光业 供养利人天 堪以无碍施 广益无量寿    遂効呼嵩祝 耆阇崛移来 更辟甘露场 祗树园布就 青鸳大兰若 堂殿八九重 铁锁界百道    铃铎半空响 后有舍利塔 直上凌虚空 高悬金露盘 去地百余丈 中为无垢地 处处白银阶    涂壁百品香 窣地七宝饰 堂堂莲花座 宝相何庄严 涌现白毫光 圆容规满月 其余大菩萨    罗汉及金刚 金缕伽梨衣 各各端正在 宝刹初告成 圣寿聿届临 彩幢华盖中 处修佛顶会    以何备供养 新鲜五茎花 摩勒果万枚 伊蒲馔千斛 又何备供养 五彩毡氍毺 新罗紫金钟    祗洹青玉钵 环绕礼法忏 膜拜腹呗诵 牟尼一串珠 徧翻榆欓函 轰轰法鼓震 琅琅铜钹响    薝卜散馥郁 慧灯发光明 维时十方界 无不生欢喜 龙天八部中 一声齐赞叹 天女散香花    众花纷纷下 拈花虔顶礼 敬上无量寿 亦有大迦叶 如闻紧那弦 起作小儿舞 敬上无量寿    最后如来佛 降自忉利天 手持千叶莲 敬上无量寿 圣寿本无量 更有无量加 无量复无边    万万千千载 以兹福德地 常作快乐园 时驾紫罽车 来此一随喜 喜林大葱郁 乐树高婆娑    四望种福田 三界选佛地 朝朝承圣欢 岁岁奉慈辇 延此无量寿 敬报罔极恩。
 
 万寿山清漪园记 

   万寿山昆明湖记作于辛未,记治水之由与山之更名及湖之始成也。万寿山清漪园成于辛巳,而今始作记者,以建置题额间或缓待而亦有所难于措辞也。夫既建园矣,既题额矣,何所难?而措辞以与我初言有所背,则不能不愧于心。有所言乃若诵,吾过,而终不能不言者。所谓君子之过,予虽不言能免天下之言之乎?盖湖之成以治水,山之名以临湖,既具湖山之胜,概能无亭台之点缀?事有相因,文缘质起,而出内帑给雇直敦朴素祛藻饰,一如圆明园旧制,无敢或逾焉。虽然圆明园后记有云,不肯舍此重费民力建园囿矣。今之清漪园非重建乎?非食言乎?以临湖而易山名,以近山而创园囿,虽云治水谁其信之?然而阳春以奉东朝,圆明以恒莅政,清漪静明一水可通,以为勅几清暇散志澄怀之所,萧何所谓无令,后世有以加者,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及忆司马光之言则又爽然。自失园虽成,过辰而往逮午而返,未尝度宵,犹初志也。或亦有以谅予矣。乾隆甲申春御制

   御制万寿山昆明湖记

   岁已已考通惠河之源而勒碑于麦庄桥。元史所载引白浮瓮山诸泉,云者时皆湮没不可详。夫河渠国家之大事也,浮漕利涉灌田使涨有受而旱无虞,其在导泄有方。而潴蓄不匮乎?是不宜听其淤阏泛滥而不治。因命就瓮山前芟苇茭之丛,杂浚沙泥之隘塞,汇西湖之水都为一区。经始之时,司事者咸以为新湖之廓与深两倍于旧,踟蹰虑水之不足。及湖成而水通,则汪洋漭沆较旧倍盛,于是又虑夏秋泛涨或有疎虞甚哉。集事之难可与乐成者以因循为得计。而古人良法美意利足及民,而中止不究者皆是也。今之为闸、为坝、为涵洞,非所以待泛涨乎?非所以济沟塍乎?非所以启闭以时,使东南顺轨以浮漕而利涉乎?昔之城河水不盈尺,今则三尺矣。昔之海甸无水田,今则水田日辟矣。顾予不以此矜其能而滋以惧,盖天下事必待一人积思劳虑亲细,务有弗辞,致众议有弗恤而为之,以侥幸有成焉。则其所得者必少,而所失者亦多矣。此予所重慨夫集事之难也。湖既成因赐名万寿山,昆明湖景仰放勋之,迹兼寓习武之意,得泉瓮山而易之曰万寿,云者则以今年恭逢皇太后六旬大庆,建延寿寺于山之阳,故尔。寺别有记,兹特记湖之成,并元史所载泉源始末兴废所由云。

 
 


望蟾阁

     颐和园涵虚堂位于昆明湖的南湖岛最北端,是南湖岛最高大的建筑。涵虚堂面阔五间,进深两间,北侧出三开间抱厦,四周有围廊,是赏月观景的好去处,慈禧太后曾经在此阅看水操学堂的战船演练。

    涵虚堂的前身是望蟾阁,是乾隆十九年(1754年)修建清漪园时期仿武昌黄鹤楼所建,建筑为三层,高大挺拔,望蟾阁和万寿山佛香阁、西湖治镜阁呈鼎足之势。乾隆命名望蟾阁其意为此处乃赏月最佳处,所以乾隆曾经十数次登临望蟾阁,并赋诗十四首。

   但是乾隆为了不食言(乾隆修建圆明园后说过不再耗费钱财人力建造苑囿,可是没多久又建造清漪园,他都觉得过意不去了,所以在题写《万寿山清漪园记》里说过,来清漪园“逮午而返”,就是下午就离开清漪园)从没在清漪园夜宿过,所以他也从没有在望蟾阁亲身体验过月下美酒对影成双的佳境,这在乾隆的诗句中也多次提及。

     附一首乾隆三十五年《望蟾阁》诗一首:
     名曰望蟾阁,从无试眺眸(乾隆注脚:阁在昆明湖上,从未夜游于此)。
     晓轮权当夕,夏日爽如秋(乾隆注脚:晓月偶一二遇,向亦有诗)。
     兴寄白榆宇,制规黄鹤楼 (乾隆注脚:是阁制如武昌黄鹤楼)。
     设云武昌是,崔句孰能儔。

    由于望蟾阁是冬季施工建造,所以昆明湖注水后造成望蟾阁地基下沉,在望蟾阁建成第十九年也就是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就对望蟾阁进行大修,并对主管望蟾阁建造的官吏人等进行处罚。但是由于望蟾阁体量高大,由于自身的重量加之难以承载昆明湖的风力,终于在嘉庆十八年(1813年)时寿终正寝,被拆除改建成今天见到的一层的涵虚堂,望蟾阁只矗立了59年。

    望蟾阁在嘉庆年被拆改,所以今人难以想象和见到清漪园时期望蟾阁的真容,现在武昌的黄鹤楼也早已被改造成五层,所以绝不是当年乾隆所仿的三层的黄鹤楼。好在乾隆朝的宫廷画师张廷彦画于乾隆十七年(1752年)前后的《万寿庆典图》(清漪园部分)中给我们细致复原了望蟾阁的壮丽画卷,才让我们理解乾隆为何如此喜欢望蟾阁了。

    1860年涵虚堂也没躲过英法联军的大火,南湖岛上的涵虚堂和广润灵雨祠等建筑均毁,直到光绪年才在原址复建了涵虚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