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咬牙切齿”的心理分析

 3456789101112 2013-07-31
“咬牙切齿”的心理分析
草稿| 作者:关东草 |
2013-7-30
 
从心理学上讲:“咬牙切齿”是一种短暂的心理反应,不是持续的连续不断地行为。人不可能一天到晚,都在咬牙切齿。即使偶尔有过咬牙切齿的时候,过后也会忘掉。针对某些社会现象不是一时能解决的事,祈盼人们一到咬牙切齿的时候社会就太平了,这是极其不现实的。
人在“咬牙切齿”的时候,其面部表情是不完全相同的。有不动声色的,也有怒目圆睁,目露凶光的,满脸杀气的,握紧的双拳,手关节攥的吱吱的响。平常说的“恨得牙根直”,“恨铁不成钢”却是指的是某种特殊的关爱,而不是致人于死地的复仇心理。
 “咬牙切齿”恨不得一口咬死,既是一种心理反应,是一种心理准备,潜在着后续的行为准备,即进一步的行动。但是绝大多数的咬牙切齿都会瞬间中断的,不会转化为进一步的行为。人的行为总是受法律约束的,“咬牙切齿”是不受任何法律约束的。谁也不能因为有咬牙切齿而制定一部咬牙切齿法。咬碎了是你自己的牙,你使劲的咬吧,牙科医院一定欢迎“咬牙切齿”,来生意了!
 “咬牙切齿”和“振臂高呼”是不同的行为表现,切齿时嘴是闭合的,不会发出声音。真对某些现象,很难在极短的时间里,迅速统计到人们都在咬牙切齿的。没有什么特效的方法,没有充足的事实根据,妄下结论,主观臆造,岂不是在公开撒谎。
“咬牙切齿”之恨,这得有多大的仇恨呀?这是一种怀有深仇大恨的心理反应。只有对某人或某事恨之入骨的时候才会有的心理反应,是恨之入骨的心理表现。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与恨,这个“咬牙切齿”的恨,总的有个缘由吧?自己恨就恨吧,那是你自己的事,别人也没拦着,但是借助于媒体传播仇恨,难道不是在煽动仇恨吗?   
身体素质较差的人,意志薄弱的人在受到强烈刺激时是会有突然倒地,四肢抽搐,口吐白沫,牙关紧锁的表面症状。癫痫病、抽疯病人、中风的病人、发病的时候也是经常的咬牙切齿的,但那毕竟都是一种病态,心理健康的人是不会有那样的表现。
从逻辑的角度分析。善良的人们怎么会恨得咬牙切齿呢?这在逻辑上是说不通的。真正善良的人们总是会原谅和宽容那些曾经欺骗过他们的骗子的。而不可能总是怀恨在心的。因为他们是善良的,否则,善在何处,良又在何处?再说骗子也没骗得什么值钱的东西。顶多骗取了一些关注而已。只可能是口中念念有辞:善哉,善哉,阿弥陀佛。
从伦理道德层面上说:这种与普通读者切身利益毫无关联的“咬牙切齿”也是违背社会公德和人的伦理道德的。看见别人落到井里,立即往里扔石头,跟着起哄,盲目的从众心理,也是一种很不道德的行为。人道主义总该坚持吧。并不是说非要虐囚才算不人道,落井下石也属于不人道。
见贤思齐,见不贤则内省,这是儒家的道德准则。孔子没说过见不贤“咬牙切齿”,说过吾日三省吾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